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體驗館效果圖:一座綠色可持續展示場館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施工展館 (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影)
央廣網河南分網9月1日消息 (記者 汪寧)不管外面嚴寒還是酷暑,走進這裡,室內都空氣清新、四季如春。目前,在鄭州市二七區西崗建築藝術體驗園,這種被稱作「冬暖夏涼、節能環保」的高科技建築項目——五方科技館被動房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西崗建築藝術體驗園項目東依鄭登快速路、北鄰尖西線(緊挨規劃15號線地鐵口),西南兩面背靠萬畝生態涵養林,距中心城區8公裡、距繞城高速櫻桃溝站1.5公裡,項目區域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入可頤養山林、慢享人生,出可刻鐘進市、宜商宜業。總投資約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2億元。項目規劃建設為9處企業館。
或展示前沿科技、或運用環保材料、或體現生態理念……體驗園以4A級景區為建設目標,將建設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建築行業的示範標杆、宜業宜遊的生態景區。
春有櫻花夏有玉蘭,秋有紅楓冬有臘梅。包容、自然、休閒、文化底蘊......體驗園建成後,漫步其中,將能夠感受到大自然行雲流水般最本初最原生的面貌。
「被動房」添彩體驗園 打造二七耀眼綠色名片
五方科技館被動房項目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五方科技館被動房項目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胡愛民向記者介紹,體驗園在功能定位上不僅可供文化展覽、旅遊觀光和會議、住宿等,而且以綠色建築為理念,突出了生態、環保、節能的特點。這裡的每一座展館,除了造型美麗,構造也非常別具匠心,所採用建築材料均具節能、環保、低碳作用,帶給人舒適、健康的享受。
「這是河南五方科技設計的五方科技館被動房項目,不僅是建築博覽園中一座別具科技含量和技術特點的創意單體,也是河南首個被動式低能耗房屋示範樣板、更是二七區一張耀眼的綠色名片。」走進園區,胡愛民指向一正在施工的建築向記者介紹,五方科技館總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地上兩層,主要是為了被動式技術以及其他建築新技術的示範、展示、體驗和交流,具體的使用功能為辦公、會議和體驗式公寓等。
目前,河南省建築節能工作正在向著更高標準邁進。超低能耗建築和清潔供暖工作的全面展開預示著中原地區傳統建築行業和能源行業正在面臨著新的格局調整。以超低能耗建築降低末端需求,清潔供暖減少源頭側排放,部品升級帶動全產業鏈革新的全新發展布局正在中原地區全面展開。
萬方科技館 (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影)
胡愛民說,五方科技館被動房項目,正是這樣一種「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其避免了投資建設換熱站和供暖管網,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依賴,在提供舒適和健康室內空氣環境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能耗。
何為「被動房」?來自五方科技館的設計方——河南五方合創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春作出了解釋:被動房概念的提出源自德國,其是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簡稱,也是當前領先的低碳節能綠色建築, 相比傳統建築可以節約90%的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據了解,「被動房」在一年四季維持恆溫、恆溼、恆氧,並不依靠普通建築所需的傳統供熱製冷系統,而是通過高效外圍護結構保溫隔熱體系、良好的氣密性和高效新風熱回收技術,儘可能採用更多的被動式手段,基本不採用傳統的集中採暖和空調製冷,實現「恆溫恆氧恆溼低噪」,避免了投資建設換熱站和供暖管網,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依賴。
為什麼要聚焦被動房?王勇春認為,這是在對節能戰略和綠建技術長期關注跟進後認為適合中國未來發展的技術路徑,是提升建築品質的重要內容,是建築業理性成熟發展的必然表現。自1991年全球第一棟被動房誕生以來,已有20多年的歷史,隨著被動式房屋技術的日臻完善,其高舒適性和能耗大大低於傳統建築的特性被愈來愈多的人所認知,對於人居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正在日益呈現。
正在施工中的萬方科技館被動房 (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影)
