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市旅遊資源匱乏,絞盡腦汁列「知名景點」,除了實在坑爹的播磨屋(はりまや)橋和坂本龍馬誕生地,就是江戶十二座殘餘天守之一的高知城了。
▲ teamLab⭐✖高知城
2019/10/08-2020/01/13
1600年,關原之戰。以德川家康為統領的東軍戰勝了石田三成為代表的西軍。站隊成功的山內一豐取代了參加西軍的時任土佐蕃領主長宗我部盛親,成為了土佐新的藩主。舊有的浦戶城因為不適合修築城下町,山內一豐便開始修建新的城堡——河中山城,並於1603年入城居住。
▲ 高知城的日與夜
河中山城建成後幾遭洪水,1610年,二代土佐藩主在竹林寺僧侶的建議下改城名為高智山城,後逐漸被略稱為高知城,城下町也因此得名「高知」。更名後的高知城或許躲過了水災,卻沒能逃過百年後的大火。1729年,第八代山內家主開始重建高知城,二次重建後的建築群在明治廢城運動和二戰的轟炸中逃過一劫,大部分完好保存到了現在,高知城天守也與姬路城、松本城等一起成為殘存的十二座天守之一。
▲ 高知城模型
會場走到高知城大概三四分鐘距離,這次短暫停留高知,我就去了兩次。白天趁著午飯時間上了一次天守閣,城下町的繁華盡收眼底;晚上為了欣賞teamLab⭐的作品又登城一次,在天守閣頂樓領略高知小城的夜間風情。
▲ 會場窗戶就能看到高知城全貌
▲ teamLab作品
>> 白日登城 <<
第一次來訪高知城是2013年。那時對高知尚且一無所知,單純為了打卡而打卡。驚異於滿城椰子樹,儘是南國風情。日本似是十分喜歡亞熱帶景物,在房總半島、宮崎等地都能看到大片的椰樹與棕櫚,而高知市近鄰,還有一個名為南國市的城市。
▲ 誤以為來到了好萊塢日落大道
高知城別名鷹城,是典型的梯郭式平山城,天守為4重(外觀)、3層6樓(內部)的獨立式望樓。高知城有很多日本唯一:譬如日本僅存的江戶時期建造的天守閣與本丸御殿共存的城堡,又譬如唯一一處自追手門可以看到現存天守的城郭。
實際上,土佐藩畢竟是偏遠地區的藩國,現存天守並沒有那麼宏偉,樸素程度類似於彥根城、犬山城、高松城;相較大阪城、姬路城、松本城等差之甚遠。
在三之丸和二之丸廣場上,teamLab放置了很多氣球,這些或蛋或球的氣球都是白色的,晚上演出與遊客互動的燈光秀。當然,白色的氣球與青松搭配,看上去也很不錯。尤其是二之丸的圓球是受繩子牽引懸浮在半空的,隨風吹晃來晃去,站在氣球中間,看這些球體或緩或急的運動,能夠感受到陣陣秋風的軌跡,像是緩緩流淌的時光。
登天守閣需要門票,實際上內部與諸多其他天守閣大同小異:從一樓到四樓基本展示著本城以及城下町的歷史、模型,再建時替換下來的一些瓦當或是配件,時任城主的日常用品,以及其他天守閣的宣傳等等。
▲ 山內家家紋
登城最有趣的顯然是頂層,赤腳走那一重重窄窄的木質樓梯爬上來,吱嘎吱嘎的地板響,簡陋破敗的文物,按捺不住的不耐煩,都在跨出天守展望層的那一刻,消失不見。站在高知市內最高處,俯瞰連綿群山中圍繞著的城市。早些年,長宗我部氏是否也曾在這片領地立下宏願:願以天下為功名;卻最終飲恨而去。不要說封地、連氏族都幾乎被盡數屠滅。
歷史當然是勝利者書寫,而勝利者最終也會走向消亡。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山內一族是土佐藩過去數百年的英雄,坂本龍馬則超越土佐,成為江戶時代後整個日本的英雄。而在如今的年代,我們每個平凡人都可以自由踏上這些曾經象徵著絕對權力的高樓,俯瞰山川與大海。每個普通的人,在自己的生活裡,都成為了英雄。這一刻清風吹動流雲,像是四月的柳絮,漫天飄舞起來。
▲ 山內一豐與妻子千代雕像
▲ 高知城下町的今昔
>> 夜城高知 <<
日本多三大,譬如三大溫泉、三大靈場、三大櫻、三大夜景、三大白沙青松林等等,當然諸多三大評選中難免有濫竽充數之流。高知城居然也是三大之一:與大阪城、高田城並稱為日本三大夜城。
