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山北路沿線 日據時代古董水管用百年(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臺北中山北路沿線 日據時代古董水管用百年(圖)

    簡餘晏手持為現代延性鑄鐵管,中間較粗為日據鑄鐵管同型款,前方兩根則是1970年代的鑄鐵管。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逐年汰換老舊水管,不過市議員簡餘晏發現,中山北路沿在線千戶民眾及五星級大飯店用水,仍來自百年的古董鑄鐵管,超過40年法定使用年限,應立即汰換。

  古董管線分布於中山北路1段691米、中山北路2段1184米、中山北路3段1166米、中山北路4段579米、中山北路5段548米、和平西路2段538米、和平西路3段68米、寶慶路156米及大理街32米。

  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說,管線汰換是採小區域工程,優先汰換漏水較多的管線,但該批管線近9年僅漏水7次仍屬堪用,且中山北路早年是先總統蔣中正的通勤道,路基平整、地質佳,至今仍沒影響管線。

  水處總工程司範煥英表示,目前北市超過40年的管線不過41公裡,佔現有管線1%,非DIP管有690公裡,預計2025年全部更新。

  中山北路是臺北最早開發地區之一,日據時代曾埋設數公裡直徑675毫米的鑄鐵管;二次大戰後,鑄鐵技術提升,各地陸續改用加碳的延性鑄鐵管(DIP),口徑從75毫米到3400毫米不等。

  簡餘晏調閱數據,指水處年年編列預算更新老舊管線,但市內還有109處40年以上的配水共管沒更新,其中有9處是日據時代的設施,水管管齡最高超過百年,合計4962米。

  水處總工程司範煥英說,中山北路的配水管從南往北輸送,大管接小管再延伸至家戶管線,是同心圓網狀概念,估計中山北路兩側、近3000戶居民用水流經這批管線,且「管線狀況也不錯」。

  簡餘晏說,有些日本通也認為日據時代管線佳,換成現代管線搞不好漏水更嚴重,但這批水管百年埋地不見天日,不敢保證管內安全無虞;市府應立即更換,可放置於周邊展示,見證臺灣現代化過程。