「被動房可以讓室內溫度長年把持在18℃——25℃,室內溫溼度宜人,沒有灰塵、氧氣充足,四季如春。」王勇春說,在建築整體布局上,將設計原則與被動式節能需求恰當結合,引入自然中的風、光、熱達到降低建築能耗,減少主動式溫度調節設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滿足功能使用的同時達到舒適、宜居效果。在後期影響力和帶動作用上,將傳統民居形式與被動式建造技術結合,統籌考慮各個設計要素,互相促進,達到理想的被動式節能效果,對今後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設計起超低能耗建築的設計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據了解,河南省提出綠色建築獎勵資金要重點支持被動式超低能耗住房項目,加快健全被動式能耗建築標準體系,大力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示範項目,目前,河南省共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千萬元,支持多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科研項目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未來河南省將繼續健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標準體系,加快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在重點區域、重點項目中落地,發揮示範項目的輻射作用。
引領建築行業示範標杆 實現綠色生態全域旅遊
彩虹橋設計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這是正在建設的彩虹橋,整個項目仿佛一座飛虹下的疊泉水鏡園林,前景即是滿目浩瀚的水鏡,遠處大虹橋飛跨疊泉之上,大有『西崗之水天上來』的奇觀,虹橋飛跨疊泉之上,橋下靜泊六艘畫舫,構造獨特,如夢如幻;這是建業西崗展示中心,依託文化創意小鎮和建業足球俱樂部,輔以擊劍、攀巖等運動項目,將打造成以運動健康、銷售展示功能為主的綠色可持續展示中心,該項目將重點打造智能家居方面的相關產品展示和運用,同時體現綠色可持續的節能環保理念;萬科館是開展公共活動的開放性場所,其所採用的空心玻璃磚具有透光、不透明、隔音、熱導率低、強度高、耐腐蝕、保溫、隔潮等特點......」走進二七區西崗建築藝術博覽園,一座座獨具特色的建築正在施工,胡愛民一邊走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鄭州西崗融創品牌館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近年來,鄭州市二七區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規劃在二七區城市建設用地以外面積達57平方公裡的西南農業生態區域,打造一個低密度的現代田園生態區,並擬立足現狀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資源。以布點形式規劃布局「文化創意小鎮」,「旅遊風情小鎮」,「慢生活小鎮」與「健康養生小鎮」4個田園小鎮,統籌城鄉發展。
區域內規劃萬科、融創、建業、竹桂園等多特色小鎮落戶,開發總投資400億元以上,將本區域建成為鄭州最具生態、綠色、宜居旅遊生活新城。同時,規劃西崗項目作為田園小鎮建設的「先行區」呾「引爆點」。
而西崗項目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便是作為二七區特色小鎮的先行啟動展示區。
萬科西崗企業會所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亞新西崗項目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鄭州市二七區田園小鎮指揮部副指揮長、西崗項目負責人胡愛民向記者介紹,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總佔地80畝(集體建設用地),配套周邊400畝林地,由萬科、融創、建業、竹桂園、五方設計、融僑、亞新等企業自建9棟企業館,五方設計是其中唯一設計單位企業館。
據胡愛民介紹,項目總體規劃理念為「北鬥七星,左輔右弼(七現二隱)」,暗喻二七的同時,植入9處建築藝術場館,以「玉龍銜珠」為模型進行場館區域園林綠化。在場館外圍景觀營造上,以「九宮/八卦」方位進行分區,布局上古、先秦、秦漢、唐、宋、明清、民國、現代8處主題景觀。目前,園區總體規劃和景觀設計已完成,正在施工中,預計將於明年免費對外開放。
竹桂園企業會館項目效果圖 (央廣網發 鄭州建築藝術體驗園供圖)
胡愛民說,建成後的西崗建築藝術體驗園,是一座以建築藝術為主題,集文化展覽、旅遊觀光、休閒遊憩於一體的公共性、生態型專題公園,逐步打造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建築行業示範標杆的生態景區。
胡愛民表示,西崗建築藝術博覽園項目符合當前國家新型農村建設新政,不僅能夠將西崗閒置地塊「變廢為寶」、高效利用,而且通過項目人文景觀的打造,既能與樹木園自然景觀互為輝映,又能豐富區域旅遊節點。同時,便於發揮「引爆點」作用,對項目周邊區域建設進行示範帶動。
隨著西崗建築藝術體驗園區社會效應的擴大,逐步集聚關注、引入流量,再通過園區的「導流作用」(客群流、技術流、資金流等)向外逐村布點實施、區域化運作,通過各個試點向周邊輻射擴散,以「圈域經濟」模式帶動整個田園區的形象提升和業態布局,逐步實現整個田園區的全域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