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活在農村的人選擇到城市裡就業以及定居,已經成為了變化一種常態。畢竟,城市裡經濟發展水平較農村發達,就業機會多,醫療,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也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對於城市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發展創新的推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城鎮化率為36%左右,而到了2019年的時候,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突破60%,像是深圳,上海等發達城市的城鎮化率已經突破70%,與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已相差無幾。
大量人口的湧入,也使得城市住房供不應求,導致房價的「大漲」。據相關數據顯示,2000的時候,我國的平均房價只有2000元/平左右,而現在,我國的平均房價已經接近萬元。想要在大多數一二線城市買套房,動輒就要花費上百萬,即便是貸款買房,首付也需要30-50萬,這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難度不小。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現象:在老家縣城買房。一方面,很多人擔心房價越來越高,怕買不起,早點買房也算是有一條退路,另一方面,現在結婚都需要買房子,大城市裡房價太高,買不起,只好在老家縣城買房。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後悔在縣城買房,這又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第一:樓市調控不斷收緊,縣城房價出現「下跌」的趨勢
過去5年左右的時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經歷了一次「飛躍」,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翻了一倍還要多,究其原因,除了房地產全面發展的紅利以外,還有「棚改政策」的助推。棚改政策的實施,使得三四線城市大量的房子得到了拆遷,產生了大量的購房需求,這些人手握拆遷款,不差錢,再加上炒房客從中「炒作」,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才會不斷上漲,某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甚至與二線城市的房價持平,接近萬元。
但是,隨著「棚改政策」的退場,「舊改政策」的登場,未來,「大拆大建」的現象將會大大減少,這樣一來,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就會大大減少,再加上我國樓市整體的發展趨勢是不斷收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
這對於在縣城買房的人來說,能不後悔?尤其是在價位高的時候買房的人。
第二:大量人口湧入大城市,縣城房價未來堪憂
因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前往大城市工作以及定居。而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因為本身缺乏產業集聚,就業機會少,再加上資源能源的短缺,經濟發展薄弱,屬於人口流出型城市。用經濟學家任澤平的觀點看:房地產周期發展,長期變化看人口變化,人口都流入大城市了,未來三四線線城市,也就是我們說的縣城房價還會高嗎?
看看東北的很多城市,比如鶴崗,阜新等,以及西北的很多城市,比如甘肅玉門等地,都是因為人口的流失,導致房子大量剩餘,無人購買,如今幾萬塊錢就可以全款買房。
第三:首套房的優惠政策已用完
很多人在老家縣城買房都是權宜之計,並沒打算長期居住,如果在大城市裡工作穩定,再成家立業,基本都是要從大城市從新買房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多城市買房對於剛需首套房是有優惠政策的,比如首付比例,購房資格等等,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首套房購房資格用在了老家縣城買房,而等結婚,子女上學需要在大城市買房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購房名額,或者需要60-80%的首付,那個時候,能不後悔嗎?
所以說,在現在房價開始趨於穩定的時候,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首套房優惠名額,不要濫用。儘量選擇一步到位,現在的房價即便平穩,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不是小數目,想要換房,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基於以上3點,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後悔在縣城買房,你是其中之一嗎?
關注我,了解更多樓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