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古希臘也有相似的局

2021-02-17 科學公園

  【言必稱希臘還是言必稱中國】系列文章之(八十一)


  從米克諾斯島到提洛島,坐船需約半小時。提洛島的面積只有3.4平方公裡,非常狹小,和它的名氣並不相稱。進入景區,望著滿眼的石頭遺蹟,我有些動力不足。這幾天全看石頭,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不過既來之則安之,總要尋找一些新意。我漫無目的地閒逛,感覺索然無味,就連提洛島的標誌幾座石獅雕像也難以打動我。島的東部有一座小山,高不足百米。拾階而上,非常輕鬆,幾個「之」字型山道走過,來到山頂。放眼望去,海天一線,頓覺神清氣爽,豁然開朗。「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用這句詩形容眼前的場景恰如其分,不過卻是最迷你版的。

  提洛島南北長、東西窄,小山位於東中部,港口和建築遺蹟集中在西部,地理狀況和中國的臺灣島有幾分相似。現在島上沒有常駐人口,只有遊客光顧,但在古希臘時期,提洛島卻是愛琴海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一個獨立的城邦小巨人。它差不多居於愛琴海的中央,是海上貿易的中轉站,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重要的經濟地位。愛琴海上島嶼星羅棋布,提洛島也有近鄰,而且面積都比它大。古希臘人居然選中這個沒有發展空間的彈丸之地,讓它賺取超額利潤,建造可與德爾菲、奧林匹亞、科林斯相媲美的建築群,包括劇場、運動場一個都不少。

  

  俯瞰提洛島遺址

  愛琴海中的島嶼多為花崗巖山地,起伏不平,受制於技術水平,如果高於海平面太多,就不方便開發利用。提洛島除了位置居中的優點外,就是西部有一片難得的平地,利於建造港口設施和日常居住。古希臘人穿行愛琴海,經過千挑萬選,綜合平衡各種利弊,成就了提洛島。不過這一切也很脆弱,1世紀羅馬帝國時期,外部情況改變,商業航線改道,提洛島一蹶不振,轉瞬間被廢棄。中世紀隨著技術進步,人們開始開發面積更大的米克諾斯島,甚至把提洛島上的建築廢墟作為石材運走。人們不再留戀提洛島,直到西方重新認識古希臘,它作為古蹟才受到關注。現在來參觀,還要以度假勝地米克諾斯島為中轉站。

  我正要下山,突然風力增強。北方海面上形成的一團白色霧氣,向提洛島飄來,漸行漸近,不出幾分鐘,將全島覆蓋。我站在山頂,能見度不過幾米。霧氣拂過面頰,雖然清爽宜人,但方位盡失後,也有一絲恐懼感,仿佛古希臘神話中的海妖將要出現。迷霧中不便下山,找一空地坐下,禁不住千年往事,再上心頭。

  我最早知道提洛島是因為提洛同盟。當初並不了解它的經濟地位,只知道島上有一座存放著很多財寶的金庫。這可不是天方夜譚般的虛幻,而是提洛同盟各城邦聚集的真金白銀。提洛同盟是希波戰爭期間,公元前478年在雅典領導下成立的城邦軍事聯盟,總部設在提洛島,目的是對抗波斯。雅典負責軍事指揮,並規定各城邦承擔的士兵、船隻和金錢份額。與波斯的戰事緩和後,昔日的盟友、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變成了提洛同盟的主要對手。此後,雅典的光環逐漸消失,帝國本質盡顯。前454年雅典決定將金庫從提洛島遷至雅典,不僅將金庫的資金經常挪作私用,還勒索攤派。伯利克裡執政時期是雅典的黃金歲月,但對很多其他城邦來說卻是噩夢。雅典經常幹涉各城邦的內政,強制推行雅典式的民主制度,扶持親雅典的政權,對不服從的城邦進行武力鎮壓。雅典多行不義,同盟離心離德,在與斯巴達為爭奪古希臘主導權展開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利,提洛同盟被迫解散。不過,獲勝的斯巴達也是半斤八兩,對各城邦缺乏有效管理,喜歡採取軍事高壓,同樣不得人心。最終古希臘城邦如一盤散沙,先敗於馬其頓,雞飛蛋打後,再亡於羅馬帝國。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前後的古希臘,很容易聯想到世界現當代史,與之最為相似的是冷戰時期。兩大軍事同盟、外加不結盟國家和中立國構成了完整的政治格局。

