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散發碧綠光芒,罕見羅紋鴨現身深圳福田紅樹林!

2020-12-14 閃電新聞

近日,頭部散發碧綠光芒的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啦~

雄性羅紋鴨現身

在12月1日的鳥類普查中,福田紅樹林保護區觀鳥船觀測到西邊遠處的紅樹林邊沿有一群鴨類漂浮在水面上,它們在低潮時已經吃飽喝足,大多在埋頭休息。經過仔細觀察,在這些鴨類中,大部分是赤頸鴨和針尾鴨,還有一隻鴨類與眾不同,在陽光的照射下,頭部散發出碧綠的光芒。

▲羅紋鴨(雄性,圖中綠色頭)。拍攝:張高峰 戎燦中

原來這是一隻雄性羅紋鴨。雄性的羅紋鴨很好識別,頭部亮綠色比較顯眼,與其他鴨類明顯不同。

這隻頭部亮綠色的鴨並不簡單,被列為近危鳥類,不多見。

羅紋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鳥類。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它們難得一見,上一次觀測到是在2018年3月。從2005年至今,在保護區只有10多次觀測記錄,單次最大數量為5隻。根據香港的文獻數據,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羅紋鴨在深圳灣比較常見,最高記錄有400多隻,但現在羅紋鴨為不常見冬候鳥,最多也只有幾隻。

▲羅紋鴨(雄性,圖中綠色頭)。拍攝:張高峰 戎燦中

一個地方鳥類數量的變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增加或減少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棲息環境的變化。一些地方鳥類的增多可能是由於周邊生境被破壞而聚集,一些鳥類的減少可能是這些鳥類選擇更北的越冬地。

近些年來,深圳灣羅紋鴨、骨頂雞的數量在減少。但從它們的棲息環境上看,深圳灣變化不是很大,和它們棲息習性相近的其他鴨類,如赤頸鴨、琵嘴鴨等都沒有出現這樣急劇的變化,可能是這些鳥類由於氣候、種群總數等的變化,而沒有較大的種群來深圳灣越冬,只有一些零星的個體跟隨其他鴨類而來,因此它們在深圳灣就難得一見。

▲赤頸鴨等在水面休息。拍攝:吉祥

「稀客」頻繁現身,愛上福田紅樹林,不是沒理由。

今年以來,福田紅樹林記錄到不少罕見鳥類的身影,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珍稀水禽黃嘴白鷺,以及難得一見的羅紋鴨。很多候鳥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如覓食水域要食物豐富,水質清澈。這些「稀客」的現身,說明福田紅樹林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喜歡上了這裡。

▲黑臉琵鷺等在基圍魚塘覓食。拍攝:柳柳

近年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不斷加大鳥類保護力度,明顯改善鳥類棲息環境。

▲成群的黑翅長腳鷸。拍攝:柳柳

包括開展深圳灣濱海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工程,系統地修復了深圳灣濱海溼地,恢復了紅樹林生態功能,改善了越冬或過境候鳥的棲息生境;實施基圍魚塘生境主動式改造管理,採取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幹擾、科學引導遊客參觀等措施,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隻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在深圳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腹地保留下一塊綠色淨土、一片原生態的保護區。

