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根拌麵】
這是很多連江人的記憶,兩代人的店開在巷子對面,深根拌麵滷味店,如今不多見的豬油拌麵。
吃慣了都市的生猛海鮮和大魚大肉,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不適應這樣的味道。說來遺憾,小編也曾嘗試過,的確開始漸漸不習慣那種口味,是口味變了嗎?可能是現在的人變得浮躁了?又或許,吃的只是一種懷舊吧。
【連江肉燕】
連江肉燕還數丹陽肉燕好,丹陽肉燕歷史悠久,手藝世代相傳。想吃肉燕的同學請到連江尚林街尋覓~連江丹陽的肉燕近期還上了中央電視臺,連江金鳳網的微信也做過報導。可想而知,聞名遐邇。
【連江炒麵+煎餅】
連江炒粉那叫一個贊,其實我最愛夜間馬路邊炒粉,美味~~~其實那吃的是一種氣氛。現在人民廣場的擺攤也有炒麵,大排檔也有。可以說,在連江,想吃一碗美味的炒粉,還是可以有的。
【連江魚面】
魚面作為連江「海產六寶」中的「乾貨六寶」之一,炒魚面更是家常,各個大排檔均有~
【連江粉幹】
連江粉幹,比如大骨粉幹,不多說,不是早餐就是宵夜。總店在丹鳳三區,分店在北門市大門口南側。
【連江煎包+魚丸】
美味煎包分散在連江縣舊市場旁的魚丸店、鳳凰城門口、玉荷東路上。
連江的煎包和魚丸還是很好吃的。但是吃多了也會膩。一般是人均6個魚丸+6個煎包。不知道微友們能吃多少呢?
【糯米花生湯】
有人說,連江的味道是早上一碗鍋邊或者糯米花生湯,然後穿梭在各種小巷,行色匆匆。
【連江鍋邊+煎餅】
連江鍋邊和福州鍋邊最大的差別就是,料十足!大蝦、乾杯,海鮮味十足。連江很多家鍋邊店都是有悠久歷史的,甚至有的都有20年了。你知道嗎?
連江縣文明西路新江大樓1號店鋪現在的老闆姓林,三年前從舅媽(文鳳)手中接過了這家店鋪。這家老店至今已有20年了。談起老店時,林老闆有點惆悵,近年的生意不比往年好了。各色各樣的新店,新的口味不斷出現,選擇性多了,也降低對老店的光顧。
林老闆說:接下這家店,一半是為了生活,一半是為了想把連江的小吃傳承下去。
【連江肉包】
據說有幾家都不錯,一家在鳳尾,一家是縣醫院大門對面小區的巷子裡。還有一家是連江武裝部旁邊一家小店,沒招牌卻聞名鄰裡,因為他家有賣又香又鬆軟的美味大肉包。兩家包子店都沒有招牌,是因為對自己的肉包太有信心了麼~歡迎網友們補充糾錯,因為我真的很少吃肉包~~
【連江小小吃】
鍋邊和糯米花生湯的最佳搭檔是油條、蠣餅(die biang)、芋菓(握威)、馬耳朵、蝦酥等等。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編者按小編今日發布這篇連江早餐美食篇,除了向微友推薦連江美食,讓連江美食聲名遠播外,其實還有一絲的懷舊。
現如今在連江,我們能吃到各式各樣的美食。燒烤、日料、自助、火鍋、茶點... 應有盡有。社會經濟的發展讓我們在家門口都能嘗遍了各種美食,但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的,依舊是那些地方特色美食,走到哪裡,都無法忘懷。那是一種濃濃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