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狂歡節」CRISPR基因編輯原來如此簡單~|源井生物

2020-12-13 源井生物

源井生物自主開發的紅棉·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紅棉系統),是源井生物集3000多例基因編輯大數據,生物信息學和IT信息能力,重磅打造的基因編輯自動方案系統。使用紅棉系統僅僅需要1分鐘,即可獲得3套基因敲除方案,同時提供800多種細胞相關參數和3000多個成功案例數據分享。

讓基因編輯更簡單是源井生物的企業目標,提供簡單,快速和高效的進行基因編輯工具是源井生物的企業宗旨。為此,源井生物重磅推出紅棉CRISPR基因編輯系統年度巨獻狂歡節,真正讓客戶感受到基因編輯是如此的輕鬆簡單。

時間

2020年10月10日-12月10日

內容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pool)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單克隆)

基因敲除載體

基因敲除病毒

相關焦點

  • 一文詳解基因編輯真菌原理-源井生物
    Red/ET重組系統是微生物基因編輯最經典的方法,可以實現對DNA分子的敲除、點突變、敲入等多種修飾。該技術已被廣泛地用於基因組DNA,如細菌人工染色體、大腸桿菌染色體等的遺傳修飾研究以及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中。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源井生物
    細胞死亡途徑CRISPR-U 基因編輯在HeLa細胞的應用CRISPRCRISPR-Cas系統已經成為了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和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提供了巨大的動力。CRISPR系統用於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可以通過用所需的供體序列取代靶基因序列來進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基因組的操作。
  • 源井生物迎來重量級科學家——Asad Uzzaman博士
    近日,源井生物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科學家,Asad Uzzaman博士。Asad是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博士,並曾就讀於瑞典于默奧大學和伊斯蘭大學。隨著Asad博士的加入,源井生物將加速布局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前科學研究、抗體藥研發,以及遺傳、腫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療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CRISPR-U和CRISPR-B技術可以將傳統基因編輯效率提升10-30倍,是體內體外基因編輯的突破性專利技術。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2020年2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進行常規的CRISPR-Cas9基因插入過程中,不必要的DNA重複頻率很高。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巨型噬菌體如何逃避細菌的CRISPR-Cas防禦系統-源井生物
    源井生物今日閱讀推薦:CRISPR-Cas系統原本是作為細菌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幫助其對抗噬菌體。不過,最近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巨型噬菌體能夠逃避細菌的防禦系統。這些發現不僅擴展了生物學知識,也有助於新型抗菌劑的開發。
  • 專訪|手握「上帝的剪刀」,CRISPR團隊核心成員叢樂談基因編輯
    作為本世紀最具創新力的技術,CRISPR有「上帝的剪刀」之稱,作為將這項技術帶到人類基因世界的青年科學家之一,叢樂對於基因編輯與疾病治療有著獨到且深刻的見解。,實現了基於TALE和CRISPR-Cas9系統的基因編輯技術,並揭示了相關技術在基因治療,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潛力。
  • 「狂歡節」動畫化決定 概念人設圖公開!
    「狂歡節」動畫化決定 概念人設圖公開!   由御巫桃也創作的漫畫「狂歡節」(Karneval),在4月時發售的漫畫第9卷書帶上便宣布了動畫化的消息。故事圍繞著一個手鐲展開,主人公「無」靠一個遺留下的手鐲去尋找其主人嘉祿,在旅途中被叫Mine的女人抓到了房屋中,關於無手上的手鐲,根據Mine所言這是國家防衛機關「輪」的識別證。後來無被進入房屋盜竊的花礫所救,之後兩人便踏上了旅途,在此過程中他們也結識了與儀等人。
  • 動畫「狂歡節」華麗人設&班底公開 TV確認明年春播出
    動畫「狂歡節」華麗人設&班底公開 TV確認明年春播出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0-25 15:06:17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本周創投市場重大融資事件基因組編輯技術提供商「博雅輯因」獲4.5億元B輪融資博雅輯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公司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研發管線臨床轉化並進一步擴充團隊。
  • 基因編輯技術首次成功治療遺傳病-源井生物
    兩名β地中海貧血症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病患者,在骨髓幹細胞經CRISPR技術編輯後,不再需要輸血了。輸血往往用於治療這些遺傳性疾病。在這項由 CRISPR Therapeutics 和 Vertex 公司合作進行的試驗中,骨髓幹細胞被從人體中移除,阻止胎兒血紅蛋白產生的基因被 CRISPR 技術 「關閉」。 而剩下的骨髓細胞被化療殺死,隨後被編輯過的細胞取代。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做是為了確保經過編輯的幹細胞產生新的血細胞。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 ...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
    拉索生物通過「Genebox基因寶」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全數位化體驗的個人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此外,公司還和萬孚生物(股票代碼:300482)全資子公司萬德康聯合研發並提供寵物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公司在廣州擁有1200平米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在蘇州擁有2000平米的基因晶片研發生產GMP車間。
  • 基因編輯胚胎導致大量DNA突變和重組!-源井生物
    三項研究顯示大量的DNA缺失和重組增加了對遺傳基因組編輯的安全性擔憂。 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修改人類胚胎的一系列實驗,揭示了該過程如何在目標位點或附近對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改變。
  • 「狂歡節」重大發表在即 《Comic ZERO-SUM》6月號解禁
    「狂歡節」重大發表在即 《Comic ZERO-SUM》6月號解禁 動漫 動漫FANS ▪ 2012-04-20 09:54:22
  • PLoS Biology:新的小型CRISPR/Cas9工具-源井生物
    研究者開發出了一個新的小型CRISPR/Cas9工具,具有活性高(和SaCas9相當)、編輯範圍大的優點。該Cas9來源於耳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被命名為SauriCas9,識別NNGG PAM序列,編輯範圍與常用的SpCas9一樣。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在美國獲得第三件CRISPR專利
    2019年2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其開發CRISPR基因編輯的合作夥伴(下稱伯克利團隊)將獲得一件CRISPR專利,它是伯克利團隊與美國布羅德研究所及其CRISPR合作者(下稱布羅德團隊)之間智慧財產權糾紛的核心。
  • Nat Commun:新型CRISPR方法鑑定出弓形蟲在宿主體內存活的關鍵基因
    2019年9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使用一種基於CRISPR的基因篩選方法,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弓形蟲在小鼠體內存活的關鍵基因。這種方法還允許在小鼠體內同時測試弓形蟲的數百個基因,從而極大地減少了所使用的研究動物的數量。用於CRISPR篩選的通用文庫生成CRISPR篩選是鑑定基因功能的極其有效的方法。通過使用嚮導RNA(gRNA),特定基因被靶向「敲除」。這種敲除有助於確定哪些基因對於細胞存活至關重要。然而,這些篩選通常在全基因組範圍內進行,而且這種規模會限制人們可以做的實驗類型。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者為何能獲諾獎?這項技術的講究和用途,請出浙江...
    這兩位是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法國和美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