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有效地發揮 E-mail 營銷的功能,務請留意" E-mail 營銷十忌"。
1. 濫發郵件
有專家建議,對於未經許可的電子郵件,有兩條恆定的規則:
第一,不要發送;
第二,如果你打算只做一次,請參閱第一條執行。
使用電子郵件營銷工具,你只能發給那些事先經過許可的人(關於如何取得收件人的許可,有許多方法,如會員制、郵件列表、新聞郵件等)。
2. 郵件沒有主題或主題不明確
電子郵件的主題是收件人最早可以看到的信息,郵件內容是否能引人注意,主題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郵件主題應言簡意賅,以便收件人決定是否繼續閱讀郵件內容。
有的人自作聰明地認為,別出心裁的主題更能引人注意,採用和內容毫不相干的主題,甚至故弄玄虛。試舉三例:
( 1 )沒有主題
收件人的反應:發件人是誰呀?不認識,刪除郵件吧。
( 2 )主題:"老朋友,你好!"
收件人的反應:哪個老朋友?不認識噢,原來是廣告郵件!這叫什麼朋友啊,肯定是"宰熟"的那種!
( 3 )主題:"回覆:請幫我查找 xx 資料"
收件人的反應:好象是我求你發郵件的!肯定是推銷自己網站的,事實果然如此。郵件內容是:
"小王:
你要關於 xx 的資料我幫你查到了,網址是 http:// ……"
明明是廣告郵件,卻偏偏假裝是誤發的郵件--蒙誰呀,你!
3. 隱藏發件人姓名
這種郵件給人的感覺是發件人在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否則,正常的商務活動為什麼害怕漏出自己的真面目呢?這樣的郵件,其內容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還有一些郵件,把發件人寫成"美國總統"、"你的朋友"、"漂亮女孩"等等,不一而足。其實,無論你怎樣偽裝,你的發件地址還是會被方便地查出來的。開展網上營銷活動,還是以誠信為本吧!
4. 郵件內容繁雜
電子郵件宣傳不同於報紙、雜誌等印刷品廣告,篇幅越大越能顯示出企業的實力和氣魄 。電子郵件應力求內容簡潔,用最簡單的內容表達出你的訴求點,如果必要,可以給出一個關於詳細內容的連結( URL ),收件人如果有興趣,會主動點擊你連結的內容,否則,內容再多也沒有價值,只能引起收件人的反感。而且,對於那些免費郵箱的使用者來說,因為有空間容量限制,太大的郵件肯定是被刪除的首選對象。
根據經驗,每封郵件不宜超過 7K 字節。
5. 郵件內容採用附件形式
有些發件人為圖省事,將一個甚至多個不同格式的文件作為附件插入郵件內容,自己省事了,卻給收件人帶來很大麻煩。
由於每人所用的作業系統、應用軟體會有所不同,附件內容未必可以被收件人打開,例如你的附件是 POWERPOINT 格式的文檔,而我根本沒有這種處理工具,那麼你的附件有什麼價值呢?而且,即使有同樣的應用軟體,有過使用經驗的人都了解,打開附件畢竟是件麻煩的事,尤其對於自己不甚感興趣的郵件,才懶得打開它呢!
所以,最好採用純文本格式的文檔,把內容儘量安排在郵件的正文部分,除非插入圖片、聲音等資料,請不要使用附件!
6. 發送頻率過於頻繁
研究表明,同樣內容的郵件,每個月發送 2 - 3 次為宜。不要錯誤地認為,發送頻率越高,收件人的印象就越深。過於頻繁的郵件"轟炸",只會讓人厭煩,如果一周重複發送幾封同樣的郵件,你肯定會被列?quot;黑名單",這樣,你便永遠失去了那些潛在客戶,你的 E-mail 營銷計劃只能是賠錢賺吆喝。
7. 沒有目標定位
也許你的郵件地址是從網上收集的,也許是從他人手中買來的,或者是根據某種"規律"推斷出來的,總之,得到這些"資源"後,也不管(實際上也無法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目標受眾,只管不加區分地發送垃圾郵件,這樣的"營銷"有效果才怪呢!
8. 郵件格式混亂
雖然說電子郵件沒有統一的格式,但作為一封商業函件,至少應該參考普通商務信件的 格式,包括對收件人的稱呼、郵件正文、發件人籤名等因素。
我們時常可以見到這樣的電子郵件:
我公司是生產 xxx 的企業,質量上乘,價格優惠,歡迎選購。
這樣的郵件,雖然夠短小,然而至少可以理解為對收件人不夠尊重,如果你收到這樣的郵件,會考慮購買對方的產品嗎?
9. 不及時回覆郵件
評價 E-mail 營銷成效的標誌之一是顧客反應率,有客戶回應,當然是件好事,理應及時 回復發件人。然而並非每個公司都能做到這一點。
可以想像,一個潛在客戶給你發出了一封關於產品的詢問,一定在急切地等待回音,如 果等了兩天還沒有結果,他一定不會再有耐心等待下去,說不定早就成了你的競爭對手的客戶 。
10. 對主動來信的顧客抬高價格
打開收件箱,發現有一封顧客主動發來的訂購函,如果你認為顧客一定會選用你的產品,可以對其索要高價,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網際網路這個開放的大市場裡,同嗖返墓┯φ咦蓯嗆芏啵話憷此擔絲突嵬畢蚨喔齔Ъ曳⒊鐾難市偶岫員雀骷也返男閱芎圖鄹瘢綣愕謀燮擼憔哉〔壞秸飧隹突В?br> 相對於面對面報價,通過 E-mail 報價相當被動,發出的郵件無法改變,又無法探聽到競 爭者的價格狀況,你更不可能看顧客的反應靈活報價。所以,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產品、最低廉的價格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法寶。(編輯:施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