  水處指出,若不更換管線,也可採管線內襯(小管線)更生工法延長年限,像巴黎、紐約、倫敦、東京等大城維護得宜,仍保留百年以上的管線。

相關焦點

  • 中山北路·杭州日報
    我喝著咖啡,與友人共度臺北午後。窗外和二樓高度齊平的樹枝,仿佛就要穿透窗戶伸了進來,畫面停格在那,寧靜無聲。  我從小住在新北市(臺北縣),與臺北市隔了一條淡水河。小時候聽到臺北市的中山北路時,總會覺得那是條有錢人的路。上了高中,學校在北投,那時捷運還沒開通,我得清早六點鐘在臺北車站等待第一班從北投駛來的公交車,跳上無人的車廂後,總喜歡往最後一排坐,然後一路睡到學校門口。
  • 臺北新北傳震災 樹新路水管破裂淹水
    原標題:臺北新北傳震災 樹新路水管破裂淹水 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今日上午9時許,地下自來水管突然爆裂。   據臺媒報導,今日上午9時42分發生臺灣今年以來最強地震,大臺北地區陸續傳出災情。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水管疑因地震發生破裂,水不斷從路面冒出淹沒路面,造成附近淹水,機車幾乎無法行駛。此外臺北市松江路一處停車塔因地震導致偏離,停車塔內停放的車輛摔落好似「疊羅漢」。消防局據報趕往搶救,目前停車塔無法啟動,無人受傷。
  • 臺北最特別的博物館,就在中山北路
    臺北最特別的博物館,就在中山北路今日作者:多多中山北路上當然不止這間小小博物館,跟我們曾經提及的臺北其他街道一樣,中山北路也是立體的,綜合的,什麼都可以有,你在這兒有著豐富的觀感。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96號B1時間:周一全天休息      周二-周日10:00-18:00市立美術館門前有一片綠地,綠地中央是鞦韆、滑梯,還有供人休息的長椅。
  • 盤點各地中山路:南京中山大道鬱郁民國風
    有人說,「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可見,歲月流逝近百年來,國人一直以質樸而直接的方式緬懷這位在時代漩渦中奔走呼告、扭轉中華命運的偉人。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南京的中山大道。漫步在這條有「民國子午線」美譽的道路上,不時有各種民國印記擦肩而過,歷史滄桑感瞬間浸染心頭。
  • 中山從「路無寸鐵」駛向「高鐵時代」
    全長143.7公裡的廣珠城軌於2011年1月7日正式通車, 在中山沿線設8個站點(翠亨站暫未開通)便利帶來了人才、信息、技術、資金的流動 。6年後的2017年1月3日, 廣珠城軌中山站開通至貴陽北的線路,停靠首列高鐵列車,中山邁入了「高鐵時代」。
  • 明天起,中山北路、文三路等交通有調整...
    ●中山北路(文青弄-文暉路)明天開始單行因天目山路-環城北路提升改造工程及機場軌道快線西湖文化廣場站施工需要,中山北路(文青弄-文暉路)計劃於2020年8月1日實施南向北單行交通疏解,實施時間共17個月。
  • 臺北「國道」
    在臺北找不到其他如此多元、國際化的馬路,除了中山北路。一百多年來,中山北路歷經滄桑,依舊風採不減。目前中山北路分為七段,仍是臺北市中心區至士林、北投、淡水的南北軸線要道,以及人們最愛逛街購物的街道之一,所以走了七遍,中山北路還是讓人流連忘返。
  • 衝繩人回憶臺灣日據時代(圖)
    原標題:衝繩人回憶臺灣日據時代(圖)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電影《KANO》引發臺灣對日據時代(1895年至1945年)記憶的討論,其實當時還有一批衝繩人來到臺灣,他們身份介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看待臺灣有著更複雜曖昧的角度。
  • 水管爆裂中山八路被淹!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系自然爆裂
    同樣是10點左右,記者張豪從現場發來最新消息表示:中山八公交總站附近的水已經全部退去。南方電網的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檢查路邊的電箱是否有水浸情況,「目前他們表示沒有發現。」不過,新虹街路水浸仍然嚴重,水面漂浮著大量的垃圾,環衛工人已經到達現場,等待水退去再進行清理。新虹街與中山八路路口紅綠燈熄火。
  • 圖:臺北中山樓內當年蔣介石會客廳
    圖:臺北中山樓內當年蔣介石會客廳 2008年01月26日 16: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中山樓內當年蔣介石的會客廳,一派古色古香。位於臺北陽明山的中山樓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所建,以明清建築及裝飾風格為基調,依山而起、依勢而建,佔地逾十三萬平方米,耗時十三個月建成。
