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訪臺走基層去哪裡? 參訪地與大陸故事多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6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25日抵臺訪問,從今天起,他將走訪臺灣北、中、南四個縣市,重點與基層民眾互動,傾聽「臺北以外的聲音」。

  與泰雅人交流 泰雅人已和大陸具善緣

2013年7月20日,20名汶川地震北川羌族受災學生走進臺灣桃園縣泰雅人溪口部落,體驗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左一為高金素梅。劉震 攝

  張志軍「走基層」首站是新北市,這一臺灣人口最多的市,匯集島內各地移民,堪稱臺灣社會縮影。新北市烏來區是臺灣少數民族泰雅人聚居地之一。26日下午,張志軍將前往烏來區與泰雅人交流。

  儘管隔著海峽,但泰雅人早已和大陸結下善緣。不少大陸民眾熟悉的臺灣名人都有泰雅人血統,如張雨生、徐若瑄、周渝民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擁有二分之一泰雅人血統的高金素梅率領臺灣原住民文化團表演歌舞《我們都是一家人》。

  不少大陸觀眾看過高金素梅主演的瓊瑤劇或李安的《喜宴》,但高金素梅與大陸的淵源遠不止此。

  高金素梅的父親是安徽人,母親是泰雅人。2001年,她當選為臺灣立法機構首位女性少數民族代表,或許是這與生俱來的因緣,讓她高分貝地為「原住民」爭取權益,也積極推動兩岸交流。

  2008年,高金素梅到了汶川大地震災區,助養20個羌族孩子,此後每年都抽時間去看他們。2013年7月,這20個孩子在高金素梅邀請下,第一次踏上寶島。

  小林村探訪村民 完成「當年心願」

莫拉克風災時,大陸曾捐助善款重建高雄市杉林區臺21線公路上的火山橋,亦成張志軍參訪處。《中時電子報》

  27日,張志軍將參訪高雄市小林村,與村民簡餐。小林村是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時,臺灣受災最嚴重地區,當時全村幾乎全毀、約400人遭埋。

  災難牽動了大陸。事發第3日,大陸海協會兩度致函海基會表達高度關切,中共中央臺辦致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表示大陸願意根據臺灣需求和意願,提供必要援助。

  大陸民間團體及在島內參訪交流的團組,以各種方式捐助臺灣南部災區。大陸16個同樣也叫做「小林村」的村民們,發起募款援助臺灣小林村災民。一位浙江獨居老人儘管家裡殘破不堪需要整修,也願把1萬元人民幣的積蓄捐給臺灣受災戶。

  2009年8月18日,時任海協會副秘書長馬曉光赴臺,專門代表海協會向小林村捐贈3萬美元,由海基會轉交給受災鄉的鄉長。不過,其原本的災區之行未能實現。國臺辦發言人範麗青當時稱,大陸仍然希望,將來有赴臺人員能夠親赴災區探訪災民。

  因此,張志軍此行專門安排參訪小林村,可算是實現了國臺辦當年的心願。

  參觀佛光山 星雲大師活躍於兩岸交往

資料圖:星雲大師在高雄佛光山新春巡視。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 攝

  張志軍27日下午計劃參訪高雄佛光山。佛光山寺由星雲法師創辦於1967年。星雲法師1927生於江蘇省江都縣,後於棲霞山寺剃度出家,1949組織僧侶救護隊赴臺至今。

  星雲法師在兩岸交往中頗為活躍。1989年,他率國際佛教促進會弘法探親團回大陸探親弘法。

  2002年,歷代供奉於西安法門寺的釋迦牟尼真身佛指舍利,赴臺北供奉瞻禮。這一兩岸佛教界盛事便是星雲法師牽頭。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國際佛光會積極投入四川賑災,醫護人員攜帶600公斤醫藥用品進入四川成都,佛光山旗下的近50所島內外教育機構、學校師生也同步為災民祈福。

  除推動兩岸佛教界交流、致力兩岸慈善事業外,星雲法師也與大陸學界廣結善緣。他先後被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大陸高校聘為名譽教授,也常與大陸學子分享心得智慧。

