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跟著統帥的腳步一起重溫松骨峰戰鬥

2020-12-12 中國軍網

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訓令後,又前往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進行視察。參觀師史館時,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指出: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請關注今日出版的《中國國防報》發表的文章——

激戰松骨峰。孫立新畫作

發揚松骨峰精神,鍛造新時代過硬戰鬥力

■王曉輝

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訓令後,又前往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進行視察。參觀師史館時,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指出: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2018年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的這些行動與指示,蘊含著對我軍在新時代繼承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與過硬作風的殷切期望,展示了統帥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的鮮明導向與堅定決心,也發出了全軍在新時代鍛造過硬戰鬥力的行動號令。

松骨峰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鋼少氣多」的我軍戰勝「鋼多氣少」的世界頭號強敵的生動縮影。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打響後,我志願軍以兩軍精銳對西線之敵進行雙層迂迴包圍,迫使清川江以北的敵軍紛紛南逃。在志願軍英勇頑強的阻擊下,西線聯合國軍的南逃之敵與北上援敵雖只相隔1千米,彼此都能望見對方的軍旗,卻始終跨不過三所裡、龍源裡和松骨峰,最終被我志願軍分割殲滅。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松骨峰戰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響的。堅守松骨峰的志願軍某軍第335團1營3連的勇士們,憑藉數量不多的迫擊炮與機槍,以及手中的步槍和刺刀,打退了敵人一輪又一輪進攻。激戰8小時後,志願軍戰士們的子彈打光了,他們就用槍託砸,用石頭、用牙齒和敵人拼!有的戰士身上被汽油彈打著了,就把槍一摔,帶著火撲向敵人,與敵人同歸於盡。

松骨峰戰鬥結束後,3連只有7人生還。他們的犧牲為我軍主力部隊聚殲敵人贏得了寶貴時間,也將那錚錚軍魂深深刻在我軍的光輝歷史上。

重溫松骨峰戰鬥,蘊含著統帥在新時代把我軍一以貫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磨礪得更堅硬的殷切期望。戰鬥精神是軍隊的「精氣神」,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中,像松骨峰戰鬥這樣的激戰比比皆是。松骨峰戰鬥的勝利,是我軍英勇頑強戰鬥精神的勝利。戰鬥中,不管敵軍火力多麼猛烈,我3連官兵始終保持飽滿的戰鬥熱情,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放棄陣地。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壯烈,使松骨峰像鋼釘一樣,把敵軍牢牢釘死在陣地前。也正是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和敢於同強敵「亮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均遠遜於美軍的條件下,最終將之趕回「三八線」,並迫使其籤署停戰協定, 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於我軍戰鬥精神的培育高度重視,反覆強調「無論什麼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千萬不能丟」。習近平主席重溫松骨峰戰鬥,既是對我軍戰無不勝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全軍的殷切期望,要求在強軍徵程邁進新時代、大力加強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全軍要牢固樹立勇於戰勝困難、勇於超越對手、敢於同強敵較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把戰鬥風骨磨礪得更堅硬,把我軍鍛造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相關焦點

