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下: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2020-12-21 安徽門戶網站

同期:《獅子山下》MTV

解說:這首幾乎每個香港人都能哼唱的《獅子山下》由樂壇已故歌星羅文創作。1973年,有著「樂壇教父」美稱的羅文,以一曲《獅子山下》唱出千萬港人的心聲,此曲也成為代表「香港精神」的經典佳作。

出鏡:新華社報導員 金小菲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們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香港著名的獅子山,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探尋一下與這座山有關的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解說:獅子山,坐落在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是香港著名的地標。獅子山得名於一個傳說--香港九龍地區過去有9龍為患,所以上天派了一隻獅子下凡鎮壓。現在的八仙嶺就是其中被收服的八條龍,而餘下一條則被獅子壓在腳下。那一隻獅子就是現在的獅子山,而被壓著的第九條龍就是九龍山 ,但已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因為擴建啟德機場而被夷平。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級農林督查 李豐良

在九龍半島同新界之間呢就有一條山脈由東向西將它們分開了。那其中就有一座山就很出名的,大家都知道這就是獅子山。那麼這個形狀呢就非常像獅子,獅子頭就向著西,獅子尾呢就向著東。

解說:獅子山的主峰高495米,山腳貼近市鎮,是居民的安樂窩;山頂路險崖陡,是勇者的挑戰地。獅頭峰為裸露的巖石,懸崖獨佔百尺。「獅胸」下南面有一處峭壁,在峰頂南面可俯覽九龍全境和遠眺香港島。北面可盡眺沙田群峰、吐露港、八仙嶺和大帽山。獅子山形成於上侏羅紀時代。山體以花崗巖為主,主要的花崗巖種類有宋崗巖、長洲巖及馬鞍山巖。除此之外,獅子山還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級農林督查 李豐良

植被呢,向南這邊就比較陡峭些,沒這麼多原生植物,那後來呢我們就種了好多臺灣相思。而另外一邊呢,向沙田那邊呢,就比較平一些,有原生的樹林,有大頭茶,有枸杞啦,好多原生植物。獅子山附近呢,有兩種比較常見的動物,黑耳鷹和靈猴。靈猴在香港來說,這兒佔大多數,有近五百幾隻。

解說:除了酷似獅身的主峰,獅子山中最出名的要數「望夫石」了。2007年,這塊石頭獲選為香港最美的巖石,而關於它的傳說也在坊間廣為流傳,可謂「家喻戶曉」。

出鏡:新華社報導員 金小菲

關於望夫石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呢有一位農家婦人,她的丈夫為了生計漂洋過海去異地來謀生卻不幸的是在海中遇到了意外,葬身在了海裡面。傷心欲絕的婦人每天還是守望在這裡等待丈夫歸來。久而久之,化作了我身後的這個望夫石,永遠守望在了山間。

解說:盼夫歸來的婦人永遠留在了悲情的傳說中,而在現實世界裡,卻真真正正有著一位守護山林的老人。他就是黎興。黎師傅從1997年起開始負責獅子山的日常護理工作,一幹就是16年。他告訴我們,獅子山上很多的樹木都是他親手種的。他說,平日裡修路、修指示牌、栽樹這些工作不管怎麼繁重都不覺得辛苦,最讓自己痛心的是「打山火」。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技工 黎興

因為自己種片樹林,被那些行山人士,被那些火種燒掉了,就比較會可惜點了。因為我們種的時候實在是太辛苦了,因為每次要擔100多棵樹要走幾個小時。都很困難啊。為什麼呢?因為有的峭壁有的灘我們都不知道。會比較好辛苦,火場又熱又有塵,就會好辛苦。

解說:黎師傅說,雖然現在他已經退休,但還是會經常約一班老同事到獅子山上走走。

同期: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技工 黎興

有時候約好一起行下山啦,去第二區看下。就會回看自己做過的那些事啊。大家說下啦,高興下。做的差不多大家都能做出點成績出來,個個都會比較開心點。種的那片樹林,種出來長出來,大家都覺得好漂亮呀。

解說:真正讓獅子山馳名中外的原因其實是它所衍生出的「獅子山精神」。說起獅子山精神的起源,還要從1973年香港電臺播出的一部單元劇《獅子山下》開始講起。這部劇集陸續播出長達21年,講述了香港草根階層面對生活挫折,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獅子山下的黃大仙地區,「獅子山」也因此成為了這一精神的代名詞。