高知城之所以被稱為夜城,因為一年四季夜間都有點燈活動。春天的高知花迴廊,鮮花與櫻花共同點燈;夏天的夜城祭,展示風鈴與彩色蠟燭;秋天則是燈光照射下的天守與蠟燭燈的搭配;到冬天,同樣有冬季主題的點燈活動。1993年的吉卜力動畫《聽到濤聲》中就有男主杜崎拓與同學聚會完,一起欣賞高知城點燈的情節,
「如果讓我獨自欣賞夜晚點燈的高知城,大概只會覺得在浪費電;但如果跟裡伽子一起看,那一定會覺得它很美吧。」
teamLab也是借著高知城夜城的名頭,在此舉辦光之祭,這種景點與藝術團隊合作的點燈活動,在日本許多地方都存在,比如佐賀的御船山樂園。teamLab應該也是為了那些很難來到東京的展覽館欣賞他們作品的人,提供專門結合當地景物的燈光演出。
其實各地的teamLab表演活動的主要元素都基本相同,他們的理念都是一致的,譬如浸入式體驗、無界的藝術、超越主觀的空間認知等等。具體的描述,已經在一篇專門介紹臺場teamLab無界的文章中寫過了,《花舞森林:藝術的邊界》。不再贅述。
在高知的展出融入了一些當地特色:石垣的呼吸、以漫無目的走來走去的高知著名歷史人物群像為主題的投影、浮在空中不斷根據觸碰變換顏色的球體、高知城廊門障壁上的波濤等等。
📌呼吸的石垣
石垣上的光時緩時急,搭配著周圍樹木色彩的快速變化,像是呼吸的律動。
📌彩繪的龍馬們(三之丸)
在草原上,坂本龍馬、坂本乙女、長宗我部元親、板垣退助、山內一豐、山內千代等與高知相關聯的人物形象在無意識的做出各種滑稽動作,同時等待你的觸碰以激發更多形態。
📌站立的呼應生命森林(三之丸)
人們被巨大的彩蛋們包圍,如果敲打它們,就會受到這些傢伙的撞擊,而音樂與顏色隨之會發生改變,對面過來的人也會意識到這個空間中其他人的存在。
📌呼應樹與站立的呼應生命(銀杏小路)
銀杏樹下放置著一個一個顏色變來變去的蛋,不想解釋了,都差不多的意思。但蛋並不是樹懷孕下的。
📌浮遊的呼應球體(二之丸)
被束縛著,卻懸浮在空中的發光球體。同樣的,受到人的衝擊後,顏色、音樂都會改變,同時影響近鄰的球體做出連續呼應的行為。
📌 波濤與高知城
日本繪畫作品中,海川的水波通常以線來表現,這些線的集合讓被描繪體擁有了無窮的生命感。在高知城連接本丸與二之丸的走廊側面障壁上,無數的水分子繪製成了線條,形成了波濤,進而湧現出無窮的生命力。
📌呼應的高知城
天守閣上投射的燈光,根據自我意識不斷調節明暗。
登天守閣,夜色下的高知一覽無餘。雖然燈光沒有東京繁華,但小城的夜色另有一番風情。俯瞰這些彩色的蛋在腳下不斷變換色彩,與剛才身臨其境的感觸不同,換一種窺全豹的視角,又覺得這種呼應的色彩變化有些滑稽。
⏰ teamLab展出到2020年1月13日為止。
>> 題外一則<<
登城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值得記敘一下:
鞋(30cm)被人錯穿走了,我只能穿著剩下的外觀差不多的26.5cm的鞋,艱難下樓梯,最後追上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太……具體細節看當時朋友圈的記錄吧:
--- (全文完) ---
歡迎加入公眾號讀者群:
後臺回復關鍵詞「讀者群」可加入。
回復關鍵詞,查看日本旅行精華文章
回復「目錄」,查看400文章合集
日本|絕景|東京|京都|伊豆|富士山|日光|鎌倉|湘南海岸|瀨戶內海|箱根|靜岡|北海道|四國|東北|仙臺|巖手|青森|福島|山形|長野|和歌山|小笠原|衝繩|茨城|群馬|千葉|新潟|橫濱|金澤|宇治|白川鄉|輕井澤|神奈川|河津櫻|東京賞櫻|東京紅葉|京都紅葉|東京夏祭|京都夏祭|花火|溫泉|紫陽花|紫藤|向日葵|彼岸花|機場過夜
長按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