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歷史了,從古代時候自己釀造的酒開始到現在的白酒,有著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以前人們管酒就燒酒、燒刀子,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所以才將其統一稱為「白酒」。以前人們不論是聚會,或者是閒來無事的時候,都會喝一杯燒酒,感覺那樣的日子也很是愜意,但是現在的酒,卻怎麼越來越喝不出以前的味道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現實,你也得明白!
一、商家為利益,極力推廣「新工藝白酒」
大家都知道「新工藝白酒」的生產成本很低的,售價低,利潤高。純糧酒的原料成本、時間成本、人工工資、管理費用和基礎設施設備等等成本比較高,售價高,利潤低。商家為了更大的利潤,極力推銷「新工藝白酒」。如正宗純糧酒五年的坤沙酒賣80~100元/斤,而優質一些的新工藝白酒」,最多也就四五十塊的。新工藝是為了節約糧食而生,其原料自然不可能全部是高粱、大米、玉米等主糧,而是通過以糧谷,含澱粉類植物,薯類,糖蜜等為原料,經液態發酵,蒸餾成食用酒精。然後食用酒精經串香勾兌,就生產出了新工藝白酒。所以說,新工藝白酒的味道和純糧酒的味道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二、系列酒和高端酒傻傻分不清楚
就拿茅臺酒來說,真正的高端酒只有飛天茅臺和五星茅臺,但是現在價格近2000一瓶,而且還供不應求,排隊都難買到。旗下系列酒如王子酒、迎賓酒、賴茅、漢醬等子品牌產品,生產工藝不同,酒質相對更差,但價格也並不便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以前用幾百塊的價錢能買飛天,但現在只能買到系列酒,當然是沒有以前好喝了。除了茅臺之外,還有五糧液等其他大品牌都是這樣。如果大家去看一看這些大品牌的網店就會發現,重幾百塊到上千,各個梯度的產品都存在。從營銷手法上,這是人為造成價格差、品質差,讓真正的好酒產生更高的利潤,而把工藝稍次的酒提起來,形成品牌體系。
三、品酒方式不對
我們常把人的基本味覺分為酸、甜、苦、鹹四種,如同顏色的三原色一樣,許多味道都是由四原味組成。這四種基本味覺在舌面上最敏感的分布部分如圖:甜味在舌尖,鹹味在舌尖側面,酸味在舌的兩側,苦味在舌根部。了解味覺原理,仍有些人在品鑑方法上有些錯誤,比如酒液入口後,集中在舌頭中央。舌頭中央對味道是不敏感,無法品鑑酒的最佳味道。但舌部中央可以感受到四種附屬味——辣、澀、鮮、金屬味。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