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社會不斷的發展電子產品,也成了大家最喜愛的東西,手機更是取代了電視,成為老少隨身必帶的東西,孩子們也開始把手機當成了玩伴,每天陷入虛擬的網絡。
由於孩子們還小,沒有什麼自制力,很容易沉迷遊戲或者近視眼,所以很多家長不允許他們玩手機,也有一部分家長,允許孩子玩,約束定好時間,那這兩種做法有什麼不同呢?
孩子要玩手機,媽媽們不同的做法,網友直誇小西媽媽太機智了
一、數落孩子
小雪是一位八零後的寶媽,對孩子一向很嚴格,從小的時候就不允許孩子看手機,在孩子九歲生日的時候提出了一個願望,就是想要一部手機,小雪,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小雪說:「這麼小,不好好學習,要手機幹什麼?整天就知道玩兒,難怪成績不好。」媽媽的數落,讓兒子不敢再提玩手機的事,但是從那以後也不主動跟媽媽溝通,性格也越來越孤僻,開始疏遠媽媽,小雪的每一句話都透露著,對兒子的不滿,把孩子的缺點放大,每天有事就數落,也不關心孩子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二、聽話就行
浩浩在上小學四年級,平時特別喜歡看動畫片看手機,每次寫完作業都要玩手機,媽媽沒有耐心嫌煩,就把手機給他,雖然每天約束了只能玩一個小時,但是每次到時間了,浩浩也不主動上交手機媽媽也不管,時間久了。浩浩的眼睛出現模糊看不清,去醫院檢查的時候,已經300度了,浩浩媽媽是典型的嫌麻煩型,只要孩子聽話,幹什麼都可以?這樣的孩子,以後很難有作為,因為媽媽的不負責任,長大後肯定會怨家長。
三、正確的引導孩子
跟小雪和浩浩媽媽不同。小西的媽媽做法是最機智的,值得每位家長效仿,小西受同學的影響也迷上了手機裡面的遊戲,跟媽媽說要玩手機,媽媽不僅答應了,還主動參與,陪孩子一起玩,而且還告訴小西經常看手機玩遊戲,其中的危害,當然也允許小西在完成作業之後,可以固定時間玩手機,另一方面轉移小西的注意力,經常帶他出去戶外遊玩,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在媽媽細心的正確引導下,小西慢慢長大,對手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自控力也比以強很多,到了固定時間,沒有人看著,自己也可以放下手機。
其實只要引導好孩子,手機是可以對學習和生活帶來幫助,直接禁止孩子玩手機,看手機,就等於切斷了他們認識了解世界的通道,況且孩子大了,都會有一個叛逆的心理,你越不讓他做他非要偷偷的去做,最後反而適得其反。
當然有一些家長,允許孩子隨便玩手機,看手機就為了圖帶孩子,省事兒,也是不稱職的行為,孩子畢竟年紀比較小,沒有自控力,而且也不懂事,完全在於父母怎麼教育引導,如果將來孩子犯了錯,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都有一半的責任。
怎樣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還是要靠家長引導,可以用其他的事物,讓孩子的好奇心,從手機中轉出來,讓他們可以合理支配手機,而不是一味的,不管不問,各位家長,在玩手機這件事情上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歡迎大家留言下方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