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食品法例及政策中心最近一項民調顯示,有85%消費者根據包裝上的食用限期而決定棄掉食品。
然而,除了嬰兒食品外,現時沒有聯邦法例規管包裝上的限期。41州和首都華盛頓有法例規定某些食品包裝上的限期,9州沒有規管。包裝上的「最佳食用日期」(best if used by)、「出售日期前(sell by)」及「使用日期(use by)」等標籤,純粹是製造商猜測他們的產品可以維持新鮮的長度,接著影響超市根據這些日期而決定食品是否應該下架。但這些日期根本對食品安全沒有起任何影響。
結果呢?比如生活中最基本的牛奶——在很多州,牛奶的「出售日期」建基於牛奶接受巴士德消毒法後21至24日,不過在蒙大拿州的規定是,牛奶只能在接受巴士德消毒後12日內出售,意味即便牛奶在全美其他地方仍然無事,在蒙大拿州超過12日就要下架並倒入下水道。
關於食品標籤的規管,將隨著國會正在審議《食品日期標籤法》而越來越多。共同提案人聯邦參議員皮格裡(Chellie Pingree)指出,人們在家中經常有的爭拗點之一是應否只因標籤上過期就要棄掉食品,她認為是時候立法釋除大家的疑惑,停止浪費品質仍然良好的食品。
國會現在提出兩種標籤建議供全國使用,一是關於食品的質素,另一種提及食品可以安全食用的限期。雖然字眼尚未有定案,但負責哈佛民調的中心主任賴布(Emily Broad Leib)表示,民調顯示越來越多消費者明白「最佳食用日期」代表食品質素,「將於……過期」(expires on)意指安全。
與此同時,另一告訴消費者食品是否仍可食用,是你自己的感覺。如果你覺得還可以食用,就沒問題。食物有時在變得不安全食用前,也可能出現惡臭、味道變壞等情況。食物中毒往往是受到汙染,而非本身的自然腐爛過程。
如果對食品有疑問,可以下載農業部的「FoodKeeper」應用程式(APP),或登入foodsafety.gov/keep/foodkeeperapp,便能了解更多如何存放食物以提高它們的新鮮度和味道。
如何減少家居食品浪費?
檢查冰箱︰將裡面的材料先烹煮或食用才去買更多食品。
購物前擬好餐單︰先寫好材料清單,只買你餐單所需的材料。
確保不浪費才買大堆材料︰最好買的份量足夠你所需,或者買大量材料後與另一個家庭分享。
將你平時不會吃的食材部份變成可食用︰例如將不新鮮的麵包變成炸麵包粒或麵包糠,與甜菜炒一下變成拌菜。
急凍或保存蔬果:尤其大量季節性產品,亦可以雪藏剩菜。
想要知道更多生活資訊、小貼士, 請馬上下載星島美國生活網手機應用程式,長按以下的安卓或蘋果二維碼即可。
星島美國生活網 iOS
星島美國生活網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