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PAGE 四月新刊
《師出名門》
四月新刊
☟☟
購買連結
緬甸遊記
原來這裡才是東南亞最美的國家
編輯| 彭程
文& 圖 | 王珏
➤走遍了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各國,直至走到緬甸,才發現原來這裡才是東南亞最美的國家。要不是因為之前軍政府長久地閉關鎖國,緬甸應該早已成為世界矚目的文化遺產旅遊勝地了。
▼
從 2013 年正式對外開放,到 2016 年緬甸精神領袖翁山蘇姬帶領的國家民主聯盟正式開始執政,緬甸已拭目以待地向世界展現自己。趁大批遊客湧入之前,現在就去緬甸旅行吧!去感受她的純淨真實以及人民的淳樸善良。
我這次緬甸之旅從仰光出發,接下來茵萊湖—曼德勒—蒲甘,最後再回到仰光,歷時兩周。每一個地方風景特色都很不一樣,我覺得最好都不要錯過。
仰光
- - - -
和許多東南亞國家的首都一樣,仰光有些擁擠和嘈雜。2013 年開放後大量進口車的湧入導致交通也會經常擁堵。從市中心蘇雷塔 ( Sule Pagoda ) 至有名的中國城第 19 街 ( 19th Street ) 燒烤酒吧一條街,不妨試試步行。一路上有眾多小販售賣各種當季新鮮的水果,種類繁多,琳琅滿目。一定不要錯過緬甸盛產的牛油果,個頭碩大且鮮美肉多,一個僅要人民幣三四元。在街上走一圈,嘗嘗各種水果就可以飽肚了。
仰光街頭可以看到許多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建築,長年累月缺乏維護,到今天已滿是斑駁,帶著獨有的滄桑美。
因瓦古城 (Inwa) 中的馬哈昂美寺
1822 年由一位皇后捐建
仰光大金寺
( Shwedagon Pagoda )
- - - - - - - - - - - - - - - - - - -
緬甸的代表性古蹟之一,不容錯過的景點,主塔高達 98 米,全塔外表鍍金,在陽光下是名副其實地金碧輝煌。來這裡朝拜的民眾絡繹不絕。晚上,大金寺四周繼續燈火通明,夜景也毫不遜色。
茵萊湖
( Inle Lake )
- - - - - - - - - - -
從仰光出發往北上,我們的第一站是茵萊湖。這裡天氣微寒,早晚氣溫只有 10 度左右,白天出太陽後 20 來度,十分涼爽宜人。
我們住在茵萊湖邊的娘水村( Nyaung-Shwe )。白天的村莊十分安靜,即使是旅遊旺季的 12 月,路上的遊客三三兩兩,遠沒有熙熙攘攘的景象。我隨意走進街邊的一間佛寺,發現靜謐無人的大院中心赫然坐落著一座富麗堂皇的金色佛塔,和後來一路上看到的眾多緬甸風光一樣,讓人驚豔卻又如此低調,好像就是這麼靜靜的,美得與世無爭。
我和朋友各自租了一輛自行車,愜意地騎行於湖邊的鄉間小路上,遠方四周群山環抱,風景甚好。經酒店老闆推薦,造訪了途中的紅山酒莊 ( Red Mountain Winery ) 。原來緬甸也產葡萄酒,而且最好的酒正來自茵萊湖區域。酒莊的露天餐廳坐落在半山腰,是絕佳的觀景點。點一個 Tasting Menu(品酒套餐),可以慢慢地一邊品賞美酒,一邊欣賞夕陽西下的美景。
茵萊湖的第二天,和許多遊客一樣,我們參加了茵萊湖上一日遊。一條機動船帶著我們順流而下,欣賞湖上的風景和參觀途中的村莊集市等景點。印象最深的要屬茵黛村 ( Indein Village ),茵萊湖區最重要的宗教區。這裡可謂是深藏不露的世外桃源。船停靠在一條小河道邊,上岸後穿過破落的村莊,沿著一條千米長廊走向山上。兩旁可見數千佛塔成群,可謂是佛塔的視覺盛宴!有的年代久遠已殘破不堪,山頂上也有許多後人捐建的新佛塔群,十分壯觀。
位於阿瑪拉普拉的烏本橋 UBein’s Bridge,
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
橋長 1.2 公裡
曼德勒
( Mandalay )
- - - - - - - - - -
一路上重溫著 Robbie Williams 的那首 Road to Mandalay,我來到了這座緬甸的第二大城市。
