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後該如何防範泥石流等災害?四川採取這些做法

2020-12-1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實習生 鄒阿江

今年6月以來,涼山西昌、木裡等地先後發生多起泥石流災害,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此前曾發生過森林火災。針對火災後當地易發生泥石流等災害,當地採取了哪些防治措施?

7月13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提到地災易發的原因:「森林火災造成西昌瀘山、木裏白碉鄉和項腳鄉等地森林植被大面積燒毀,過火區域地表巖土體裸露,衝溝涵養水源能力差,次生泥石流溝地災隱患更加集聚和突顯,在強降雨條件下成災風險加劇。」

對此,省、州、縣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專業地勘隊伍開展過火區域地災隱患排查,及時落實防災責任和防範措施。入汛以來,西昌、木裡、喜德、鹽源等地多點暴發11起地質災害,無一人因災傷亡。由於前期預警及時,避險果斷,管控到位,已取得成功避險火後泥石流災害7起,主動提前撤離轉移群眾247戶932人,避免16戶80人可能因災傷亡。

記者了解到,在4月初,州、縣就迅速組織專業地勘隊伍對西昌、木裡、鹽源、喜德、冕寧等5縣(市)森林火災過火區域次生地質災害隱患開展全面排查覆核,共查明新舊地災隱患點133處,排查受威脅群眾1241戶11855人,並逐點劃定危險區範圍,落實了防災預案和應急預案。

同時,當地還積極組織開展動態培訓演練,提升幹部群眾識災避險能力。採取集中與分散、「點對點」等方式,組織專業隊伍對鄉鎮和村組幹部、專職監測人員、受威脅群眾、施工人員等開展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目前,排查的這133個隱患點已至少開展了一次全覆蓋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參與群眾達18500餘人次。

同時,西昌、木裡兩縣市編制了森林火災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布局了「主動搬遷避讓、應急工程治理、生態修復防護」三條治理防線,縣市積極籌措資金,對其中險情緊迫的19條泥石流溝實施應急治理,主動避讓搬遷了520戶、1913人,臨時過渡避讓安置837戶2702人,並同步跟進植被修復工程。在入汛以來的多輪強降雨中,地災治理項目均發揮了高效的防災減災作用。

