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臺北,偶爾會連下幾天的暴雨。難得有幾天放晴,大家都願意上街逛逛走走。如果時間有限,魚皮餃覺得最不可錯過的地方是中山北路三段,也就是臺北人稱「婚紗街」的地方。
短短一段路疾行半個小時就能走完,其中卻隱藏著許多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是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家都愛簡稱它為「北美館」。北美館中收藏及展示著種類多樣的臺灣當代藝術品,類型廣泛,以水墨畫和版畫藝術為展覽的重點,是許多藝術愛好者們必來打卡的地方。
北美館的旁邊,就是臺北故事館。故事館的入口樹立著愛奧尼柱式門柱,塔樓兩端對稱,融合了都鍺王朝和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遠看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夢幻屋,所以又被稱為「童話奶油屋」。
但最有意思的是在臺北故事館中,設計者以一個個小故事的方式將臺灣的歷史變遷串成一條線。唯一遺憾的是,目前故事館已經閉館整休,預計到2020年才會重新對公眾開放。
走在婚紗街的街頭,路邊最多的肯定就是婚紗店了。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愛侶們,在楓樹的濃蔭下往婚紗店走去,那種感覺仿佛就像在逛南京的中山北路,空氣中都是幸福的味道。
逛累了轉個彎,就會看到晴光市場。這裡有許多老字號的古早味小吃店,要想探訪地道的臺灣夜市小吃和有特色的酒吧,當地人一定會向你推薦晴光市場。
接下來,就是最有特色的小菲律賓區了。在每個周日的上午,以聖多福教堂為中心,整個中山北路三段好像魔術一樣,由臺北變成了小菲律賓。許多菲律賓人會特意過來朝拜,大街小巷一時間洋溢著節慶氣氛。
在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個周日,菲律賓人都要過「五月花節」。信奉天主教的人們會舉辦盛大的花車遊行和嘉年華活動,並給路邊的行人送花。
魚皮餃第一次過來就正好遇到,一個非常可愛的菲律賓小妹妹往我手裡塞了朵百合,還一個勁地衝我笑。即使言語不通,也能感受到他們心裡的喜悅。唱著歌的菲律賓大媽路過身旁,向我點頭示意,讓我收下那朵花。
身處異鄉生活下去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要對陌生人保持善意和笑容更難。那一瞬間,他們的笑容如陽光般燦爛,他們的快樂和喜悅也感動了我。讓我在那個剎那忘記了自己身處何方,只感受到南國吹來的和煦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