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橫瀝牛墟出現首位牛棒婆

2020-12-21 奔狗創意文化

誰說女子不如男?2014年3月,五百年橫瀝牛墟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牛經紀—45歲的梁秀珍。她不僅是牛經紀中的唯一女性,也是最年輕的一位牛墟迎來首位女牛經紀。

「你看看,這頭牛的牛腱好結實,一看就是頭好牛!」在牛行,一位手中拿著一根牛棒的中年婦女在頭頭是道地介紹牛隻,大家都在認真聆聽,這位剪著整齊短髮、衣著樸素、腳穿雨靴的女人就是梁秀珍。梁秀珍整天在牛行與客人、牛隻打交道,她的嗓子因長期吆喝的緣故聽起來有點沙啞。她一手拿著趕牛棒,另外一隻手拿著一摞票據,在一群牛隻之間來回穿梭,物色「好牛」,幫牛客欲砍個合理的價錢。

談到做這一行的原因,梁秀珍說:「我在牛行做了十多年,買牛、賣牛都做過,而且父輩都是從事牛經紀這行,積累了足夠的相牛經驗。另外,我父親、哥哥都是做牛經紀的,現在他們都已經去世了,我就想到我應該是家族技藝的接班人,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三年前,梁秀珍向牛行申請做牛中,行長答覆她「相牛功夫還不夠,還要繼續學習」。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學習,果秀珍終於拿到「牛隻評議員」資格證,春節後正式持證上崗,也成為橫牛行五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牛經紀。

靠實力贏得良好口碑

正式持證上崗給了梁秀珍很大的動力。每天清晨五點多鐘,她就早早起床趕往牛行,先掃描一遍牛行,對全場的牛隻情況心中有數,然後諮詢牛客需要哪種類型的牛隻,為他們找到好牛,再與牛商討價還價。談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成交後便在牛角蓋上戳記,並把牛隻出場票發給牛客。如果一切順利,梁秀珍就可以拿到一筆佣金了在牛行,許多人都說與牛打交道的工作又累又苦,而且滿地牛黃,像梁秀珍那樣的女性整天泡在這裡,實在是一道風景線。牛經紀以前都是男性從事,他們因手持趕牛棒而得名「牛棒佬」,「我不是「牛棒佬」,最多稱我為「牛棒婆』嘍。」梁秀珍開玩笑地說作為一個年紀較輕的女性評議員,剛入牛行的時候,梁秀珍不免遇到困難「主要是客人還不夠相信我的實力,大家都習慣了找男性牛中,突然遇到一個女性,肯定不習慣。」梁秀珍說。

雖然已經持證上崗,梁秀珍還是很用心學習相牛技藝,經常向張楊等其他前輩請教,加上自身的領悟和體會,慢慢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有時候,一些遠道而來的牛客都名前來找她相牛,一車牛幾十頭、上百頭都有,這樣幾十萬的交易在梁秀珍的手中促成不少。「最多的一天出過兩百多頭牛。」梁秀珍說。

(葉惠濤劉雪萍)

END

奔狗創意文化

來源:【印象橫瀝】、橫瀝編輯部

排版:Belle

每周六更新

簡介:橫瀝自媒體特色欄目:1『原創視頻』推送有趣創意公益廣告、MV、微影視;2『人物故事』分享橫瀝本土人物故事傳遞正能量;3『吃喝玩樂』推送橫瀝吃喝玩樂、優惠信息;4『橫瀝企業』推送橫瀝本土企業、商家;5『聚焦橫瀝』推送橫瀝民生實事、招聘求職、武術、新聞、社會熱門話題等。商務合作添加個人微信手機同號:13669859996

