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骨峰阻擊戰:百人輕裝上陣,激戰十幾小時,敵我損失6:1

2020-12-12 華夏史譜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談到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一場我們剛剛建國不久就開打的戰爭,而且直接就懟上了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雖然名義上還有什麼聯合國軍,但其實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真正的戰力還是美軍。也正是這一戰,打出我軍的軍威,打出了我國的地位。

當我們討論抗美援朝戰爭的經典戰役的時候,大多數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肯地就是上甘嶺了。確實,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和英雄史詩程度都世所罕見,但其實,當時在朝鮮半島上的傳奇戰鬥非常之多,松骨峰阻擊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松骨峰阻擊戰

1950年11月,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我軍因為誘敵深入,用十八個師的兵力,將美軍的四個師、韓國四個師,以及英國和土耳其各一個旅包圍了起來。為了盡最大可能地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力求全殲,當時的總指揮彭德懷決定,讓三十八軍繞後,切斷敵人往南方逃竄的道路。

同月30號拂曉,38軍旗下的112師335團因為機動速度快,一路穿插小跑,趕在大部隊前面,來到了松骨峰一帶。因為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打阻擊戰的好地方。團長當即命令部隊搶佔高地,準備截擊撤退的敵軍。

清晨六點半,當335團的尖兵小部隊爬上小山包,還沒來得及修築工事的時候,美軍第二師已經乘著黑壓壓的汽車往這邊逃竄而來了。當時美軍除了汽車之外,還有大量的坦克。

為了給逃跑的美軍獻上一份大禮。團長當即決定打著照面,展開進攻。就在敵軍的汽車剛剛開進我方三連的陣地前沿的時候,連長一聲令下,頓時火炮齊鳴。我方的機槍手、火箭炮射手,手榴彈投擲手,爆破組等全部開足了馬力往敵軍身上傾瀉彈藥。正在逃竄途中的美軍還沒反應過來便被各式炸彈炸開了花,一大批的汽車、坦克在戰火中燃燒,美國大兵為了保命紛紛棄車而逃,亂成一團。

半小時之後,敵人重新整理了一下兵力,看到我方只有一個團在進行阻擊,隨即便準備開始反攻。美軍組織了八輛坦克,十幾門的大炮,在十一架飛機的掩護之下,對我方的陣地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只可惜雖然反覆衝鋒五次,均被我方打退。考慮到我方大部隊正在趕來,美軍一時半會贏不了,也不敢戀戰,紛紛丟棄屍體,準備再次組織一次進攻,一舉拿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團。

而我方也趁著敵方還在部署兵力的時候,抓緊時間挖戰壕,修工事,不求殺敵多少,只要拖到我們大部隊趕來,這場仗就算是打贏了。

幾個小時後,敵人展開了更加猛烈的進攻,燃燒彈、汽油彈滿天飛,整個戰場陷入一片火海。為了儘快衝出包圍,敵人分成幾個小隊,從多個方向向我方陣地突襲。戰鬥進行得非常慘烈,我方人員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傷亡慘重,負責陣地的連長犧牲,副連長負傷三處,仍然堅持著陣地上指揮戰鬥。

而此時,我方的大部隊合圍之勢已經越發明顯,敵人如果不能在這邊衝出一道口子的話,就只有死路一條。因此,在生死存亡面前,敵人的進攻越來越瘋狂。我方志願軍以一個團的兵力承受著敵方一個師的猛烈進攻,再加上雙方的武器裝備並不對等,因此整場戰鬥異常慘烈,雙方人員傷亡十分嚴重。

335團通過巨大的犧牲,成功地為大部隊爭取了時間。戰鬥勝利後,一營長帶領兄弟們進入三連的陣地裡清點人數,發現大多數戰士的槍枝已經完全破碎,戰鬥到最後都是貼身的肉搏白刃戰。而烈士們的遺體也都保持著最後的樣子,有抱著敵人頭的,有抱著敵人腰的,也有的手中還握著刺刀,插在敵人胸口的。他們直到戰死的那一刻,依然保持著殺敵的姿勢。

