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多美蛋糕缺少規定信息 原告提出十倍索賠難獲支持

2020-12-16 網易財經

  去年8月,吳先生分別在昌平區三家味多美的門店訂購了共一百多個生日蛋糕,總價值五萬餘元。隨後,吳先生以蛋糕包裝上沒有標明生產日期、淨含量等法定信息為由,將味多美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十倍賠償。昨天,本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

  庭審

  雙方各有說辭 法庭將行調解

  吳先生說,蛋糕配送到指定地點時,他注意到,蛋糕的包裝盒上沒有標明生產日期,依法應該標明的生產廠家、淨含量等信息在包裝上也找不到。「當天我們就把蛋糕存在了庫房,找了食藥監局投訴。」

  隨後,吳先生以味多美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及相關行業規定為由,起訴要求對方退還貨款並主張十倍賠償,金額達56萬餘元。

  「我們取得的是餐飲服務許可證,銷售的蛋糕屬於現制現售的產品。」味多美的代理人表示,這類產品並不需要標明相關信息,「這其實和飯店裡賣的魚香肉絲是一個性質的,你可以在飯店吃,也可以打包帶走。」

  味多美代理人表示,產品的淨含量、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在門店展示櫃檯的價籤上都有顯示;這些價籤在全市的門店都能看到。

  「沒有,絕對沒有。」吳先生反駁說,在他們預訂蛋糕時,並沒有看到門店內有價籤,「這是在我們投訴後他們才製作的!」

  味多美代理人表示,「我們要提醒吳先生注意,《食品安全法》所賦予消費者十倍賠償的權利,需要存在食品安全違法的事實。而原告僅僅主張包裝上的規定,顯然是沒有主張十倍賠償的依據的。」

  「你不能說人吃壞了才找你,這是隱形的傷害。」吳先生認為,沒有保質期,就不知道對方存放了多長時間,「要是存了一個月,還能吃嗎?」

  雖然雙方各執一詞,但也表示願意接受調解。法庭將在庭後組織調解。

  走訪

  記者店面所見 標註日趨完備

  昨天,在十裡堡的一家味多美門店內記者看到,烤制好的蛋糕前都擺放有印著主要原料、保存條件等信息的價籤,上面還印有監督電話。價籤顯示,生產日期「見圍邊封口處」。而在蛋糕包裝盒上,記者也看到了保質期、儲存要求等信息。店員表示,雖然包裝上沒有標註生產日期,但在給顧客開訂單時,會在單據上寫明製作時間。

  北京的蛋糕店有多個知名品牌,在金鳳呈祥草橋店內,記者看到各類蛋糕標牌的信息也都十分齊全,貨架上成品蛋糕的生產日期被插在價籤一側。在蛋糕包裝上記者同樣沒有發現填寫生產日期的位置,但店員在開單據時也會註明。

  好利來則表示,他們的生日蛋糕坯體都是廠家統一運送來的,一般都是當天製作,冷藏可以保存36小時。在產品合格證上會標有生產日期,而包裝盒上僅有配料表等信息。

  分析

  堅持十倍索賠 可能難獲支持

  其實,這並不是吳先生第一次和蛋糕較勁了。去年12月23日,昌平法院就曾開庭審理了吳先生與金鳳呈祥的官司,據了解,延慶法院也曾受理了吳先生的一起消費合同糾紛。而吳先生的訴請,都是以蛋糕法定信息標註不清為由,要求十倍賠償。昌平法院的案件仍未審結,而延慶法院的判決結果對吳先生不利,目前吳先生已上訴。

  北京凱浩律師事務所李凱律師分析,如果堅持以《食品安全法》作為索賠依據,吳先生的請求可能難以被支持。「因為根據法律規定,食品只要無毒無害,符合營養要求,對人體不造成急慢性危害,就不存在食品安全違法,也就不涉及所謂的十倍賠償。」

  但李凱律師也指出,如果吳先生敗訴,即便其確為「知假買假」,也不會面臨刑事處罰,但吳先生的付出代價將是五萬餘元的蛋糕款,以及訴訟所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等成本。

  「輸了我也認了,主要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有這個權利。」吳先生表示,索賠能夠得到經濟利益只是一個方面,這也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提醒

  打假可能受損 走偏也能涉罪

  吳先生是否「知假買假」,不必妄斷,因為去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已發布《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表示食品、藥品行業的「知假買假」行為可受法律保護。

  中國消法研究會會長河山先生曾公開表示,知假、買假、打假對社會是有好處的,「國家不花一分錢,把消費者動員起來,就能打掉假貨,何樂而不為呢?」目前,已有多起原告「知假買假」而勝訴的案例。