其實,獅子山的得名還要從二戰以後說起。戰後大量的新移民無法進入太平山這樣的核心聚居區,也無法負擔九龍的高地價,只得在獅子山腳下居住下來。成為獅子山精神的起源。

同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鄭宏泰

戰後那些新移民湧到香港之後,九龍半島也進不去,所以那邊的地價也是非常貴的,所以他們是可以在獅子山腳底下的一些山邊住下來。住的地方其實是木屋,所以也不是上到那些樓房的東西。所以其實那個環境是不好的。他們需要在一種非常不好的環境之下去求生存、去奮鬥、去變通,所以那裡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新的低下階層的奮鬥的那個故事。

解說: 2002年香港經濟蕭條期間,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在宣讀完他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後,朗誦起了《獅子山下》歌詞作結語,使社會掀起了一場《獅子山下》熱。「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一時間,「獅子山下」成為香港人團結一心,共度難關的勵志豪語,而獅子山也成為了人們心中那一段充滿力量的神話。

相關焦點

  • 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同樣端坐於香港人的精神高地,成為艱苦打拼的香港精神的化身。它見證了香港由一個小漁村到今日國際化大都市的艱辛歷程。因為當時的香港社會發生了一些變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獅子山下的貧民區,聚集了不少從大陸來的年輕人。他們窮困潦倒,身無分文,只能住在香港九龍港島一側的寮屋、唐樓、公共房屋裡,通過做苦力維持基本生活。
  • 香港的獅子山精神還在嗎
    香港的這場風波中,歌曲《獅子山下》以及被代表的香港精神屢屢被人提起。不同年齡層人士,對「獅子山精神」也有不同的理解。
  • 員工專欄 | 重拾「獅子山下精神」
    從那以後,獅子山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起代表著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下精神」,在港經歷讓我對它有了更深沉的理解。  獅子山下精神源自上世紀70年代香港電臺拍攝了一部反映香港社會的電視劇《獅子山下》。
  • 今天的香港,獅子山精神已經瀕臨消亡
    文/斬魄刀精神垮了,一個人也就廢了,一個社會亦如此。香港曾在奮發圖強的獅子山精神激勵下,走上快速發展道路;今天又因獅子山精神的萎靡,而走向亂局。所謂「廢青」,首先是精神上「廢」了,他們自己廢了,還希望拉著整個香港一起沉淪。
  • 什麼是真正的香港精神?獅子山精神!
    什麼是真正的香港精神?獅子山精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香港
  • 老一代香港人感慨:有些人完全違背了「獅子山精神」
    登獅子山看「香港精神」傳承,老一代香港人感慨:有些人完全違背了「獅子山精神」  【環球時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範凌志 陳青青 盧文驁】香港地標之一是高495米的獅子山。「香港精神」常有另外一個指代——「獅子山精神」。香港人說,「獅子山精神」是認真工作、努力打拼,是迎接挑戰、逆境自強,是開拓進取、靈活應變。
  • 獅子山下的「何君堯們」
    為了表達感謝,何生特意發布了一首自己親自演唱的《獅子山下》,獻給支持他的粉絲們。何生在微博中也闡明了挑選這首歌的原因,他稱「希望香港需要重拾獅子山精神,同舟共濟,依法止暴制亂,恢復安寧! 」獅子山精神起源於一九七三年香港電視臺播放的一部劇——《獅子山下》。
  • 獅子山下的「何君堯們」……
    為了表達感謝,何生特意發布了一首自己親自演唱的《獅子山下》,獻給支持他的粉絲們。何生在微博中也闡明了挑選這首歌的原因,他稱「希望香港需要重拾獅子山精神,同舟共濟,依法止暴制亂,恢復安寧!」「獅子山精神」,也被稱作「香港精神」。
  • 香港優秀歌曲如此多,城歌為何是《獅子山下》?
    電視劇——《獅子山下》1973年香港電視臺開始播放一部單元劇——《獅子山下》, 至1994年,播出跨度達21年。這部電視劇,更像是一部記錄片,用一個個故事,記下了70至90年代的香港,忠實地記錄了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的進化過程,為這二十年間,香港社會的精神面貌留下了重要的腳註。該電視劇有過二百集,用富裕的材料講述的獅子山下的難民們如何掙扎苦鬥、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體現了香港苦難中也要掙扎著不放棄的「獅子山精神」。
