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撤軍落下帷幕,阿富汗前路仍障礙重重,拜登境地兩難

2020-12-25 騰訊網

圖為執行任務的駐阿富汗美軍

【南方+12月19日訊】近日,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阿富汗駐兵問題看似隨著川普政府的撤軍決定落下了帷幕,但對於阿富汗如何恢復秩序、多個武裝組織如何解決等關鍵性問題,美方尚無定論。拜登繼任總統後,無論繼續執行撤兵命令還是保留一部分反恐部隊,恐怕都難以穩定美國撤軍後阿富汗複雜的國內局勢。對拜登來說,阿富汗前進、發展道路上將面對的重重障礙,或在未來置他於兩難境地。

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這是美國為報復發生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襲擊事件,針對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所發起的,同時也是布希政府「全球反恐戰爭」的一部分。2014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自此美國開始陸續從阿富汗撤軍。

當時,布希政府的決策者們認為,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中,蘇聯向阿富汗派遣了大量士兵,此舉激起阿富汗人民對外國軍隊的憎惡,從而引發民族解放運動, 美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這樣的錯誤。因此,美國在阿富汗的行動更多依賴於空中力量打擊以及特種部隊。

受限於美國駐當地軍隊的軍事力量,美國對阿富汗採取過「反恐」和「反叛亂」政策,然而過往的事實證明,這兩項政策都收效甚微。包括戴維·巴諾、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大衛·彼得雷烏斯在內的美國陸軍將領們在阿富汗曾執行「反叛亂」政策,但結果卻並沒有帶給復阿富汗安全和穩定。卡爾·艾肯伯裡任北約駐阿富汗聯軍司令期間,在阿富汗實施「反恐」政策,不但導致阿富汗平民傷亡人數增長,並且進一步惡化了當地人對美國和北約的評價。

圖為阿富汗平民

除了美國駐兵以外,阿富汗平民還要擔心來自塔利班的報復。對於阿富汗人民來說,美國士兵好像遊客一樣,有隨時離開的權力,可塔利班與他們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美國務卿蓬佩奧就曾表示,阿富汗未來的政治制度由阿富汗人自行選擇,美國會視和平談判結果對阿富汗進行援助,至於美軍離開後是否會留下力量真空,阿富汗局勢是否惡化,並不在美國考慮範圍之內。

2020年1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五角大樓會按照總統川普的指令,在2021年1月中旬之前,將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減少到2500人。有分析人員指出,2500人的部隊本身不足以在阿富汗開展活動,更何況軍隊同樣需要人員保護軍用設施。阿富汗國內多個非法武裝組織勢力擴張、氣焰高漲,不容樂觀的形勢引發美國各界的擔憂。

圖為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可能會向武裝分子傳達出不利信息,從而導致這個國家再次成為國際武裝勢力發展的溫床,川普希望在其任期內結束阿富汗問題,並迅速撤回駐軍的想法並不現實。實際上,不論拜登接管政府以後是否繼續執行這一命令,屆時將採取哪種政策,阿富汗都會是其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