  但需要提醒的是,打假者如何避免因自己的判斷或操作失誤而造成經濟損失或因要挾而涉罪敲詐。

  「根據《刑法》規定,敲詐勒索罪需要行為人對被害人有威脅行為。」李凱律師表示,一些打假人如果不滿足於通過訴訟索要賠償。而是選擇了以此要挾,向商家索要高額的「封口費」,或藉助媒體向商家施壓,構成了對商家的威脅,這就可能涉嫌敲詐罪。

  「不管是職業打假人還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維權時都要採取正當的方式和途徑。」李凱律師提醒,法律是不可觸碰的底線。

  劉蘇雅/文 劉蘇雅 左寧/攝

相關焦點

  • 味多美蛋糕未標保質期 消費者索賠56萬
    原標題:蛋糕未標保質期消費者索賠56萬   新京報訊 (記著李禹潼)「買了一批蛋糕,都沒有生產日期」,消費者吳先生說,他在北京味多美三家門店一次性購買了5萬元蛋糕,卻發現外包裝上未標註保質期等信息,遂將對方告上法庭,要求十倍賠償。   日前,此案在西城法院審理,並將於庭後繼續調解。
  • 蛋糕未標保質期消費者索賠56萬
    數字版首頁 > 第A08:北京新聞·城事 上一篇 蛋糕未標保質期消費者索賠56萬 包裝無保質期,消費者告味多美討十倍賠償,「12331
  • 味多美蛋糕未標註保質期 消費者要求10倍賠償
    去年8月,市民吳先生在位於昌平區的三家味多美的門店訂購了共一百多個生日蛋糕,總價值五萬餘元。隨後,吳先生以蛋糕包裝上沒有標明生產日期、淨含量等法定信息為由,將味多美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十倍賠償。近日,該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原標題:「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 祝壽蛋糕未送達 消費者起訴味多美索要賠償
    全家人給冼先生的奶奶過80大壽,可訂好的生日蛋糕卻沒有按時送到,導致老人的生日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經雙方協商未果後,冼先生將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第十五西餅店訴至法院,要求返還蛋糕款並支付精神損失費1488元。
  • 職業打假人獲十倍賠償,走紅判決書引熱議
    基於上述證據,此案一審青島市李滄區法院認為,原告韓先生當庭出示了全部涉案紅酒,證明原告沒有進行食用。而原告數次進行購買後向法院提起本案訴訟,且在其他法院也提起若干「進口紅酒無中文標識」的索賠案件,可以認定原告在被告處購買涉案紅酒,目的是為了營利,因此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不屬於消費者。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5年前,劉某先後在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上花10萬餘元購買86盒海參,隨後以未標生產日期、標籤中標明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為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方返還購物款、公證費,以及增加十倍貨款賠償等費用,總計百萬餘元賠款。
  • 【案例】進口日本清酒無中文標籤 法院因其職業打假人身份駁回十倍賠償要求
    原告徐偉訴被告佛山市禪城區長坂壽司店產品責任糾紛一案,本院於2016年7月20日立案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於2016年8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偉和被告委託訴訟代理人肖禹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徐偉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退還原告貨款6800元並賠償68000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 標籤不合格家樂福雙井店被判十倍賠償
    隨後衛先生認為麵包外包裝涉嫌虛假宣傳,馬鈴薯澱粉和旗魚鬆在標註等級和成分含量方面有瑕疵,因此將家樂福雙井店告上法庭,要求賠償貨款,並要求十倍索賠。一審法院審理後支持了衛先生的訴訟請求,家樂福對於旗魚鬆案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近日北京市三中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味多美偷蛋糕兌換碼 他倆是有多饞
    在上海一家網絡公司上班的90後小夥陳某,本來有著美好的前景,卻因一時貪念,利用技術「黑」進味多美公司網站,盜走價值36萬餘元的蛋糕券電子兌換碼轉賣。他的同事楊某因幫助行為及盜竊公民個人信息一併被抓。昨日,二人在西城法院受審(如圖)。
  • 日法院改判二戰華工案原告各獲賠550萬日元(圖)
    日法院改判二戰華工案原告各獲賠550萬日元(圖) 廣島高等法院取消了一審中廣島地方法院中方原告敗訴的判決,改判為原告勝訴,同時還判處被告西松建設公司按照原告提出的賠償請求全額賠償中方原告。  二審判決中,廣島高院的鈴木敏之審判長要求被告向每一名原告支付550萬日元(1美元約合108日元)的賠償,總金額達2750萬日元。這是日本的高等法院首次對中國勞工賠償訴訟案作出賠償判決。
  • 味多美陷商標爭奪戰:味多美疑被天津大好大搶註
    業內人士認為,大好大註冊了「味多美」相關商標,依法可以使用,但北京味多美已經經營該品牌多年,擁有使用「味多美」商標的優先權,若向知識產權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大好大註冊的「味多美」品牌恐被宣布無效。「味多美」零食10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大好大啟用「味多美」品牌。
