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社會文明風尚,松江區開啟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以來,松江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將繼續在全區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通過「點讚松江人」每月榜單發布,推出一批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模範人物。
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榜樣,是群眾心中的明燈,他們用樸素而真摯的行動詮釋著大愛松江的真諦,用執著和堅守不斷助力松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讓我們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面對突發的疫情,為維護社區居民的安全,松江全區的物業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和各項民生服務。本期點讚松江人疫情防控專題推出第四期——「最美物業人」榜單。
01
朱洪其
社區防控多面手
業主安全貼心人
朱洪其,上海鬆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保安隊長。陳坊新苑是佘山鎮創全點位小區,在創全迎檢工作中,作為陳坊新苑保安隊長,朱洪其站好「創全崗」,守好「點位哨」,帶領隊員對亂貼小廣告、亂丟垃圾、亂堆雜物等行為進行勸阻並及時整治,維護美麗家園。他是一名熱情周到的「服務員」,積極協調解決居民遇到的各項問題;他更是一名機智勇敢的「安全衛士」。
2019年12月,朱洪其休息在家,突然接到應急中心電話,48幢樓出現濃煙,疑似發生火災。他立刻趕到現場,排查發現是家用洗衣機內部短路引起自燃,及時處理了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損失。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他就沒有休息過,一心為小區、為業主著想。他在小區門口搭建臨時棚收快遞,每天上門收垃圾、幫隔離人員買菜、拿快遞等,小區每個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02
湯青峰
小區最堅強的「守門人」
湯青峰,上海孜誠置業有限公司保安隊長。榮樂小區是有逾一萬人口的大型社區,疫情防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2月4日接到臨時封閉西、北兩扇大門的通知後,作為保安隊長的湯青峰主動拿著鐵絲、老虎鉗等工具,就地取材用鐵桿、毛竹、塑料桶等搭建簡易裝置暫時封閉大門。同時,他耐心引導車輛,做好對居民的溝通解釋工作。
湯青峰去年做過肝臟切除手術,至今仍在吃藥調理,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堅持天天上崗,忙碌在戰疫第一線。但凡隊員遇到突發事情無法及時上崗,他總是自告奮勇頂在前,保證了門衛室人員齊整。其間有一位新進隊員,因操勞導致心臟病發作,湯青峰及時送其至醫院檢查,回來後繼續默默堅守崗位。他憑藉著「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踏實作風,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區最堅強的守門人」。
03
孫立民
「為了小區,
我們不能退!」
孫立民,上海喬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秩序維護員。他所服務的上海詩林花園,小區人員複雜,新冠疫情期間他帶領保安隊員挨家挨戶排摸人員情況,做好臺帳,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嚴守門崗,做好小區「守護神」。
工作中,有時需要直接面對重點地區、國外回來的人員,在被問及內心是否害怕時,孫立民回答道:「心裡的恐懼是肯定有的,但我們的工作是為業主服務,守護小區安全。為了小區,我們也不能退。」他帶領班組認真履責,一絲不苟做好各項工作。他還主動幫助隔離期間的業主拿外賣、送快遞、購買日用品,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遇到個別業主不配合時,他會面對面地向他們一遍遍解釋,用他的真誠贏得業主的理解。孫立明還主動承擔公共區域的部分消毒工作,並監督檢查其他消殺人員的工作,認真消殺不留死角。
04
虞為華
距離居民最後一米的
物業人
虞為華,上海鑫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保潔員。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洞涇鎮集中隔離點急需保潔人員。面對疾病纏身的婆婆和獨自肩挑重擔的愛人,虞為華既擔心又不舍,但疫情就是命令,她帶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奔赴工作崗位。在集中隔離點的「戰場」上,虞為華給隔離人員送餐食、處理生活垃圾。
2月10日晚上,已到下班時間的她卻遲遲沒離開隔離點,公司焦急地打電話催促:「立刻出來,注意防護時間!」那天她清運了整整20袋垃圾,只為給隔離人員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每天工作結束後,她的臉上滿是防護口罩的印痕,雙手被手套「蒸」得發白,但她從不嫌苦不嫌累。作為距離隔離人員最後一米的物業人,她堅信:「一定能守住隔離點,一定能勝利。」在這個特殊時期,虞為華和隔離人員們在這個「戰壕」裡結下了深厚情誼。
05
何亦其
堅守戰疫一線的
「清潔衛士」
何亦其,保利翡麗華庭保潔領班。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何亦其捨棄和家人的團聚時光,默默堅守崗位,嚴把「清潔關」,為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每天早上6時前,他就已到崗,清掃路面、清運垃圾、為公共區域消毒,忙的時候要到傍晚六七時才能收工。