  • 烽火燃燒的松骨峰戰鬥
    敵將他5次擊傷,第6次擊中他的大腿,血流不止,來不及包紮,他從容地從兜裡摸出一顆子彈插入傷口,塞住血流,撲上去同敵人拼刺刀,終於和班裡的同志一起把敵人趕下山去。戰鬥間隙,指導員楊少成把支部委員召集到一起開會,號召黨員起帶頭作用,使每個人都成為一顆釘子,牢牢釘在陣地上。連長戴如義表示:「千斤重擔我們3連也要擔起來!」
  • (軍事)牢記統帥囑託 鍛造一流數位化部隊——中部戰區陸軍某師深入...
    新華社石家莊1月5日電題:牢記統帥囑託 鍛造一流數位化部隊——中部戰區陸軍某師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視察部隊重要講話精神聚力打造精銳作戰力量  樊永強、張雅東、楊慨  2017年沙場閱兵,整建制接受習主席檢閱;2018年新年伊始,現場聆聽習主席訓令並接受習主席視察——時隔不到半年,兩度接受軍隊統帥檢閱
  • 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一個連兵力與敵王牌部隊血戰6小時後僅餘7人
    1950年,一份關於志願軍在朝鮮戰場松骨峰戰況的報告送到史達林面前,這場慘烈的松骨峰之戰令這位身經百戰的蘇軍統帥感嘆道: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報告中所說的松骨峰之戰便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中為了堵截殲滅南逃之敵而在松骨峰進行的一次遭遇式阻擊戰。
  • 激戰松骨峰:一座小山峰,打出了一支萬歲軍
    參觀師史館時,他在一塊展板前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這一仗,就是松骨峰阻擊戰。 松骨峰戰鬥結束後,作家魏巍和112師師長楊大易一起走上了3連陣地。
  • 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三連打的有多艱難,史達林看完戰況後淚流滿面!
    1950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一路穿插迂迴在松骨峰一帶聚殲敵軍,給大部隊合圍贏得時間,一營三連在松骨峰北側高地,剛擊潰敵尖兵部隊,連工事都沒有來得及修築,就和美二師部隊迎面相撞,汽車,坦克和步兵黑壓壓一片蜂擁而來。
  • 抗美援朝之松骨峰阻擊戰:最後的戰士你們打出了一支萬歲軍!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朝北部一處極其普通的小山——松骨峰。雖然叫松骨峰,但山上沒有多少松樹,而是個半土半石的小山頭。在山頭可以很輕鬆地用火力封鎖住山下的公路,此時軍隅裡正是美國第8集團軍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後勤補給中心,這條公路則是美軍第2步兵師、土耳其旅和韓軍第7師南撤的生路。
  • 空中網「戰爭重演」落幕 再現鐵血「松骨峰」
    主辦方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得以讓本次重演真實還原「松骨峰」場景和殘酷的戰鬥。並且讓參與重演的百名軍迷深切體會到先輩們艱苦戰鬥的精神,更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視頻:血戰松骨峰 軍武重演大電影】 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3NDk1ODgwNA==.html 【較大最真實的戰爭重演,還原戰爭的殘酷】 1950年11月30日,一座沒有多少松樹、半土半石的小山頭「松骨峰」成為了整場戰鬥的關鍵。
  • 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之七:松骨峰阻擊戰
    反映松骨峰戰鬥的繪畫作品血戰松骨峰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朝鮮北部一處極其普通的小山——松骨峰。遭到突然打擊的美軍經過最初的慌亂後,迅速展開了戰鬥隊形。美軍很清楚,如果不能拿下這個山頭,就無法順利地通過公路南撤,所以戰鬥一開始就投入了重炮和坦克,還呼叫空中支援,全力展開猛攻。1營營長王宿啟一面報告,一面命令全營迅速展開,沉著應戰。1營採取集中火力將美軍放近再突然開火的打法,接連擊退美軍兩次攻擊。
  • 登上松骨峰 祭奠最可愛的人
    他們有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有的是志願軍烈士的後代,他們登上的這座山峰便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朝鮮地名——松骨峰。「松骨峰阻擊戰的英雄們,今天我們帶著戰友的思念,帶著祖國人民對你們的崇敬,來這裡祭奠你們,告慰你們的在天英靈!」84歲的志願軍老兵曹家麟用洪亮的聲音誦讀祭文,雙眼噙淚。