相關焦點

  • 橫瀝牛墟:百年牛墟風情
    直到有一天,有位商客從船上牽出耕牛到河畔叫賣,又不知過了多久,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大量匯聚到這裡進行牛隻交易,那時一河兩岸聚集了千帆點點,每逢墟日集市,人聲鼎沸的嘈雜聲聞於數裡之外,橫瀝的農業經濟就在船來船往間逐漸繁榮。牛墟便真正出現了,那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了,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
  • 廣東省最大牛交易市場 400年橫瀝牛墟今更「牛」
    又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就大量匯聚到這裡買賣牛,牛墟真正出現了。這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近400年歷史了。  據了解,解放以前的橫瀝牛墟,一直都是廣東省三大牛墟之一,每逢農曆以三、六、九為尾數的日子,廣東各地客商、農民就雲集橫瀝,參加設在這裡的耕牛交易墟市。
  • 橫瀝牛墟俗語諺語、行語典故漫談
    牛販邊說邊拖來一頭毛色鋁亮的水牛。牛商用手扯開牛嘴,數了數牙齒,「剛好齊口,不錯!」牛商嘀咕道。  「當然了,牛角唔尖晤過嶺,沒好牛也不拉來橫瀝牛墟賣啊!」牛販樂呵呵地說。  這是一幕發生在橫瀝牛墟的交易情景,外人聽起來也許莫名其妙,因為其中一些語言是僅存於橫瀝牛墟的行語俗話,紮根牛墟久的人一聽就領悟,要想明白這段話,先跟隨筆者去了解一下橫瀝牛墟的俗語諺語、行語典故。
  • 廣東東莞橫瀝牛墟主題郵局正式成立
    近日,廣東東莞橫瀝牛墟主題郵局正式成立,這是東莞郵政依託資源優勢,藉助社會熱點和地域特色,在弘揚本土文化方面的積極探索。2007年,橫瀝牛墟被評為東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橫瀝牛墟主題郵局作為「橫瀝鎮2020百年牛墟風情節」文化板塊的新內容,以郵票、明信片、紀念日戳、文創品等為載體,加入地方元素,形成東莞特色的「郵品+旅遊」發展新思路,吸引市民、遊客把橫瀝「寄」出去,宣傳和弘揚東莞傳統文化。
  • 橫瀝牛墟節45家庭齊繪「牛圖」
    父母與孩子們共繪「牛圖」。信息時報記者 聶奇文 攝2011年東莞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8~9日舉行,各式與牛相關的活動,引爆了眾多市民及遊客的參與熱情。作為重頭戲之一,百米牛圖親子繪畫活動於11月8日上午9時拉開帷幕,來自橫瀝鎮45個家庭的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各自在劃分好的一米見方的地方開始作畫。據悉,本屆牛墟風情節在去年「牛彩繪」的基礎上,添加了「人體彩繪」這一項目。5位美女模特清涼上陣,經彩繪師之手,在美女身上描繪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圖案,引得觀眾嘖嘖稱奇。
  • 東莞模具展暨橫瀝牛墟風情節開幕
    東莞模具展暨橫瀝牛墟風情節開幕現場。   信息時報  官方微信二維碼  虛假新聞舉報電話:  020-34323172  請掃描關注訂閱號   昨日,第12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8百年牛墟風情節在中國模具名鎮——東莞橫瀝的匯英國際模具城開幕。
  • 500年世事滄桑 橫瀝牛墟長盛不衰
    賣牛人閒時坐在樹下吊床抽菸  4月22日一大早,位於東莞橫瀝鎮駿馬路的橫瀝牛行交易區內已經熙熙攘攘,裝載牛隻的貨車轟鳴聲、買牛客和牛經紀的吆喝聲、牛隻的長哞聲此起彼伏。據場長介紹,每天這裡交易的活牛數量達到數百頭。橫瀝牛行的前身是橫瀝牛墟,起於明末清初,之後交易地址六次變遷,至今已經有500多年歷史。  在牛行,牛隻買賣不靠秤,就靠牛經紀的眼力。牛多重、年紀多大、可以出多少肉……牛經紀通過目測牛隻的頭、身高、肩寬、前胛和臀部,再摸摸牛皮,隨口就可以說出答案,有經驗的牛經紀估測時誤差能控制在3斤之內。
  • 橫瀝牛墟風情節45項活動嗨七天
    新快報訊 記者楊英傑報導 橫瀝牛墟風情節將於11月1日正式開幕。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⑨|橫瀝牛墟風情節:打造百年牛墟特色...
    直到有一天,有位商客從船上牽出耕牛到河畔叫賣,又不知過了多久,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大量匯聚到這裡進行牛隻交易,那時一河兩岸聚集了千帆點點,每逢墟日集市,人聲鼎沸的嘈雜聲聞於數裡之外,橫瀝的農業經濟就在船來船往間逐漸繁榮。牛墟便真正出現了,那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了,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
  • 一年一度的東莞橫瀝牛墟風情節要來啦!
    記者了解到,今年東莞橫瀝牛墟風情節將於11月1日正式開幕。在橫瀝牛墟風情節期間還將舉辦第十三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那麼,今年風情節又將有哪些亮點呢?46項活動持續一周據悉,今年牛墟風情節以「灣區都市 美好橫瀝」為主題,從11月1日持續至11月7日,為期七天。
