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執行任務的駐阿富汗美軍
【南方+12月19日訊】近日,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阿富汗駐兵問題看似隨著川普政府的撤軍決定落下了帷幕,但對於阿富汗如何恢復秩序、多個武裝組織如何解決等關鍵性問題,美方尚無定論。拜登繼任總統後,無論繼續執行撤兵命令還是保留一部分反恐部隊,恐怕都難以穩定美國撤軍後阿富汗複雜的國內局勢。對拜登來說,阿富汗前進、發展道路上將面對的重重障礙,或在未來置他於兩難境地。
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這是美國為報復發生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襲擊事件,針對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所發起的,同時也是布希政府「全球反恐戰爭」的一部分。2014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自此美國開始陸續從阿富汗撤軍。
當時,布希政府的決策者們認為,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中,蘇聯向阿富汗派遣了大量士兵,此舉激起阿富汗人民對外國軍隊的憎惡,從而引發民族解放運動, 美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這樣的錯誤。因此,美國在阿富汗的行動更多依賴於空中力量打擊以及特種部隊。
受限於美國駐當地軍隊的軍事力量,美國對阿富汗採取過「反恐」和「反叛亂」政策,然而過往的事實證明,這兩項政策都收效甚微。包括戴維·巴諾、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大衛·彼得雷烏斯在內的美國陸軍將領們在阿富汗曾執行「反叛亂」政策,但結果卻並沒有帶給復阿富汗安全和穩定。卡爾·艾肯伯裡任北約駐阿富汗聯軍司令期間,在阿富汗實施「反恐」政策,不但導致阿富汗平民傷亡人數增長,並且進一步惡化了當地人對美國和北約的評價。
圖為阿富汗平民
除了美國駐兵以外,阿富汗平民還要擔心來自塔利班的報復。對於阿富汗人民來說,美國士兵好像遊客一樣,有隨時離開的權力,可塔利班與他們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美國務卿蓬佩奧就曾表示,阿富汗未來的政治制度由阿富汗人自行選擇,美國會視和平談判結果對阿富汗進行援助,至於美軍離開後是否會留下力量真空,阿富汗局勢是否惡化,並不在美國考慮範圍之內。
2020年1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五角大樓會按照總統川普的指令,在2021年1月中旬之前,將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減少到2500人。有分析人員指出,2500人的部隊本身不足以在阿富汗開展活動,更何況軍隊同樣需要人員保護軍用設施。阿富汗國內多個非法武裝組織勢力擴張、氣焰高漲,不容樂觀的形勢引發美國各界的擔憂。
圖為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可能會向武裝分子傳達出不利信息,從而導致這個國家再次成為國際武裝勢力發展的溫床,川普希望在其任期內結束阿富汗問題,並迅速撤回駐軍的想法並不現實。實際上,不論拜登接管政府以後是否繼續執行這一命令,屆時將採取哪種政策,阿富汗都會是其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
校對:符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