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越來越現實指的是今天的人越來越看重物質、看重金錢,對吧!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人的物質化是由工業化商品化經濟社會所決定的。在今天這個高度工業化商品化社會中,人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一個部件,就是人的物質性已經遠遠高於人的人性。說白了就是你在今天這個社會當中,你得有用,只要有用,你有沒有人性沒關係。整個社會就是一條生產線,而我們每一個人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你在某一個位置,要發揮某個位置的作用,至於你是否能歌善舞、愛說愛笑、嫉惡如仇都沒有關係。這就是整個社會人類被物化的大環境。
第二,經濟社會中,人成功的標準被金錢量化。工業化商品化社會的集中發展,使得擁有金錢的多少成為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誌。說白了就是,你有錢你就是成功人士,你沒錢你什麼都不是。金錢這個標準是套在每一個人頭上的「金箍咒」,社會人動動嘴皮子,你這個孫悟空就得為掙錢鬧得翻來覆去,只要能掙錢,大鬧天宮都行,跳到煉丹爐中被燒成灰也行。
第三,高度發展的工業化商品化經濟社會離開錢一步也走不動。別說買房買車,就是簡單吃穿租行用,哪一步都離不開錢,人變得越來越現實,一句俗話——都是逼出來的!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我們都有溫情的一面,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錢,溫情都是無用的廢話。小編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鼓吹你越來越物質化,越來越現實。而是想告訴你,弄明白自己的當下生存處境和社會現實,更有利於活出真正的自己。千萬不要把掙錢當作生命存在的唯一目的,掙錢多少只是社會外在的一個評說,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才是更高的。比如優秀、進步和修身。
社會對我們有一個外在的評判,我們更要對自己有一個內在的促進,比如我今年是否比去年更優秀,我是不是能力更強了,我有哪些進步,我的品德是否比原來更好。古人的「內聖外王」是評價一個人的根本標準,今天我們換一個字——「內聖外金」。千萬不要活成一個100%社會人,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失敗。因為到死的時候,80%的人會恍然大悟,所有與金錢相關的追逐全是空。
說一個我真實經歷的故事,我和一個朋友認識四年,兩人關係以前十分要好:逢年過節我都會問候對方,如果是在學校,我還經常買些禮物送給他,每一次出門我都主動付帳,他發朋友圈說自己胃疼,我立刻就買些藥帶給他……可是,對方不像以前那樣對我好了,我詢問對方原因,希望能好好談談,可是對方總是消極逃避,直到後來連電話和簡訊都不回了。
我很無奈,也不甘心就希望對方能和我開誠布公的聊一聊,對方直接拒絕見我,搞得我自己不知所措,後來有機會我問他,為什麼這樣對我?他才說我們性格不合適,我屬於積極樂觀,而他是安靜,有點消極的那種。(後來我說他有點自卑,他說也有人這麼說),說實話我很欣賞他,因為他努力,堅強,總有一股子韌勁,我就是被他這種精神感染,可是,令我難過的是,對方看不到我對友誼的珍惜,看不到我對友誼的努力……
直到前不久,我在學校看到了他,正面詢問他,我到底算你什麼朋友?對方很認真的回答:一般朋友,他說他自己不想違心,所以才不在乎這份友誼,才不會在乎我的感受。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就是這樣讓人心寒,我很想質問他,那以前我對友誼的珍惜和努力都不值一提嗎?但是我沒有說,當我看著對方滿不在乎的表情時,我突然明白我的情誼真的不及他的現實。
你可以不願意和我做朋友,這是你的自由。但曾經一起哭過鬧過說過的話都算什麼?你可以不願意和我做朋友,可你應該早早就應該給我說清楚,為什麼要一拖再拖,對你不負責,更是對我情誼的不負責。如果你痛痛快快的約我出來把話說清楚,把態度擺明清楚,我敬你是條漢子,現在我看不起你。你模凌兩可的態度真讓人煎熬,這就是你對彼此情誼的處理方式?也許你有你的理由,你有你的想法,可是面對我對友誼的真誠,整整四年你現在說來,竟然就像說跟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真讓人討厭!
