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發!伊拉克油田遭兩枚炸彈襲擊!中東局勢又起波瀾,石油要起飛?

2020-12-10 上遊新聞

資料圖,圖源:圖蟲創意

券商中國報導 又見炸彈襲擊油田,這讓本就波詭雲譎的中東局勢又起波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伊拉克基爾庫克省的油井遭到兩枚炸彈襲擊,兩枚炸彈襲擊了位於巴格達以北200多公裡處的兩處油井,並在該地區引發火災。

據報導,消防人員已到達現場,正努力撲滅大火。目前,沒有組織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據悉,該油田的日產量約為2.5萬桶原油。

受此刺激,國際原油價格出現短線拉升,目前報價為46.15美元/桶,上漲1.21%。平安期貨首席原油分析師王開河指出,單從原油相關設施的被襲程度來看,近期兩起事件對於原油影響較為有限,一般要達到30萬桶/日才會對供需平衡產生直接影響。

不過,雖然遭遇襲擊的伊拉克油田產量不大,並遠離核心地帶,但是疊加近期伊朗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以色列摩薩德高級指揮官遇襲身亡,如果中東的緊張局勢或進一步加劇,對國際油價或將產生重大影響。

伊拉克油田遭兩枚炸彈襲擊,油價短線拉升

去年9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遭到數架無人機的襲擊,導致一個「對全球能源供應至關重要的加工設施」發生大火,影響沙特近一半石油產量,隨後油價狂飆19%,創下了28年的最大漲幅。

上個月,11月23日,葉門胡塞武裝用一枚「聖城2」巡航飛彈成功打擊了位于吉達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配送站,襲擊引起的熊熊大火迅速燒毀了站內的部分儲油設施。

如今,伊拉克的油田也遭到襲擊,不過由於該油田的日產量約為2.5萬桶原油,佔伊拉克的產量約2%,全球產量萬分之二,消息散布後,油價出現短線拉升,目前報價為46.15美元/桶,上漲1.21%。

平安期貨首席原油分析師王開河指出,單從原油相關設施的被襲程度來看,近期兩起事件對於原油影響較為有限,對於原油影響要從時間、空間、產量三個維度考慮,必須演化為供應端的問題才會對原油有實質的影響。

「時間上小範圍的衝突不會發展為局部戰爭,原油產量的斷供可能性較低,市場最多就是短線衝高,持續性存疑;空間上主要關注的是波斯灣周邊,現在兩起事件一個是紅海一個是庫德附近,都遠離核心地帶;產量上就是影響產量太小,一般要達到30萬桶/日才會對供需平衡產生直接影響。所以,近期的襲擊事件對於市場的影響比較溫和。」王開河說。

此前沙特阿美遭襲後,葉門胡塞武裝宣布對襲擊負責。截至目前,沒有組織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

中東緊張局勢加劇,或殃及伊拉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東的緊張局勢正在不斷加劇。

就在兩周前,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達馬萬德地區遇襲身亡。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也沒有相關的組織或國家站出來表現負責。

在暗殺發生之後,伊朗誓言報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將徹底調查該事件,對實施者和操縱者予以嚴厲懲罰。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國防部將加強有效部署,填補這片空白,革命衛隊已經將嚴厲報復提上日程。

在伊朗首席核科學家被殺之後,以色列一度被認為是幕後兇手。

而就在幾天前,以色列摩薩德高級指揮官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遭槍擊身亡,摩薩德是以色列讓人聞風喪膽的情報組織。有分析認為,此事件與伊朗核科學家遭刺殺有關。

12月1日,伊朗議會以壓倒性的票數宣布了通過取消制裁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案,該提案的緊急通過就是為了能夠應對中東當前的緊張局勢。

據海峽新訊報導,若伊朗與以色列開戰,伊拉克有可能成為戰場。據了解,伊朗在伊拉克有很多的民兵駐紮,這些民兵完全有能力針對美國或者是以色列進行軍事報復,戰火就會燒到伊拉克。而且,美國之前剛剛從伊拉克撤出了大部分的工作人員,美軍有拿伊拉克作為主戰場的歷史,而且美國並不想正面的對伊朗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同時,隨著美國加速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此前被壓制的各方勢力正在積極活動,其中,力量最大的就是薩德爾武裝和親伊朗武裝,兩方很可能會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以爭奪政權。其中,伊朗方面肯定會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儘管此前對伊拉克幹涉最有力的人物蘇萊曼尼已死,但伊朗對伊拉克幹涉的力度依然不可忽視。

中東博弈下,石油價格要起飛?