  • 《誰是最可愛的人》歷史原型故事,抗美援朝的松骨峰阻擊戰
    志願軍38軍奉命穿插到龍源裡附近的一個制高點松骨峰,卡住美軍南逃的退路,將這群潰敗的美軍徹底殲滅。對於美軍來說,松骨峰是他們的咽喉要道,所以自然是殊死爭奪了,因此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打響。團長範天恩命令一營佔領松骨峰,而一營的三連則是這個營的尖刀部隊。三連拋棄所有贅餘的物品,只帶了足夠的彈藥,輕裝前進,當三連到達松骨峰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他們還沒來的及構建掩體,就聽到了一陣馬達轟鳴,人喧馬嘶的聲音,公路上黑壓壓的一大片美軍正沿著公路往松骨峰而來。連長毫不猶豫地命令「打」。
  • 松骨峰戰役有多難?看看美國人的轟炸時間,只有中國人才能堅持住
    在1950年11月30日的朝鮮半島上,一個名為松骨峰的小山頭即將發生一場血肉橫飛的戰鬥,由於戰鬥過程被一位名叫魏巍的中國作家寫成了通訊,並用一個美妙的詞彙來形容在這裡戰鬥的士兵——最可愛的人,因此這個對軍人的稱呼成了中國老少皆知的事情,直到如今我們都在用這個稱呼來形容人民子弟兵,而松骨峰戰鬥也成為了志願軍入朝以來最艱難的戰鬥之一
  • 血戰松骨峰,深藏功與名!
    1990年11月6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處院落裡,進行著一場特殊的會面:兩位志願軍老兵緊緊相擁在了一起,喜極而泣。他們就是作家魏巍筆下「犧牲」在松骨峰的戰士李玉安和井玉琢,也是最可愛的人!為了這次見面他們等了足足40年。
  • 松骨峰阻擊戰:誰是最可愛的人(圖)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陳輝、王經國)朝鮮境內一座很普通的小山頭——松骨峰,因作家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而聞名於世。  1950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各路部隊向「聯合國軍」全面出擊。史稱韓戰的「第二次戰役」。
  • 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戰——松骨峰阻擊戰,打的美軍聞風喪膽
    ,112師師長楊大易卻接到了命令,志願軍司令部要他馬上派兵去堵截從松骨峰撤下來的美軍第二師,完成對聯軍包圍的最後一步,但這個時候楊大易手中的兵早已派光了,沒有兵可怎麼去收這個麻袋口呢?松骨峰其實就是朝鮮西部的一個小山包,由半土半石構成,它的主峰標高是288.7米,從主峰往東延伸100多米就是公路,接到這個重要任務這回範天恩沒有在指揮所裡倒頭就睡而是帶著疲憊的士兵衝破了美軍的炮兵封鎖,向著松骨峰進軍。
  • 志願軍誓死抵抗瘋狂反撲 松骨峰橫屍遍野
    結果出去了七、八裡路,沒碰到敵人,就覺得這個情況有蹊蹺,就這時候,就接到一個命令,返回原來的陣地,加強工事,準備迎接新的戰鬥,趕快返回來。聯軍突圍不成佯退 志願軍追擊近10裡未見1人一直在龍源裡指揮的,113師副市長劉海清,回到師指揮所後,仍然對這一天的戰鬥心有餘悸。他在陣中日記本上,記下了一天裡發生的事情。
  • 松骨峰「犧牲烈士」,40年後「復活」,只為讓兒子參軍
    松骨峰阻擊戰,是李玉安所在的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打的。激戰中,李玉安還代理排長指揮,在接連刺殺幾個美軍後,最後身負重傷直至「犧牲」在戰場上。 1951年初,魏巍通過3個月的採訪,包括38軍112師師長楊大易、335團團長範天恩,以及7名倖存者,還在楊大易的陪同下登上了已經變成一片焦土的松骨峰。
  • 松骨峰血戰美軍,志願軍一個連殲敵300人自己只剩7個人
    然而,志願軍第38軍部隊已經搶佔從松骨峰至龍源裡公路間的要點,堅決阻擊逃敵。一場空前血戰爆發了! 當美2師先頭部隊沿公路進至松骨峰附近時,突然遭到佔領公路西側陣地的志願軍阻擊。
  • 松骨峰阻擊戰:百人輕裝上陣,激戰十幾小時,敵我損失6:1
    確實,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和英雄史詩程度都世所罕見,但其實,當時在朝鮮半島上的傳奇戰鬥非常之多,松骨峰阻擊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松骨峰阻擊戰1950年11月,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我軍因為誘敵深入,用十八個師的兵力,將美軍的四個師、韓國四個師,以及英國和土耳其各一個旅包圍了起來。
  • 不朽的豐碑|第四集 血戰​松骨峰
    不朽的豐碑|第四集 血戰​松骨峰 2020-10-19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