  走進霧峰林家 遷臺世家祖訓「勿忘故鄉」

霧峰林家宮保第庭院。圖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根據安排,張志軍28日上午將赴臺中市霧峰林家參訪。「霧峰林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祖籍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

  霧峰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得清朝賞賜全福建省(包含臺灣)的樟腦專賣權,林家從此積累大量財富。

  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曾參與中法戰爭臺灣基隆之戰,擊敗法軍,還協助劉銘傳在臺辦理新政,於甲午戰爭後支持抵抗殖民統治。

  第七代林祖密長期追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深受其賞識。

  後人將林文察、林朝棟和林祖密稱為霧峰林家的三代民族英雄。

  林家後人林光輝說,林家祖宅根據祖訓,正房一律坐東朝西,也就是朝著家鄉大陸的方向,以告誡林家後人:不要忘記祖宗和故鄉。

  赴鹿港天后宮 「陪」慧聚寺媽祖「回娘家」

鹿港天后宮正殿。取自鹿港天后宮網站

  張志軍28日離臺前最後一站是彰化縣鹿港天后宮。鹿港天后宮媽祖神像是1683年由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從湄州媽祖祖廟恭請到臺灣,施琅率軍收復臺灣後,將媽祖留在鹿港天后宮,幾百年來香火鼎盛。

  張志軍28日下午赴鹿港天后宮,將參加江蘇崑山慧聚寺媽祖「回娘家」活動,並按照臺灣禮俗參拜,還會贈送鹿港天后宮一座漆器媽祖。

  江蘇崑山是臺商投資重鎮,多年來臺商事業有成,也尋找心靈寄託。2005年,崑山臺商決定募款重建千年古寺慧聚寺,在項目中納入媽祖廟。2010年,慧聚寺舉行媽祖安座大典,這裡的媽祖便是從鹿港天后宮請來的分身。

  在這些與大陸頗有緣分的地方,張志軍將會留下他的印記。不過,他的腳步還將邁得更多。社區、中小企業、大學、漁港……張志軍會再寫新的大陸淵源。(完)

