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左己考察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 應邀出席韓國社團歡迎活動

2020-12-15 搜狐網

  東北網11月3日電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1日在韓國前總理、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的陪同下,考察了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及其研修院,詳細了解了新村運動的發展情況,對以勤勉、自主、協同為基本精神的韓國新村運動給予高度評價。

張左己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與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鑑韓國新村運動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水平。

  走進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研修院,依山傍水,如詩如畫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這裡是韓國最高的新村運動專門研修機構,每年有數萬人在此接受新村運動的培訓教育。張左己來到辦公樓,與研修院的員工親切交談,並饒有興致地走進幼兒園,向韓國小朋友表示親切問候。在研修院新村運動歷史館,張左己詳細詢問了韓國新村運動誕生、發展的歷程及其取得的成果。張左己表示,黑龍江省將積極與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聯繫,組織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學習考察交流活動,邀請這裡的專家到黑龍江省訪問講學,為黑龍江省的新農村建設提供可資借鑑的經驗。

  走訪過程中,張左己與李壽成就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廣泛交換了意見。

  張左己說,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在全面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同時,也正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韓國政府於1970年發起的「新村運動」,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項目開發和工程建設,使韓國由農業國家轉變為新興工業國家,實現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新村運動中央會在此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張左己希望進一步加強與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人員的交流和務實合作,建立互動合作機制,使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實現經常化和規範化,努力推動兩地間在農業品種選育和生產、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合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李壽成表示,對黑龍江省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他願意繼續為促進雙方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做出不懈的努力。

  副省長王利民陪同考察。

  又訊10月31日至11月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先後參加了21世紀韓中友好交流協會和韓中親善協會組織的歡迎活動,與韓國前政要、企業家、銀行家、教育家和新聞界朋友進行了廣泛接觸,並在省政府答謝宴會上致辭。

  張左己代表省政府對韓國政要及各界人士高度重視同黑龍江省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並對黑龍江(韓國)活動周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張左己說,黑龍江省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人力智力資源、富集的能源原材料、充足的工業用地和眾多的優惠政策,黑龍江願意以此次活動周為契機,充分發揮地域相近、親緣相通、文化相融等優勢,不斷擴大與韓國的友好交流與經貿合作,希望韓國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黑龍江,在促進兩地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作者:焦明忠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編輯: 孫嵐 國 內 國 際科 教 娛 樂社 會 體 育專 題 法 治

  相 關 新 聞:

  ·····

  綜 合 新 聞:

  ··········· 構建和諧龍江··冬來話供暖···我們的節日進入專題··········提拉-班克斯··········

  更多>>

相關焦點

  • 韓國的「新村運動」
    上世紀70年代,韓國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出現了工農、城鄉發展嚴重失調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1970年4月,韓國政府發起了推動農民自主、自助的鄉村建設運動,稱之為「新村運動」,並確定「勤奮、自助、協作」為指導思想,將「擺脫貧困,開發地區社會」作為目標,以政府支援、項目開發為方式,帶動農民自發地建設家鄉,引導農村地區的綜合開發。
  • 韓國的新村運動及其啟示
    韓國學者認為,新村運動既不是長官主導型,也不是民主型,而是全體官民共同促進的運動。政府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推動農村現代化。農村的電力供應、電話安裝、醫療服務、道路修建等工程設施,分別需要商工部、通信部、衛生部以及建設部等支持,為了促進各部門對新村運動的配合和支持,從1970年到1979年,總統讓所有內閣成員和國會議員都參加經濟計劃部每月舉行的經濟月評會。
  • 王石川:中國不必到韓國學習新村運動是大實話
    「中國不必到韓國來學習『新村運動』。」與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滿臉的笑容相反,這句開場白簡直就像是迎面的一盆冷水,讓專門請李壽成談新村運動經驗的記者有些茫然。  公允地講,李壽成赤心可鑑,他的坦誠和友好讓人動容。
  • 韓國「新村運動」的成功經驗
    韓國政府認為,儘管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目標,但具體選擇哪些項目,最終由村莊獨立決定,不能強制推進。在「新村運動」初期,由於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政府加大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對改善農村落後面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新村運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後,政府行政領導逐步退出了「新村運動」,村民建設的自治力量開始興起。
  • 2006.03:韓國新村運動30年(李水山)
    由中央內務部直接領導和組織實施,建立了全國性組織新村運動中央協議會,並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網絡,同時建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培養大批新村指導員。新村運動經過基礎建設階段,初步改變了農村的生活居住條件,引起了廣大農民的共鳴,調動了他們立足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婦女也開始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2、擴散階段(1974-1976年)。
  • 3萬官員考察韓國新村有感 村官只服務不拿工資
    "新村運動"。據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介紹,在未來的3年內,中國將派出3萬名農業官員到韓國考察學習。  韓國開展"新村運動"已有30多年,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變化?考察團都看到了什麼?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曾經到韓國農村考察的人士和韓國有關專家,請他們講述了他們眼中的韓國農村。
  • 韓國「新村運動」:幹!就能成功_文化_鳳凰網
    韓國「新村運動」:幹!新村教育是韓國新村運動成功的關鍵,這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還只是一句口號 麥圈/圖農民更關注眼前利益有時會影響新農村建設 麥圈/圖14年前,教育部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水山開始跟蹤研究韓國「新村運動」。
  • 讓韓國走上現代化的「新村運動」(上):縮短城鄉差距
    早期的新村運動旨在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起步於農村建設事業,是農民自主的農村現代化事業;但新村運動並不限於農村,它是整個國家現代化運動的重要環節,是韓國經濟社會崛起的原動力。 新村運動之前,貧苦的韓國農村居民。為什麼會出現新村運動?
  • 韓國新村運動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為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的問題,韓國政府自20世紀70年代發起了「新村運動」,並設計實施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以政府支援、項目開發為紐帶,帶動農民自發地開展家鄉建設活動。這場以勤勉、自助、協同為基本精神的新村運動先在農村開展,隨後迅速波及到工廠、學校及城市,向全國範圍擴大,成為振興國家的動力源泉。
  • 韓國「新村運動」真相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編者按: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央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的宏偉戰略。由於中國與韓國同處東亞,對儒家文化有著共同的體認,使得韓國「新村運動」經驗相比於歐美國家更具可借鑑性。各級政府也紛紛視韓國「新村運動」為農村現代化的成功樣板,甚至一度傳出中國將在未來3年內派出3萬名農業官員到韓國「取經」的消息。「新村運動」一時炙手可熱。
  • 韓國慶州崔氏中央宗親會代表團來寧交流考察
    隨著中韓兩國「互放善意」,為了謀求兩國文化、經濟合作再度騰飛,由南京金陵商會指導,崔致遠文化交流與發展研究會、韓國慶州崔氏中央宗親會、韓中文化教育友好協會共同主辦,江蘇浙商產業集團、中國草書研究院、南京惠淳書畫院、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研究院、南京欣晨文化藝術廣告有限公司、江蘇古嵐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韓國「新村運動」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韓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擺脫貧窮與落後,跨進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而「新村運動」對韓國經濟快速發展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國政府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開展「新村運動」的,目的是動員農民共同建設「安樂窩」,因為當時佔全國人口70%以上的韓國農民生產和生活狀況落後,而政府也沒有錢。
  • 韓國「新村運動」與日本「國民經濟倍增計劃」
    從韓國的「新村運動」到「漢江奇蹟」,從日本的「國民經濟倍增計劃」到目前推行的各項農政改革,日韓兩國政府都付諸巨大精力和財力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綜觀日韓兩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可以明顯看出,日韓兩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較高水平是兩國政府較早推行工業反哺農業、大力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加大農業法治化力度和強化農村教育的結晶。
  • 新村運動:韓國農村何以成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
    新村運動的開端始於1971年,這也是新村運動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在於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民的居住條件。不難看出,基礎設施的改變解放了國民的思想,男人們選擇合作建設,婦女們一改被壓制的苦悶,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決心,在新村運動中發揮了極其積極、正面的作用。1971年到1976年,這短短的五年時間內,韓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指揮建立了新村運動中央研究院,專門為新村運動的落實培養指導員,撥正了不少農村實現自救的方向。
  • 韓國新村運動:五年實現農村現代化,成亞洲典範
    新村運動的開端始於1971年,這也是新村運動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在於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民的居住條件。政府指揮建立了新村運動中央研究院,專門為新村運動的落實培養指導員,撥正了不少農村實現自救的方向。在改善了基礎設施後,政府還資助了農村修建自來水設施、電力設備、村民公管等公用設施等建設,發展多種經營。
  • 社科院陳明:韓國「新村運動」 一場鋼筋水泥的消耗戰
    自從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之後,很多人就把韓國「新村運動」、日本「造町運動」、我國臺灣地區「農村再生」等做法當成學習的典範。實際上,這些做法的經驗意義十分局限。特別是韓國新村運動,我們對之有太多的誤讀與想像;真實的新村運動不啻為一場「鋼筋水泥的消耗戰」。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一定要吸取韓國這一近鄰的教訓,避免過度建設和資源浪費。
  • 張左己在五常市鳳凰山調研並考察建設中的磨盤山水庫
    張左己考察了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聽取了山河屯林業局工作匯報。  張左己指出,我省旅遊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地市合力推進,已經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旅遊收入多年來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成為全國的旅遊熱點地區之一。但目前我省的旅遊業還存在著知名度不高、基礎設施落後、管理水平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 韓國新村運動傳奇老農「弟子」70萬(圖)
    資料  新村運動  韓國的新村運動正式啟動於1971年,剛開始時,中央政府計劃把預算的1%投入新村運動,後來慢慢增加,最多時達到了30%。目前韓國政府每一年安排於新村運動的資金,大致是總預算的13%到15%。
  • 對韓國「新村運動」的兩點感悟
    郭松民  看了韓國前總理、現任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的李壽成對「新村運動」經驗的介紹(11月6日《人民日報》),我發現韓國經驗確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借鑑:  一是李壽成說,當時的韓國政府規定,「大學招生時須保證錄取一定比例的農村考生,且全部免費,政府提供獎學金。
  • 樸槿惠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 介紹新村運動成功經驗
    資料圖片:韓國總統樸槿惠。   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總統樸槿惠於27日晚出席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對話單元。   據報導,樸槿惠在本次會議上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政府的作用,並在聯合國會議上不斷介紹了韓國推行新村運動的成功經驗。   此外,樸槿惠還出席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主持的氣候變化領導人午餐會。   樸槿惠說,為了落實新氣候體制,所有的國家必須切實履行作出的承諾。包括韓國和朝鮮在內,韓國將加強朝鮮半島氣候變化的應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