文稿丨張高峰、李霞

相關焦點

  • 又一近危鳥類羅紋鴨現身深圳福田紅樹林
    12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近日的鳥類普查中,一隻「候鳥稀客」——雄性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上一次深圳觀測到這種候鳥還是在2018年3月。
  • 深圳紅樹林來了一隻鴨子,竟是罕見近危鳥類
    據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消息,在12月1日的鳥類普查中,福田紅樹林保護區觀鳥船觀測到西邊遠處的紅樹林邊沿有一群鴨類漂浮在水面上,它們在低潮時已經吃飽喝足,大多在埋頭休息。經過仔細觀察,在這些鴨類中,大部分是赤頸鴨和針尾鴨,還有一隻鴨類與眾不同,在陽光的照射下,頭部散發出碧綠的光芒。
  • 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稀客」頻繁現身福田紅樹林珍稀動物的出現,是福田生態環境優良的最佳展現。赤頸鴨等在水面休息,拍攝:吉祥羅紋鴨來到福田紅樹林很多候鳥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如覓食水域要食物豐富,水質清澈。這些「稀客」的現身,說明福田紅樹林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喜歡上了這裡。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多種功能於一體。 生態環境科普的國家版圖上,有了深圳元素!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達到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水平,正式進入名錄,這是廣東省第四個,同時更是深圳市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 深圳福田首次設立「紅樹林獎」!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24日晚,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紅樹禮讚——深圳市福田區紅樹林獎頒獎儀式」在深圳廣電集團演播廳舉行。在福田區30載發展歷程中敢挑重擔、勇當先鋒、甘於奉獻、改革創新的30個先進集體和60位先進個人被隆重授予「紅樹林獎」。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開園 王石當「園長」
    原標題:王石當「園長」守護深圳綠寶   「為民生辦實事·促綠色發展·創生態文明」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於12月28日中午12時正式開園,深圳市區領導和周邊市民代表參加了開園儀式。紅樹林生態公園是福田區近年來重點建設的民生生態項目,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市政公園。
  •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
    5月14日,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 國內保護級別最高的鷺鳥—— 黃嘴白鷺, 近期多次現身該保護區魚塘, 用翅膀為深圳的生態環境治理點讚。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到福田紅樹林「曬太陽」
    ▲出現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緬甸蟒。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溫銀妮)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首日,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迎來一位「不速之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 據福田區沙頭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當時他們正在巡查市容環境,12時許巡查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入口處時,發現綠化帶上有一條蟒蛇在「懶洋洋地曬太陽」。
  • 深圳福田紅樹林及內伶仃島首次確權:全民所有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公告,對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所有權首次進行確權登記。此次確切範圍包括福田紅樹林和內伶仃島兩個單元。其中,福田紅樹林北至濱海大道及京港澳高速公路,東至廣播電臺路及沙嘴河,南至深圳河南航道,西至深圳市紅樹林海報生態公園,資源類型包括4.6公頃水流、717.53公頃溼地和28.33公頃森林;內伶仃島北距蛇口17公裡,東距香港9公裡,南距港珠澳大橋13公裡,西距珠海30公裡,資源類型包括海域16.92公頃、溼地71.95公頃和森林470.13公頃。
  • 深圳福田紅樹林及內伶仃島首次確權
    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公告,對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所有權
  • 深圳八大溼地公園之一: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
    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福田區廣深高速公路以南,東臨新洲河,南面為深圳灣,西部與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北挨沙嘴村,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最近距離僅300米,佔地面積約38公頃,是深圳灣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公園。
  • 瀕危黑臉琵鷺現身紅樹林 來深過冬(圖)
    黑臉琵鷺回來了 18隻珍稀黑臉琵鷺昨晨現身紅樹林,吸引眾多觀鳥者 。    海灘上留下黑臉琵鷺的美麗身影。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歐東勇/文、圖)8日清晨,來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覓食的一群黑臉琵鷺吸引了大批觀鳥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經歷了數個月的分別後,這種美麗的瀕危動物又回到了它們越冬的「家」——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福田紅樹林附近有什麼樓盤嗎
    福田紅樹林附近有什麼樓盤嗎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9-08-27
  • 紅樹林溼地上演的精彩故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講給你聽!
    你是否還記得10月末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由紅外相機記錄下水獺出沒的新聞?越來越多的珍稀物種出現在深圳意味著我們的環境真的變好了嗎?本周,2020福田文明學院重磅推出經典課第六課,請來紅樹林基金會發起人、終身榮譽理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孫莉莉,一起探秘紅樹林溼地,課程預告和參與方式往下看!
  •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單日錄得35隻黑臉琵鷺 創2020年紀錄
    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於1月17日至19日舉行,深圳市觀鳥協會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參與了本次調查,並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錄得2020年候鳥季最大的一個單日黑臉琵鷺群落,數量達35隻。▲在深圳灣鳳塘河口休息的黑臉琵鷺群。
  • 時隔10年水獺「重現」深圳,「打卡」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楊凱婷發亮的皮毛、圓圓的眼睛……憨態可掬的水獺日前趁著夜色「打卡」市中心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這是繼2010年國際自然觀察網站iNaturalist在深圳記錄了水獺影像後,時隔10年後「重現」。
  • 世界海洋日,關注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工作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景觀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在福田紅樹林,有紅樹植物9科16種,本地自然生長的紅樹植物7種,如秋茄、白骨壤、桐花樹、海漆、老鼠簕、木欖等。 近些年,福田紅樹林保護區開展了多項紅樹林保護工作。
  • 深圳福田首次設立「紅樹林獎」 30個先進集體和60位先進個人獲獎
    紅樹林獎頒獎活動現場。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和福田建區30年。回顧30載發展歷程,福田因改革而生、而興、而強,一代代奮鬥者猶如紮根福田的紅樹林一樣迎風向海、防風固堤,讓福田從一片農田水塘蝶變為名副其實的深圳「城市主客廳」,他們獻出的青春和熱血值得禮讚!
  • 去深圳福田紅樹林公園又將多條「近道」
    福田保稅區新洲路南延建單跨景觀跨河橋建成後將連通到新洲路。(效果圖)備受關注的深圳福田保稅區新洲路南延(桂花路西延連接新洲路)工程已完成橋梁樁基工程。日前,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獲悉,為與橋梁相接,桂花路(福保隧道-香樟道段)線形需做適當調整,現已取得佔道許可證,預計2020年4月20日進場動工,工期預計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