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陷落,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

2020-12-25 梵觀點

今晨,病毒攻陷南極的新聞讓梵君陷入了思考,這一下,這個星球上所有大陸都被新冠病毒佔領,曾經人類通過幾百年才完全到達的地方,病毒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地球陷落

據智利《第三版時報》22日報導,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報導稱,這次疫情是海軍薩亨託·阿爾德亞艦訪問基地導致的結果,該艦後來被爆艦上船員中有新冠肺炎病例。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發表聲明解釋說,感染人員在出現症狀之後已撤離,然後接受核酸檢測,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南極洲

曾經在凍土中存在古老病毒的說法是這樣來的,病毒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寒冷的地區,由於大陸漂移學說的支持,曾經的北極地區處於現在赤道的位置,是很多生物的家園,有生物就有病毒,而隨著大陸逐漸向北移動,各種奇怪的史前病毒也被保留在了寒冷的地區,在低溫條件下病毒可以潛伏很久。

甲烷攜帶病毒從凍土中釋放也是可能的

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對媒體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過很多年後再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甚至可能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而另一位熟悉南極科考工作的人士認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考隊員涉足南極,在若干年後世界已經復歸平靜,在南極有科考隊員有可能遭遇冰雪中的病毒,「重啟新冠病毒開關」。

看到這裡,梵君突然在腦子裡有了一個假設,會否這一代的人類文明如果因為什麼導致滅絕,若干年後新的文明出現,而潛伏在南極的病毒因為探索者或者食物鏈進入新人類的世界又會引發一次像今年一樣的全球疫情?就如同一場輪迴一般。想到這裡,同時我也關注到似乎全球的低溫冷鏈運輸網成了這次新冠病毒十分有效的一條傳播途徑,很多地方新發的病例都和冷鏈作業場所有關。同時也側面的解釋了,為什麼會在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首先爆發,這其中的病毒極有可能就是通過冰凍產品從病毒源頭地進入到武漢的,不是嗎?

古老的冰原病菌

那麼我們可以往冷的地方想,之前有報導,挪威科學家在北極凍土中發現了新冠原始DNA攜帶的動物遺骸, 新冠源頭被發現?這次很有可能是人類自作自受 這個文章裡詳細介紹了。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次新冠的全球爆發會否就是遠古病毒意外進入冷鏈產品導致的?而這次的病毒對人類有這麼強的感染傳播及變異能力,是否表示這也是曾經某次文明中保留下來的病毒物種呢?

這次地球上最後的一塊淨土被攻陷後,無論如何也像埋下了一粒種子,不管是否會有下一次文明的更迭,病毒將一直會存在直到這個世界的盡頭。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是不知道病毒從哪裡來,隨著在英國的高傳染性變異毒株的出現,最終新冠可能會變成一種類似流感病毒的事件長時間與人類社會並存,只要沒有做到全球免疫,病毒將會時不時的發作。悲觀地看,人類已經必須面對這個事實,新冠不會被消滅了。

