1月7日,作家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好書終評結果在京揭曉,十大好書從作家出版社2019年1月至12月中出版的所有圖書中,經過專家評委評選,參考讀者投票共同選出。
《新中國70年文學叢書》
孟繁華 主編
叢書共計40卷,包含小說(中短篇)、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戲劇五個文學門類,其中中短篇小說30卷、散文3卷、報告文學3卷、戲劇3卷、詩歌1卷。在時間上,所選均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所發表或出版的優秀文學作品。在版式編排上,統一按照當前規範要求,採用簡體字橫排方式,字詞用法也遵照當前最新標準規範。
叢書邀請著名評論家孟繁華擔任主編。入選叢書的作品經過了專家論證委員會的認真評審,專家評審從文學性、思想性、時代性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選取了各個時期、各個體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正是這些作家作品,構築了中國當代文學最為堅實和亮麗的文學大廈,在一定意義上,它們就是一部特殊形態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代表了新中國文學70年所取得的不凡成就。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典詩歌文庫(第一輯)》
趙振江 主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典詩歌文庫是一項大型世界詩歌翻譯叢書。文庫以國別為基礎進行劃分,從浩如煙海的世界詩歌中,甄選沿線各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既包括經典的作家作品,也包括流傳於當地的史詩、民間歌謠,跨越古今各個時期、不限流派風格,是一套能整體呈現各國詩歌全貌的選本。
每部詩集包括該國詩歌發展概述、詩歌譯作、詩人簡介,以及適當的注釋,均從沿線各國的小語種原文直接編選並翻譯。文庫由北京大學外語學院聯合全國重點院校及學術機構,組成一支強大的專家翻譯團隊,包括造詣深厚、多次榮獲國內外榮譽的資深翻譯家、學者,也有當地部分國家的學者、詩人,可謂翻譯界的「全明星陣容」。
詩歌最能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活、情感與精神品質,閱讀這些經過歷史洗禮的豐富多彩的詩篇,如同享用一席世界文化的盛宴。
「孫惠芬長篇小說系列」
孫惠芬 著
該系列包括《歇馬山莊》《上塘書》《吉寬的馬車》《秉德女人》《後上塘書》《尋找張展》,是孫惠芬三十餘年優秀長篇小說創作的大結集。
本次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孫惠芬長篇小說」,不僅在裝幀上進行了精心而富有意蘊的設計,在作品細節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梳理和調整,還增加了序言、創作談的全新內容,為讀者們揭示了作者作品內外的花絮,全面展現了其長篇小說創作的發展脈絡,既有助於讀者對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認識,也為專業研究者提供了可靠而系統的文本。
《新世界》
楊少衡 著
1949年9月,廈門解放前夕,敵特派員林慶奉命潛入閩南小縣城,組織潛伏特務,企圖在後方製造叛亂,幹擾解放軍攻打廈門。剛剛到任的年輕共產黨幹部侯春生以救人為己任,勇闖被逃敵遺棄的傷兵醫院,以新世界感召走投無路的傷兵們,排除了敵暴動引信;冒死解救五歲男孩小猴子,危急時刻為獨立團長連文彪解圍。侯春生於槍口下救出疑為特務的連文彪之弟連文正,後者在廈門戰役打響之際於前線殺人跳水逃跑。侯春生協助縣公安局長鄭勇消滅了林慶匪幫。身負疑點的徐碧彩帶著兩歲男孩胡蘿蔔進山任教,侯春生借前往縣城開會之機送徐碧彩與兩個男孩離山,卻因連文彪夥同林慶叛亂被捕。侯春生逃出溪壩趕往縣城,在叛匪大舉進攻之際被困於文廟,終徐碧彩母子被土匪擄走。侯春生帶五區幹部退守三區,與鄭勇一起趁連匪出擊蕉山之際突襲北山,搶運糧食以解縣城春荒,不料被敵包圍於連氏大樓裡。鄭勇、侯春生率民工突圍,小猴子被誤留於房間,侯春生帶人趁亂摸回大樓救孩子,與徐碧彩意外相逢。為了解救小猴子和戰士,侯春生不惜以身引敵,被追至河邊槍殺。他在槍聲中聽到了心中的天籟之聲,是新世界孩子們的歡笑與歌唱。民工隊在鄭勇、劉勝利等人的帶領下繞行蕉山,成功突圍。其後叛匪被剿匪部隊殲滅。
