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1945年年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是否有佔領世界的能力?

2020-12-18 騰訊網

在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正式向同盟國投降,這代表著耗時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也拉開了接下來美蘇兩國冷戰的序幕。

密蘇裡號上日本外相重光葵籤署投降文件

儀式後的海空軍閱兵

那麼如果在二戰結束時,美國與蘇聯就爆發戰爭,美國有能力打下世界嗎?

先看看美國的實力,在二戰結束時,美國總人口是1億四千多萬,兵力達到了1100萬人,其中600多萬為陸軍,擁有坦克和自行火炮12800輛。

美國停放在日本的車輛

美國本土的飛機生產線

海軍擁有包括150多艘航海在內的大中型艦艇50000艘,空軍則保有一線720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美國的GDP直接佔當時世界的50%。

美軍特混艦隊

廢棄的發動機和旁邊的B29轟炸機

反觀蘇聯的城市和工業在戰爭中遭受到了德軍的嚴重破壞,整個經濟總量連美國的一半都不到。

1941年的史達林格勒

不過蘇聯人口還有1.53億左右,它的陸軍還是很強大,擁有1200萬軍人和21700輛坦克加各類型裝甲車,但飛機遠遠不足美國,只有2.2萬架左右,海軍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蘇軍重型坦克準備參加勝利閱兵

如果美國決定佔領世界,那基本上它的幾十個鐵桿盟友都沒啥意見的,可能就只是英國會抗議一下,要求保留本土的國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而中國這邊,解放軍肯定不同意美國的統治,不過國民黨多半會願意的,當國民政府一加

入美聯邦,解放軍為了中國人民能不再被戰火摧殘,肯定也只有妥協了,畢竟當時的美國還算得上一個君子,沒有完全掉錢眼裡去。

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宋美齡

美國這時基本已經拉攏了世界大部分國家,蘇聯在史達林的統治下,肯定沒那麼容易投降,一旦進入持久戰,蘇聯也吃不消了,要不史達林投降,要不蘇聯內部分裂。

史達林

這還是美國沒有使用的原子彈情況,只要挨了幾顆原子彈,誰還有信心硬槓啊,蘇聯可能都堅持不了1949年自己的原子彈研發成功就被消滅了。

蘇聯第一顆原子彈「鐵克瓦」實驗成功

不過在二戰剛結束時,蘇聯沒有主動挑起戰爭,美國是沒理由開戰的,它國內的反戰情緒也是在高漲之中,如果開戰,很可能蘇聯沒打下來,自己內部就先爆發革命了,所以最終美國放棄了軍事消滅蘇聯的計劃,而接下來四十多年的冷戰,也給了我們中國重新發展的時間

