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裡尋親 大陸臺灣一條根

2020-12-12 大河網

  河南與臺灣有深厚淵源,臺灣人民和中原兒女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史緣相通。臺灣的「河洛郎」,是歷史上三次大遷徙中由河南經福建再到臺灣的。「中原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臺灣的「根文化」。

  商報訊 (記者 王海科 李雅靜)「過去到河南看到的是歷史,現在到河南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3月28日下午,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當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親切會見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一行時。宋楚瑜盛讚河南近年來發展變化之快,希望河南與臺灣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原河洛文化」

  也是臺灣「根文化」

  徐光春說,黃帝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始祖,河南新鄭是黃帝出生建都的地方,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發展,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黃帝創立的基業。如今,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成為團結中華民族和廣大炎黃子孫的重要精神紐帶。

  徐光春還向宋楚瑜一行介紹了光輝燦爛的厚重歷史,以及改革開放30年來的翻天覆地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他指出,河南與臺灣有深厚淵源,臺灣人民和中原兒女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史緣相通。臺灣的「河洛郎」,是歷史上三次大遷徙中由河南經福建再到臺灣的。「中原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臺灣的「根文化」。近年來,有很多臺商在河南投資興業,加深了豫臺兩地的交流交往,既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也有利於臺灣經濟的發展。

  徐光春評價宋主席此次河南之行,既是今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的一件大事,也為豫臺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真誠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推動雙方文化大交流、人員大往來、合作大推動、發展大促進,共同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

  

  宋楚瑜盛讚河南的變化快

  宋楚瑜說,此行是懷著一種慎終追遠、尋根探源的心情,來參加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的。可以用「河洛文化來探源,黃帝故裡來追宗」形容。這裡,我想用兩岸同源、同宗、同心、同步來呼應徐光春書記提出的文化大交流、人員大往來、合作大推動、發展大促進,即追求大同的理想。

  宋楚瑜盛讚河南的變化之快。他說:「從下飛機到現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一路上幾乎沒敢合眼,所見所聞,無不令人深感振奮。正如不少來過河南的臺商所言,『過去到河南看到的是歷史,現在到河南看到的則是未來,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

  近年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令世界刮目相看,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世界都在矚目中國。宋楚瑜說,我們要以應對金融危機的積極成效展示和平、負責的形象,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讓世界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數字

  拜祖大典籤約入帳73.3億元

  商報訊(記者 盧豔豔)昨日,己丑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舉行項目推介會,12個項目進帳73.3億元人民幣。

  昨天下午,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來自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商協會會長、企業家代表等近500名特邀嘉賓參會,進行項目對接、洽談和籤約活動。

  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建才,就「鄭州市情」向來自海內外的華人朋友進行了推介和說明,充分展示了鄭州市快速發展的藍圖。

  此次市情說明項目推介會籤約項目12個,投資總額73.3億元人民幣,投資領域主要涉及機械製造、冶金建材、食品加工、能源開發、印刷包裝、商貿物流、餐飲住宿等行業。

  心聲

  來到河南,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中國是我們華僑永遠的家,非常高興能參加新鄭的拜祖活動。在當今,經濟條件這麼困難的條件下,去年我們國家抗擊冰雪、地震等自然災害,成功舉辦奧運會,今天參加拜祖大典,全部歷歷在目。

  ——全美華人協會主席 李秀蘭

  

  我們來自客家拜祖團。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主要脈絡。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緊緊相連,為了助威今天的拜祖大典,我們從海內外組織了400多名客家人前來參加大典,遺憾的是只有100名代表能進來。儘管這樣,我們也非常感動、非常高興。

  ——來自河南省的一位客家人司馬先生

  

  來到這裡,感覺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找到了自己的根!新鄭是我們的始祖軒轅黃帝的出生地,也是建都地,參加拜祖大典,我不僅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新鄭人民的熱情好客。希望祖國越來越好,河南越來越好。

  ——美國財富集團董事局主席博爾赤金·烏巴特爾

  影音

  電影《黃帝》開機 力邀成龍參演

  商報訊(記者 李雅靜 王海科)電影《黃帝》28日在新鄭黃帝故裡舉行開機儀式。主辦方表示,擬邀請影壇「大哥」成龍在片中飾演老年黃帝。

  《黃帝》為導演、編劇李曉軍歷經5年,走訪數十位黃帝文化研究專家,查閱大量歷史文獻後所寫。劇本以史詩形式表現軒轅黃帝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較生動地塑造了中國人文始祖的形象。影片講述了黃帝統一萬國、開創基業、創製律歷、發明文字、植桑養蠶、研究醫學等內容,志在打造大型史詩電影。