「早點去打掃衛生,我心裡也踏實。」這段時間他幾乎沒怎麼休息過,每天兩次仔細打掃責任區域,除了中午簡單地吃個午飯,稍作休息,其餘時間均在責任區連軸轉。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他還時不時提醒路人少串門、儘快回家、把廢棄口罩丟到指定垃圾箱……熱心的他又主動當上了疫情「宣傳勸導員」。「說實話,我也害怕,誰不怕呢。」何亦其笑著說,「當你看到業主們放心的眼神,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06
李國錦
為業主撐起「保護傘」的
「消殺戰士」
李國錦,車墩物業公司保潔員。在這場戰疫中,李國錦默默承擔起華明小區「消殺戰士」的職責,為業主的健康和安全撐起「保護傘」。寒冷的冬日,他每天凌晨5時就值守在工作崗位上,戴上口罩手套、自測體溫、配比消毒液,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消殺工作,小區樓道、垃圾房、健身場所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李國錦每天都要對小區進行兩到三次消殺作業,他絲毫不敢鬆懈,每天都要跑好幾個來回裝消毒液,幾個樓道跑下來全身是汗,但是他樂呵呵地說道:「一想到居民的安全,我就倍兒有精神。」李國錦每天都要定時前往隔離人員家中進行消毒、收集隔離垃圾,有時候他還幫助隔離戶代買一些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拿快遞等,一天能走上萬的步數。他就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展現物業保潔員的不平凡。
07
牛桓武
讓業主安心
讓社區平安
牛桓武,中共黨員,綠洲長香島物業服務中心環境監控負責人。綠洲長香島是九亭鎮最大的小區,疫情防控任務重、壓力大。春節期間部分保潔人員已提前放假,牛桓武還在積極協調供方增派保潔人員,並搶時間採購噴霧器等消毒設備,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面對居家隔離戶的每日消毒、垃圾回收等問題,保潔人員有些擔心懼怕。牛桓武主動請纓承擔起這項任務,他說:「每次回收垃圾時,業主的一句『辛苦了』都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認可。」
從消毒藥劑的配比,到現場的消殺工作,再到隔離戶的生活垃圾回收、消毒,他層層把關,確保消毒工作落實到位。他加班製作了「今日已消毒」的標識牌,張貼在每棟單元門上,還在電梯內貼上了「電梯消毒記錄表」,每次消毒都做好記錄,讓業主安心,贏得了廣大業主的認可。
08
馬大武
與疫情搶時間的物業人
馬大武,保利西子灣物業服務中心項目經理。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馬大武立即決定放棄春節休假,義無反顧地和同事們開始了與時間賽跑、與疫情鬥爭的工作。他第一時間採購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防疫物資,並與居委會、業委會共同制定方案,迅速採取強制封門的措施,禁止一切外來人員、車輛、快遞進入小區,對整個西子灣小區的電梯、樓道、出入門崗亭等公共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毒。
疫情初期,面對部分業主的不理解、不配合,他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並承擔起為居家隔離人員採買生活用品的任務。他還注重對長期堅守一線的員工開展心理疏導工作,避免人員產生恐慌心理。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馬大武也總能發揮特長,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及時上門解決業主報修的問題,以無私奉獻和勇往直前詮釋了一個物業人的擔當。
09
代龍軍
退伍軍人勇戰疫線
代龍軍,中共黨員,開元物業萊頓小城項目經理。疫情就是命令,軍人出身的代龍軍在除夕收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後,沒有一絲猶豫,告別家人,連夜驅車670公裡返回工作崗位,「我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越是危險的崗位我越要帶頭衝!」
萊頓小城外來人員租戶較多,疫情防控工作非常艱巨。通過上門排查和利用小區車輛管理系統,他快速排查出小區內的湖北籍住戶和居家隔離家庭,又通過微信、橫幅、單元提示欄等方式發布疫情防護通知和科普知識。在做好管理的同時他也不忘做好暖心服務,為業主提供快遞服務、隔離戶垃圾清理、小業主學習資料列印等各項服務。有業主說:「物業人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用生命守護著我們的安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代龍軍彰顯了一名退役軍人、一名物業戰士的本色。
10
唐鳳麗
鏗鏘玫瑰築起
社區防疫屏障
唐鳳麗,上海孜誠置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她所負責的茸城新業苑是G60人才公寓,小區住戶都是全國各地引進的人才,入住347戶住戶,共709人,只有一戶是上海本地人,她必須一個個翻出他們的檔案信息打電話與本人確認,才能了解最真實的動向。
面對這樣的壓力,唐鳳麗和她的團隊不分晝夜,僅用兩天時間就排摸清楚了所有小區住戶的情況。為一目了然看清人員的動向,他們將每個單元的人員信息上牆,填上返滬人員信息,每天及時更新。這張被稱之為「防疫作戰圖」的表格得到了媒體的報導和居民的認可,也生動詮釋了基層工作者的智慧。有的隔離住戶常吃的藥沒了,無法出門購買,唐鳳麗立馬跑到藥店替他們購買。學校開始實行網課,她又幫孩子們列印學習資料。在特殊的時期,她用愛的服務給小區住戶帶來了家的溫暖。
11
潘菊華
「我有責任守護
一線人員的安全!」
潘菊華,上海鬆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冠疫情來襲,潘菊華第一時間召開鬆開物業「抗擊疫情防控工作布置大會」。她說,防疫不是空談,而是需要百分之百的責任心去肩負的使命。從最基本的安保、保潔人員到高級管理層,她對整個「戰線」的所有人員進行綜合調配。