相關焦點

  • 張志軍臺灣「走基層」一日訪四地 親民作風受歡迎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6日中午與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會面,並展開寶島走基層行程。  閩南話是臺灣地區主要方言,作為首位到臺灣參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的接地氣之舉,深獲臺灣媒體和民眾好評。臺媒評論說,儘管他講的閩南話不太標準、略顯生澀,卻不失真心與誠意。對於張志軍的親切問候,相信臺灣的老百姓也會開心回應「理厚(『你好』的閩南話發音)」、「理厚」,兩岸愈走愈親。  張志軍是江蘇南通人,曾留學英國,熟諳英語,那麼他的閩南話是在哪裡學的呢?
  •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抵達臺灣桃園機場 開始訪臺行程
    中國臺灣網6月25日臺灣桃園消息 25日上午11時30分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將展開四天三夜的訪臺行程。這是大陸涉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赴臺參訪。  據此前消息,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天開始訪臺,共有四天三夜行程,預計走訪五縣市,將與新北、高雄、臺中市長會面,並參訪基層、中小企業,還將與學生、學者對談。  張志軍今天上午11時30分許抵臺,預計下午2時30分在機場旁的諾富特飯店與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進行第二次正式會面。當晚,臺灣陸委會將宴請張志軍一行。
  • 張志軍今天參訪高雄佛光山 與星雲大師會談
    今天他將赴高雄與市長陳菊會面,參訪佛光山。  26日上午,張志軍開始走基層,首站是新北市汐止區厚德裡活動中心。在與裡長、裡民代表座談後,他觀看了十幾位中年婦女的韻律操表演,為她們鼓掌叫好,並與她們親切合影。記者問表演與大陸盛行的廣場舞有何不同,張志軍回答說,大陸跳廣場舞的人年紀比較大,這裡跳韻律操的人更年輕,也更有活力。
  • 盤點張志軍首次訪臺:實現三突破 貼近庶民獲肯定
    中新網6月28日電 綜合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今天將結束為期4天3夜的首訪臺灣。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各界高度關注。親和、用心、真誠,成為媒體高頻關鍵詞。
  •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2014-06-27 18:09:12在臺最後一天,張志軍一行將繼續「走基層」,赴臺中市霧峰林家等地參訪,並於當日下午赴彰化縣鹿港天后宮出席活動,此後搭機離臺。  霧峰林家是臺灣望族,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後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百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並稱為臺灣舊時的五大家族。
  • 張志軍王鬱琦臺灣桃園二次會面 張志軍「走基層」看點全掃描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開啟訪臺之旅,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步」。此行,張志軍不僅將與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舉行第二次正式會面,還將深入臺灣基層,走入縣市鄉裡,與鄉裡長、泰雅鄉親、大學生、中小企業業者、農漁民、大陸配偶等社會各界面對面,親口告訴臺灣鄉親大陸關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想法,同時親耳聆聽他們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建議。
  • 張志軍訪烏來 傾聽臺灣少數民族心聲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6月26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第二天下午來到新北市烏來區,了解當地泰雅部落文化  張志軍訪臺第二天行程緊湊,在五項參訪活動中,特別安排了到烏來參訪,了解當地少數民族泰雅人的生活。正如他剛到達桃園機場時所言,「希望更多地到臺灣的基層看看」。  當天下午四點半左右,經過盤山公路進入烏來瀑布廣場,張志軍與前來歡迎的泰雅人一一握手。泰雅人表演團體負責人鄭美花為張志軍戴上該族群傳統服飾,並邀他觀看迎賓舞。
  • 張志軍訪臺細節:吃「山豬肉套餐」 住圓山飯店
    臺海網(微博)6月2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昨天結束為期四天三夜的首次訪臺行程,這次「帶著耳朵」的「傾聽之旅」,從北到南走透透,會縣市長,見學者、與學生交流,下基層、和村民邊吃邊聊,實地體驗臺灣民俗風情。
  • 綜述: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
    時間不長,日程緊湊,4天3夜裡,張志軍與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鬱琦見面,就兩岸關係交換看法,同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3位市長會面,還和企業界、宗教界、村民、漁民、果農、學生等臺灣各界交流。  張志軍此行被形容為包容之行、多元之行,走基層、重民意、釋善意。
  • 張方遠:張志軍訪臺,我在接機現場
    26日上午10時30分,包括陸配姊妹,以及許多本省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勞工、青年學生約100餘人,聚集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接機大廳,拉起三幅大型紅布條,上面寫著「歡迎娘家來的人──張志軍主任」、「兩岸一家親──熱烈歡迎張志軍主任訪臺」、「有來有往,愈走愈親──熱烈歡迎張志軍主任」,並且不斷高喊著前一天大家共同設計的口號:「兩岸一家親,歡迎張志軍」、「歡迎、歡迎、熱烈歡迎」與「有來有往,