人之所以越來越現實 是因為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了,每個人承擔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 就越來越看重自己的利益比方說以前大家都是種地的 家家糧食也都夠吃,也不用跟誰家分出個上下高低來 各過各的日子,彼此之間借個工具呀,打個牌呀,相處的很是融洽。 然而現在大家是什麼情況?每個人肩上都扛著車貸呀 房貸呀 等等, 賺的比以前多了 生活更加不容易了,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 肯定不願意被別人侵佔。
人要有志氣,我有個朋友沒事就找人幫忙這幫忙那 大家都很忙 找人家幫忙次數多了也許就不耐煩了,然後他就說你現實 不仗義 ,你看 之前幫他那麼多最後也落不到一句好話,呵呵城市生活讓我們之間情分越來越淡薄,城市節奏快,人們早上著急忙慌出門上班, 晚上下班忙著回家做飯或者加班到深夜,除了身邊的朋友偶爾在一起聚一聚,跟其他人其他圈子基本沒有交集,有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那就是陌生感,陌生人之間現實點很正常。
為什麼現在現實的人越來越多了呢?首先有可能是社會造成的。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速發展。自鄧爺爺提出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後,老百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再像從前,大家都是無產階級,都一樣貧窮。富裕起來的人,讓人們看到了差距。而且社會的輿論導向也是在天天宣揚成功,而成功的唯一標誌就是有錢。相互之間的攀比,給現代人的生活和精神上,都造成了無形的壓力。從前那種嚮往精神世界裡純真美好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宣揚的是麵包會有的,愛情也會有的。而現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沒有麵包的愛情是會餓死的。
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現代人的是現實,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層面上的一個必然產物。再有就是中國提出計劃生育政策,中國有很多的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從小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不再願意努力拼搏奮鬥。這也是他們變得越來越現實的一個因素,與其苦哈哈的去打工掙銀子,他們更願意把自己的婚姻視作第二次投胎。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找到能夠改變自己生活狀態的另一半。想要住得好,要有房,還得要精裝修,想要免受出行的勞頓,要有車,還得是高配。一切都圍繞著自己的利益出發,所以現在的人越來越現實了。
因為從前愛幻想,對於未來理想充滿動力的人已經長大了,他們也開始踏足社會了,也要掙錢養活自己孝敬父母了,他們開始明白或者說已經慢慢忘記夢想這一個詞的含義了。進入社會後發現原來這個社會就真的像老師家長從前說的那樣殘酷,和自己的幻想和小說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樣,沒有那麼多奇遇,也沒有那麼多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錢開始成為了夢想,想要一個房子一個家,一個不漂泊的住所已經代替了從前的科學家,太空人,英雄等,談戀愛交朋友都開始考慮對方的情況,能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幫助,這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時間用來想,有錢和沒錢完全是兩個概念,除了不能因為錢而做違背自己三觀的事,其他的還有什麼不能做。不是說現實不好,而是要認清現實。
至於為什麼現在現實的人越來越多,有多方面的緣故!第一:攀比心理給現代人生活和精神造成了無形的壓力,促使人們不得不現實,大家都喜歡精神世界的純真美好,但是不能活在虛幻裡。第二:因為有很多想法不能滿足,所以眼前得到的總是不夠。為此,人們不得不特別的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如果按照這個思路行事,人們自然而然就變的非常現實。在上個世界,物資匱乏的年代,沒聽說過現實這樣的詞彙,這種現實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所以我們每個人只有去默默的接受!
社會大眾的眼光,喜歡什麼,人們就向哪發展。常言道: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社會現實就這樣,別說現在,古代也是,幾千年來從未改變。你有錢有勢的時侯,不用去走親戚朋友,他們也會想辦法聯繫你,當你落難的時候,再好的朋友親人,也會嫌棄你。深知這些人性,我也就接受了。做人本來就要積極上進,不該去抱怨,找理由攀比。少走什麼親戚,有空多專注提升自己賺錢吧。
努力後結果是怎樣就怎樣,少點玻璃心,少去關注什麼有錢人,別人沒義務施捨你。你的衣食住行靠的是自己的,也不用自卑。人在世上是平等的。就連親戚朋友越來越勢利眼的也大有人在,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快,以前的純樸和善良卻越來越少了。這個時代比的是物質,真正講良心的多數是窮人。難怪人現實了……人越來越現實是時代的產物!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沒有能力就要心態平和!有了能力也要學會感恩……不要人云亦云,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誠信!無論世界怎麼變,做一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