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地鐵上玩手機,對孩子不聞不問,乘客看到孩子後立刻報警

2020-12-19 丟媽育兒路

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行為,體現了父母素質高低,也體現了其背後家庭教育水準。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會成為孩子最初的行為觀念,會影響孩子一生發展。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女兒坐地鐵。視頻中媽媽一直坐在座位上玩手機,孩子卻躺在地上,還被綁住了手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女兒在地上輕聲哭泣,媽媽卻對孩子不聞不問。坐在周圍的乘客看到這樣的情景,覺得孩子實在太可憐,並對媽媽產生了懷疑,懷疑這個孩子不是女子親生的,更擔心孩子是被拐來的,於是就有乘客報了警。

沒過一會兒警察趕到了,對年輕女子進行盤問,經過了解才知道,媽媽之所以把孩子綁起來是為了避免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因為孩子一直吵著要玩具,怎麼說都不聽,媽媽一氣之下就把她綁了起來,因此讓大家產生的誤會。對於給大家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媽媽表達了歉意後,就帶孩子下了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媽媽的做法引起了很多爭議,有人覺得媽媽做的太過了,孩子那麼小還什麼都不懂,被綁在地上的做法,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也有人覺得媽媽的做法雖然魯莽,但卻是給孩子上了一堂關於「公共教養」的課。現在的很多孩子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著實缺乏公共教養,媽媽做的沒有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實媽媽的行為初衷是好的,她想灌輸孩子公共場所的禮儀,讓孩子明白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也擔心孩子吵鬧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對孩子就相對嚴厲了一些,但是媽媽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方式有點過於粗暴。教育孩子不是只有暴力這一方式,可以換一種溫和的方式,既不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還能欣然接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孩子的公共教養問題,到底該怎麼樣去培養?

首先,家長要從他的認知方面去慢慢的灌輸

因為孩子年齡和閱歷,對世界沒有一個完全的認知,父母需要帶領孩子慢慢探索。首先讓孩子了解一些公共場所應有的禮貌和禮節,讓她明白什麼是公共教養,並告訴孩子不遵守規則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讓她明白公共教養的重要性,去實施並遵守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次,家長要從情感方面,讓他建立起榮辱觀

孩子最喜歡聽的話,就是別人誇讚的語言,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賞罰分明。孩子做的對的事情一定要學會表揚,做錯的事情也要有相應的懲罰,這樣他們才會建立起正確的榮辱觀,對於自己的錯誤有信念去改正,對於每一件事情有動力去實施。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身體力行,千萬不能懶惰!