  1945年5月8日,在歐洲戰場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5日,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給人類帶來空前浩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取得反法西斯勝利之後,原來的西歐諸強紛紛落馬,喪失了對世界走向的主導權。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中心論宣告結束,代之出現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建立了世界新秩序。

  

  1945年2月,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攻克硫磺島。

  

  1945年5月,歐洲戰場上蘇軍攻克柏林。

  這種新秩序隨即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冷戰,雙方處於公開卻有限制的對立狀態。1946年英國首相邱吉爾訪問美國,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其實雙方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已經開始暗中較勁。1947年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提供援助給西歐國家;蘇聯則以莫洛託夫計劃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相抗衡,幫助東歐國家。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機中,雙方公開對抗。此後1949年美國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蘇聯組建華沙條約組織應對。至此,從經濟到軍事,兩大集團組建完成,冷戰走向深化。

  從1989年開始,東歐共產黨政權紛紛倒臺。1990年兩德統一,1991年7月華約解散,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能取得冷戰勝利,是贏在綜合實力上。蘇聯集團由於安全問題在內外兩個方面都有危險,經濟軍事實力也遜於對手,所以長期處於守勢,柏林圍牆就是弱勢的標誌。整個過程中,只有美國陷于越戰泥潭和石油危機的時段,蘇聯攻勢較猛。結果一著不慎、頭腦發熱,把自己陷進了阿富汗,實力銳減,多年積累的各種弊端集體爆發。最終蘇聯無力支撐整個體系的運作,導致滿盤皆輸。

  

  1961年東德修建柏林圍牆。

  形成兩個集團進行對抗,在世界歷史,尤其是歐洲歷史中並不少見。冷戰與以往相比,顯得非常獨特,尤其是兩個超級大國擁有絕對主導權的現象比較少見。儘管歐洲是主戰場,但場面最平靜,其他地區反而經常戰火不斷。很多較量是在正面戰場以外進行的,包括經濟援助、軍備競賽、航天科技、運動賽場、小說電影等等幾乎全部社會內容。雙方的戰略目的還是要消滅對方,戰術上採取全方位的消耗戰,宛如武俠小說中的兩大高手比拼內力,同時惡語相加。場面雖不好看,但至少避免了出現缺胳膊斷腿、面部破相的血腥結局。美蘇兩國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軍事衝突,有時實在躲不過,也要暗中操作或者冒名頂替。兩個主角不在戰場上廝殺,而更熱衷於在談判桌前吵架,既不直接訴諸武力,又相互遏制,這是罕見的怪現象。其實說怪也不怪,能夠「冷」酷到底,而不「熱」血沸騰,是因為「核」恐怖。

  核武器的出現在人類文明史中,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一件大事。核武器殺人滅神,無所不能。任你資源地理獨特、經濟商業發達、政治法律昌明、文化藝術繁榮、人民尚武好鬥、不喜塵世紛爭,在核武器面前可以通通歸零。它的出現顛覆了戰爭史,順帶影響到政治、經濟等社會諸多方面,以往的歷史規律和法則很多都失靈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在日本成為試驗品後,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依然保持理性。核武器在定海神針和定時炸彈之間搖擺,提醒著人們爆發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動用核武器可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不是簡單的雙輸,而是重度雙殘乃至雙亡及全部滅亡。正是因為核恐怖導致出現了「核和平」的局面,人們好像比以往更加愛好和平了。

  

  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升起的蘑菇雲。

  從戰爭藝術的角度看,冷戰很無趣,甚至很無聊,除了間諜戰少有亮點,因為最後就是打不起來。平淡中增加緊張氣氛的方法是描述有多少次核戰爭即將爆發,世界處於毀滅的邊緣,最後由於種種原因被制止,把人類又挽救回來。這種故事類型有警示作用,不過與事實相去甚遠。美蘇都是掌握生殺大權,彼此捏著對方命門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很難把自己推入軍事絕境——在只有一線生機時,才被動地考慮妥協和讓步——而是必須要給自己及對方留出很大的緩衝空間。政治畢竟不是小說,兩大集團雖然全面對抗,但並沒有完全停止在一些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美蘇兩國有健全的溝通渠道,美國的知蘇派和蘇聯的知美派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避免發生嚴重誤判,所有的博弈都不觸及戰爭底線。哪怕是蘇聯最後選擇失敗、國家解體,也沒有選擇戰爭。冷戰環境下,一個戰爭狂人在美蘇雙方的體制中,都不會坐上最高領導人的位置,甚至不會進入決策層。

