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省設立三江源國家級開放性公共園林。在兩會即將盛開之際,我國將正式設立自己的第一個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就是國家自己開設的公園嗎?其實就是。這個名字最早是由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在1832年提出來的。他目睹了當時的美國西部開發對於當地土著文明和原始自然的破壞,痛心之餘提出了一個由國家設立公園的構想,希望國家能夠致力於保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然而直到1872年3月1日,美國才正式設立黃石國家公園,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雖然稱為國家公園,實際上這樣的公園都是天然形成的,基本都保持著天然性和原始性。人為的幹預和設施多是出於保護公園生態和方便遊客遊覽。也並非所有帶有自然景觀的園林都能設立國家公園,這樣的公園生態往往為一國之罕見,甚至在世界上都不可替代和複製。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後,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相繼設立了許多國家公園。「國家公園」也有一個名詞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全人類性和全球性的文化概念。為什麼直到2020年,我們國家才正式設立自己的第一個國家公園?
「先汙染後治理」是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路,在我國的建國初期,我們也曾走過這條老路。實際上這個理論是存在問題的,因為往往汙染產生,想治理是極其困難的,更不要說讓環境復原了。然而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情況下,高成本高技術含量的治理措施根本無法展開,發展造成的環境汙染是難以避免的。
我們身邊有些朋友,總認為我們的國家做得不夠好,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差得太多。要知道我們國家從建國初期的破敗不堪到現在躋身世界前列僅用了短短幾十年。僅僅幾十年,我們國家的新興企業已經提出並施行了生態環保發展,在源頭和過程中實現了環保和生產同時進行。
2006年,我國政府首次提出了設立國家公園的概念,即「香格裡拉達普達措國家公園」。這是國家在雲南建立國家公園的試點工程之一,還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2014年,浙江台州的仙居縣和浙江衢州的開化縣相繼成為國家公園試點縣。直到2020年,三江源自然自然保護區脫穎而出,即將被設立為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進入21世紀,「環保」一直是全球各國發展的主題之一。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立,不僅從源頭上為貫穿我國地理版圖的三條大江提供了屏障,還意味著我們國家生態環保意識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更為今後建立中國國家公園體系提供了基礎和範例。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設立填補了我國在世界同領域的空白,是每一位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