雖然遭遇襲擊的伊拉克油田產量不大,但是如果中東的緊張局勢或進一步加劇,對國際油價將產生重大影響。

王開河指出,新的制裁和近期的襲擊事件導致伊朗國內反美情緒強化,增加了未來拜登上臺後恢復伊朗核協議談判的難度,可以緩解伊朗原油產量回歸的壓力。相對來說,伊朗可能還是採取溫和處理的可能性較大,主要是拜登對於重回核協議的預期較強,如果伊朗採取報復行動,就可能激化油市矛盾,這個需求後續持續關注伊朗的舉動。

「從現在的中東博弈來看,發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局部摩擦,關注重點還是事件地點和直接產量損失上。比如去年沙特遇襲短期產生大量的原油損失,或者波斯灣特別是荷姆茲海峽,如果遭到伊朗封鎖,將會直接影響中東幾個國家的原油出口。」王開河說。

此外,OPEC+各國的博弈也值得關注,目前油價已經有了較大的反彈,各國都想儘快彌補前期損失的產量和原油收入,會導致內部會議的分歧,這反而更有可能在短期直接影響到供需平衡以及未來預期,將對油價的影響更加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石油供應過剩愈演愈烈,油價開啟了一輪史詩級的大跌行情,跌至20美金/桶得歷史低位。4月21日,5月交貨的WTI油價竟跌成了負數,以-37.63美金的結算價讓全球投資者震驚。

油價暴跌之下,產油國紛紛宣布減產。隨後,油價開啟了一輪反彈行情,WTI油價自6.5美元的低點一路突破20美金、30美金、40美金關口,目前已漲至46美元一線,布倫特原油則逼近50美金關口。

12月3日,OPEC+達成小幅增產協議,將於2021年1月開始將減產規模由770萬桶/日調整為720萬桶/日,小幅增產50萬桶/日,並在此後根據市場情況每月調整產量,幅度不超過50萬桶/日。

一方面OPEC+增產謹慎,另一方面原油短期需求回升,以及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在即消息提振,國際油價近期持續強勢表現。

