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北,人們第一印象是雪山、高原,戈壁、荒漠……
然而,如果你來到甘肅臨夏,或許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在這片樸實無華的內陸土地上,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美,會與你不期而遇。那種西部粗獷的美景突然闖入到你的視野,使你應接不暇。
臨夏古稱河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西部牧區與中原農區的過渡地帶,它座落於黃河上遊,北與蘭州市接壤,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望, 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海東地區毗鄰,南靠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被譽為西部的旱碼頭。
如果你從青海進甘南,去四川或是去陝南,都是要經過這裡的。臨夏回族風情濃鬱,有著悠遠的歷史文化風情。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交替分明,夏季平均氣溫8度至22度。特殊的區位條件造就了地形地貌的多樣性,雪山草甸、高峽平湖、炳靈丹霞等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卷。
臨夏人民具有熱情好客的待客習慣、當地古色古香的八坊十三巷和東公館、歷史久遠的彩陶文化、秀美壯觀的西北田園風光、回味無窮的蓋碗茶和手抓羊肉……
勤勞的人民、美麗的景色、美味的食物、美妙的歌曲等,反映了臨夏純樸濃鬱的民族風情。
冬天你可以來這裡禦寒,夏天你可以來這裡避暑。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節,你都可以徜徉於這個防寒避暑勝地,享受悠閒溫馨的美好生活。
「花兒」是流傳於西北地區的漢、回、東鄉、撒拉等多民族民歌,產於甘肅臨夏。因歌詞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得名。它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很高,廣泛流行於甘、青、寧、新等省區,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作為花兒的發祥地和最主要的傳唱地,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的稱號。
都說建築是凝固的文化藝術,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符號。作為一名遊客,每到一個地方,你總是想用手中的相機去定格當地特色的建築,仔細了解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尋找蘊育其中的優美音符……
八坊十三巷是臨夏最具民族特色的地方,徜佯在這些街巷當中,那些肅穆莊嚴的清真寺、炊煙縹緲的古庭院、嬉笑玩鬧的幼兒頑童、以及精緻漂亮的木刻磚雕,再加上夜晚的霓虹燈裝飾,舉手隨拍,就是一張張充滿生活氣息的鮮活畫卷。
臨夏民族大劇院,臨夏奧體中心等嶄新建築群,與八坊十三巷這些歷史建築相互襯映,展現了這座城市歷史的承載和發展的前景,通過它們,你可以深刻的感知這座城市的光明未來。
用「花兒」讚頌臨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用「花兒」讚美臨夏純樸的百姓大眾……
花一樣的臨夏、花一樣的人民,就是對臨夏最好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