  • 述評: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圖)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綜述: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  記者 吉翔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日前結束臺灣之行,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張志軍親歷臺灣,「望、聞、問、切」,看到、聽到、了解到、感知到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 張志軍閩南語問候臺灣民眾:講得不標準,但心意真誠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25日中午11時31分左右,自北京國際機場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85航班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後,面對媒體用閩南語向臺灣民眾問候。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  張志軍進入入境大廳後說,很高興來到臺灣,最想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向臺灣同胞致以最親切的問候。「我的閩南語可能講得不太標準,但心意是真誠的。」
  • 寶島走基層 民眾紛「點讚」
    原標題:寶島走基層 民眾紛「點讚」  綜合新華社電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臨近中午時分抵達臺北桃園機場,開始首度訪臺行程。26日,張志軍展開寶島走基層行程。對於張志軍的親切問候,相信臺灣的老百姓也會開心回應「理厚(『你好』的閩南話發音)」、「理厚」,兩岸愈走愈親。   張志軍是江蘇南通人,曾留學英國,熟諳英語,那麼他的閩南話是在哪裡學的呢?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5日「揭秘」說,張志軍到國臺辦工作後用心學習閩南話,在日常基層調研和與臺商、臺生接觸時主動學講閩南話,平常有機會也會向在國臺辦工作的閩南籍同事請教。
  • 王鬱琦款待張志軍晚宴每桌500元 氣氛好破戒喝幾杯
    昨天,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開啟抵臺第二日與基層民眾互動的行程。當天,張志軍參訪了新北市公共託育中心,拜會了中小企業與業者代表座談,前往烏來與少數民族泰雅人交流,並與學者專家進行意見交流,傾聽「臺北以外的聲音」。在與中小企業代表座談時,對於業主們在大陸經營面臨的問題,張志軍表示,將提交給國臺辦和陸委會。
  • 張志軍在臺灣1日訪4地 今日將會見高雄市長陳菊
    昨日,張志軍(前左二)和陪同的新北市長朱立倫與老人們交談。 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6日中午與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會面,並展開寶島走基層行程。  閩南話是臺灣地區主要方言,作為首位到臺灣參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的接地氣之舉,深獲臺灣媒體和民眾好評。臺媒評論說,儘管他講的閩南話不太標準、略顯生澀,卻不失真心與誠意。對於張志軍的親切問候,相信臺灣的老百姓也會開心回應「理厚(『你好』的閩南話發音)」、「理厚」,兩岸愈走愈親。  張志軍是江蘇南通人,曾留學英國,熟諳英語,那麼他的閩南話是在哪裡學的呢?
  • 透視張志軍訪臺:注重臺灣人心理 坦然面對疑慮
    中新網6月26日電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抵臺參訪,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第二次正式會面,這是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備受關注。華文媒體表示,張志軍訪臺顯示大陸對於兩岸關係發展採取務實態度,坦然面對臺灣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風波所顯示的疑慮與阻礙效應,以實際行動化解不利因素。此訪對兩岸關係發展必有幫助。與以往相比,如今大陸更重視臺灣人的心理。
  • 張志軍2月訪金門 初步規劃3天2夜
    臺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昨日表示,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將在2月上旬訪問金門,行程可能3天2夜,應該不會到臺灣。他說,會藉此機會和張志軍溝通M503航路議題。    據報導,臺灣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鬱琦昨日上午列席「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詢,會後受訪時說,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原則上安排2月上旬訪問金門,確切時間需要再和陸方做最後確認。    談到張志軍參訪行程,王鬱琦說:「大概3天2夜都在金門吧。」    他表示,張志軍行程尚未確定,應該不會到臺灣。
  • 張志軍會見臺灣村裡長聯誼總會參訪團
    原標題:張志軍會見臺灣村裡長聯誼總會參訪團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趙博)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14日下午在北京會見了由臺灣村裡長聯誼總會榮譽總會長郭雲輝和總會長楊鑫坤率領的參訪團。   張志軍對臺灣村裡長聯誼總會多年來積極參與兩岸基層交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給予肯定。
  • 臺中市長送張志軍「瓶中梨」 寓意兩岸「同根共生」
    >來源:北京晨報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28日是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行程最後一天當天上午,他由高雄北上臺中,參訪惠明盲校,與盲童親切互動。  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贈送張志軍「瓶中梨」,寓意兩岸「同根共生」「平安吉利」。  聽盲童演奏  張志軍28日上午由高雄前往臺中,午間參訪臺中惠明盲校,與臺中市市長胡志強一起欣賞惠明盲校學童的文藝表演。
  •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花絮:深入臺南農村腹地
    張志軍受到臺灣地區知名宗教界人士星雲大師的熱情接待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27日乘坐高鐵南下高雄,深入田間地頭,與臺南基層民眾深入接觸。風災發生後,大陸各界紛紛捐款捐物,重建過程中,僅高雄市就得到來自大陸的善款約21億元,用於當地學校、橋梁等公共設施重建。抵達在遺址興建的小林村紀念公園後,張志軍在小林公祠內雙手合十,向462位罹難村民默哀。他對村民們說,每當兩岸發生災害時,兩岸同胞感同身受,都會守望相助,「因為我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