  伯羅奔尼撒戰爭和冷戰相似並不是表現在常說的戰場上,而是戰爭的過程和參戰的角色,為抵抗波斯和法西斯,都曾經形成過兩個軍事同盟。如果從社會制度的視角觀察,將提洛同盟與北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華約做延續性的對比,還可以發現更高的相似度,不過最大的差別是最後的勝負。如果從軍事勝利的視角觀察,反而將提洛同盟與華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北約做延續性對比,更符合歷史的進程。但是這樣對比,好像不符合很多人的歷史好惡和審美情趣。世人對於美國的勝利少有異議,對於雅典的失敗則多發嘆息。不過歷史事實很難違背,古希臘之後民主隱身蟄伏,冷戰之後極權失道寡助,皆是如此。

  再由此及彼,冷戰結束也只是階段性的結果,接下來不管是誰,倒行逆施同樣會遭到失敗。美國的巨大歷史貢獻毋庸置疑。它的成功中包含了諸多代表社會發展的優秀成果,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但是人無完人、國無完國。肯定秦朝的統一,不是認可其暴政;肯定雅典的民主,不是認可其稱霸;肯定美國的優點,也不必否認它的缺點。

  不能說是冷戰之後美國變得蠻橫了,其實它的很多言行長期如此,與英法德日蘇一樣。而擊敗蘇聯成為世界霸主後,美國只會變本加厲。所以只有當光環褪去,才能看清冷戰的另一個層面。美蘇兩國無論姓「資」還是姓「社」,都是大搞軍事擴張的帝國,借正義之名、行霸權之實,與雅典和斯巴達並無差別,與之前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和法國爭霸也無差別。從表面看,伯羅奔尼撒戰爭和冷戰都是因社會制度不同、造成對立、引發戰爭,而本質其實都是兩個利益集團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才導致的衝突。

  把美國描繪成或想像成完美國家,是冷戰後美國享有的殊榮。世人喜歡強調,如果沒有美國,蘇聯將如何如何把人類帶入黑暗,並為美國拯救了人類而感到慶幸。當世人認定蘇聯天生邪惡、已經蓋棺定論的時候,當世人暢想在美國的領導下、將把世界帶向光明的時候,發現夢想似乎離現實越來越遠了。蘇聯式的「邪惡」不會因反對者的痛恨而消失殆盡,美國式的「正義」也不會因支持者的讚美而橫行無忌。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不再是那個美國了,因為消滅「魔鬼」後,勝利者總會非常自覺地被魔鬼附體。如同雅典、斯巴達、蘇聯都很難成為好領導一樣,時間一長,美國也越來越不靠譜。斯巴達的勝利沒有把古希臘再推向高峰,可以找出各種理由;問題是美國這個「完美國家」,實力超強、滿腔熱情,怎麼也不行呢?

  美國享受了一段自認為在單極世界中當老大的美好時光,結果發現很多方面事與願違。老大不好當,是因為實力還不夠大,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現狀並不支持長期存在單極世界。每個當老大的國家都自認為可以擺平所有問題,希望天下太平的同時唯我獨尊。不過矛盾就在此處,如果是一片清平世界,大家都富強了,老大也就該消失了。而美國還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國家,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國家,一個一心一意為全世界服務的國家。為了保持老大的地位,它必然要搞些專制,利用霸權、行使特權,為自己獲取超額利益,同時損害他國利益,讓世界不太平。類似的歷史故事數不勝數,這就像某個明君做出某些成績後,就會在民眾的期盼中,開始倡為公之名、行為私之實。

  歷史中強大的帝國都曾在各自的區域內形成過單極格局,例如古代中國的很多大王朝。不過無論是誰,長期的經濟、軍事、政治強勢都難以維持,更何況覆蓋七大洲、四大洋的單極世界。這不僅有技術的局限,還有人們對自由的渴望、會反對因單極而形成的專制。不管人們的好惡、不管自詡的正義、不管個體多麼優秀具有歷史進步性,總之真正的單極世界難以維持,多極世界更符合全球未來的現實,而各方的合作也會逐漸多於對抗。在構建多極世界、挑選角色的過程中,歷史選擇了美國,也選擇過蘇聯,蘇聯沒有了,還有俄羅斯,將來還會選擇中國和印度,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提洛島上的濃霧終於散去了,景色恢復清晰,映入眼帘的還是那一片曾經輝煌的廢墟。