《皮卡兄弟》
曹文軒 著
「皮卡兄弟」系列圖書是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的校園成長小說代表作。該系列叢書講述了圍繞皮達、皮卡兄弟所發生的二十多個取自真實生活的幽默故事,包括裸睡、旅行、騎車、理髮等生活趣事,也有兄弟情、父子情、師生情等動人情懷,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點滴感動,再次傳遞出曹文軒「追隨永恆」的大家氣質與文學魅力。
皮卡、皮達兄弟為這個世界創造了無數的故事。善良、純真、機智又愛想入非非的皮卡用一個孩子的清純目光打量著這個世界,經歷著對他來講稀奇古怪的各種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感受著光明與黑暗,溫暖與蒼涼,在五味雜陳的成長滋味中慢慢長大。而進入青春期的皮達叛逆、不羈、自我卻又時刻護衛著自己的弟弟皮卡。皮達、皮卡兄弟倆在跌跌撞撞中摸索著成長,這些成長包括了身體的、心理的乃至精神的成長。
「皮卡兄弟」系列叢書描繪了14種孩子成長中的人生底色,助力中國孩子的正面成長,讓孩子們從中汲取滿滿的成長正能量!
《世界文明孤獨史》
徐達斯 著
本書旨在探索世界諸文明包括華夏文明的根源,憑藉史前靈知體系(包括靈知義理、靈知神話、靈知美術、靈知天文、靈知地理、靈知建築等),以及考古學、文字學、文獻學、神話學的最新成果,以三重證據法(一種新式論證法),提出史前雅利安超級文明圈的假設,並嘗試破解一系列文明史上的千古謎題,比如金字塔、三星堆、良渚神徽,等等。
另外,還通過解構瑜伽秘典《薄伽梵歌》裡所蘊含的文明原始基因。尤其突出的是,本書重新啟亮了中國遠古的靈知傳說,為追索上古雅利安文明和華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全新視角。
《諶容文集》
諶容 著
以小說促成知識分子政策改革的女作家諶容四十餘年創作回望與精選充溢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 本文集共六卷,涵蓋了當代著名女作家諶容的所有代表性作品,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翻譯作品,散文雜文。作為新時期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諶容通過中篇小說《人到中年》最早提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年知識分子的境遇之艱難,尖銳而沉痛,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共鳴和廣泛討論,在當時幾乎是家喻戶曉。諶容的創作向來追求在更寬廣的層面上更多地表現社會,尖銳地揭露和剖析社會問題,同時關注人的基本生存境況,探討人的價值和應該享有的權利。她的文風自成一格,手法大膽新穎,文字嬉笑怒罵暢快淋漓,在當代文壇上獨具特色。
《夜的命名術》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 著 汪天艾 譯
《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翻譯自西班牙語原版《皮扎尼克詩全集》,收錄了皮扎尼克生前以「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署名結集出版的全部詩作,以其六本詩歌單行本為分輯之界:《最後的天真》(1956年)、《失敗的冒險》(1958年)、《黛安娜之樹》(1962年)、《工作與夜晚》(1965年)、《取出瘋石》(1968年)和《音樂地獄》(1971年);另有輯七從原書附錄所列生前未結集出版的詩作中挑選了詩人生命最後三年的部分作品。這是漢語語境裡首次完整譯介這位西語世界最富傳奇魅力的女性詩人之一。同時,這部涵蓋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詩合集也渴望逾越「被詛咒的自殺詩人」神話,展現出其中飽含的艱巨勞作:她的詩歌是一座用智慧與耐心建築的高樓,以大量閱讀造就了堅定批判、跳脫傳統的筆觸與目光。
