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韓國新村運動 湘政協1號提案獻策新農村建設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月28日電(記者 肖前輝)「總結韓國『新村運動』的經驗和教訓,湖南的新農村建設應認清農業基本功能的轉型,準確定位發展的基本思路,立足湖南農村的共性和差異,積極探索本地新農村建設的模式……」

  這是正在此間舉行的湖南省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該省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聯名提出的《加快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即省政協「一號提案」中,關於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的建言。

  湖南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省,新農村建設基礎薄弱,「三農」問題突出,同時也是自然災害頻發區。該省農村人口比重大,風俗迥異,農村基礎差別大,發展潛力不同。在發展中存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加工度不夠,農村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穩定難度大,「農民增收」短期內難以實現等困難和制約因素。

  「一號提案」在結合湖南實際、總結韓國「新村運動」的成功和不足後指出:新農村建設應具有長期性、階級性、嚴密組織性。與政治的結合過於緊密,忽視對自然環境以及傳統文化的保護,沒有考慮到農村和城鎮人口的轉移規律,導致一部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變成沉默資本而形成浪費等教訓則應成為湖南新農村建設的警示。

  提案認為,湖南農業已由經濟性功能為主開始轉到以社會性功能和生態性功能為主的發展軌道上,因此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應定位於三點:跳出農業來謀劃農業的發展、跳出農民來籌劃農民身份的變遷、跳出農村來籌劃新農村建設。同時,還要立足湖南農村的共性與差異,積極探索該省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圍繞「民本鄉村」的建設,切實創新農村工作方法。  

  提案建議,建設新農村還要創新湖南新農村建設機制和工作措施;創新組織與制度,理順管理機制;立足實際,搞好規劃與設計;創新投入方式,解決資金問題;並圍繞新農村建設,力抓一批重點工程。

  「一號提案」得到了湖南省省委書記張春賢和代省長周強的高度重視。張春賢說,提案結合湖南實際,吸取相關國家農村建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創新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模式與工作方法,創新湖南新農村建設的機制和工作措施的具體科學對策。完