  青年時代的黃帝由出演過《漢武大帝》、《闖關東》等多部影片的青年演員靳東扮演,老年時代的黃帝儘管戲份不多,主辦方表示擬邀請國際巨星成龍扮演。黃帝的兩位妃子「嫘祖」和「嫫母」人選仍在遴選之中。

  全劇音樂將採用中國傳統五音階進行創作,全部由民族樂器配樂。此外,攝製組還將引進美國最先進的設備進行後期製作,關鍵部分要在好萊塢完成。拍攝期為期一年。

  該電影由新鄭黃帝故裡文化研究會、河南省黃帝故裡建設基金會等單位聯合打造。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赴臺灣為什麼喜歡購買一條根?
    隨著大陸旅客赴臺人數的增加,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一條根的山寨品牌,有很多品牌根本就含一條根成分,購買回去根本達不到治療的效果。於是筆者總結了一下如何來鑑別真假一條根。1看是否有GMP標誌正宗的一條根,是必須要有GMP標誌的,那麼什麼叫做GMP標誌?
  • 9合肥籍臺胞留尋親遺願 開通「尋親熱線」
    一條窄窄的海峽,將無數原籍祖國大陸的臺灣同胞阻隔在外。「回家」,是那些已故臺胞們魂牽夢縈的心願,但逝者已去,心願卻未了。臺灣有關方面為了幫助9名已故合肥籍臺胞老人完成心願,尋找大陸的親屬,特致電合肥市臺辦。本報獨家受合肥市臺辦委託,開通「尋親熱線」0551—2813442,希望能為這9名已逝的臺胞老人了卻心願。
  • 尋親70年 臺灣老兵後代與大陸親人端午團聚
    自鄒燕蓉懂事起,父親對她說:「你有一位長輩叫做鄒紹雲,年輕時到了臺灣。」因為無任何線索可查,家人都對尋找臺灣親人沒報任何希望。而從鄒岱庭發布信息到成功尋親,時間不超過2天,這在鄒燕蓉看來,堪比電影劇情,「從未想過事情能這麼順利。」
  • 跨越海峽的尋親之路
  • 一灣海峽隔不斷68年的思念 臺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在臺灣,隨著在世老兵人數越來越少,像方志鵬這樣「代父尋親」、「代母尋親」的第二代、第三代正漸漸成為兩岸尋親的主力。4小時找到分離68年的親人對方志鵬來說,找到父親在大陸的兄弟姐妹既是尋親,也是尋根。「父親十多歲就到了臺灣,他終其一生,都沒有等到回鄉的那一天。我希望能幫他尋根,找到他在大陸的親人。」
  • 尋親70年三代人了卻夙願 川籍臺灣老兵後代與大陸親人端午團聚
    鄒岱庭介紹,約1949年,鄒紹雲隨部隊遠赴臺灣。在臺灣期間,他與妻子育有兩兒三女。1968年,鄒紹雲因病離世,當時兩岸尚未開放交流,爺爺也遺憾未能重回四川,臨走時留下心願,期望後代能找到故土親人。因為父親的遺願,在很多年前,大女兒鄒如敏就有了前往四川尋親的想法。
  • 失散80多年 唐山籍臺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近日,一條臺灣老兵袁光鬥後人尋找河北唐山親人的消息牽動著眾人的心,終於在頭條尋人及社會各方的努力下,在與大陸親人失散了80多年之後,終於找到了在唐山的親人。據袁光鬥的女兒袁小英介紹,11月21日,她的弟弟袁興中將搭乘飛機從臺灣飛往河北唐山探望親人,完成她父親一生的夙願。
  • 川籍臺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了卻父親「回家」遺願
    鄒紹雲長子鄒如臺已經先期抵達大陸,同親人在當晚入住酒店匯合。晚上10點過,臺灣親人出現在視野內,鄒燕蓉很快迎了上去,緊緊握住大姑鄒如敏的手,無需任何言語,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眼角都已溼潤。明明從未見過,七人卻仿佛相識已久。親情,在眉眼顧盼間,也在淺淺的笑裡。
  • 大陸網際網路公司啟動項目以科技助兩岸尋親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大陸網際網路公司「今日頭條」28日在北京啟動兩岸尋親項目,將聯合兩岸媒體、公益機構,用網際網路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2016年2月,「今日頭條」啟動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
  • 今日頭條啟動兩岸尋親公益項目 已成功幫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圓
    封面新聞訊(記者 沈軼) 12月28日下午,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據今日頭條介紹,自兩岸尋親公益項目今年3月試運行至今,已成功幫助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圓,今後將利用網際網路科技,聯合兩岸媒體、公益機構等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尋親。
  • 臺灣《真晨報》董事長劉於菁淚灑今日頭條兩岸尋親發布會:尋親就是...
