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已出現!水汽湧入南方,4省可能有暴雨點,廣東降雨或最多

2020-12-21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

2月10日上午,在經過大範圍晴天升溫之後,南方地區可以說又進入到一個新的天氣模式,我們可以明顯地從風雲衛星圖像上看到,大量的水汽不斷的「湧入」到我國南方地區,所以說南方的新降雨天氣確實來了,這個沒有什麼爭議了,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了權威說明,那就是10日起南方的新一輪降雨天氣開始,而這一波最強降雨時段是在11日至13日,所以南方的朋友需要多多注意下,其中江南,華南等地以中到大雨為主,局部還有暴雨,接下來我們詳細來看看短期的一個氣候轉變,而在說這波降雨的前面,我們來說說一個冷空氣。

冷空氣可以說在接下來的時間段是「間歇性」出現,並且強度還不低,在10日的時候,有一波弱冷空氣已出現,主要是對黃淮西部等地的天氣會有影響,大氣條件會變得好一點,而在14日的時候,也才是冷空氣的關鍵時刻,這波冷空氣影響的地區可以說非常的說,因為預估會帶來一波較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所以這次大家多多注意下,我們後續再來看,提前做過說明,大家好提前做好準備,不要熱了幾天就以為不會冷了,巧好這波冷空氣帶來的雨雪天氣還不低,所以「棉衣」拿出來。我們回來看看如今的降雨天氣變化。

整體上來說,降雨的起步還是較大,其中江西,湖北,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有小到中雨的覆蓋,最強降雨值達到了18毫米,同時降雪雖然地區較少,但是西北地區的北疆北部地區還有一波小範圍的大到暴雪,其次就是黑龍江西北部有小範圍的降雪,所以我國就這兩個區域有,其他地帶都已經停止。而到了11日左右,降雨和降雪會同時增強,降雪區域不變,降雨的範圍增加了,「暴雨點」也出現了,在江西、福建、廣西、廣東等地4省部分地區有暴雨,最強預報降雨量在55毫米。到了12日左右,雨水南壓,中到大雨的範圍增加了,4省部分地區的暴雨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強度提升,最強達到70毫米。

而這個時候,降雪整體縮小了。到了13日的時候,這波降雨可能會達到了一個巔峰,廣東,福建幾乎全部被大雨所包圍,並且暴雨的中心區域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廣東,我們可以從分布圖看到,確實比前面的狀態還增加了,所以廣東將可能是10日至13日這個時段之中,降雨最多的地帶,其他區域大概率會偏少一點,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

所以從強度上來說,這波的雨水還算是非常強了。在2月以來,我們至少還沒有看到這麼強的雨水在南方出現,雖然上次出現了一波大範圍的雨雪天氣,但是降水值可能也沒有這次預報的多,而且在13日之後,緊接著新一輪的雨水和大風降溫天氣又來了。

一說到雨水和大風降溫肯定是北方活躍雨雪,南方雨水最多了,確實預報就是這樣的。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在14日至16日,受到較強冷空氣的影響,中東部地區的降溫比較明顯,將出現6度到10度的降溫天氣,也就是最強達到10度,所以還是不低了,而降雪主要是分布在華北,黃淮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也就是最強局部是大雪,而在降雪預報的強度上,可以說比最初預報下降了,最初預報是局部還有大到暴雪,如今最強已經減弱到了大雪,所以影響小了一點。降雨的預報沒有變化,南方地區還是具有有暴雨出現,這就是一個基本情況。

整體上來說,確實天氣的變化較快,從晴天到陰雨可以說在幾個小時內都可能出現,所以說大家要時刻關注天氣的一個轉變,這是暫時的預報情況,後面如果出現變動,大家在跟進下。

