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是一個熱鬧的夜晚,空中星光燦爛,夜半還有習習涼風迎面而來,我們在畫樓西畔桂堂的東側設宴聚會,雕梁畫棟美酒佳餚,熱鬧非凡。
人們都知道啊,那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可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這是最讓人羨慕的情誼了,我們這些聚會的人就是如此。
只見我們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著春酒暖心;再分組來行酒令,想要決一勝負,那桌子上隱隱的燭光泛紅,觥籌交錯間我們情誼更深。
可惜啊,那五更的鼓打斷了我們的喜悅,它這一想起我們就要去上朝了,等我們策馬趕到蘭臺的時候,全都像隨風飄轉的蓬蒿,還在不知所云呢。
靜謐幽深的夜空,雕畫的閣樓,以桂木為材的廳堂,那般奢華綺麗。在這樣一個地方,不知道詩人遇見了誰,竟然那般喜悅。
一次不約而同地相遇,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一段不為人所知的故事,神秘莫測,引人遐想。
我想詩人在此之前也思念了好久吧,一朝相逢竟也說不出話來,什麼心有靈犀一點通不過是想說又不敢說的自我慰藉吧。但他還是自信的,這段美好的情緣註定被上天眷顧,因為今夜讓他們相遇在此,還有星辰遼闊,美酒佳餚。
後來笙歌未停,鼓聲已響,離別的時候到了,想來再次相遇也不知是何時,內心悵惘,在最後看一眼吧,以後就只剩下寂寂的相思了。
有人說這首詩像是寫給不能長久相伴的戀人的,又像是哀嘆君臣遇合,卻似乎沒有這麼世俗,千百年來爭議不休,可不管是哪種,不都是一段美好的情誼嗎,讓人難以琢磨不就是李義山無題詩的特點嗎,何必再管那麼多呢。
可望而不可及,這是最讓人難受的事了,千百年前有個李義山說什麼「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還要這樣安慰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可望而不可及,不一定就能像李義山那麼幸運還能在一個夜晚遇見,有時候可能是「不可望也不可及」,豈不更悲痛?
想來每一個夜晚都有無數的故事和回憶,有人夜夜笙歌,有人泣不成聲,也有人在觥籌交錯間悵惘迷茫,但每一個夜晚都能讓人成長。
也許是因為夜深人靜之時最適合嘆息,最適合傷春悲秋,很多情緒也都來源於夜晚,思念,甜蜜,喜悅,悲慟,也不知道那星光和月色見證了多少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願:你的每一個夜晚都有繁星相伴,輾轉難眠的時候只是因為甜蜜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