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學生今天為啥都吃蓋飯
今天海澱區有約1.2萬名高三學子,戴好口罩,回歸校園,備戰高考,他們中午也將在學校享用「開學第一餐」。
特殊時期,從外面採購來的米麵糧油、瓜果蔬菜,能保證乾淨衛生嗎?學校食堂這麼久沒開火,食材、調料會不會過期?食堂裡那麼多孩子一塊兒吃飯,能安全嗎?帶著這些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今天上午跟隨市場監管人員對部分學校食堂進行了探訪。
吃什麼
三種蓋飯隨便選
上午9點半,記者跟隨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玉淵潭中學。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正在用配比好的消毒藥水擦拭地面和臺面。間隔距離在一米以上的桌椅已經擺好。地面上則用黃色不乾膠貼好「一米點」和示意行進方向的黃色箭頭。
蒸箱裡冒著熱氣,大鍋中滾水翻騰,清洗好的油菜和提前炸好的咕咾肉分門別類裝進潔淨的金屬盤蓋好保鮮膜。
上午10點半,玉淵潭中學食堂的廚師們開始忙活起來。牆上貼出了本周菜譜。「今天是周一,一共準備了三種蓋飯,分別是紅燒牛肉蓋飯、宮保雞丁蓋飯和菠蘿咕咾肉蓋飯。除了蓋飯,還額外準備了兩種備菜,分別是香菇油菜和肉片西葫蘆。
「今天提供的湯品是西紅柿雞蛋湯」,食堂的廚師一邊攪和著大鍋裡即將沸騰的熱水,一邊向記者介紹說,內臟類的食品絕對不會出現在學生的菜譜中,而加工不當容易引發食物中毒的扁豆等蔬菜也不會出現在食堂。
怎麼吃
快速取餐 每桌一人
為什麼午餐都是蓋飯?對此,玉淵潭中學總務主任王勇解釋說,考慮到現在仍然是疫情期間,本周提供的夥食相對簡單一些。雖然樣式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一點兒都沒偷工減料,肉菜和主食的品種豐富,「做成蓋飯的形式,便於學生們快速盛飯打菜,快速離開取餐口。像過去,學生打飯通常會開放7個取餐窗口,而今天只開放了一個窗口。」
「今天中午一共準備了200份午餐,就餐的學生有140多人,加上十多名老師,肯定管夠。」食堂的廚師表示。
「學生下課後,會排隊前往食堂打飯,每個班級都設計好了固定的行進路線,行進時每人之間要距離1米。」王勇說著,帶記者來到食堂就餐區。
記者注意到,就餐區已經經過了重新布置,原本距離較近的桌椅被拉大了間距,每桌只能坐一名學生,每名學生之間至少間隔一米以上距離。「打完飯後,學生就來到食堂的就餐區開始吃飯。打飯限流40人,就餐限流80人。學生從中午12點20分開始就餐,就餐將錯峰進行。」王勇表示。
監管部門
吃飯這事替您查了
「家長們的擔憂,我們提前替您去查了。」復學的消息剛一傳出,全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就紛紛行動起來,前往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小餐館、小超市、小食品店進行全覆蓋檢查。
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檢查周邊餐飲服務單位46戶,周邊食品銷售單位66戶,對存在擅自改變布局、環境衛生不佳、散裝食品未遮蓋等問題,當即責令改正,並督促整改。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表示,排查過程中,指導學校在校內設置配餐、就餐路線標識,規定配餐窗口、就餐位置,建議減少自帶食品入校。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趕赴轄區中學,與校方食堂管理人員一起「翻箱倒櫃」,逐一對放假前購進的食品原材料進行排查清理,防止個別學校的跨學期人員變動、工作銜接讓食品安全管理產生紕漏。
此外,昌平、順義、門頭溝市場監管部門也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集中反饋,督促校方在開學前全部整改到位,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就餐風險。
今天海澱區有約1.2萬名高三學子,戴好口罩,回歸校園,備戰高考,他們中午也將在學校享用「開學第一餐」。
特殊時期,從外面採購來的米麵糧油、瓜果蔬菜,能保證乾淨衛生嗎?學校食堂這麼久沒開火,食材、調料會不會過期?食堂裡那麼多孩子一塊兒吃飯,能安全嗎?帶著這些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今天上午跟隨市場監管人員對部分學校食堂進行了探訪。
吃什麼
三種蓋飯隨便選
上午9點半,記者跟隨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玉淵潭中學。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正在用配比好的消毒藥水擦拭地面和臺面。間隔距離在一米以上的桌椅已經擺好。地面上則用黃色不乾膠貼好「一米點」和示意行進方向的黃色箭頭。
蒸箱裡冒著熱氣,大鍋中滾水翻騰,清洗好的油菜和提前炸好的咕咾肉分門別類裝進潔淨的金屬盤蓋好保鮮膜。
上午10點半,玉淵潭中學食堂的廚師們開始忙活起來。牆上貼出了本周菜譜。「今天是周一,一共準備了三種蓋飯,分別是紅燒牛肉蓋飯、宮保雞丁蓋飯和菠蘿咕咾肉蓋飯。除了蓋飯,還額外準備了兩種備菜,分別是香菇油菜和肉片西葫蘆。
「今天提供的湯品是西紅柿雞蛋湯」,食堂的廚師一邊攪和著大鍋裡即將沸騰的熱水,一邊向記者介紹說,內臟類的食品絕對不會出現在學生的菜譜中,而加工不當容易引發食物中毒的扁豆等蔬菜也不會出現在食堂。
怎麼吃
快速取餐 每桌一人
為什麼午餐都是蓋飯?對此,玉淵潭中學總務主任王勇解釋說,考慮到現在仍然是疫情期間,本周提供的夥食相對簡單一些。雖然樣式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一點兒都沒偷工減料,肉菜和主食的品種豐富,「做成蓋飯的形式,便於學生們快速盛飯打菜,快速離開取餐口。像過去,學生打飯通常會開放7個取餐窗口,而今天只開放了一個窗口。」
「今天中午一共準備了200份午餐,就餐的學生有140多人,加上十多名老師,肯定管夠。」食堂的廚師表示。
「學生下課後,會排隊前往食堂打飯,每個班級都設計好了固定的行進路線,行進時每人之間要距離1米。」王勇說著,帶記者來到食堂就餐區。
記者注意到,就餐區已經經過了重新布置,原本距離較近的桌椅被拉大了間距,每桌只能坐一名學生,每名學生之間至少間隔一米以上距離。「打完飯後,學生就來到食堂的就餐區開始吃飯。打飯限流40人,就餐限流80人。學生從中午12點20分開始就餐,就餐將錯峰進行。」王勇表示。
監管部門
吃飯這事替您查了
「家長們的擔憂,我們提前替您去查了。」復學的消息剛一傳出,全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就紛紛行動起來,前往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小餐館、小超市、小食品店進行全覆蓋檢查。
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檢查周邊餐飲服務單位46戶,周邊食品銷售單位66戶,對存在擅自改變布局、環境衛生不佳、散裝食品未遮蓋等問題,當即責令改正,並督促整改。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表示,排查過程中,指導學校在校內設置配餐、就餐路線標識,規定配餐窗口、就餐位置,建議減少自帶食品入校。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趕赴轄區中學,與校方食堂管理人員一起「翻箱倒櫃」,逐一對放假前購進的食品原材料進行排查清理,防止個別學校的跨學期人員變動、工作銜接讓食品安全管理產生紕漏。
此外,昌平、順義、門頭溝市場監管部門也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集中反饋,督促校方在開學前全部整改到位,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就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