最後,家長在行為方面要帶著孩子一起實踐

在公共場所經常會發生一些事情,曾經在地鐵上看到一個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座位上,孩子有些調皮,坐在媽媽的腿上時間太久了,有一點不舒服,小腿就開始亂蹬亂踢,媽媽擔心孩子腳底的灰會增到旁邊的乘客,於是就把孩子的鞋子脫掉了。雖然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無形之中媽媽用行動來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遵守公共教養。父母的身體力行能讓孩子對公共教養有更深刻的認識,只有捨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才能做好這樣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優秀,但是優秀的外在,也應該有一顆品德優良的內心。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這也是每一個父母留給孩子,能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地鐵上媽媽悠閒地玩手機,卻讓男孩趴在腳下,看到孩子手乘客報警
    文|小聆媽媽家長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乖寶寶,但是淘氣是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孩子的懂事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被逼無奈,如果可以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地鐵上媽媽玩手機,男孩趴在媽媽腳下,看到孩子手乘客選擇報警在地鐵上曾經發生這樣的一幕,一位小男孩趴在媽媽的腳邊,仔細看還能看到孩子的手被繩子綁著,看到這種情況,乘客不淡定了,因為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很像孩子在被虐待。
  • 「媽媽,我要玩手機」,三種媽媽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有一天媽媽在公司被領導批評加班,氣鼓鼓地回到家,毛毛一直追著媽媽喊「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把你手機給我」,媽媽終於忍不住對孩子破口大罵「天天就知道玩手機、玩手機、再喊把你手剁了」……
  • 動車上1歲寶寶異常安靜,女乘客直誇寶寶「省心」,隨後立即報警
    動車上1歲寶寶異常安靜,女乘客直誇寶寶「省心」,隨後立即報警周末,朋友娟娟(化名)因為有事需要回老家,於是乘上了回老家的動車,在經過檢票之後,娟娟在動車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並落座。單身的娟娟對這類問題並不感興趣,於是在一旁靜靜地玩著手機,隱隱約約聽到她們的聊天內容,娟娟當大姐問到寶寶的一些個人問題時,這位母親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而且有些略顯緊張。
  • 家有兒女:學日本媽媽的育兒心得,讓孩子學會地鐵上的禮儀!
    但是,朵朵在上海坐地鐵時,說話從來都是不管不顧,問媽媽問題的時候,聲音都特別大,常常引來別人的側目。可自打從日本回來以後,琪琪學會了地鐵上的禮儀,再也不會在地鐵上大聲喧譁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一次,趙琪和朵朵等地鐵,當時出來得晚了,時間有點緊,到了地鐵站後,一輛地鐵剛剛開走。這個時候,朵朵不停地問媽媽:「媽媽,地鐵怎麼還不來啊?咱們都等了好長時間了。」
  • 孩子要玩手機,媽媽們不同的做法,網友誇小西媽媽太機智了
    孩子要玩手機,媽媽們不同的做法,網友直誇小西媽媽太機智了一、數落孩子小雪是一位八零後的寶媽,對孩子一向很嚴格,從小的時候就不允許孩子看手機,在孩子九歲生日的時候提出了一個願望,就是想要一部手機,小雪,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小雪說:「這麼小,不好好學習,要手機幹什麼?
  • 「又偷玩手機,你怎麼不去死?」媽媽話音未落,孩子縱身一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每個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用心學習,獲得一個更好的未來。本來孩子在家裡就經常玩手機,這下又有了網課作為理由,就更是捧著手機不放了,早上玩,中午玩,晚上玩,吃飯玩,睡覺玩,上廁所玩……雯雯就是一個小小手機迷,剛上五年級時她就迷上了某音,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成績直線下降,身體也越來越虛弱。
  •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為什麼媽媽可以玩手機,而我卻不能玩遊戲?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一個孩子寫了一篇作文:上周末,媽媽陪我在家裡複習功課,那天媽媽已經刷了一天的抖音了,晚上我有一點累,想玩一下手機遊戲,才剛玩一會兒就被媽媽搶走手機,還痛罵了一頓,說我成績不好,還玩手機!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手機讓孩子患上抑鬱症 有專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裡的人,患上抑鬱症的機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高於一般孩子。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健康機構,做出了一項調查,手機光線比日常燈光對孩子睡眠的影響,把十位孩子分別進入兩個房間,一個房子的孩子們在看電視後睡覺,用了28分鐘內睡著;而另一個房間玩智慧型手機後的孩子,普遍在39分鐘之後睡著。所以,不建議孩子在睡覺前看電視。
  • 「媽媽,我想玩手機」,三種不同的答覆,將決定孩子不同人生!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孩子似乎手機比家長還親,一碰到手機就忍不住沉迷,不是玩遊戲機就是看視頻。而家長們也終於意識到孩子玩手機的頻率有多麼高,玩手機的時間有多麼長。但家長自己也很難做到脫離手機,工作、娛樂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孩子也是有樣學樣,既然家長一直玩手機,為什麼我不能玩?
