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麗寶的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小編父輩的那個年代,一個本科生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但反觀現在,一些國家類的招聘考試,要求的學歷基本都要「985、211」或者是「雙一流」。可以說,學歷現在成了一個人工作就業的敲門磚,當你不具備這塊敲門磚時,就算你再有能力你連面試都進不去。
聽起來比較殘酷,但是事實如此。社會發展巨快,人才的可替代性導致社會的競爭變得越來越快。我曾經帶過一個團隊,其中的一個小組長比較心直口快,他面對新來的實習生:「你行,你就上。不行,你就下,我換人。」
雖然語氣比較冷冰冰,但是沒辦法。面對著領導要求的任務和指標,你必須做到,你做不到總有人能做到,而你只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才能成為那個無法被替代的人。
對於我們作為家長的來說,我們深知闖蕩江湖是件不易的事情。因此很多家長希望自家的孩子能更優秀一點——最好贏在起跑線上。他們希望愛護自己早早上學,考一個重點大學,在外國讀研讀博,這些是對孩子們比較嚴要求有學習生涯有計劃的家長。
但是仍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們上幼兒園沒用純玩,上了大學也是放鬆純玩。甚至有很多的高三生還認為,只要自己熬過了高三這一年,上了大學我就可以撒歡的玩了,不學習也行,這樣的想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這兩個欺騙眾多家長的謊言,你中招了嗎
謊言1.上幼兒園「毫無用處」小玉在家中是個很活潑的孩子,但是每當她走進校園就變得唯唯諾諾,甚至還有很多的同學認為小玉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去年小玉上一年級了,但是小於每天都是悶悶不樂的。期末的考試,小玉的成績很糟糕,全是D。面對這樣的情況,小玉的媽媽表示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小玉沒有幼小銜接,直接上的小學。
不過,小玉的班主任可不贊同小玉媽的想法。在小玉的班主任看來,現在小學生的學習的知識不死板反倒很靈活,並且都是和幼小相銜接的。小玉沒有上過幼兒園,沒有經歷過集體生活,無論是學習還是和同學之間的相處她都很不適應。
現在幼兒園是重要的,因為它直接和孩子們升小學相銜接。如果家長讓孩子越過幼兒園,直接升入小學,孩子們無論從生活習慣還是思維上一時都很難扭轉過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謊言2.大學「就是玩」我家先生學校的很多老老師們還在秉持著:高中學生苦三年,到了大學就能放飛自我了。其實,這樣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
現在進大學的門檻很高,但是出大學的門很低。很多高中生,高中拼命學,到了大學瘋狂地享受著自由的「不摸」書本的生活:遊戲、網吧、逃課、敷衍了事的作業已經成了很多大學生大學生活的縮影。
而自己大學所學習的專業技能卻成了考前突擊才會看一看的知識,走出考場知識就全部消失。大學畢業,遊戲技能是個王者,專業技能是青銅。
進入社會,則屢屢碰壁。因為沒有人再把他們當作孩子,他們是一個成年人。他們會因為做不好事情,被領導罵;他們會因為專業技能不過關,熬不過實習期。
小編不知道幼兒園不用學習大學就是玩的說法是從哪裡流傳開來的。至今,仍有很多的家長被這兩個謊言騙。小編想說,醒醒吧為了我們孩子的未來。
幼兒園很重要,它並不單是孩子們的遊樂園
幼兒園並不單是孩子們的遊樂園。幼兒園是家中寶寶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寶寶們在幼兒園可以提前適應集體生活,也能學習相關的本領,為小學升學打基礎。
在這個時期們孩子們家長要慢慢的引領孩子們去學習,重視對家中孩子們行為習慣的培養。古人常說:三歲看到老。其實這主要是根據孩子們的行為習慣,來評定的。
大學很重要,它是行走江湖必備的「武器」
小編在上大學時,寢室有一個學霸,我們在寢室很少能看到她。沒課的時候她就去自習室,學完本階段的知識,就自己往下學。
周末她永遠是第一個起床,她走過最多的路就是寢室到自習室的路。大四第一個擁有了本專業的保研名額但是她放棄了,選擇去了英國讀研,研究生畢業後又被美國一所知名大學錄取為免費博士生。她的人生沒有開掛,只有自己默默無聞地付出。
大學時光很美,但是也很短暫。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不能時刻給孩子灌輸「大學隨便玩」的想法。大學很重要,我們所學的技能可能是日後行走江湖、養活自己的「武器」。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應該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因此,家長千萬不能為孩子灌輸錯誤的想法,還應儘量的把孩子們往積極的方面引領。
我是麗寶的媽咪,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布的內容,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