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獅子山下》MTV
解說:這首幾乎每個香港人都能哼唱的《獅子山下》由樂壇已故歌星羅文創作。1973年,有著「樂壇教父」美稱的羅文,以一曲《獅子山下》唱出千萬港人的心聲,此曲也成為代表「香港精神」的經典佳作。
出鏡:新華社報導員 金小菲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們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香港著名的獅子山,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探尋一下與這座山有關的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解說:獅子山,坐落在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是香港著名的地標。獅子山得名於一個傳說--香港九龍地區過去有9龍為患,所以上天派了一隻獅子下凡鎮壓。現在的八仙嶺就是其中被收服的八條龍,而餘下一條則被獅子壓在腳下。那一隻獅子就是現在的獅子山,而被壓著的第九條龍就是九龍山 ,但已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因為擴建啟德機場而被夷平。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級農林督查 李豐良
在九龍半島同新界之間呢就有一條山脈由東向西將它們分開了。那其中就有一座山就很出名的,大家都知道這就是獅子山。那麼這個形狀呢就非常像獅子,獅子頭就向著西,獅子尾呢就向著東。
解說:獅子山的主峰高495米,山腳貼近市鎮,是居民的安樂窩;山頂路險崖陡,是勇者的挑戰地。獅頭峰為裸露的巖石,懸崖獨佔百尺。「獅胸」下南面有一處峭壁,在峰頂南面可俯覽九龍全境和遠眺香港島。北面可盡眺沙田群峰、吐露港、八仙嶺和大帽山。獅子山形成於上侏羅紀時代。山體以花崗巖為主,主要的花崗巖種類有宋崗巖、長洲巖及馬鞍山巖。除此之外,獅子山還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級農林督查 李豐良
植被呢,向南這邊就比較陡峭些,沒這麼多原生植物,那後來呢我們就種了好多臺灣相思。而另外一邊呢,向沙田那邊呢,就比較平一些,有原生的樹林,有大頭茶,有枸杞啦,好多原生植物。獅子山附近呢,有兩種比較常見的動物,黑耳鷹和靈猴。靈猴在香港來說,這兒佔大多數,有近五百幾隻。
解說:除了酷似獅身的主峰,獅子山中最出名的要數「望夫石」了。2007年,這塊石頭獲選為香港最美的巖石,而關於它的傳說也在坊間廣為流傳,可謂「家喻戶曉」。
出鏡:新華社報導員 金小菲
關於望夫石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呢有一位農家婦人,她的丈夫為了生計漂洋過海去異地來謀生卻不幸的是在海中遇到了意外,葬身在了海裡面。傷心欲絕的婦人每天還是守望在這裡等待丈夫歸來。久而久之,化作了我身後的這個望夫石,永遠守望在了山間。
解說:盼夫歸來的婦人永遠留在了悲情的傳說中,而在現實世界裡,卻真真正正有著一位守護山林的老人。他就是黎興。黎師傅從1997年起開始負責獅子山的日常護理工作,一幹就是16年。他告訴我們,獅子山上很多的樹木都是他親手種的。他說,平日裡修路、修指示牌、栽樹這些工作不管怎麼繁重都不覺得辛苦,最讓自己痛心的是「打山火」。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技工 黎興
因為自己種片樹林,被那些行山人士,被那些火種燒掉了,就比較會可惜點了。因為我們種的時候實在是太辛苦了,因為每次要擔100多棵樹要走幾個小時。都很困難啊。為什麼呢?因為有的峭壁有的灘我們都不知道。會比較好辛苦,火場又熱又有塵,就會好辛苦。
解說:黎師傅說,雖然現在他已經退休,但還是會經常約一班老同事到獅子山上走走。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技工 黎興
有時候約好一起行下山啦,去第二區看下。就會回看自己做過的那些事啊。大家說下啦,高興下。做的差不多大家都能做出點成績出來,個個都會比較開心點。種的那片樹林,種出來長出來,大家都覺得好漂亮呀。
解說:真正讓獅子山馳名中外的原因其實是它所衍生出的「獅子山精神」。說起獅子山精神的起源,還要從1973年香港電臺播出的一部單元劇《獅子山下》開始講起。這部劇集陸續播出長達21年,講述了香港草根階層面對生活挫折,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獅子山下的黃大仙地區,「獅子山」也因此成為了這一精神的代名詞。
其實,獅子山的得名還要從二戰以後說起。戰後大量的新移民無法進入太平山這樣的核心聚居區,也無法負擔九龍的高地價,只得在獅子山腳下居住下來。成為獅子山精神的起源。
同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鄭宏泰
戰後那些新移民湧到香港之後,九龍半島也進不去,所以那邊的地價也是非常貴的,所以他們是可以在獅子山腳底下的一些山邊住下來。住的地方其實是木屋,所以也不是上到那些樓房的東西。所以其實那個環境是不好的。他們需要在一種非常不好的環境之下去求生存、去奮鬥、去變通,所以那裡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新的低下階層的奮鬥的那個故事。
解說: 2002年香港經濟蕭條期間,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在宣讀完他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後,朗誦起了《獅子山下》歌詞作結語,使社會掀起了一場《獅子山下》熱。「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一時間,「獅子山下」成為香港人團結一心,共度難關的勵志豪語,而獅子山也成為了人們心中那一段充滿力量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