相關焦點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結局大相逕庭,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參與國之一,也是最悲慘的,戰爭結束前,中國爆發十月革命,政權被推翻,國家垮臺,沙皇一家慘遭屠殺,失去大片領土,新蘇維埃政權一誕生,就受到英美兩國集結的14個武裝國家的幹預,導致了長達4年的內戰,然而,二十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弱國悲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被迫割讓大片土地,但澤被劃歸波蘭闢為自由市,通往波羅的海的「但澤走廊」將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位於「但澤走廊」之東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孤島」。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為何沒有佔領全法國?而是讓維希法國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沒有全面佔領法國,當然是因為全面佔領法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德國選擇扶持維希政府來統治,這遠比德國自己統治更划算。而維希法國則有一定的權力,可以統治部分地區和指揮部分軍隊,不過要受到德國的監督和控制。維希法國為何有一定的自主權?難道是德國的寬容和大度?當然不是,維希法國能有一定的自主權,完全是自身的實力爭取的,確切的說,是法國原來的實力。
  • 俄羅斯發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銅鎳合金幣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這場戰爭對於世界各國所有飽受戰爭折磨的人民來說,都是難以撫平的傷痛。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和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和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主要參戰國。二戰中,兩國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由於英國在二戰中表現非常拙劣,和美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英國和美國相差甚遠,根本沒法相比。
  • 2020年中考歷史複習提綱: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慕尼黑會議 :     1938、9 德、意、英、法     A、原因:德國法西斯對外擴張;英法的姑息縱容     B、內容:籤訂慕尼黑協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6.7.8)
    Mk 2手榴彈Mk 2手榴彈是美國製造的,從1918年到1960年代是美國陸軍步兵的標準手榴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被使用。Mk 2因其外錶帶花紋的凹槽金屬機身和「易碎」手榴彈而被美軍稱為「菠蘿」。原始的Mk 2的螺紋為3/8英寸,底部為用於填充炸藥的開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下原子彈,為什麼不是東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怎樣慘痛的代價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堅持在最後一刻的日本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兩枚原子彈,造成十幾萬人的傷亡和不可估量的損失。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投射原子彈在長崎和廣島呢?德國的納粹倒臺後,軸心國集團只剩下日本在苦苦的掙扎了。
  • 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為何沒有從北海道登陸日本?三條原因告訴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場人類大會戰。在戰爭末期,蘇聯在結束了歐洲的戰事後又拉開了在遠東的軍事活動,其目標是援助中國對日作戰。但是,當時佔盡優勢的蘇聯為何沒有從北海道直接登陸以威脅日本,反而從中國的東北進軍呢?
  • 王昊聊埃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埃及,納哈斯政府戰時政策
    今天和大家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埃及。1.埃及捲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國際形勢險惡,德意日法西斯挺而走險,走上對外戰爭道路。1936年5月義大利佔領衣索比亞,陳兵利比亞,矛頭直指埃及。埃及王室中與義大利有親緣關係的勢力出現捨棄英國另擇新主的離心傾向。埃及人民飽嘗一次大戰的痛苦,反戰情緒普遍,但也有部分知識分子和軍人把脫離英國統治的希望寄予英國成為戰敗國,因而對德意抱有幻想。英國感到埃及潛伏著的政治危機,便大力扶植親英勢力,並利用「英埃同盟條約」將埃及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罕見彩照,美軍與日軍在海島激烈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是最激烈和血腥戰場之一,不僅盟軍,法西斯日本在戰爭中受到巨大人力損失。1944年美軍襲擊了誇賈林,馬紹爾群島的日本基地,即將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當時面對盟軍部隊日本在戰場上對抗十分激烈。
  • 二次世界大戰的十大經典戰役
    10月6日,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被滅亡了。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宣戰,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2、血灑長空——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
  • 中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戰勝國卻收不回釣魚島
    比利時德語區與中國釣魚島張興慧自從有了國家,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每次戰爭結束,戰勝國佔領或者敲詐戰敗國,戰敗國割地、賠款,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歷史總是不乏滑稽和不公,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事,有時卻偏偏不能天經地義地發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法屬北非登陸戰
    十五、法屬北非登陸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第3年時,整個歐洲只有蘇聯單獨在同德軍作戰。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美國主張向西歐反攻,而英國主張向南歐反攻。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這是東部戰線的一場關鍵戰役。進入蘇聯後,德國人於1942年7月開始戰鬥。在史達林格勒戰鬥了六個多月後,德國第六軍被包圍並被俘。蘇聯的這次勝利是東部戰線的轉折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華沙保衛戰
    這次戰役在蘇軍的語彙中又被稱為「第二次史達林突擊」,解放了整個第聶伯河右岸的烏克蘭,使蘇軍在400公裡正面上前出到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交界的國境線。蘇軍在國境線上舉行了盛大的儀式,這個儀式意味著從這時起在這個方向上戰爭將轉移到敵戰國領土上進行,蘇軍將打出國門,尋殲盤踞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德軍集團。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之間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 61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
  • 他是美國人,卻深受日本人的愛戴,只因佔領日本時做出的這些貢獻
    一般來說,作為一個佔領者肯定會受到當地百姓的痛恨和厭惡,但是美國卻有一個將軍打破了這個「魔咒」,這個將軍就是美國名將——麥克阿瑟。麥克阿瑟代表美軍佔領日本時,卻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愛戴,這是難以想像的事情,那麼他到底為日本人做出了什麼貢獻呢?
  • 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何打不起來?在21世紀,又為何很少發生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士兵 到了21世紀,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急劇下降,在21世紀每年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比自殺身亡的人數還要少,例如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