皮扎尼克的人生是一個熱切的、被詩歌點燃的故事。終其一生,她不斷撞擊著那堵名叫「詩歌」的牆,在她幾乎全部的作品中都飽含著一種提純、精煉、不斷向中心靠近的意願和努力。自創作生涯伊始就圍繞內心陰影寫詩的她以無可否認亦無可比擬的生命烈度燃燒出女武神的聲音,寫出「準確得恐怖」的詩歌。在文學和生命之間,她選擇了前者。到最後,這場曠日持久的纏鬥,是她自己放棄了拯救自己,不惜一切代價尋找詩歌用詞語命名不可言說之物的本質。她全部的努力在於把詩歌視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她想成為一位完全的、絕對的詩人,毫無裂縫與傷口的詩人。某種程度上,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完全,而《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旨在呈現這一完全。
《小島》
陸穎墨 著
《小島》是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說集中的二十幾篇短篇小說代表陸穎墨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
一面「鏡子」、一條狗、一扇艙門、一艘老舊的軍艦,連接成一條記憶的河流,蒼涼而不失壯美,深沉中閃射著理想的光芒。海軍往事照耀著波濤洶湧的海面,深情地注視著我們今天的遠航。
「殘雪六卷本讀書筆記」
殘雪 著
殘雪六卷本讀書筆記(精裝全六冊)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殘雪對但丁《神曲》、莎士比亞悲劇、歌德《浮士德》、博爾赫斯經典作品、卡爾維諾經典作品、卡夫卡經典作品等進行的全景式、全方位、細緻的文學評論專著。包含《永生的操練——但丁<神曲>解析》 《地獄中的獨行者——解析莎士比亞悲劇與歌德的<浮士德>》《建構新型宇宙——博爾赫斯短篇解析》《輝煌的裂變――卡爾維諾的藝術生存》《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沙漏與青銅——殘雪評論匯集》六卷。
《永生的操練——但丁<神曲>解析》是殘雪對義大利詩人但丁《神曲》的文學解讀與評論專著。《神曲》被認為是歐洲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殘雪把閱讀《神曲》作為她純文學探索的關鍵一環,摒棄了社會、政治、文化等等的外部解釋,專注內面的風景,將《神曲》看作藝術及藝術創作的實體,並深入這個博大的精神王國,將裡面各層次、各部分的關係一一揭示。
《地獄中的獨行者——解析莎士比亞悲劇與歌德的<浮士德>》 是殘雪創作的關於歌德的《浮士德》和莎士比亞的悲劇等經典名著的評論集。《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藝術實踐的結晶,莎士比亞的悲劇與其一同被譽為「名著中的名著」,他們都是歐洲與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價值和最富影響的作品。閱讀他們對殘雪來說,是一種藝術重構,也是一種生命體驗。殘雪獨特的藝術眼光,使她通過操練掙脫傳統的束縛,抵達藝術的核心。
《建構新型宇宙——博爾赫斯短篇解析》是殘雪對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經典小說的文學解讀與評論專著。本書按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對博爾赫斯的小說逐篇分析;第二部分則比較了卡夫卡和博爾赫斯的小說創作。殘雪以其豐富精當的解析,引領讀者感受博爾赫斯筆下文字的藝術魅力。而對卡夫卡和博爾赫斯小說的比對解讀,更有助於理解兩位大師的創作境界。
《輝煌的裂變――卡爾維諾的藝術生存》是殘雪創作的關於義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的小說的評論專集。卡爾維諾,以其充滿奇思妙想、風格獨具的作品,得到世界文壇的推崇。殘雪用她獨特的想像凝結成強大的理性,冷靜剖析卡爾維諾的五部幻想大作,揭秘高難度的實驗文學的內部機制。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是殘雪關於卡夫卡小說作品的評論專著。是一位東方藝術家對一位西方藝術家在20世紀初創作的作品的深入探討。殘雪從全新視角,憑其純粹藝術家的感悟,獨闢蹊徑,以創作與評論相融合的文體形式對卡夫卡的《美國》《審判》《城堡》等重要作品進行了創造性解讀和評述。
《沙漏與青銅——殘雪評論匯集》是殘雪近二十年間創作的一系列文學短評總結。評論的對象包括殘雪心目中的偉大作品和中外新實驗文學,包含解讀、對談、演講和作品翻譯等形式,將會帶給讀者全新的文學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