相關焦點

  • 泥石流的威力究竟有多大?該如何防範產生的次生災害?
    泥石流的威力究竟有多大?該如何防範產生的次生災害?目前,由於山洪泥石流災害梅龍溝堰塞湖堰塞體已衝開,堰塞湖上遊水位持續下降,壅塞體已經部分過流,即河道部分恢復下洩能力。進入雨季,四川各地接連發生的泥石流災情引起關注。泥石流有何危害?如何防範泥石流次生災害?18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甘孜九龍縣灣壩鎮突發泥石流 四川這些城市今天注意防範降雨!
    甘孜九龍縣灣壩鎮突發泥石流6月11日晚22時35分,九龍縣灣壩鎮草坪子村草坪子組老火石溝因強降雨突發泥石流災害。截至目前,災害影響農房6戶23人,衝毀廚房4間,當地及時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域,已安全避險29戶129人,無人員傷亡。
  • 習近平對四川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作出重要指示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3月30日16時許,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馬鞍村發生一起森林火災,因瞬間風向突變、風力陡增,撲火人員避讓不及,造成19人死亡、3人受傷。目前,山火仍在撲救中。災害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調集力量開展科學施救,在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組織滅火,嚴防次生災害。當前正處於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易發高發期,最近四川、雲南、福建、湖南等地接連發生森林火災和安全事故,加上清明、春汛臨近,火災、洪澇等安全隱患突出,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 火後泥石流如何防治?專家建議——提早布局應急治理工程
    今年以來,全省共發生11起火後泥石流災害,呈現頻發、多發態勢,防災形勢嚴峻。森林火災誘發泥石流的機率有多大?如何科學認識它?記者採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高速鐵路安全運營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胡卸文。
  • 面對泥石流、山體滑坡如何防範和逃生?
    央視網消息:在汛期,與山洪、洪水等災害相伴的還有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災害,面對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一些災害,只要我們掌握相應的防範知識,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災害風險。通過小片來了解面對泥石流滑坡該如何防範和逃生。
  • 泥石流發生後須防次生災害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次出現強降水,由此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屢屢發生,一些地方甚至因此出現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許鳳雯介紹,泥石流是山區小流域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區由於降水或其他自然災害而引發的一種攜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
  • 積澇山洪泥石流,要注意防範!
    積澇山洪泥石流,要注意防範!你知道這些破壞力超強的「暴脾氣」的強對流天氣是啥來頭嗎?遇到強對流又該如何防範?點擊視頻,了解一下~↓↓↓5月22日,國家防總辦公室向包括四川在內的12個(自治區、直轄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高度重視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密切監視天氣水情變化,強化會商分析研判,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
  • 雨季,謹防山洪泥石流災害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  今年入汛以來,因山洪泥石流而導致的悲劇屢見報端。山洪泥石流為何猛如虎,能帶來如此大的傷害?我國有哪些地區容易出現山洪和泥石流災害?面對來勢兇猛的山洪泥石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近期我國正值主汛期,降水量大,短時強降水頻發,激發條件較好,因此容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降水是誘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泥石流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我國的雨季(4月至9月),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在談及泥石流時,我們總會捎上山洪。
  • 如何防範氣象災害保障復工復產和春耕備耕?權威回應!
    森林防火氣象服務近期,部分地區天乾物燥,加上大風天氣多,發生森林火災的風險高。氣象部門重點強化了以下工作:利用氣象衛星遙感,加強林區和草原熱源點監測,為森林草原火災監測提供支撐。加強森林草原火險氣象預報預警服務,3月以來,全國氣象部門聯合應急管理、林業和草原部門發布森林草原火險預警500餘條。
  • 發生泥石流災害,如何自救?
    昨日凌晨,四川甘孜丹巴縣半扇門鎮阿娘溝一村發生泥石流,整個村子幾乎消失,財產損失慘重。6月17日凌晨3點20分許,丹巴縣半扇門鎮梅龍溝發生泥石流,據前方工作人員和記者目測:在阿娘溝一村現場看到,村內肉眼可見的建築僅剩4、5棟,其他建築均已被衝毀。截止上午9:00,已累計疏散5000餘戶2萬餘人,救援正在進行中。據水利部監測,今年中國3月28日入汛,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
  • 泥石流災害常識
    2003年7月在四川丹巴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專家考察後認為,造成這次泥石流災難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地民眾的泥石流防災意識非常薄弱所以,遠離災害、避開險境是最好的防災方法。前往山區溝谷旅遊,一定事先要了解當地的近期天氣實況和未來數日的天氣預報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遊客應儘量避免大雨天或連續陰雨天前往這些景區旅遊。如恰逢惡劣天氣,寧可蒙受經濟損失、調整旅遊路線,也不可貿然前往。  地質專家告訴我們,泥石流、滑坡、崩塌的發生也有跡可循。
  • 會理縣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 130人緊急撤離
    布色木曲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記者9月18日從涼山州地災辦獲悉,9月15日至16日,涼山州會理縣六華鎮遭遇持續降雨,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由於應對防範措施到位,監測預警及時準確,堅決果斷組織21戶130人緊急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 泥石流、崩塌、滑坡……5張動圖看如何應對地質氣象災害
    7月5日、7月7日,山西省氣象臺先後發布預警,建議各地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注意防範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災害來了怎麼辦?5張動圖了解不同地質氣象災害的防災自救常識。外出旅遊遇到山洪如何自救?
  • 遇到山洪泥石流如何應對?
    還好 截至6月28日8時 我市轄區內未發現地質災害事故 >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易發的季節 遇到這些情況大家該如何應對?
  • 林業局:四川泥石流災害與山脈土壤巖石疏鬆有關
    中國政府現在致力於重點在發展和保護森林,大量植樹造林,還有保護森林,主要在這方面做工作。對於洪水和林業的關係,可能是多方面的,我們有些研究也發現,主要是看土壤和巖石結構是什麼樣的,比如說土壤很薄,底下全是巖石,而且這個地帶,像四川的山脈還在形成和生長過程中,比較疏鬆,如果上面承載量過多的話,可能會發生災害,也會引起滑坡,這和承載量有關係。但是,如果土地上的植被是合適的,就應該不會造成水土流失情況。
  • 雲南巧家縣特大洪澇泥石流災害調查
    但河道堵塞影響防洪得到了權威部門認可——雲南省水文水資源局昭通分局發布的調查報告說,爐房溝的河道防洪能力偏低,河道淤積嚴重,是此次洪澇泥石流災害致災原因之一。這次災害發生後,集鎮附近的爐房溝又被墊高了幾米,流域上遊還有新的滑坡和泥石流危險。昭通市水利局現場考察後認為,這段爐房溝河道要挖成35米寬、8米深才能滿足防洪要求,河道清理整治迫在眉睫。
  • 森林火災救防能力的短板是什麼?
    新華社發為撲救四川西昌森林火災,救援直升機在西昌邛海取水。 新華社發連日來,我國雲南、四川等多地連續發生森林火災。森林火災撲救是公認的世界級難題——不僅會對寶貴的森林資源造成毀滅性損害,還會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森林火災為何難防難控?哪些是造成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
  • 全球年均森林火災22萬餘起,今春我國森林草原火災不足800起
    據初步統計,今年1至5月,各級林草部門共出動專業、半專業防滅火隊伍超10萬人次,參與處置火情2000多起,由於處置及時,成災不足800起,最大限度減少火災發生及災害損失。今春以來,我國華北、華東和西南局部地區遭遇高溫、乾旱、大風等不利天氣,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居高不下,北京、山西、山東、四川等地相繼發生多起森林火災。
  • 國家森防指:深刻吸取他國教訓 嚴密防範森林火災
    5月20日,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發出緊急通知,通報當前俄羅斯、蒙古國森林火災情況,要求內蒙古、黑龍江、四川、雲南等高火險省(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認真吸取俄羅斯、蒙古國森林火災教訓,提高警惕,採取超常規手段,死看死守,嚴控火源,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方案和措施,全力以赴,確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大的問題。
  • 四川蘆山7.0級地震看對防範山區地震地質災害的啟示
    儘管距今7年過去了,但是仍然提醒人們要時刻警惕和防範大地震,尤其時發生在山區的大地震可能造成的地震地質災害。我們都知道,龍門山是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分界山脈,僅在數千米的橫向範圍內就存在兩千多米的巨大垂直落差,整個龍門山地區呈現出受構造控制,沿各級河流切深的高山峽谷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