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訓令後,又前往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進行視察。參觀師史館時,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指出: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請關注今日出版的《中國國防報》發表的文章——
激戰松骨峰。孫立新畫作
發揚松骨峰精神,鍛造新時代過硬戰鬥力
■王曉輝
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訓令後,又前往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進行視察。參觀師史館時,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了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指出: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2018年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的這些行動與指示,蘊含著對我軍在新時代繼承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與過硬作風的殷切期望,展示了統帥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的鮮明導向與堅定決心,也發出了全軍在新時代鍛造過硬戰鬥力的行動號令。
松骨峰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鋼少氣多」的我軍戰勝「鋼多氣少」的世界頭號強敵的生動縮影。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打響後,我志願軍以兩軍精銳對西線之敵進行雙層迂迴包圍,迫使清川江以北的敵軍紛紛南逃。在志願軍英勇頑強的阻擊下,西線聯合國軍的南逃之敵與北上援敵雖只相隔1千米,彼此都能望見對方的軍旗,卻始終跨不過三所裡、龍源裡和松骨峰,最終被我志願軍分割殲滅。
1950年11月30日拂曉,松骨峰戰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響的。堅守松骨峰的志願軍某軍第335團1營3連的勇士們,憑藉數量不多的迫擊炮與機槍,以及手中的步槍和刺刀,打退了敵人一輪又一輪進攻。激戰8小時後,志願軍戰士們的子彈打光了,他們就用槍託砸,用石頭、用牙齒和敵人拼!有的戰士身上被汽油彈打著了,就把槍一摔,帶著火撲向敵人,與敵人同歸於盡。
松骨峰戰鬥結束後,3連只有7人生還。他們的犧牲為我軍主力部隊聚殲敵人贏得了寶貴時間,也將那錚錚軍魂深深刻在我軍的光輝歷史上。
重溫松骨峰戰鬥,蘊含著統帥在新時代把我軍一以貫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磨礪得更堅硬的殷切期望。戰鬥精神是軍隊的「精氣神」,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中,像松骨峰戰鬥這樣的激戰比比皆是。松骨峰戰鬥的勝利,是我軍英勇頑強戰鬥精神的勝利。戰鬥中,不管敵軍火力多麼猛烈,我3連官兵始終保持飽滿的戰鬥熱情,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放棄陣地。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壯烈,使松骨峰像鋼釘一樣,把敵軍牢牢釘死在陣地前。也正是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和敢於同強敵「亮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均遠遜於美軍的條件下,最終將之趕回「三八線」,並迫使其籤署停戰協定, 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於我軍戰鬥精神的培育高度重視,反覆強調「無論什麼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千萬不能丟」。習近平主席重溫松骨峰戰鬥,既是對我軍戰無不勝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全軍的殷切期望,要求在強軍徵程邁進新時代、大力加強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全軍要牢固樹立勇於戰勝困難、勇於超越對手、敢於同強敵較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把戰鬥風骨磨礪得更堅硬,把我軍鍛造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