校對:符如瑜

相關焦點

  • 川普為何下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川普的總統任期已接近尾聲,在他對五角大樓來了場「大換血」之後,美國國防部拋出了一項「重磅承諾」:美國將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進一步縮減駐軍規模。當前,美國在阿富汗共駐紮有約4500名士兵、在伊拉克有3000多名士兵。
  • 阿富汗戰爭真的接近尾聲?
    促成這一點的兩件開創性事件是,五角大樓宣布美國總統朗普決定在1月中旬之前將駐阿富汗美軍人數減少到2500人,以及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周六對喀布爾的開創性訪問。川普已經表明, 他認真地打算撤軍。伊姆蘭汗作為總理首次訪問喀布爾,可以被視為一個大膽的嘗試,即試圖與阿富汗建立和平的夥伴關係。
  • 川普離任前又搞事!高調宣布將從阿富汗撤軍,阿政府竟苦苦哀求?
    川普離任前又有大動作!據外媒報導,近日川普宣布將在2021年1月15號之前,從阿富汗撤走2500人。而目前在阿富汗的美軍人數為4500人,如果撤走2500人,也就只剩下2000人了。美軍在阿富汗尚且如此,如果美軍撤走,阿富汗政府有多被動就可想而知了,能不被塔利班徹底消滅就不錯了。因此,川普一聲令下要從阿富汗撤軍,真正著急的是阿富汗政府。可阿富汗政府想挽留美軍又不能把話講得太明,所以阿富汗民族和解最高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說:「美軍現在撤離阿富汗不是時候,這會影響到喀布爾同塔利班的和談進程」。
  • 這叫個尷尬,美國撤軍坑慘法國人: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誰也不告訴
    當前,駐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正在等待美國總統川普隨時可能下達的正式撤軍命令,撤軍後兩國駐軍都減至2500人。同時美國方面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和顧問會面,討論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方案。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稱:「伊朗仍然在威脅中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確保伊朗無法繼續禍亂該地區。」
  • 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從阿富汗和伊拉克部分撤軍 北約秘書長發警告
    美國國防部宣布,將於明年1月15日,也就是美國新一屆聯邦政府就職前幾天,把駐阿富汗美軍人數從4500人減少到2500人,把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從3000人減少到2500人。一名國防部高級官員在消息宣布之前曾透露,這一決定是在川普的「最高級軍方官員」的建議下做出的。
  • 川普要撤軍拜登又不能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前段時間,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了多枚火箭彈的襲擊,隨後大使館被炸成了廢墟,根據白宮方面證實,此次事件共造成了6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身亡,美國隨後對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表達了強烈的譴責,但是一個更加糟糕的現實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儘快從中東撤軍而拜登方面又認為不能撤軍
  • 【川普將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當地時間11月16日,據美國...
    【川普將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當地時間11月16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川普將在本周發布正式命令,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據兩位高級軍官表示,五角大樓已向當地最高指揮官發布命令,計劃在1月15日前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各撤軍2500人。
  • 美國宣布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駐軍人數各減至2500人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1月18日電當地時間17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米勒對記者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和他的高級國家安全官員磋商後,做出了從這兩個國家撤軍的決定,但他也表示這並不意味著美方政策的改變。目前,約有4500名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服役,3000人在伊拉克服役。就在數天前,美國國防部高層經歷了大換血,包括前國防部長埃斯珀等多人遭到白宮撤換。
  • 繼美國後,德國也宣布縮減駐阿富汗部隊規模,還強調此舉與美國撤軍...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1月24日報導稱,德國軍方表示正在減少本國在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的軍事存在,其強調此舉是基於喀布爾北約特派團的有關計劃才做出的,與美國宣布縮減駐阿美軍部隊的聲明無關。德國駐阿富汗部隊資料圖報導稱,德國聯合作戰司令部發言人指出,本國減少在阿富汗駐軍的舉措是基於喀布爾北約特派團在今年夏末制定的有關計劃做出的,並非是在回應美國削減駐阿富汗部隊的聲明,即美方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將駐阿美軍部隊人數從4500人削減至2500人。