  轉載聲明:本文來自科學公園(www.scipark.net),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哪些相似之處?
    古希臘神話大概是世界上,對文學、藝術等領域,貢獻最多的一個神話體系了。只要平時稍微注意一下,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發現很多古希臘神話元素。比如畫室裡的雕塑,大街上的商標等等。 我們很多人對古希臘神話並不陌生,奧運會就是起源於古希臘神話。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哪些奇怪的相似之處?
    古希臘神話大概是世界上,對文學、藝術等領域,貢獻最多的一個神話體系了。只要平時稍微注意一下,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發現很多古希臘神話元素。比如畫室裡的雕塑,大街上的商標等等。我們很多人對古希臘神話並不陌生,奧運會就是起源於古希臘神話。
  • 古希臘與中國的創世神話,原以為各有特色,不料卻有四處相似
    然而,對比古希臘與中國的創世神話,卻讓人驚奇的看到至少有四處高度相似,這兩個「雞犬不聞」的文明,為何創世神話高度一致:難道中西方文明真有共同的起源?古希臘眼裡的中國作為東西方兩個文明,古希臘很早就知道有中國,但並沒有直接到過中國,或接觸過中國人,所以對中國人的想像非常離譜!
  • 古希臘建築不只有巴特農神廟,這些地方也有值得一看的古希臘建築
    一提到古希臘建築大家應該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巴特農神廟吧,而且大家的固定思維就是,古希臘建築都是在希臘當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許多人的一個誤區,其實當時古希臘人民留下來的文明一致是非常多的,不止在古希臘留下了一句還在西西里島留下了屬於他們的痕跡。
  • 古希臘、古羅馬的斯多葛學派,一個與儒家極其相似的學派
    在大約兩千三百二十年前左右,古希臘雅典集會廣場的廊苑裡,經常有一群人圍著一個正在侃侃而談的智者,聽其講學。這位智者看上去博學而極富素養,他的這種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這些學生。這種感覺就像中國的孔子,據說孔子有七十二弟子,都是賢人。
  • 山海經中記載了一種怪人,在古希臘典籍裡面也有,如今有了新發現
    山海經中記載了一種怪人,在古希臘典籍裡面也有,如今有了新發現《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說的也就是「一目人」一隻眼睛的怪人,此外《大荒北經》中也有過一段文字:「有人一目,當面中生。
  • 古希臘為什麼能率先產生哲學?
    而古希臘自然也就被公認為西方哲學的源頭。亞裡斯多德則融合了兩派思想,兼容並蓄,為西方哲學奠定了龐大的框架。追根溯源,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哲學會在古希臘產生?而古希臘哲學之父泰勒斯就來自小亞細亞、愛琴海沿岸的米利都城(米利都城是古希臘世界的一個城邦)。泰勒斯創建了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他提出萬物的本源是水一說,是自然哲學的代表。他在平面幾何學上亦有建樹,如以他名字命名的泰勒斯定律:若A,B,C是圓形上的三點,且AC是直徑,∠ABC必然為直角。這位大牛還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測過金字塔高度。
  • 古羅馬人「抄襲」了多少古希臘文化?
    古典時期的雅典愛奧尼式柱子 科林斯式柱子是古典希臘晚期的傑作,風格比較華麗。除此之外,它和之前的柱子是一樣的。託斯卡納柱與多立克柱非常相似,但頂部設計較小。託斯卡納柱子在家庭建築中使用最多的是柱子,如長廊和陽臺。到了這個階段,柱子不再用於結構,而是純粹的裝飾。
  • 古希臘文化的完美「傑作」——古希臘建築
    但是有一個「傑作」卻能以鮮明而直接的方式刺激人的感官,讓人們感受到其背後隱藏的底蘊深厚的古希臘文化,領悟古希臘文化的深遠影響,那就是——古希臘建築。古希臘的建築藝術作為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是古希臘文化的一種物質性外在表現。幾千年來,它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特點以自身的強大力量堅定地承載了古希臘文化對後世博大而深遠的影響。
  • 古希臘建築不只有巴特農神廟,這些地方也有值得一看的古希臘建築
    一提到古希臘建築大家應該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巴特農神廟吧,而且大家的固定思維就是,古希臘建築都是在希臘當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許多人的一個誤區,其實當時古希臘人民留下來的文明一致是非常多的,不止在古希臘留下了一句還在西西里島留下了屬於他們的痕跡。
  • 童言童語趣說古希臘
    對於古希臘,對於歷史不感興趣的大概也聽過它的神話故事,或是在它的土地上發生的一些戰爭。未入其地,但聞其名,說的大概就是古希臘了。《歷史真好玩 遇見古希臘人》就用了一種童稚童真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古希臘的畫卷。這本書是《歷史真好玩》系列第三本,雖然還沒有看過其他幾本,不過從這本古希臘人就可以看出,其他三本肯定也非常有梗,非常好玩。