為了加強疫情防控,她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還積極響應號召,承擔方松街道集中隔離點的保潔任務,僅用3個小時就召集了10名保潔人員,與醫護人員並肩逆行,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潘菊華總說:「一線員工在前衝鋒陷陣,我也要做好他們的『守護者』。」她每天翻閱項目經理上報的「每日情況報告」,掌握小區防疫工作的情況後才下班。她還通過多種渠道為一線人員籌集防疫物資,將員工安全放在首位,並不時送去牛奶、餅乾等暖心物資。
12
張永強
腳踏實地做好民生服務
張永強,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副主任。平時工作中,張永強主要負責對區各房屋維修應急分中心的指導監督和工作安排,以及住宅小區防臺防汛應急值守、聯繫、處置等工作。
新冠疫情期間,張永強深知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主動放棄休息,值守在應急中心。他多方聯繫防疫物資購買渠道,有效緩解單位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他嚴格要求房屋維修工作人員配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每天對維修人員落實體溫測量,加強疫情科學防護的宣傳教育,確保在充分保障個人安全的前提下,讓房屋應急維修服務響應在「疫」線。春節期間,有兩個小區汙水窨井外溢汙水和大面積停水需要應急維修,在他第一時間指揮協調下,問題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解決。他用實際行動化解了群眾在房屋維修上的「急、難、愁」問題。
13
周金鋼
願做業主的「及時雨」
周金鋼,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孜誠分中心維修工。自2014年入職以來,周金鋼六年如一日,細心工作,用心鑽研,默默奉獻。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刻,主動帶領團隊值守應急中心。
3月14日,他接到居民報修稱家中斷電,報修人是一名曾腰椎骨折過的高齡獨居老人,他趕忙前往查看。經仔細檢查,發現是電線老化造成局部線路短路。夜間排查故障有些困難,他搭起臨時線路滿足老人夜間正常使用的需求。第二天一早,他背著工具包前往排查故障,花了大半天時間,解決了問題,他累得滿頭大汗、渾身溼透,但他的臉上卻露出了微笑,連連說道:「終於解決了,終於解決了。」 這麼多年來,他手上的任務單幾乎零返工。業主在表揚信中寫道:我不知道他是誰,叫什麼名字,但我知道他是一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勞動者,有他在,我們放心。
14
朱 琦
房管老兵 戰疫先鋒
朱琦,廣富林街道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事務所所長。社區是防疫工作的關鍵,朱琦從戰疫開始就反覆叮囑各個小區物業做好每日消毒和門崗管理。同時,積極聯繫各個物業公司,詳細匯總好抗疫情況後,及時反饋至上級部門。為了保障防疫工作順利開展,朱琦多次向上級部門協調防疫物資,有時物業因人手、車輛不足,無法及時領取,他就第一時間將這些物資送至一線人員手中。
防疫工作重心轉移到防輸入型病例後,朱琦作為街道值班室值班人員之一,負責街道夜間的機場入境人員信息登記和移交。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度,值班期間,他手機從來不離身,不管凌晨幾點,只要一有信息,他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居委會,為隔離點的人員交接做好聯繫工作。作為一個房管「老兵」,他在後勤工作中發光發熱,守護家園。
15
楊 俊
「較真」的物業行業實幹者
楊俊,中共黨員,新橋鎮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事務所所長。新冠疫情期間,楊俊和他的同事始終值守在一線,和物業企業一同守護小區安全。雖然各小區物業防疫管控總體良好,但楊俊依然不放心,夜間是社區防疫力量薄弱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問題。為了督促物業加強夜間值守力量,他召集所內人員,建立夜間巡查小隊。
二月份連續幾周,半夜零點前後,無論颳風下雨,他們都在住宅小區內逐項檢查,和保安們面對面,將管控要求和注意事項逐一講解,指出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次日,他又會找小區物業負責人談話,反覆強調防疫要求。就這樣檢查複查幾輪下來,各小區夜間疫情防控工作逐漸到位,小區防疫安全又增加了一道保險。他說:「疫情防控,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哪怕是最小的漏洞我們也要盡最大努力去補上。」
16
蔣俊超
守入黨初心 擔抗疫使命
蔣俊超,中共黨員,區物業管理中心科員。新冠疫情來襲,防控工作迫在眉睫。蔣俊超主動請纓參加社區防疫志願者和道口志願者工作。在社區張貼疫情告知書,電話排查春節返滬業主情況,每項工作他都一絲不苟地完成。在道口,他耐心引導每一名入滬人員填寫健康信息,為他們測量體溫,始終不放鬆警惕。遇到天氣寒冷的雨夜,霧氣模糊了眼鏡,雨水打溼了褲腳和鞋子,他沒有一絲怨言。一個半月時間裡,他6次前往道口值守。
復工後,他堅守崗位,連續加班為物業一線工作人員統一調度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確保了物資發放及時、準確,保障奮戰疫線物業人員的健康安全。但凡哪裡有需要,他總是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一名房管人、一名物業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起為疫情防控中
守護社區安全的物業人點讚!
資料:文明松江
原標題:《「最美物業人」榜單發布!看看有你認識的小區業主貼心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