這場戰鬥從早上六點多鐘一直打到了中午十二點多,固守陣地的三連僅剩六名戰士沒有負傷,而他們消滅了六百多名的敵軍,創下了敵我損失6:1的輝煌戰績。

因為這這場阻擊戰,成功地攔截了敵軍逃跑的線路,在我軍大部隊趕來之後完成了全殲。為了表彰鎮守陣地的三連,志願軍領導機關特別授予「攻守兼備」的錦旗,整個38軍授予「英雄部隊」的光榮稱號。後來蘇聯的史達林聽說了這個部隊的事跡之後也十分感慨,稱讚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之七:松骨峰阻擊戰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在朝鮮北部一處偏僻山頭松骨峰進行的阻擊戰,就是這樣一場極其殘酷的阻擊戰,戰後作家魏巍來到戰地,被慘烈的場景所深深震撼,寫下了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從此後「最可愛的人」就成了人民軍隊的代名詞。但是對於這場著名的阻擊戰,卻還有很多語焉不詳的地方。
  • 《誰是最可愛的人》歷史原型故事,抗美援朝的松骨峰阻擊戰
    志願軍38軍奉命穿插到龍源裡附近的一個制高點松骨峰,卡住美軍南逃的退路,將這群潰敗的美軍徹底殲滅。對於美軍來說,松骨峰是他們的咽喉要道,所以自然是殊死爭奪了,因此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打響。團長範天恩命令一營佔領松骨峰,而一營的三連則是這個營的尖刀部隊。三連拋棄所有贅餘的物品,只帶了足夠的彈藥,輕裝前進,當三連到達松骨峰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他們還沒來的及構建掩體,就聽到了一陣馬達轟鳴,人喧馬嘶的聲音,公路上黑壓壓的一大片美軍正沿著公路往松骨峰而來。連長毫不猶豫地命令「打」。
  • 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一個連兵力與敵王牌部隊血戰6小時後僅餘7人
    1950年,一份關於志願軍在朝鮮戰場松骨峰戰況的報告送到史達林面前,這場慘烈的松骨峰之戰令這位身經百戰的蘇軍統帥感嘆道: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報告中所說的松骨峰之戰便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中為了堵截殲滅南逃之敵而在松骨峰進行的一次遭遇式阻擊戰。
  • 松骨峰「犧牲烈士」,40年後「復活」,只為讓兒子參軍
    松骨峰阻擊戰,是李玉安所在的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打的。激戰中,李玉安還代理排長指揮,在接連刺殺幾個美軍後,最後身負重傷直至「犧牲」在戰場上。 1951年初,魏巍通過3個月的採訪,包括38軍112師師長楊大易、335團團長範天恩,以及7名倖存者,還在楊大易的陪同下登上了已經變成一片焦土的松骨峰。
  • 抗美援朝之松骨峰阻擊戰:最後的戰士你們打出了一支萬歲軍!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朝北部一處極其普通的小山——松骨峰。雖然叫松骨峰,但山上沒有多少松樹,而是個半土半石的小山頭。在山頭可以很輕鬆地用火力封鎖住山下的公路,此時軍隅裡正是美國第8集團軍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後勤補給中心,這條公路則是美軍第2步兵師、土耳其旅和韓軍第7師南撤的生路。
  • 激戰松骨峰:一座小山峰,打出了一支萬歲軍
    1950.11.30 松骨峰精神:以氣勝鋼 2018年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部戰區陸軍某師視察。 這一仗,就是松骨峰阻擊戰。 松骨峰戰鬥結束後,作家魏巍和112師師長楊大易一起走上了3連陣地。「烈士們的屍體,做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卡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魏巍被這慘烈場景深深震憾,寫下了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
  • 登上松骨峰 祭奠最可愛的人
    他們有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有的是志願軍烈士的後代,他們登上的這座山峰便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朝鮮地名——松骨峰。「松骨峰阻擊戰的英雄們,今天我們帶著戰友的思念,帶著祖國人民對你們的崇敬,來這裡祭奠你們,告慰你們的在天英靈!」84歲的志願軍老兵曹家麟用洪亮的聲音誦讀祭文,雙眼噙淚。
  • 松骨峰血戰美軍,志願軍一個連殲敵300人自己只剩7個人
    在西線清川江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18個師23萬人,迎頭痛擊猖狂北犯的美第8集團軍所率13萬人。志願軍採取了隱真示假的高明戰法,誘敵深入,突然出擊,穿插分割,包抄圍殲,一舉楔入敵軍戰線,並向縱深發展進攻。 激戰至30日,美第8集團軍的東翼已被擊潰,志願軍第38軍部隊直插敵人後方要點价川、三所裡、龍源裡,配合正面主力圍殲敵人。
  • 新時代,跟著統帥的腳步一起重溫松骨峰戰鬥
    參觀師史館時,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指出: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 抗美援朝松骨峰阻擊戰,望江廠生產的無後坐力炮,幫助中國人民志願...