  • 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的四大巧合,世界文明或有共同起源?
    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看一些神話故事,除了中華傳統神話之外,看得最多的就要說古希臘神話了,可以說,中國神話和古希臘神話,是我們最熟悉的兩大神話體系,在世界上也很有影響力。人們在讀這兩大神話體系故事的時候,不難發現一個問題,似乎它們很多相似的故事,只是很多人一時說不清楚,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盤點一下,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的四大驚人巧合,其中或許蘊含著某些秘密。
  • 中東亂局下沙特與伊朗的地區「新冷戰」
    憑藉豐富的資源和雄心勃勃的國際戰略,伊朗有能力、也有意願在中東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三是美戰略收縮為伊朗提供更大騰挪空間。2009年歐巴馬上臺後,戰略重心日趨轉向亞太,其在中東戰略收縮態勢明顯,如降低反恐調門,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用「化武換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等。
  • 和老公冷戰分居一個月,夫妻冷戰一個月離婚嗎
    夫妻之間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當問題出現之後就會有吵架的情況,不過也有一部分人不會用吵架來解決,從而就會有冷戰與分局出現,那和老公冷戰分局一個月後該怎麼處理兩個人感情呢?一、和老公冷戰分居一個月怎麼處理1、 與老公冷戰之後如果還想要繼續生活下去,這個時候就找找對方談談,看看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出現在哪裡,是不是能解決,然後都聽聽對方的心聲,站住對方的角度想想問題,看看自己會不會和對方做出一樣的決定。
  • 西方人:古希臘雕塑家指導創作了兵馬俑!中國網友回復的很犀利
    但即使如此,也有挑剔的西方學者認為是古希臘人教我們中國人指導製作了兵馬俑。這個說法一經出現,立馬在網上各大論壇掀起一陣熱潮,對此,我們中國網友的評論是怎樣的呢?這一顛覆性三觀的言論出自一個名為盧卡斯尼可的藝術史學家嘴裡說出來的,他認為中國人從未有過製作數量如此龐大的真人塑像,而且程度大小不一的情況。
  • 你的長相在古希臘算高顏值嗎?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共領域在古希臘,不論是對於男人還是女人,美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在古希臘的標準裡,到底誰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美人?他們的審美標準和我們的有很大不同嗎?無數描繪人體形態的藝術品,以及探討美的本質的古代哲學論文,都表明在古希臘,美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推崇。
  • 山海經與古希臘神話和猶太教
    山海經與古希臘神話和猶太教1、考古調查發現神木石峁「皇城臺」的臺頂,還存在著壁畫、鱷魚骨板、鴕鳥蛋殼等珍貴文物。史前人類的文明交流能力和網絡,實在讓人驚訝不已。2、記載古希臘神話的《書庫》,原籍小亞細亞的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神譜》,可與華胥女媧燧人氏伏羲的歷史變遷相印證。
  • 古希臘時期高級妓女們的特殊社會屬性
    在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生活環境之中,古希臘公民的娛樂活動相對比較單調,他們的娛樂活動與古代東方貴族的娛樂活動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熱衷於舉辦和參加各種宴會。 由於古希臘城邦政治之中對於女性的歧視,因此在這些具有娛樂性質的宴會活動之中,女性公民群體無法涉足於此。
  • 當道家在倡導「自然」時,古希臘也有一群人在「遵從自然」生活
    無獨有偶,在哲人云集的古希臘,有一個學派倡導著和道家十分相似的生活方式,即&34;,這個學派就是斯多葛學派。斯多葛學派和道家思想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面對生活的態度,即都提倡遵從自然的生活方式。但他們各自學說理論當中提到的&34;,卻意義相差甚大。
  • 你絕對不知道的古希臘10大稀奇古怪之事!
    1.古代希臘人追求完美身材,幾乎所有古希臘城邦都有健身場所.甚至古希臘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保薩尼亞斯還說到過,沒有健身場所的地方不能稱之為城邦. 古希臘人把這樣的一個健身的地方叫做ΓΥΜΝΑΣΙΟΥΜ,由ΓΥΜΝΟ裸體和ΣΙΟΥΜ場地組成.因為古希臘人都是裸身在那鍛鍊身體.而現代英語健身房GYM便取自這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