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社公布了全球最富有的25個家族名單,其中一個家族來自中國,是恒基集團的李兆基家族。
不過,對於一心只關注美食的小美來說,最顯眼的還是費列羅家族。
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個費列羅!靠賣巧克力賣出298億美元的身家,網友不禁吐槽:原來賣巧克力這麼賺的嗎?
其實,這個榜上賣巧克力的還不止費列羅一家。排名第二,僅次於沃爾瑪連鎖超市背後的沃爾頓家族的,是瑪爾斯家族,這個家族所創立的瑪氏集團,旗下最有名的品牌,就是德芙。
沒錯,就是在超市收銀臺旁邊的貨架上,總是會跟一些口香糖擺在一起的德芙巧克力。
另外,「橫掃飢餓,做回自己」的士力架,和「再看我就把你吃掉」的M豆,也都是瑪氏集團的著名品牌。
德芙屬於平價產品,費列羅則走高端路線,士力架主打補充能量,必要時刻用來充飢,M豆則專注於「收割」小孩子,不得不說,中國人的巧克力「審美」,簡直被這兩個超級大家族「安排得明明白白」。
對於中國人來說,巧克力基本就是一種普通的甜食。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還曾經是被發放給士兵的「戰備物資」,算是軍用口糧的一種。一直到現在,很多國家的單兵口糧裡還是會有巧克力的存在。
而在我們隔壁的日本,巧克力更是一種「表白文化」。
對於日本女孩子來說,情人節送巧克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僅要給喜歡的人送,也要給關係好的人送。送給喜歡的人的巧克力叫做「本命巧克力」,送給一些關係比較好,或者曾經幫助過自己,想要表達謝意的人的巧克力,叫做「義理巧克力」。
寫到這裡,又不禁感慨,日本人果然還是日本人,什麼事情都要搞出一堆花樣來讓人遵守,雖然很有儀式感,但也非常麻煩啊。
很多女孩子都會做手工巧克力,不過大部分不是親自做的,而是把買來的巧克力融化之後再重新塑形,就可以做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再送給別人,也可以算是自己手工做的啦。
不過,也有一些女生為了表現自己的真誠,會從可可粉開始親手製作巧克力,小美也曾經嘗試過,但是不得不說,失敗率是真的很高……為了不浪費食物,我們還是買著吃就好了。
也許是因為巧克力苦澀之中又有點甜的特性,它也被賦予了很多愛情方面的意義,在情人節,送巧克力往往比送花更實惠——當然,前提是你的對象最近沒有在減肥。
在歐洲,巧克力文化就像我們的茶文化一樣,是非常有講究的,真正精緻的巧克力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一般人是沒有那個機會一飽口福了。
瑞士和比利時的巧克力工藝都是世界聞名的,日本的抹茶巧克力也是別出心裁。在廣大女性朋友和兒童的「努力」下,巧克力廠商想不賺錢都很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