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故裡保存臺灣政要題字
2015年09月14日 15:39:00來源:中評社
河南新鄭黃帝故裡有一塊大看板,展示臺灣政要名拜祖的影像與題字。(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鄭州9月11日電(記者 趙家麟)「條條江河歸大海,千枝萬葉一條根」位於河南新鄭的黃帝故裡,是中華民族尋根溯源之地,且年年舉辦祭祖大典。中評社採訪團河南走親,10日實地走訪黃帝故裡,看到近年來連戰等臺灣政要參拜見及強調兩岸炎黃子孫一家親題詞。
河南新鄭目前人口約65萬人,但在中華民族流源中卻是根源所在。新鄭古名有熊,正是黃帝的故裡。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河南也因此成了姓氏的中要發源地。
根據河南新鄭的研究,黃炎二支發展到853個姓氏,在與其他民族融合中總計發展到8000多個姓氏。在中國的1萬多個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有1500個,在當今中國常見的100個大姓中,源於河南的有73個,在海外有「陳林半邊天,黃鄭排滿街」之美稱的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在黃帝故裡前的中華姓氏廣場,堪稱亞洲最大姓氏廣場。
河南新鄭的黃帝故裡自2006以來每年舉辦拜祖大典,根據臺辦單位的統計,已有超過30萬人次臺灣民眾,許多都是姓氏宗親會、同鄉會組團拜祖的。
在新鄭黃帝故裡的軒轅故裡祠前,豎立了一牌「臺灣政要黃帝故裡題詞」的看板,展示了包括連戰、吳伯雄、鬱慕明、林豐正、蔣孝嚴、宋楚瑜、詹春柏等臺灣政要、知名人士參加拜祖大典及題詞。
連戰題「掃蒙昧,定中原,世冑文明,於焉開」。蔣孝嚴寫「尋根溯源,萬流歸宗」,宋楚瑜寫「河洛原鄉追遠,黃帝故裡歸宗」等,都表達了兩岸本一家。
黃帝故裡景區目前共分5個區域,包括中華姓氏廣場、軒轅故裡祠前區、軒轅故裡祠、拜祖廣場、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等。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