  • 廣州中山八路今晨水管爆漏 大水淹路
    廣州中山八路今晨水管爆漏 大水淹路金羊網2018-09-09 10:54:49 9月9日上午,廣州中山八路附近大水淹路。記者 鄧勃 攝 位處廣州中山八路與南岸路交界某汽修廠對出人行道的一條直徑為DN1200的水泥管於9月9日上午6點15分發生爆漏,廣州自來水工作人員接報後,立即對受影響區域實施安全圍蔽,止水,並迅速啟動緊急搶修工作。經調查,此次爆管為自然爆漏。
  • 再去臺北的理由:逛不完的中山北路,藏有太多這座城市的小秘密
    五月的臺北,偶爾會連下幾天的暴雨。難得有幾天放晴,大家都願意上街逛逛走走。如果時間有限,魚皮餃覺得最不可錯過的地方是中山北路三段,也就是臺北人稱「婚紗街」的地方。短短一段路疾行半個小時就能走完,其中卻隱藏著許多有意思的地方。
  • 沿線一日遊五大路線
    (圖/Hotels.com)3.板南追星線 ─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法式料理與美酒的絕美饗宴好奇老臺北的樣貌,不妨到老萬華區,一睹剝皮寮歷史街區保存完整的清代街型及日據時代的街區樣貌。
  • 京華尋舊錄之百年中山公園 「文化茶座」見證一個時代
    2014年11月4日,走進中山公園,一路上亭臺樓閣,假山奇石,新修繕一新的長廊雕梁畫棟,習禮亭、八柱亭、和平坊、格言亭,每一座建築都記述著一段歷史。公園裡的兒童樂園、音樂堂,為北京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最佳場所。「歷經百年的中山公園,發生了多次的變遷。就說園內的布局也有很大的變化。
  • 臺北的路名邏輯
    關於臺北用大陸地名做路名,一直有各種說法。事實上,這要說到1947年,國民黨政府從上海請了一位名叫鄭定邦的規劃師來給臺北設計路名,而上海的路名,南北向大多是用省份來分,比如陝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向則多照城市來分,比如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於是鄭定邦就照著當年上海路名設計的邏輯,廢棄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充滿日式風格的路名,重新用大陸地名為臺北的馬路命名。
  • 辛亥革命百年:"中山"英名在神州大地代代流傳
    每年3月12日孫中山忌辰,各界人士都會聚集在此,向孫中山先生塑像鞠躬致意並敬獻花籃。  據中國中山公園聯誼會統計,中山公園已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同名公園,全球共有75座,其中分布在兩岸的就超過40家。  比中山公園還多的是遍及兩岸的中山路,在數量上堪稱世界之冠。據統計,全國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道路共有326條,其中定名為「中山路」的有187條。
  • 那些以「中山」「逸仙」命名的街道與建築
    臺北中山公園裡的孫中山銅像。「他是時代的先行者,開啟了一個民族的新篇章。他的崇高和偉大,在世人的緬懷中獲得永恆的新生。」全臺灣大部分縣市鄉鎮都找得到這條路,總數不下百餘條,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臺北市的南北主幹道中山南路與中山北路。中山南路兩旁聚集著臺灣的行政、監察、立法、教育等機構,還有臺大附屬醫院、中華工藝館、臺北東城門(景福門)等歷史建築,雖短小精悍,但分量價值不容小覷。
  • 探秘日據時期臺北「水牢」 蔣渭水曾囚於此(圖)
    大同警分局為臺北市僅存的上世紀30年代警察局建築物。(圖:「中央社」)警局內現還保有當年所建的扇形拘留所。  中新網7月16日電位於臺北市寧夏路的大同警分局,前身為日據時期專門監控異議人士的「臺北北警察署」。如今室內還保有當年所建的扇形拘留所及一座「水牢」,見證劃時代的歷史。  據「中央社」報導,1920年,臺灣同胞為了向殖民統治的日本政府爭取民主自由,發起一波波政治社會運動。反日殖民統治先驅蔣渭水及革命同志多次被捕囚禁在此。
  • 天天看世界 | 大阪市懷舊路面電車沿線,明治時代百年歷史咖啡廳
    但其實在大阪這個中心區域附近, 還有接近一百年歷史的路面電車, 沿途景色充滿懷舊氣氛 他對古董的講究、細節、品味 都在店內的角落體現。
  • 四川北路這個路段地下水管爆裂,為啥3小時就能處置完畢?
    今年某日凌晨2時許,四川北路東江灣路口地下水管爆裂,大量自來水噴湧而出,沿線路面積水嚴重。天興百貨正好位於該路口,如果是白天,這條商業街的交通和營業就要受到很大影響了。供水搶修人員現場排查爆裂事故點,緊急關閉閥門,消除了因積水而可能導致的交通安全隱患;同時,街道派員全面排查事故沿線居民家中進水情況……從突發事故被及時發現到基本處置完成,僅用了不足3個小時,匯集了多個部門的多股力量。快速處置的背後,是什麼把各方資源串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