原標題:重大突發!伊拉克油田遭兩枚炸彈襲擊,什麼情況?"暗殺"疑雲未解,中東局勢又起波瀾,石油要起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暗殺」疑雲未解:中東局勢又起波瀾 石油要起飛?
    來源:券商中國重大突發!伊拉克油田遭兩枚炸彈襲擊,什麼情況?"暗殺"疑雲未解,中東局勢又起波瀾,石油要起飛?資料圖,圖源:圖蟲創意又見炸彈襲擊油田,這讓本就波詭雲譎的中東局勢又起波瀾!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伊拉克基爾庫克省的油井遭到兩枚炸彈襲擊,兩枚炸彈襲擊了位於巴格達以北200多公裡處的兩處油井,並在該地區引發火災。據報導,消防人員已到達現場,正努力撲滅大火。目前,沒有組織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據悉,該油田的日產量約為2.5萬桶原油。
  • 突發 伊拉克油田遭襲擊 油價已起飛
    伊拉克沙法齊通訊社(Shafaq News)當地時間12月9日報導,伊拉克當地警方消息人士稱,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省的兩處油井遭炸彈襲擊,並引發火災。 報導稱,襲擊發生於當地時間9日黎明時分。極端分子引爆了兩個爆炸裝置,使兩處油井遭襲。
  • 連遭3枚炸彈襲擊!化工廠三連「炸」!局勢緊張!毛利大漲300%!
    最近國際局勢動蕩。對於我們的塑料人來說,迫切需要提供指導。塑料真的很難賣。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伊拉克基爾庫克省的油井遭到兩枚炸彈的炸彈襲擊,炸彈擊中了巴格達以北200多公裡處的兩口油井,並引發了該地區的大火。
  • 突發!伊拉克油井遭炸彈襲擊,現場火光沖天,外媒:ISIS幹的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2月9日報導,有兩枚炸彈在距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200多公裡的哈巴茲油田的兩處油井被引爆,並在該地區造成大火。據悉消防員已經趕到現場正在撲滅火焰。伊拉克石油官員稱,該油田每日生產約25000桶石油,目前,尚未有組織聲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
  • 美國大使館、基地車隊都遭襲擊,中東大戰一觸即發
    伊拉克安全機構發布最新聲明稱,在報導的前一天,駐伊拉克巴格達綠區的美國大使館,遭受8枚火箭彈襲擊,火箭彈悉數落入大使館,造成大使館附近的一座軍事檢查站1名伊拉克人員受傷,還殃及周邊的房屋設施以及車輛,大使館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損毀。遺憾的是,沒有報導美軍傷亡的消息。美軍基地遇襲最近這段時間,美軍成為喊打的對象。
  • 「能源期市數據」伊拉克油田遇襲,WTI原油期貨價格小幅上漲
    另一方面,據英國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一個小型油田的兩口油井遭炸彈襲擊後發生火災,消防人員正在全力撲救。伊拉克石油以及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透露稱,遭襲的是位於基爾庫克西南20公裡處的卡巴茲(Khabbaz)油田,該油田的日產量約為2.5萬桶原油。中國疫苗在中東地區獲批,同時伊拉克油田遇襲,地緣政治事件推漲油價,但造成的實際影響較小。
  • 拜登還沒入住白宮,美國大使館遭21枚火箭彈襲擊,是川普挖坑?
    近日,美國大使館又遭21枚火箭彈襲擊,拜登還沒入住白宮,又遭遇這麼一檔子事,難道是川普在最後任期給拜登挖坑?目前,美國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都一團糟,川普的軍事動作也比之前頻繁,是美國深陷泥潭難以抽身。拜登上任的話,就要收拾一大堆爛攤子。
  • 伊拉克局勢危險了!伊朗和沙特再度幕後較量,軍方已開始動手打擊
    而在8月2日深夜,位於巴格達附近的塔吉營遭到了三枚107mm火箭彈襲擊,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伊拉克空軍部隊的一架米-17直升機被炸毀。隨後伊拉克政府軍在摩蘇爾的營地遭到了無人機投擲的炸彈襲擊。親伊朗民兵的消息來源說,該基地遭到了襲擊。伊拉克方面聲明說,爆炸是由於高溫在彈藥庫中發生的。「伊拉克聯邦警察彈藥庫發生爆炸。該機構說,在軍事基地發生爆炸的原因是氣溫高和儲存不當。」
  • 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遭暗殺身亡 中東局勢再升溫
    報導稱,法克裡扎德身邊的保鏢當時試圖通過肉盾的方式保護他,同樣遭子彈擊中。隨後,發動襲擊的汽車發生了爆炸。法克裡扎德在被送往醫院後因搶救無效死亡。 美聯社專門提到,早在2018年4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盯上了法克裡扎德,公開在新聞發布會上聲稱要記住這個名字。