  • 橫瀝有個牛文化展示館 來這裡感受400年牛墟風情
    首席記者 陳帆 攝  橫瀝鎮北環路新四派出所對面的牛莊中,藏著一座樸素的「牛行展示館」,展示館後面便是著名的橫瀝牛墟,依舊保持著400年來的方式交易著。  展示館裡面有五頭牛的標本、有牛車、婚車,有農耕時代的各種農具,以及隨處可見的與牛有關的書畫和圖文解說,系統地展示了中國牛文化的發展歷程、橫瀝農耕時期的社會生活,橫瀝400多年的牛墟文化等。通過展覽,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牛對橫瀝的重要性,也能體會到橫瀝人對牛的感情。
  • 五百年牛墟六易其址
    民國期間,橫瀝牛行被稱為廣東四大牛墟之一。而橫瀝牛墟又以其交通便利、交易量大、經營時間長而名聞遐邇。據康熙年間東莞縣誌記載,「二月望日,山谷民大集三角山唐家村諸處,以農器耕牛貿易,曰犁耙會」。三角山唐家村又叫「山塘村」,即現時的橫瀝水邊平巷村,由此可見,早在明末清初,我鎮已經出現了耕牛交易的圩市。歷史上橫瀝經濟發展是與牛墟密不可分的,其交易地址也經過六次變遷。張揚錦一家四代牛中就見證橫瀝牛墟的六度變遷。
  • 東莞橫瀝,「牛」了十年
    東莞市橫瀝鎮因為有著悠久的牛墟交易而被稱為「牛鎮」,近年來,該鎮將牛交易提升到了文化高度,大力弘揚「三牛」精神,從2010年起,連續十年舉辦百年牛墟風情節,拓展牛文化內涵和外延,將其與文化、旅遊、美食相融合,形成了區域性品牌。 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 百年牛墟 誠信傳承
    【引言】每年11月,東莞市橫瀝鎮都會開啟一場「百年牛墟風情節盛會」,盛會以「牛文化」為主題,幾十項「牛」活動穿插其間,深受市民喜愛。作為橫瀝牛文化的發源地,有著四百年發展歷史的橫瀝牛墟依舊人潮湧動,活力無限。
  • 橫瀝牛行入選第五批廣東老字號名錄
    橫瀝牛墟起源於明末清初,具有鮮明的嶺南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與三水西南、鶴山沙坪並稱廣東「三大牛墟」,此次入選可謂實至名歸。  作為第三代見證橫瀝牛墟變遷的張楊錦出生於1928年11月,今年已近90歲高齡,是橫瀝牛行的一名金牌經紀人。從他爺輩當牛經紀開始,到了他女婿這一代一百多年間,橫瀝牛墟就已經經歷了六度變遷。  張楊錦張楊錦介紹,由於水路交通發達,有商家把牛運到渡口不遠的「橫瀝舊墟」來交易,在這裡形成了以牛隻交易為主的新墟市。
  • 橫瀝百年牛墟文化唱響「牛鎮」特色魅力
    農業園裡,用稻草編織的牛文化工藝品 記者 藍業佐 攝祭牛儀式、「潮」牛音樂節、以牛耕為主題的稻田畫……今年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牛」元素貫穿於每一個活動中,豐富的牛文化讓節日多姿多彩、吸粉無數,全面唱響「牛鎮」的特色魅力。如今的風情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成為橫瀝的特色文化品牌,進一步擦亮橫瀝城市新形象,為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展示新風貌、注入新動力。
  • 「牛」來了!2020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1日開市
    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由四百餘年牛墟特色民俗文化發展而成的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又來了。4大板塊、37場活動精彩紛呈為進一步展示文明創建工作,結合文旅融合和文化繁榮新機遇,今年的橫瀝牛墟風情節特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設置文明橫瀝、活動藝術、美食購物和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場活動。
  • ●橫瀝 牛墟風情節 本月8日舉行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雙城 通訊員/橫宣辦)記者從橫瀝鎮政府獲悉,2011百年牛墟風情節將於本月8日至9日舉行,屆時精彩刺激的「鬥牛狂歡」、別具一格的「牛·人彩繪」、相牛絕活「牛中技藝大賽」等豐富的文化盛宴將在橫瀝激情上演。同時,未來幾年,該鎮還將傾力打造「牛文化藝術之鄉」,推進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牛文化」產業體系建設。
  • 悲喜牛墟
    每逢農曆的三、六、九日,村民們大清早牽牛趕羊從鄉路上,絡繹不絕地趕來;墟場中則是買賣人群熙熙攘攘、喧聲鼎沸;牛中(牛經紀)穿梭不息,從中調停交易;小吃雜耍各色小販喧嚷叫賣,那一片熱鬧、繁榮的昌平盛世,在一個小小的牛墟中滿盈。  那時墟市裡市井男女,鄉紳牛販各色人等,說話都帶著調子與板眼,買賣之間,有著人生大事般的或得意或不舍。
  • 東莞橫瀝將建牛文化產業經濟園 延長牛產品鏈
    同時,該鎮已向社會廣泛徵集牛雕塑設計作品,估計下個月就會確定最終方案。牛雕塑由不鏽鋼或黃銅做成,將作為城市景觀放置在文化廣場。  同時,橫瀝鎮還徵集牛文化徵文、書法、攝影、繪畫等,並邀請知名攝影家和畫家親臨橫瀝牛墟,對牛交易場景、牛生態、牛故事等進行勾勒,建造一條「牛文化」長廊。與之配合,橫瀝將建設牛紀念品銷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