  • 蛋糕保鮮劑被指侵權造假 東莞企業索賠200餘萬元
    蛋糕保鮮劑被指侵權造假 東莞企業索賠200餘萬元 2014-05-19 13:44:415月16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便公開審理一宗涉及食品添加劑造假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案件,被侵權方為此提出超過200萬元的高額賠償要求。  被侵權方 索賠高因侵權時間長  位於中堂鎮的廣東廣益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益公司」)是一家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及銷售的企業。
  • 經營含有櫻花配料的果凍,食品經銷商被判十倍賠償
    而國家法律法規對食品原料有明確規定,但是生產及銷售廠家視而不見,原告認為涉案商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因此,為保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依法向貴院提起訴訟,請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請。被告大田縣某網店未作答辯。
  • 味多美蛋糕全部選用天然乳脂奶油
    日前,味多美宣布,從本月起對蛋糕奶油進行升級,味多美蛋糕產品將全部選用天然乳脂奶油。天然乳脂奶油是奶油中的高端品類,在口感、營養等方面均優於植脂奶油。針對天然乳脂奶油不易定型、不易常溫保存的特點,味多美技術革新,改進了打奶油工藝和製作工藝,並為產品包裝添加冰包,使蛋糕更方便保存;原料供應方面,則與國際知名的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安佳品牌新期締結了1500噸天然乳脂奶油、奶酪的合約大單。
  • 生日蛋糕失約 八十大壽添堵
    1月1日,30多名家人來到全聚德烤鴨店為老人祝壽,可一直等到12點生日蛋糕還沒到。經電話聯繫「味多美」,對方回答「蛋糕已經被李小姐取走」。「取蛋糕的憑證還在我手裡呢,怎麼會被取走。」冼先生說,在與「味多美」交涉後,才發現因工作人員失誤蛋糕被人誤領。冼先生稱,一大家人都在包間裡等得很著急,他讓「味多美」趕緊再做一個蛋糕送到全聚德,錢款另付。
  • 生日蛋糕裡面吃出塑料手套 顧客獲賠二千六
    東方網2月7日消息:大年初五那天,王先生為慶賀媽媽生日,在味多美崇文門店花185元為媽媽定製了生日蛋糕,晚上切蛋糕時卻從水果夾層裡拉出一整隻塑料手套的消息。昨天下午,王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說,經過交涉,他們一家獲賠2600元。   王先生告訴記者,消息見報後,引起了各方重視。味多美店方的法律顧問也出了面。
  • 八達嶺老虎傷人案昨開庭,原告索賠218萬,園方稱無過錯
    原告趙女士和家人向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索賠總額超過218萬元。涉事雙方的責任認定成為庭審的焦點。事件回顧:關注 | 兩名女遊客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遭老虎襲擊 1死1傷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這起事件在法院分為兩個案子處理:第一個是針對趙女士的母親被老虎咬傷致死,由趙女士,以及趙女士的父親和外公作為原告,起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侵犯了生命權,索賠149萬餘元;第二個是關於趙女士被老虎咬傷,由趙女士本人作為原告,起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侵犯了健康權,索賠
  • 偷吃「味多美」「美多味」被重罰
    經查,當事人北京美多味科貿有限公司自2016年7月5日至2017年4月12日,在其經營場所內從事加工製售麵包、餅乾、蛋糕及銷售預包裝食品的經營活動,對外經營的門頭牌匾為「美多味」字樣,與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各門店牌匾上的「味多美」近似;用於經營的塑膠袋上印有「美多味」及「médowo」字樣,與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所使用塑膠袋上的「味多美」和「Wedome」近似。
  • 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被判獲賠100萬!北京法院支持食品職業打假
    職業打假人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近日終審被判獲賠107萬餘元法院在判決書中態度鮮明地對食品領域職業打假索賠的積極意義予以高度肯定2.一審法院判決支持劉某退貨,但因其為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經一審法院檢索關聯案件,僅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劉某在北京多個區縣法院提起過數十起購買商品後進行索賠的訴訟。一審法院認為:因涉案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因此劉某要求李某及棒仔島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及公證費2500元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