相關焦點

  • 韓國新村運動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為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的問題,韓國政府自20世紀70年代發起了「新村運動」,並設計實施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以政府支援、項目開發為紐帶,帶動農民自發地開展家鄉建設活動。這場以勤勉、自助、協同為基本精神的新村運動先在農村開展,隨後迅速波及到工廠、學校及城市,向全國範圍擴大,成為振興國家的動力源泉。
  • 韓國新村專家:中國新農村建設應有「中國方式」
    韓國新村專家:中國新農村建設應有「中國方式」 先生二十四日在中國社科院表示,中國的新農村建設應有中國的方式,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尊重農民自己的選擇。  金振?
  • 新村運動:韓國農村何以成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
    這項轟轟烈烈的農村改革被譽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之舉,時至今日,新村運動革新的成功對各國農村建設仍有啟示性的作用。新村運動的開端始於1971年,這也是新村運動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在於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民的居住條件。
  • 對韓國「新村運動」的兩點感悟
    郭松民  看了韓國前總理、現任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的李壽成對「新村運動」經驗的介紹(11月6日《人民日報》),我發現韓國經驗確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借鑑:  一是李壽成說,當時的韓國政府規定,「大學招生時須保證錄取一定比例的農村考生,且全部免費,政府提供獎學金。
  • 韓國「新村運動」真相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編者按: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央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的宏偉戰略。由於中國與韓國同處東亞,對儒家文化有著共同的體認,使得韓國「新村運動」經驗相比於歐美國家更具可借鑑性。各級政府也紛紛視韓國「新村運動」為農村現代化的成功樣板,甚至一度傳出中國將在未來3年內派出3萬名農業官員到韓國「取經」的消息。「新村運動」一時炙手可熱。
  • 新京報:學習韓國 建設新農村
    特別是韓國的新村運動,取得了很好的預期效果,成為不少國家學習和借鑑的典範。上世紀60年代,在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和擴大出口政策的作用下,韓國工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然而,在其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卻引發了城鄉之間發展嚴重失衡、城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等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韓國搞起了新村運動。
  • 韓國新村運動:五年實現農村現代化,成亞洲典範
    這項轟轟烈烈的農村改革被譽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之舉,時至今日,新村運動革新的成功對各國農村建設仍有啟示性的作用。新村運動的開端始於1971年,這也是新村運動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在於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民的居住條件。
  • 張左己考察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 應邀出席韓國社團歡迎活動
    東北網11月3日電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1日在韓國前總理、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的陪同下,考察了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及其研修院,詳細了解了新村運動的發展情況,對以勤勉、自主、協同為基本精神的韓國新村運動給予高度評價。
  • 韓國的「新村運動」
    上世紀70年代,韓國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出現了工農、城鄉發展嚴重失調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1970年4月,韓國政府發起了推動農民自主、自助的鄉村建設運動,稱之為「新村運動」,並確定「勤奮、自助、協作」為指導思想,將「擺脫貧困,開發地區社會」作為目標,以政府支援、項目開發為方式,帶動農民自發地建設家鄉,引導農村地區的綜合開發。
  • 中韓將開展新農村建設合作
    韓國新村運動的經驗將引入中國。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韓新農村建設合作籤字儀式」上,中國農業產業經濟發展協會會長李繁分別與大韓民國京畿道副知事俞蓮採率領的高層政府代表團籤署了《中韓投資合作備忘錄》,與大韓民國京仁日報社籤署了《韓國新村運動40年成果展覽展示會》和《中國農業幹部培訓基地》的合作協議。
  • 韓國「新村運動」的成功經驗
    韓國自1970年開始實施「新村運動」。起初階段是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改變農村貧窮落後面貌。後來延伸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提升農村產業化水平,並在全國倡導精神文明建設,完善全國性的新農村民間組織,把「新村運動」推向了高潮。韓國「新村運動」對加快城鎮化步伐、實現城鄉一體化、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韓國的新村運動及其啟示
    而在推進城鎮文明建設過程中,多元化力量的共同參與發揮了重要作用。韓國學者認為,新村運動既不是長官主導型,也不是民主型,而是全體官民共同促進的運動。政府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推動農村現代化。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新村運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後,政府行政領導逐步退出,村民的自治力量開始興起。全國各地以行政村為單位自發地組織了開發委員會主導新村運動,吸收全體農民為會員,並成立了青年部、婦女部、鄉保部、監察會,設立村莊基金,自發組織修築鄉村公路、整治村莊環境、發展文化事業和社會救助等活動。可以說,韓國農村建設、農業現代化以至經濟持續發展進步,得益於新村運動。
  • 社科院陳明:韓國「新村運動」 一場鋼筋水泥的消耗戰
    這一運動的貢獻,通常被歸納為以下幾點:(1)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變了農村面貌;(2)改良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比起經驗,更多的是教訓。其次,新村運動是一場帶有偶然性和工具主義色彩的「運動」,振興鄉村並非該運動的出發點。新村運動是樸正熙政府試圖通過精神動員以整合鄉村失敗後的選擇。換句話講,與其說新村運動是通過動員民眾建設鄉村,倒不如說是通過建設鄉村動員民眾。再次,新村運動之所以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農村現代化運動,一定程度上來自後來的包裝與宣傳。
  • 政協委員獻策推進提案落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巫偉敏 通訊員丁國瑞 「因此我認為,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創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產學研』一體化中心是對全國深化深港澳互利合作,推動新時期金融業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積極響應......」在今年1月舉行的福田區政協五屆六次會議上
  • 2006.03:韓國新村運動30年(李水山)
    韓國政府和學者們基於國情和農情,經過科學論證,組織實施了新農村建設與發展運動,把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和國家倫理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成功地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的跨越式發展。  新村運動的發起  韓國政府自1962-1971年實施了第一、第二個經濟發展5年計劃,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和擴大出口,但在此期間工農業發展嚴重失調。
  • 解鎖「鄉村振興」新思路,詳細解析韓國「新村運動」經驗!
    之後,政府又篩選出1.6萬個村莊作為「新村運動」樣板,帶動全國農民主動創造美好家園。自此,一場以「勤勉」、「自助」、「協同」為口號的「新村運動」在韓國轟轟烈烈地展開,並以燎原之勢,逐步演變為自發的運動,為「漢江奇蹟」奠定了基礎。
  • 韓國「新村運動」:幹!就能成功_文化_鳳凰網
    韓國「新村運動」:幹!新村教育是韓國新村運動成功的關鍵,這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還只是一句口號 麥圈/圖農民更關注眼前利益有時會影響新農村建設 麥圈/圖14年前,教育部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水山開始跟蹤研究韓國「新村運動」。
  • 樸槿惠聯大期間積極推廣「新村運動」 潘基文支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9月28日報導,當地時間26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大會暨聯合國發展峰會,並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圍繞「新村運動」的主題展開了交流。當天,樸槿惠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全體會議上發言後,出席韓國政府與聯合開發計劃署(UNDP)和經合組織(OECD)共同舉辦的「新村運動高層特別活動」。樸槿惠在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出「新村運動」全球化模式——「新農村開發模式」。潘基文隨後介紹了韓國「新村運動」國際化案例,並對樸槿惠的提案表示支持。潘基文表示,聯合國首次向會員國引進「新村運動」,自己身為韓國人,感到非常感動。
  • 住寧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入選2019年全國政協好提案
    近日,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好提案,共有55件提案入選。住寧全國政協委員朱奕龍提交的《關於為基層幹部「減負減壓」的提案》名列其中。 「形式主義害死人,只有唱功沒有做功。
  • 讓韓國走上現代化的「新村運動」(上):縮短城鄉差距
    早期的新村運動旨在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起步於農村建設事業,是農民自主的農村現代化事業;但新村運動並不限於農村,它是整個國家現代化運動的重要環節,是韓國經濟社會崛起的原動力。 新村運動之前,貧苦的韓國農村居民。為什麼會出現新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