曼德勒從19 世紀起一度為緬甸帝國的首都。規模龐大的曼德勒皇宮位於市區中,它曾見證了緬甸的最後一個王朝。如今受軍政府監管,嚴密把守,只允許遊客參觀皇宮的一個部分。
馬哈木尼佛塔,曼德勒
緬甸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
緬甸很多佛像內廳只允許男性進入
女性只能在門口參拜
▼
太陽下山前,我們來到了離皇宮不遠的曼德勒山。一路徒步爬上山頂,沿途會經過大大小小不同的寺廟。夕陽中俯瞰山腳下的寺廟和僧院群,遠處伊洛瓦底江和城市風景盡收眼底。
除了市區以外,曼德勒附近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城不容錯過。我們包了一輛計程車,遊覽了因瓦 ( Inwa )、實皆 ( Sagaing )、阿瑪拉普拉 ( Amarapura ) 等古城。明根 ( Mingun ) 在曼德勒伊洛瓦底江上遊 11 公裡,可以乘坐渡船前往。
蒲甘
- - -
2015 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到達了蒲甘。特意計劃在這裡看 2016年的第一次日出。
蒲甘王國起源於公元 9 世紀,沒落於 13 世紀,在此期間各任帝王大力興建了數以千計的佛寺和佛塔,星羅棋布地分布在這塊 40 平方公裡的平原上,儼然成為世界奇觀之一。比起柬埔寨的吳哥窟,我認為蒲甘更加嘆為觀止。
因瓦古城 ( Inwa ) 裡的亞達娜佛塔群
1839 年大地震後已幾近為廢墟
▼
蒲甘遍地有 4000 多座寺廟,正確的旅遊方式是向酒店租一輛「小綿羊」 ( 電動自行車 ),帶上地圖,隨心所欲地去探索大大小小的不同寺廟。
為了看蒲甘的日出,我們清早不到五點就爬起來,騎上「小綿羊」上路,找尋地圖上已打探好的最佳觀賞點之一。六點整,遠方的熱氣球開始逐個升了起來,徐徐飄過平原上的佛塔群,划過朦朧的天空。太陽此時已經躍躍欲試,將遠處的雲彩染成了鮮紅色。熱氣球也漸漸地多了起來,遍布了整個天空,共同目睹著第一縷晨光突破地平線的那一瞬間,耀眼的光芒渲染了整個天空。
這也許是我看過的最美的日出。
遇見翁山蘇姬
( The Lady )
- - - - - - - - - -
提起緬甸,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其精神領袖翁山蘇姬。她是緬甸國家民主聯盟的創立人,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因為堅持自己的政治信念,推崇國家的進步,她曾被獨裁的軍政府軟禁了十多年。她在緬甸是非常受民眾愛戴的人物,時常看見人們懸掛她和她父親昂山將軍的照片在自家的店鋪裡。緬甸人都尊稱她為「 the lady 」。
從蒲甘回到仰光,我剛好趕上 1 月 4 日緬甸的獨立日。聽消息說
翁山蘇姬會專程從首都回到仰光,在她的政黨—國家民主聯盟(NLD)總部發表演講。我和朋友興奮地按時趕到了會址,想試試運氣能否一睹她的真容。NLD 總部外的馬路兩側早已被群眾圍得水洩不通。沒有翁山蘇姬的身影,只有總部大樓外的大屏幕轉播著演講的現場。我們從人群中擠到了大樓門口想一探究竟,誰知工作人員看見我們是外國人,竟熱情地邀請我們上樓。
原來二樓就是演講禮堂!我擠在後排黑壓壓的記者群裡,掂起腳放眼望去,正見翁山蘇姬端莊地踱步走上演講臺。在座觀眾的歡呼聲和記者們的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到場支持的還有中國和其他友國駐緬甸的大使們。我激動無比,不敢相信這位常見於報紙、電視,甚至電影中的偉大領袖人物竟然就在我的眼前。
在仰光碰巧而榮幸地偶遇了
翁山蘇姬的演講
▼
我想我的緬甸之旅應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
緬甸旅遊的信息和介紹
請關注微信號:緬甸隨心遊
(微信 ID: Myanmar_Travel)
微博:緬甸隨心遊
購買及訂閱,點擊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