  • 泰國華欣一酒吧街遭2枚炸彈襲擊 導致1死20傷
    (原標題:泰國海濱城市華欣遭兩炸彈襲擊 導致1人死20傷)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本月11日,泰國著名旅遊勝地華欣的一條酒吧街發生兩枚炸彈爆炸,造成1人喪生,20人受傷,其中包括7名外國遊客。  據報導,事發在當地時間11日晚10點,出事地點位於夜市,第一枚炸彈爆炸,無人受傷。
  • 川普對中東有大動作?3000枚炸彈出口海外,伊朗提前做好準備
    因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特殊性,以及豐富發的石油資源,使得美國一直是覬覦不斷,美國對於中東的地區的小動作也是一年比一年厲害。川普近段時間關於中東地區的相關言論,更是引發各路猜測,是否美國對於中東地區即將有大動作。為什麼美國對中東地區一直動作不斷?
  • 伊朗油輪沙特附近紅海遭飛彈襲擊 中東危局火上澆油
    【環球時報報導】上月14日沙特油田被炸事件的幕後真兇還未找到,11日凌晨,在距離沙特港口吉達不到96公裡的紅海海域,一艘伊朗油輪遭到2枚飛彈襲擊(如圖)。據伊朗國家通訊社11日報導,船上兩個主油箱被擊中,導致原油洩漏到紅海中。
  • 北部地區拉響戰鬥警報,又一座美軍基地被猛烈襲擊,局勢開始失控
    ,對此有美國官員表示,伊拉克的局勢開始失控了,美軍必須採取行動了。 儘管美軍方面聲稱這一次的襲擊對駐伊美軍的影響實際上並不大,只不過在某種意義上,這一次襲擊已經是近期內伊拉克美軍所遭遇的最大損失了,因為這次至少有超過10枚火箭彈或者炮彈直接命中美軍基地
  • 大批火箭彈襲擊美大使館,美防空系統開火阻攔,效果差強人意
    美防空系統火力全開,多枚火箭彈成漏網之魚繼法赫裡扎德被暗殺後,中東局勢就進入了危機狀態。12月21日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的綠區在當天深夜突然遭到了八枚火箭彈襲擊。火箭彈襲擊目的地,就是美國駐在伊拉克的大使館。
  • 中東局勢現狀分析最新消息 2020中東局勢最新發展趨勢
    作為報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8日向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數十枚飛彈」。  針對當前美國與伊朗矛盾激化、海灣地區局勢緊張升級,多國專家學者認為,美軍打死蘇萊曼尼是魯莽的冒險行為,美國一味採取危險行動將使美國形單影隻,也將使地區局勢更加危險。對此,國際社會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持續升級。
  • 2020年中東地區局勢的六大看點
    儘管如此,巴問題始終是中東根源性問題。9月7日,沙特國王薩勒曼與川普通話表示,沙特熱切期盼公正永久地解決巴勒斯坦問題,9月9日,阿盟秘書長蓋特表示,阿盟反對一切吞併巴勒斯坦領土、損害巴勒斯坦人民權益的計劃,「阿拉伯和平倡議」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全面、公正和永久和平的基本方案。敘利亞危機又起波瀾。
  • 美軍車隊在敘利亞執行巡邏任務時,突遭襲擊,一輛軍車當場被炸飛
    作為中東的熱點地區,在過去數年時間裡,敘利亞國內衝突不斷。而就在4月9日,衝突再次發生,美軍車隊在敘利亞哈薩卡市以南區域執行巡邏任務時,遭遇到不明武裝勢力的炸彈襲擊,一輛軍車當場被炸飛,目前暫還不清楚有無人員傷亡。
  • 美軍遭火箭彈襲擊,華盛頓戒備狀態,兵役登記局網站刷癱瘓!2020第一...
    如遇危險或突發情況,請及時撥打911報警。全球逾五分之一的石油供應通過這條狹窄的海上通道。因此,任何阻止石油運輸的嘗試都可能拉高油價。但是,美國不會對此無動於衷,這只會加劇美伊緊張局勢,增加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 中東局勢緊張加劇!美國完成部署,4星上將:不怕伊朗復仇襲擊
    美國將軍放話:不懼怕伊朗任何復仇襲擊12月22日,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官和4星上將肯尼斯·麥肯齊,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捍衛自己和盟友的安全,美軍已做好準備,在必要時刻做出反應,來對抗伊朗的報復襲擊。還強調:"美國有能力面對伊朗的任何報復襲擊"。
  • 伊拉克埃爾比勒機場遭6枚火箭彈襲擊
    原標題:伊拉克埃爾比勒機場遭6枚火箭彈襲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0月1日,伊拉克庫德自治政府內政部確認,在9月30日晚間,庫區首府埃爾比勒的國際機場附近遭到6枚不明來源的火箭彈襲擊,但沒有擊中有價值目標,也沒有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