  • 中新時評:發揚獅子山精神 香港是時候「再出發」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題:發揚獅子山精神 香港是時候「再出發」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5日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在黑暴和疫情疊加影響下,香港經濟仿佛被按下「暫停鍵」,有些人甚至對未來感到迷惘。近一年來,香港社會圍繞修例風波進行的反思越來越多,4日還首次有青年在法庭上承認曾在香港立法會外夥同他人參與暴動。如何早日告別黑暴之擾、重現經濟榮景,成為當前廣大香港市民的普遍期待。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成立,正當其時。
  • 登獅子山頂峰 品獅子山精神
    深秋時節,秋高氣爽,CHAAE學會組織會員登獅子山頂,發揚迎難而上的「獅子山精神」。
  • 香港有座獅子山
    獅子山下 人生中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我哋大家 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人生不免崎嶇
  • 流行了40年的獅子山精神,港人還買帳嗎?
    這份香港精神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有一個共通名字叫做獅子山精神。《獅子山下之難關》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對香港人來說,獅子山象徵著香港的精神高地。它見證了香港從小漁村到國際都市的轉變,頑強、拼搏、追趕是獅子山精神的註解。有獅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在上世紀60、70年代,正值香港經濟逐漸騰飛。
  • 我和香港④丨離開香港之前,我才認識了「獅子山精神」
    我曾經和一位香港本地的老師問過這個現象,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香港的年輕人務實,他們更希望大學畢業之後就去找工作,一技之長比多讀書更有用。」某一個時期,我曾想過要做幾年「港漂」,也試著融入香港社會。我天天聽香港的新聞廣播,偶爾在廣播中聽到羅文的《獅子山下》。
  • 我登上了獅子山山頂,終於明白為什麼用它來形容香港精神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你一定聽過香港的獅子山,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獅子山。《獅子山下》是香港的一首經典粵語金曲,以獅子山為象徵,描繪香港人艱苦拼搏同舟共濟的精神。歌曲原為 1970 年代香港電臺拍攝的社會寫實電視劇《獅子山下》主題歌,由黃沾作詞,顧嘉輝作曲,羅文演唱,有香港「城歌」之稱。從小熟悉這首歌,卻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用「獅子山」來形容香港精神,直到我爬上了獅子山山頂。
  • 香港獅子山,別樣體驗
    香港獅子山位於九龍與新界之間,成就二者一道天然的分界線。獅子山與港島的太平山遙想對峙,從西部望去,其山形像極了一尊蹲臥的雄獅。
  • 《逆流大叔》:獅子山下逆流而上,不屈的香港電影
    香港影壇裡的獅子山吳鎮宇飾演的陳龍、潘燦良飾演的黃淑儀、黃德斌飾演的黎家泰和胡子彤飾演的威廉是香港某寬頻公司的四位職員,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生活上各自面對感情的危機:陳龍暗戀鄰居Carol多年,但Carol一直在等待前男友的回來;黃淑儀面對無休止的婆媳之爭家裡一地雞毛,黎家泰工作壓力巨大婚姻發生變故
  • 要了解香港?從獅子山開始!
    遊走在獅子山、筆架山和鷹巢山上,您可以遠眺北面的新界,或俯瞰南方的九龍半島全景,天氣清朗時更可以看到維港及香港島北岸。獅子山精神獅子山是香港著名的地標,高495米,形狀像蹲伏的雄獅。由於位處中央,在九龍、新界很多地方都可看到它。
  • 推介:一天一首粵語金曲 羅文《獅子山下》
    《獅子山下》是羅文演唱的一首歌曲,黃沾作詞,顧家輝作曲。羅文(1945年2月12日-2002年10月18日),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中國香港歌手、音樂人、演員。1973年香港電臺開始播放《獅子山下》,為電影式的系列電視劇,過二百集,至1994年持續21年,為港島千家萬戶所耳熟能詳。劇中抒寫香港「草根」階層掙扎苦鬥、逆境求強,講述著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主題曲《獅子山下》多年來膾炙人口,有「香港市歌」之譽。
  • 【親子戶外】香港獅子山登山攻略
    香港市區地標:獅子山登山攻略  在香港熙熙攘攘的市區之中,有一座不同市區繁華的大山,嶙峋的石頭和疏鬆的草本植物,都為香港這個灰色水泥森林增添了很多自然的靚麗色彩,這就是獅子山。獅子山為九龍和新界之天然分界線,主要是花崗巖結構;山嶺的北面為大圍、南面為樂富和黃大仙、東面為雞胸山和慈雲山、西面為筆架山(與之隔著九龍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