梵觀點:但是只要全人類團結起來,病毒並不是不能被打敗,就像海明威的名言 「你可以毀滅我的肉體,但不能消滅我的意志!」

相關焦點

  •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與人類長期共存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但大家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了一篇論文,根據文中描述,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會陪伴人類到2025年。
  • 誰說病毒不會傳到南極洲?企鵝等鳥類已感染人類病毒
    在我們心中很容易認為寒冷而遙遠的南極洲不會受到人類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發表在《科學與整體環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與人類相關的病原體已經從人類傳播到南極洲的鳥類身上。動物將疾病傳遞給人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常見的就包含了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炭疽熱。但是當你試圖尋找一種由人類傳遞給動物的疾病時,通常會一無所獲。但是據《科學雜誌》報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沙門氏菌等部分病原體能夠在人類與動物之間來回傳遞。人類將病原體傳遞給其它動物的過程被稱為逆向人畜共患病。
  • 南極洲首現病例,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變異病毒或已傳入美國
    英國14日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新冠病毒變種,該變種被命名為「VUI-202012/01」。初步分析表明,這一變異的新冠病毒可能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它是否會影響疫苗效力。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智利軍方位於南極洲的一座基地確診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意味著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
  • 唯一沒有新冠病毒的大陸:南極洲,去,還是不去?
    「對於所有在南極洲工作的國家而言,主要目標是讓病毒遠離這個冰封大陸,」德國南極項目的後勤協調員Christine Wesche說。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還沒有確定,因為項目牽涉到多個方面。  國家南極項目管理委員會及其30個成員國正在協調大規模人員裁減。所有項目都將進行不同程度的「裁員」:澳大利亞和德國裁減50%,紐西蘭裁減66%。
  • 南極洲暴發疫情
    澳媒報導:南極基地暴發新冠疫情 報導稱,該基地名為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簡稱奧希金斯)研究基地,位於南極洲西部南極半島的最北端,是智利在南極洲的
  • 南極洲暴發疫情 企鵝也要做病毒檢測了?
    該基地位於南極洲最北部特裡尼蒂半島的尖端,離南極圈和南極冰蓋都位置都相對較遠,在地緣位置上與智利南部最為接近。病毒帶來危險信號 企鵝也要做核酸檢測? 有免疫學家表示,新冠病毒出現在南極洲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據美聯社報導,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COMNAP)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南極洲的環境極端嚴峻,這裡的醫療和公共衛生設施的應對能力有限。
  • 南極洲現首例新冠確診!全球七大陸淪陷,人類還要自食惡果多久?
    在裡面,玩家可以扮演各種細菌和病毒,通過飛機和輪船傳遍全世界,最終讓人類滅亡。不少人喜歡從北極圈開局。因為,把病毒帶到那裡實在太難。而現在,不僅是北極,就連南極也未能倖免於難,現首例新冠確診。一個可怕的事實——新冠病毒已經登陸七大陸!我們又不禁聯想到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 青藏高原出現28種遠古病毒,人類該怎麼辦?
    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對外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天花病毒終於被人類消滅了。從此之後,新生兒再也不用接受牛痘疫苗注射了。天花病毒是目前為止人類唯一戰勝的病毒,對它有所認識的人,都知道這種病毒的危害性和影響力,數百年前,差點使得拉丁美洲的原居民滅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4G和2G、3G網絡將長期共存
    4G和2G、3G網絡將長期共存 2013年12月5日     本報長沙訊 對於很多用戶而言,3G都還是個比較新鮮的概念,如今4G來襲,會不會將3G淘汰?
  • 夏季來臨,新冠病毒會像SARS一樣隨氣溫的升高而消失嗎?
    因為SARS感染者是最強傳染源,感染SARS後,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一旦將感染者隔離,病毒傳播便停止。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比它的近親SARS要狡猾得多,一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不會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可以在人群中傳播病毒,從而使其難以被徹底遏制。夏季來臨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有何影響?
  • 南極洲擁有豐富的資源,為什麼人類不去開採?
    雖然現在人類的人口數量已經明顯超過地球能夠承載的數量,也就是說地球在它這個年紀承受了不該承受的重量。但仍然還有一塊地方沒有被人類佔領,並且這塊地方還擁有豐富的資源,這塊地方就是南極洲。既然南極洲擁有那麼豐富的資源,為什麼人類不去開採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南極洲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吧。提起南極洲,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冰天雪地,想想都冷。
  • 神秘的南極洲,有著豐富的礦物資源,人類為什麼不去開墾?
    作為地球七大洲之一的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其神秘之處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去探索。從面積上來看,南極洲位於七大洲的第五位,但由於氣候寒冷等原因,至今沒有人類定居在此。同時,南極洲的冰層,即使在夏天也不會輕易融化,冬天就更不用說了。南極洲在冬季的時候,甚至會有幾個月的黑暗期,全天都在黑暗與嚴寒中度過,這是人類所無法承受的。據官方檢測,南極大陸的最高溫度記錄為17.5℃,最低溫度的記錄為-89.2℃,如此的低溫,真的可以說是滴水成冰了。
  • 人類如何解決病毒問題?《未來圖鑑》解答迷思
    在人類文明史中,病毒一直以敵人的身份登場。如今,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人類對付病毒的辦法依舊寥寥可數。病毒這種結構簡單的生物,靠著不斷演化、變異,快速地適應著這個世界。未來,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完全戰勝病毒?
  • 南極洲發現36例確診病例,後果無法估量
    還有,南極洲發現了新冠病毒案例,而這可能會在未來繼續威脅著人類。 ,10人是承包商公司的平民,而這也是南極洲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病例。 由於南極洲地區條件惡劣,醫療衛生水平較低,為了更好地救治以及保護環境,現如今確診病例已經被接出南極洲,轉移到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進行隔離。而該基地也已經實現徹底消毒。但是科學家們對此並不樂觀,因為南極洲地區常年被冰雪覆蓋,氣溫較低,非常有利於病毒的保存。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2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發表於英國《科學報告》的實驗驗證了蝙蝠細胞可和病毒長期共存的假說。研究發現,儘管MERS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殺死人體細胞,但可在蝙蝠細胞中與其長期和平共處。與此同時,冠狀病毒本身也會產生特定基因突變,從而適應蝙蝠細胞,被感染的蝙蝠細胞還具有抵禦病毒重複感染的能力。蝙蝠是上千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有研究認為每種蝙蝠平均攜帶近20種可能使人生病的病毒。
  • 復活節已「涼」,孔特稱義大利將「與病毒共存」!誰能率先復工?
    他還指出,「義大利即將進入第二階段,即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逐步放鬆管控措施。之後,我們會進入第三階段,即走出新冠疫情緊急情況。」截至4月2日18時,義大利確診人數達115242人,死亡13915人,治癒18278人,較前一日新增4668例確診病例、760例死亡病例。
  • 病毒如何感染人類?人類如何阻斷病毒?
    一、病毒的種類  人類世界上有很多的病毒,病毒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病毒可在家畜或者野生動物之間傳播,也可在人間傳播。RNA病毒絕大部分在細胞質內複製,包括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和大部分的新發病毒,以及常見的C肝等等;絕大部分的DNA病毒都在細胞核內複製,包括常見的皰疹病毒、乳頭瘤病毒等等,但也存在在細胞質內複製的DNA病毒,如痘病毒,也就是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目前唯一已經被人類疫苗徹底消滅的病毒,其他的病毒即使有很好的疫苗也沒有完全根除。
  • 美國小學英語4年級分級讀物南極洲世界上最狂野的大陸
    南極洲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最難和最後才到達的大陸,它孤獨地陷落在地球的最南端。
  • 南極洲礦產資源豐富,為何人類從不去開採?
    在南極洲,自古以來就沒有人類定居,畢竟那裡四季都非常寒冷,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不過,雖然南極的礦產資源無人開採,不過南極的海洋資源,卻早就被人類利用起來了,目前,南極是磷蝦、鱈魚、大口魚等重要產地。為了人類不開採南極的礦產資源呢?這是因為一旦人類大規模進入南極,會對南極的生態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壞。
  • 南極洲下完紅雪下綠雪,全球變暖形勢嚴峻,保護環境人類能做什麼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劍橋大學植物科學家Andrew Gray還說:「隨著南極洲變暖,我們預測雪藻的總體質量將增加,因為向高處擴散的雪藻的數量將大大超過小島上的小塊藻類的損失。」除此之外,南極地區此前還出現了紅色「血雪」,這個現象是由紅色藻類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