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城歷史博物館堅定地守護著高知城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並將豐富的精神文化財富傳給後世。位於城下町的歷史博物館同時需要擁有歷史、文化、傳統、品格、質量和堅固性。為了應對大地震引發的洪水和海嘯,保護人員與歷史文物及藏品的安全,設計採用中間層免震結構。
▲從高知城護城河視角眺望建築-屋簷彎曲,與高知城相呼應
矗立在高知城前方、守護著文化產的一艘「巨輪」
高知縣依山傍海,人傑地靈,是坂本龍馬等偉人輩出的地方。喜歡喝酒和高談闊論,樸實無華是高知人的性格特點,為了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提出打造貼近鄉土,堅實沉穩的建築。我們從保護重要藏品不被水侵蝕的船隻和鯨魚形象中獲得設計靈感,最終誕生的建築外觀與提案時的建築形象一致。由於受到太平洋上暖溼氣流的影響,高知的空氣溼度較高,所以在建築立面的設計之初就選擇了乾式工法的預製混凝土結構。
為了應對大地震引發的洪水和海嘯,保護人員與歷史文物及藏品的安全,設計採用中間層免震結構。
▲西北側建築外觀
▲區域平面圖
▲高知城天守閣視角全景-左前方是追手門
▲北側架空的背陰處設置了大長凳,作為節日慶典和周末集市的匯合點,是人流聚集的場所
土佐的工匠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
高知縣西面被險峻的山脈隔斷於瀨戶內海,東面有漫長的海岸線迎對著太平洋,在這片土地上,泥瓦匠、木匠、細木工、裱糊師、石匠、瓦匠、和紙匠等各種技藝高超的工匠們至今仍然活躍在各行各業。我們摒棄了引進城市工匠建設「城市風格」博物館的想法,注重利用當地的材料和技術,通過設計讓本地工匠大顯身手,為建築賦予傳承地域文脈的「土佐(高知舊稱)風格」。雖然現代技術在提高效率、縮短工期方面見長,但只是一味地使用現代技術的話,傳承數百年的日本傳統技藝就會失去生存空間,原先的工匠們也會失去工作。我們嘗試聘請當地工匠參與施工,不僅有效地節約了施工成本,還提高了工作現場的士氣。
▲左側牆面為菱形鋁板幕牆,右側為在預製混凝土上澆築出船型圖案的牆面,波浪型天花板由玻璃纖維加固水泥製成
通過解讀「場所的力量」而誕生的建築
原日本設計社長池田武邦遵循建築所具有的社會責任和承載的使命。通過建築傳承歷史,創造未來。建築的力量不容小覷,我們相信建造「高知城歷史博物館」的材料和技術必將為高知今後的發展做出貢獻。
▲右側牆面是土佐檜木積層牆
▲鑲嵌藍色海浪圖案玻璃的菱形窗
▲屋簷下預製混凝土,垂木頂端安裝T型鋼飛簷垂木
▲天然石材和淡路燻瓦鋪設的一層茶室入口道路
▲右三層展示大堂-天花板由預製混凝土板和檜木百葉製成
▲一層和室-由土佐和紙和土佐檜木製成的菱形格天花板
獲獎經歷
2018年 第59回 BCS獎項目概要
項目名稱:高知城歷史博物館
項目業主:高知縣
項目地址:高知縣高知市追手筋2丁目7−5
建築設計:株式會社日本設計
主要功能:博物館
用地面積:2,549㎡
地上建築面積:6,220㎡
結構:RC結構、SRC結構、S結構、中間層免震結構、PC
層數:地上3層
竣工日期:2016年4月竣工
施工圖設計單位:清水建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