    原標題:抗美援朝松骨峰阻擊戰,望江廠生產的無後坐力炮,幫助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萬歲軍」的功勳炮了解該炮技術性能的美軍很快退到1公裡有效射程之外。這樣一來,美軍坦克依然可以攻擊志願軍,卻不受火力威脅。關鍵時刻,戰地服務組就地攻關,他們通過改進瞄準方法,將炮上射表和象限儀分度表結合使用,使57毫米無後坐力炮在3公裡距離內也能瞄準,且命中率不受影響。
  • 湘西土匪當志願軍 激戰松骨峰 上甘嶺
    湘西土匪當志願軍 激戰松骨峰 上甘嶺 2020-12-01 09:40:05 虹攝庫爾斯克
  • 松骨峰阻擊戰:誰是最可愛的人(圖)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陳輝、王經國)朝鮮境內一座很普通的小山頭——松骨峰,因作家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而聞名於世。  1950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各路部隊向「聯合國軍」全面出擊。史稱韓戰的「第二次戰役」。
  • 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戰——松骨峰阻擊戰,打的美軍聞風喪膽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分別集結在朝鮮的聯軍和志願軍總兵力,聯合國軍18個師總共25萬人其中能參加前線作戰的有15萬人,而彭德華手中已有9個軍30個師42萬人,以30個師對陣18個師從兵員實力上已遠遠超過對手,西線聯軍共有7個師志願軍集結了38.39.40.42.50.66軍總計6個軍18個師,東線集結了新入朝的9兵團3個軍共12個師即20.26.和27軍,也就是說在兵力上志願軍要遠遠多於聯軍,可是對於這一點麥克阿瑟卻完全不知道
  • 烽火燃燒的松骨峰戰鬥
    團令1營儘快佔領松骨峰及其以東地區。這時,1營發現敵已順公路逃來,便命3連迅速搶佔松骨峰東南側無名高地。6時30分,3連爬上這個光禿禿的山包,未及修築工事,戰士們就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敵人的汽車、坦克和步兵蜂擁而來。這是在軍隅裡遭我40軍痛擊後敗退下來的美2師部隊。開始敵人的搜索部隊上山搜索,被我3連消滅和擊潰。
  • 我軍一場令史達林落淚的戰役:全連僅6人生還,卻讓美軍全軍覆沒
    1950年11月30日拂曉,參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為追擊南逃的美軍,一路穿插趕到了松骨峰一帶。團長範天恩立即命令一營儘快佔領松骨峰及其以東地區阻擊敵人。一營營長王宿啟帶領部隊剛剛抵達指定地點,便發現美軍已順著公路逃來。於是營長立即命令三連搶佔松骨峰北側高地截擊敵人。
  • 空中網「戰爭重演」落幕 再現鐵血「松骨峰」
    主辦方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得以讓本次重演真實還原「松骨峰」場景和殘酷的戰鬥。並且讓參與重演的百名軍迷深切體會到先輩們艱苦戰鬥的精神,更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視頻:血戰松骨峰 軍武重演大電影】 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3NDk1ODgwNA==.html 【較大最真實的戰爭重演,還原戰爭的殘酷】 1950年11月30日,一座沒有多少松樹、半土半石的小山頭「松骨峰」成為了整場戰鬥的關鍵。
  • 松骨峰戰役有多難?看看美國人的轟炸時間,只有中國人才能堅持住
    在1950年11月30日的朝鮮半島上,一個名為松骨峰的小山頭即將發生一場血肉橫飛的戰鬥,由於戰鬥過程被一位名叫魏巍的中國作家寫成了通訊,並用一個美妙的詞彙來形容在這裡戰鬥的士兵——最可愛的人,因此這個對軍人的稱呼成了中國老少皆知的事情,直到如今我們都在用這個稱呼來形容人民子弟兵,而松骨峰戰鬥也成為了志願軍入朝以來最艱難的戰鬥之一
  • 天堂界阻擊戰——雪峰會戰第一戰紀實
    5月6日(農曆四月二十五)天堂界上涼風習習,天上沒有月亮,只是偶爾從雲縫裡閃過幾顆星星。整個天堂界四處都是漆黑的世界。除了聽到戰士們發出的鼾聲和偶爾有幾聲蟲鳴聲外,一切都非常寂靜。這種暫時的寂靜反而讓人感到恐怖和害怕。
  • 戰史|塔山、黑山、徐東:解放戰爭中的三大阻擊戰
    解放戰爭時期,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和徐東阻擊戰——這三大阻擊戰對整個戰役的局勢走向和最終結果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每一場阻擊戰的勝負都可能影響國共雙方的命運。三大阻擊戰都是志在必得,但在每一場阻擊戰中,無論是阻擊環境條件、還是敵我實力對比,我方均不佔優勢,而且敵人也都是傾其全力。贏得阻擊戰的勝利不易,贏得塔山、黑山和徐東阻擊戰的勝利更為不易。
  • 太慘烈了,一戰松山,中國遠徵軍傷亡1700餘人,敵我傷亡比1:3!
    1944年6月8日上午,83團對滾龍坡發起進攻,一直戰鬥到中午12點,終於佔領了滾龍坡南部200米處的高地。到了晚上,新28師命令82、83兩團編組突擊隊,趁著夜晚偷襲日軍堡壘。由於剛進入日軍射程範圍就踩上了地雷,激戰一夜毫無進展。9日晚上82、83團再次展開進攻,直到10日下午依然毫無進展,戰事進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