  • 同一節車廂,2個孩子打鬧,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全車人稱讚
    可幾年後,有的就成了人人喊打的熊孩子,有的則成為人見人愛的乖孩子,這其中的差別,可以說都是家長造成的。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拍的是一節地鐵車廂,裡面坐滿了人。有幾個沒位置的只得站著,其中就包括兩個男孩,年紀都在七歲左右。
  • 媽媽低頭玩手機,任由熊孩子在紅綠燈路口奔跑,下一秒車禍發生了
    熊孩子在斑馬線上玩出乎人意料的是,媽媽乾脆不理兩孩子,直接低頭玩手機,任由兩孩子在斑馬線上穿梭奔跑。媽媽低頭玩手機,孩子在斑馬線上奔跑看到這裡不由得佩服這位孩子的媽媽心真大。但是道路畢竟不是自家後院,當孩子折回要來找媽媽的時候,被一輛豐田越野車撞了個正著。孩子在跑回的過程中被越野車撞擊當媽的才如夢初醒奔跑過來。幸運的是,豐田越野車剎車還算及時,撞擊後沒有造成二次碾壓,孩子只是受輕傷,簡直是一大奇蹟。
  • 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曬「水果拼盤」,看到照片後家長:趕緊報警
    ,儘早的學習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時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於父母來說也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加油站,底子打好了將來上小學才能提高得更快,所以在選擇幼兒園上,父母千萬不能馬虎,要從多個方面去考量,要不然選到下面這類的幼兒園,就不好,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還給家長帶來了困擾。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曬「水果拼盤」,看到照片後家長:趕緊報警!
  • 初三男孩玩遊戲,媽媽崩潰欲跳海:做好三點,拯救手機上癮的孩子
    在江蘇,有一個10歲的男孩,放學就拿著父母的手機玩不停,幾小時不下線,連吃飯、上廁所都拿著手機。一個月後,男孩脖子疼,結果去醫院一檢查,發現孩子的頸椎出現嚴重問題,如果再不治療,恐怕面對癱瘓的風險。另外,鄰居的5歲小男孩,經常和父母一起玩手機,半年後,孩子說眼睛看不清了,去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的眼睛不僅近視到300度,而且出現視網膜裂孔。
  • 媽媽帶孩子吃西餐,服務員看到餐具後說:這個媽媽遲早得進養老院
    前兩天,我坐在西餐廳裡,看到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場景,讓我記憶深刻。說是有意思,不如說這個場景看得我有些心酸。一個媽媽帶著孩子走進來,問孩子想吃什麼。孩子看了一下,指了指菜單上的一些東西,然後媽媽微笑地看著孩子,就下單了。
  • 兩個故事告訴你,父母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家長們都醒醒吧
    現在人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一會不玩手機,就好像自己的生活不完整了一樣。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否則給孩子帶去的負面影響幾乎是難以磨滅的。兩個故事告訴你,父母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家長們都醒醒吧!
  • 清華學霸也曾沉迷玩手機,媽媽這樣培養他的自控力
    他在家裡還是像平時一樣做作業,晚上睡覺了沒人關注他,就開始偷偷玩手機。"嚴若天媽媽說道,那段時間嚴若天的成績下滑得十分明顯,媽媽心裡很著急。 面對孩子玩手機成績下滑的問題,嚴若天媽媽的辦法是"談判"。在她看來,不能一下子斷了孩子玩手機的念頭,怕孩子有逆反心理。"我跟若天協商,限定周末玩手機的時間,平時不準玩,後來成績也就慢慢上來了。"
  • 武漢地鐵喊話「走路看手機撒錢女子」:雲飛路站等你來認領錢
    截屏圖疑似醉酒的女乘客在出雲飛路地鐵站時,由於包包沒關好,包口朝下,一邊走包裡的錢一邊沿路撒,金額達數千元。5天過去了,這名女乘客一直未現身,地鐵運營急尋這名女失主。武漢地鐵3號線雲飛路站值班站長張力介紹,10日晚上8點50分左右,他接到同事石康呼叫:E出口散落大量現金。
  • 「媽媽我要玩手機」,父母這樣回應,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T每天放學回家後就是玩手機,幾乎是人機不分離,吃飯、走路、上廁所,甚至寫作業時兜裡都揣著手機,寫作業時心不在焉,應付了事,寫完作業就繼續玩。有的時候玩手機到半夜一兩點,後來家長一氣之下把手機沒收了。突然有一天,媽媽給他收拾房間的時候在衣櫃的最裡面發現了手機,手機裡面有很多下載的遊戲,馬上就要升高三了,如果孩子一直這樣下去,真的很擔心孩子的前途啊。孩子沉迷手機管又管不住,那該怎麼辦呢?聽之任之嗎?想必這是家長們特別困惑的地方。我先讓小T的家長平靜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然後和他們一起探討和分析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和迷戀。
  • 溫州一媽媽開車姿勢嚇呆交警 抱著孩子還玩手機
    近日,溫州龍港一位年輕的媽媽的一張嚇呆所有人的開車姿勢,在網絡上被網友熱傳。據圖中顯示,這位年輕媽媽的兒子坐在位於主駕的膝上,年輕媽媽手裡還刷著手機微信朋友圈,這一幕被交警發現後,遭及時制止。膝下坐著孩子,一手玩著手機,這位年輕媽媽,如此拿生命但兒戲,愧做媽媽。7種危險駕車或導致車禍的作死開法無論是小小的剮蹭還是慘烈的碰撞,車禍的發生往往僅有1秒左右的時間,殊不知,車禍發生前的幾十秒或幾分鐘的操作不當,才是悲劇發生的直接誘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哪幾種要命的開車方式,需要我們特別留意。
  • 看到杭州地鐵上的34條暖心感恩金句 你想媽媽了嗎?
    你有多久沒有回家看過媽媽了?這兩天,杭州地鐵1號線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所有人。這個周末杭州地鐵開出了母親節感恩專列。34條感恩金句,散布在一列一號線地鐵的車廂上。乘地鐵,看到對媽媽的各種「花式表白」「多少次站在十字路口彷徨不前時,心中都會燃起一股回家找媽的衝動。」這是把劉寧深深「打趴下」的一句話。劉寧,28歲,來杭5年,站在濱江24層寫字樓的落地窗前,這是第3次她控制不住想要打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