    12月28日,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宣布將聯合兩岸的媒體、公益機構,用網際網路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為密切兩岸交流貢獻力量。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已經在今日頭條「內測」試運行半年,總共幫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聚。該項目是「頭條尋人」公益項目的分支。2016年2月,今日頭條啟動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該項目致力於用網際網路科技手段幫助各類失散家庭尋找走失者。截至2017年12月27日,頭條尋人已經成功幫助超過4270名走失者回家。
  • 臺灣千金拔一條根貼布/臺灣千金拔一條根精油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條根精油貼布的神奇功效,許多人去臺灣旅遊,真的就是只帶著它回來!畢竟它有著「續命貼」的美名!
  • 用網絡為歷史遺憾畫上句點——臺灣青年周思妤助老兵兩岸尋親
    看到這溫馨一幕,客廳一角的臺灣女孩周思妤溼了眼眶。這是她負責的大陸「今日頭條」網站「兩岸尋親」項目的第34個成功案例。該項目致力於幫助海峽兩岸失散家庭團聚,累計已成功幫助54個家庭。「我們在用科技彌補歷史帶來的遺憾,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周思妤說,能參與這個兩岸公益服務,在茫茫人海中幫分隔兩岸的親人圓夢,非常有意義。
  • 102歲臺灣老兵網上尋親 海安多部門為其圓夢
    1949年,國民黨撤退臺灣時,他跟著部隊來到臺灣,此後,一生沒再踏上故土。日前,「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出「臺灣102歲抗戰老兵尋親」的帖子,被各大微博和網站競相轉載,海安當地媒體、公安等部門及志願者通力協作,共同演繹了一場動人的跨越海峽的尋親故事。
  • 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與臺灣ETNEWS合作老兵尋親服務 兩岸媒體共同實現跨海尋親夢
    近日,頭條尋人正式發起《跨越一甲子和千裡的團圓 「頭條尋人」展開老兵尋親服務》的線索徵集,致力幫助臺灣的老兵及老兵後代,找尋失散在大陸家鄉的親人。為了促成更多團圓,我們宣布即日起,與臺灣新聞網站ETNEWS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合作,拓展老兵尋親服務。
  • 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歡迎回家,老兵的長沙親人找到了!
    原標題: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歡迎回家,老兵的長沙親人找到了!    5月24日,新湖南客戶端聯合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布《離鄉70年夢裡常喚媽 九旬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不到一天時間,經記者多方努力和現場查訪,並由家屬初步確定,在長沙縣青山鎮賽頭鋪村找到了湘籍臺灣老兵劉舜楠要找的親人。
  • 臺灣高山族根在大陸
    臺灣高山族根在大陸 時間:2001-04-10 17:58   來源:   (杭州訊)中國大陸越文化研究專家何有基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臺灣高山族是古代於越族(簡稱越人)的一支,他們的根在中國大陸浙江紹興一帶。
  • 臺灣一家庭跨海大陸尋親40年 一封信助圓夢(圖)
    臺灣一家庭跨海大陸尋親40年 一封信助圓夢(圖) 2014-09-27 10:50:13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摩根斯坦利副總裁來寶鈺的父親來振權35年前臨終時,有個遺憾,此生未能和大陸家人再見面。父親的遺願,來寶鈺兄妹即將達成,緣起竟是一封寄到「臺北市遊民委員會」的尋親信。
  • 臺灣90歲女軍官湖南尋親:老家烏鴉廟的親戚找到了!
    5月9日下午,90歲湘籍臺灣女軍官王淑蘭終於通過手機視頻與家鄉親人見上面了,與她視頻的是小她12歲的堂妹王榮華。這一刻,王淑蘭等了半個多世紀,幸運的是她等到了。5月7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聯合紅網發布《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 臺灣千金拔一條根精油霜50g/瓶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臺灣一條根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