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號線北延段荔灣區西村站因四戶房屋業主補償要求過高,拆遷範圍內的廣雅后街二巷13號、3號之一、17號、19號等建築物仍然屹立,至今未能完成徵拆工作。符超軍 攝
原定於2013年5月施工的八號線北延段荔灣區西村站因徵地問題導致工期一拖再拖。目前,荔灣區已完整交地五塊(陳家祠—彩虹橋區間、華林寺站、彩虹橋站、陳家祠站、彩虹橋主變電站),還未完成交地任務的西村站尚有四戶業主因不滿足現有補償方案而駐守已被徵用的房屋中,遲遲不肯籤署拆遷協議。
南方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增路與內環路交叉路口南側,西村站站位上的原有建築已全部拆除完畢,四戶拒絕拆遷的房屋在一片廢墟中聳立,顯得有些突兀。
如何補償?拆遷戶與拆遷方各執一詞
廣雅后街二巷17、19號是四戶拒絕拆遷房屋中的兩戶,這兩戶的戶主實則為一家人。在這一拆遷戶的產權原本歸母親及6個兒女所屬,如今,兒子已籤署拆遷協議並搬出該房,留下90多歲的母親及她的三個女兒駐守其中。家中擺設簡單,母親還插著氧氣管。
接受記者採訪的劉姨就是這家的女兒,她告訴記者,如今母親年事已高,本身身體並不好,因為拆遷問題導致病情更不穩定。拆遷方給出的條件是按照每平方米13800元賠償他們,這個價錢遠低於市價,她們不能接受。
劉姨說,自己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拆遷方能給出和其他拆遷戶一樣的標準。她說,拆遷方的補償標準並不統一,她也不清楚拆遷方給出的補償標準,但她認為周邊其他拆遷戶一套房屋換來了兩套還多的賠償,按照這個標準,她的條件並不過分。
荔灣區房屋徵收辦公室主任王冰告訴記者,徵收工作一開始,他們就告知了被徵收戶補償的標準。實際上,記者在現場了解到,8日早上拆遷方的工作人員在這四戶拒拆遷的房屋外牆張貼了針對他們個人意願制定的「徵收補償決定」,然而張貼不久,這幾戶戶主就將這些「徵收補償決定」撕毀。記者看到,廣雅后街二巷17、19號的外牆壁上還留有被撕毀的「徵收補償決定」痕跡。
王冰表示,西村站所有的拆遷補償都是按照《廣州市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線荔灣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和徵(借)地補償方案》統一執行的。根據測算,劉姨一家的房屋尚餘119.5387㎡,按照《補償方案》,按1∶1.6增幅可安置面積191㎡,安置地點在西灣路帶電梯的新建住宅小區。但劉姨三姊妹及母親提出了自己的補償方案,即安置就近回遷房四套,每套約120㎡,合共約480㎡,這比《補償方案》規定超出了289㎡。
拆遷戶與拆遷方無法達成協議
截至目前華林寺站、陳家祠站、陳家祠—彩虹橋區間、彩虹橋主變電站、彩虹橋站5個工點已進場,房屋徵收已籤約152戶,完成率為98%。僅餘下西村站4戶房屋未籤訂協議,除去廣雅后街二巷17、19號,還有另外兩戶均因產權人所提出的補償要求遠遠高於《補償方案》的標準,導致拆遷工作無法順利推進。
廣雅后街二巷13號房屋為四戶拒拆遷戶之一。該房屋共有四層,產權面積227.96㎡,產權性質為住宅,房屋曾作過商業用途,有營業執照,但在2000年該營業執照已註銷且未再經營。根據《補償方案》規定,如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按住宅標準計算,該房屋總補償款約417萬元;如選擇西灣路安置房源,按1∶1.6增幅可安置住宅面積約364.74㎡。去年,拆遷方與產權人協商多次後,產權人表示房屋已辦理繼承公證,今後補償問題已由兩位兒子全權處理。
在施工現場,記者並未看到該戶戶主。據王冰介紹,受產權人委託的兩位兒子提出了三個要求:調整紅線,避免拆遷其房屋;原地回遷,按房屋產權連同違章面積共238.4649㎡進行置換商鋪;按房屋產權連同違章面積共238.4649㎡置換環市西苑首層商鋪。拆遷方向中介詢問了環市西苑商鋪的市價,單價約18萬元/㎡,如按房屋面積238.4649㎡置換環市西苑商鋪約需4300萬元,與《補償方案》存在差距高達3883萬元。
另外一戶是廣雅后街二巷3號其中的一棟房屋。這一戶是四戶中最為破舊的一棟,是磚木二層建築,記者在現場看到,屋頂的瓦片已有大片損毀。這戶的產權面積為19.28㎡,產權性質為住宅,目前出租經營廢品回收站,沒有營業執照。根據《補償方案》規定,如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按住宅標準計算,該房屋總補償款約45萬元;如選擇西灣路安置房源,按1∶1.6增幅可安置住宅面積約30.85㎡。
據王冰介紹,被徵收人提出了兩個要求:房屋產權連同違章面積共31.5536㎡,按20萬元/㎡補償;原址回遷,復建兩層獨立別墅。如按被徵收人的要求作價補償約需630萬元,將與《補償方案》存在近585萬元的補償差距。徵收工作人員多次聯繫被徵收人進行協商,但被徵收人一直拒絕。
四戶拒拆遷房屋正好位於西村站的基坑上方。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宣傳部副部長許坤傑表示,他們一方面採用協商的方式與拒拆遷戶主進行協調,一方面也已經開始走司法程序。如果一直無法與四戶拒拆遷戶主達成協議,司法程序走完後將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強制執行。
八號線北延段徵地拆遷工作大部分已完成
規劃八號線北延線原本是為了緩解同德圍地區的交通壓力,工程預計將於2016年建成。目前,八號線北延線涉及的徵借地19塊已完全或部分交地17塊。其中,白雲區目前已完整交地6塊(同德圍、上步、平沙、小坪、亭崗站、白雲湖站),部分交地4塊(鵝掌坦站、聚龍站、石井站、白雲湖車輛段),未交地1塊(朝陽村至亭崗規劃路),另有亭崗—白雲湖區間盾構始發井為臨遷;荔灣區目前已完整交地5塊(陳家祠—彩虹橋區間、華林寺站、彩虹橋站、陳家祠站、彩虹橋主變電站),部分交地1塊(西村站);海珠區部分交地1塊(同福西站)。
截至今年6月,八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白雲湖,17.9公裡)全線15座車站中,文化公園站已與六號線首期工程同步建成,7座車站(同福西、彩虹橋、同德圍、平沙、小坪、亭崗、白雲湖)已進行圍蔽結構施工,其餘車站進行溶洞處理或管線遷改工作;15個區間中,1個區間(鳳凰新村至同福西區間)暗挖施工,其餘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白雲湖車輛段進行地基處理。
備受同德圍市民關注的地鐵八號線北延段工程,自開建以來整體進展順利,能否順利解決徵地拆遷難點將決定工程推進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