  • 美國即將完成撤軍時,俄羅斯與塔利班會談:未來如何影響阿富汗?
    如果大家仔細回味一下,現在應該發現美國實際處於戰略收縮的狀態,正在從許多地方撤軍,尤其是阿富汗,在目前情況下,美國即將完成撤軍時,俄羅斯與塔利班會談了,沒錯,理論上的對手正在交流中,其中,2020年底時,俄羅斯駐卡達大使在多哈與塔利班代表團舉行了會談。雙方竟然討論了阿富汗局勢和政治解決的進程,以及塔利班在戰後阿富汗的作用。
  • 關鍵時刻,川普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為何尋中國幫助
    關鍵時刻,川普政府和塔利班籤署協議,美國將從阿富汗撤軍。如今,塔利班正尋求中國的幫助。其實,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對阿富汗來說只是實現和平的第一步,但如何建立阿富汗內部對話,以及阿富汗如何重建,或許是中國與塔利班磋商以及中巴阿三方會談的主要議題。
  • 美國公布從德國撤軍計劃 北約「離心」?
    美國軍方29日確認,將遵循總統唐納·川普的要求,將現駐德國美軍規模削減三分之一,撤出大約1.2萬人。川普解釋,撤軍決定緣於不滿德國沒繳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份子錢」。  【挑明嫌隙】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託爾滕貝格說,美方公布撤軍計劃前「諮詢過所有北約盟友」。但法新社評論,通過撤軍這一舉動,川普又一次擺明態度,即他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之間全無情誼;雖然他曾與多個歐洲盟國領導人有過衝突,但似乎對默克爾敵意尤甚。
  • ...美國從德國和阿富汗撤軍、限制總統在南部邊境駐軍以及對土耳其...
    【美參議院通過7400億美元國防預算法案】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1日表決通過總計超過74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法案。該法案包括給美國軍人漲薪、更新武器裝備、減緩美國從德國和阿富汗撤軍、限制總統在南部邊境駐軍以及對土耳其實施制裁等。該法案已於8日在眾議院表決通過,接下來將送往白宮。
  • 國際觀察:白宮為何頻下「撤軍令」
    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川普政府屢下「撤軍令」,最近更趨頻繁。分析人士指出,從海外撤軍是川普的執政承諾,也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部分,如今加速推進,意在擺脫戰亂「泥沼」並留下更多「政治遺產」。但倉促撤軍不僅面臨風險和阻力,也將給下任總統留下難題。
  • 美國撤軍阿富汗就能恢復和平?別這麼樂觀,阿國內部矛盾仍然尖銳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和塔利班在卡達首都多哈籤署和平協議。這意味著長達18年的阿富汗戰爭終於接近尾聲。根據協議,美國北約14個月內從阿富汗全部撤軍。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會,否則塔利班不會在阿富汗與美國對抗持續18年而不倒。
  • 美國大使館被轟炸!白宮表示有六人死亡,川普要撤軍,拜登反對
    美國大使館被轟炸!白宮表示有六人死亡,川普要撤軍,拜登反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在中東地區有著巨大的野心,想要消滅所謂的武裝分子和恐怖分子,維持中東的穩定。可是美國的真正想法卻不是這樣,而是為了一些石油資源和中東的利益,所以美國才會隨便找個藉口而去發動戰爭。不過,美軍沒有想到的是,在中東地區開戰之後就停不下來了,現在美軍想要撤退都沒有那麼容易,剩下的爛攤子都不知道如何收拾。而且現在越來越多反美武裝組織起來,對中東美軍開展劇烈的報復攻擊。據悉,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又遭到了火箭彈的襲擊,大使館被炸成廢墟。
  • 拜登未上臺做出重大承諾,美國人「炸鍋」了
    自11月以來,川普費盡周折證明大選舞弊,然而都沒有用,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抨擊大選結果,只能認命,眼睜睜地看著拜登團隊開始進行總統權力的交接,這場大選鬧劇總算將要落下帷幕。對於拜登來說,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而他曾經的上級歐巴馬對此也十分欣慰。
  • 抵擋美蘇3大國5次入侵,最難「啃」的國家,「帝國的墳墓」阿富汗
    兩國開始頻繁就瓜分中亞這一問題發生矛盾,在此背景之下,有著中亞的心臟位置的重要地位的阿富汗,就成了英國進軍的目標。 出於爭奪中亞控制權的戰略需要,英國於1839到1919年間對阿富汗發動了侵略戰爭,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場耗費數十年的戰爭,最終以英國逐漸衰敗,阿富汗3次起義最後勝利落下了帷幕。
  • 美國邀請蔡英文訪華盛頓?兩難境地不會尷尬?
    但是,這些言論顯然沒有給這個島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使民進黨陷入非常尷尬的兩難境地。蔡英文受邀訪問美國華盛頓?在華盛頓智囊團正式舉行的網上研討會上,美國參議員在這次聯合討會上宣稱,美國一直對臺灣保持外交支持,就像此前美國衛生部長訪臺一樣,美國將邀請蔡英文訪問華盛頓。
  • 美國如何在阿富汗上浪費數十億美元,如今撤軍的士兵能否過聖誕節
    喀布爾–阿富汗的撤軍正在進行中——在將近20年後,基地被關閉,軍隊正在回家的路上。近20年來,美國軍方用大量的鮮血、汗水和淚水來對抗叛亂分子。對這些人來說,和平協議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人對它的成功失去了信心。暴力事件的增加被認為是塔利班在談判中獲得優勢的一種策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表示,這將危及和平協議,並補充說:「我向他們(塔利班)明確表示,在談判進行期間,暴力水平不能繼續下去。沒用的。因此,我們已經要求他們所有人退後,真正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