相關焦點

  • 颱風級水汽殺來引爆廣東、廣西、福建多地強降雨,局地大暴雨,華南劇烈降溫
    大範圍強降雨即將來襲,廣東、廣西等地大有前汛期暴雨的勢頭拉尼娜影響下,東南沿海上空被一個異常的反氣旋長期霸佔,再配合上印度的異常脊,造成了去年秋季以來大部分水汽繞著我國走,東南華南成為雨水禁地。不過隨著南支槽重振旗鼓,從雲南到臺灣整個南方7-11號都將迎來大到暴雨,儘管春季東南華南的雨水可能依舊偏少,但這場寶貴降水至少能讓旱區消停一陣。
  • 數據確定:武漢貴陽等南方城市已破紀錄
    這兩天,雖然我國正處在春節的氣氛中,但對於南方多省來說,這個春節的天氣被雨雪嚴重打擾。比如1月25日(大年初一)-1月26日(大年初二),從監測數據上看,我國南方地區已經出現了大範圍的降雨天氣,尤其是江淮江南華南等地,多地出現了中到大雨乃至局地暴雨,雨勢猛烈。
  • 氣象臺專家解讀南方強降雨和重慶強風雹天氣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 近日,南方多省市遭遇暴風雨,廣東、湖南、江西、貴州等省市出現了強降水,重慶墊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個區縣(自治縣)遭受了大風、冰雹、暴雨災害,至少40人遇難,12人失蹤。本網記者聯合中國氣象報記者顏昕,獨家專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高工張濤,解讀這一輪強對流天氣的成因、特點及影響。
  • 新寒潮已到南方,水汽也來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全國風場圖可見,密密麻麻的北風圖標迅速跨過長城、黃河、長江,已於晚上抵達江南。不管南方北方,都是狂風大作,氣溫驟降,天氣「凍人」。中氣愛製作,底圖來自NMC和之前的寒潮相比,這股寒潮有兩個不同:一是對南方的殺傷力更大。
  • 冷空氣到達浙江!降溫、降雨齊齊登場,你感受到涼意了嗎?
    颱風也出力了 最近南海中北部颱風活動頻繁,颱風東側的偏南氣流將水汽通過長長的水汽通道向北輸送,給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帶來充足的水汽。
  • 大暖潮已開始,南方11省或達30度,北方雨雪可能破紀錄
    11月18日,暖溼氣流北上規模達到巔峰,有大片急流出現。中氣愛根據ECMWF數據製作暖溼氣流都和夏季風差不多了,南方能不熱嗎?上次的文章中我們提到,11月18日前後南方8個省都可能達到30度: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臺灣、海南;現在看來,暖溼氣流比預期還要強,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蘇西南部等地,也有接近或達到30度的可能性。11月中旬11個省逼近或達到30度,這十分少見。11月18日下午氣溫預估可見,南方大範圍超過25度,逼近30度。
  • 廣東、廣西即將多地強降雨,局地大暴雨
    在雲南西部,水汽從印度洋來,要跨過中南半島的高山,所以雨量以小到中雨為主,雨勢相對溫和;而到了雲南東部、廣西、海南、廣東,福建、臺灣和浙江,印度洋水汽將和南海、太平洋水汽以及弱冷空氣匯合,雨量將迅猛增強為大到暴雨,並且勢頭激烈,其中廣東廣西等地大有前汛期暴雨的勢頭。
  • GFS模擬或30日成為1號颱風,權威預報:14個暴雨點出現
    而在202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雖然有幾個颱風胚胎形成,但是最終都沒有形成真正的颱風。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西北太平洋地區再次迎來了新颱風胚胎,那就是93W。這可能是2020年以來的第1個颱風嗎?那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如果形成了的話,這將可能是2001號颱風黃蜂(颱風順序表數據)。
  • 兩天暴雨,一天大雨,南方有三天降雨,未來幾天多地升溫在即
    趣味探索訊 每年三四月,是一年中天氣最多變時期之一,今年似乎更甚從前,就現在的今年4月,已經有多輪從北極而來的冷空氣進入我國,不論南方和北方都出現了多次明顯變天情況,降溫、暴雨、暴雪想來就來,有時局部地區降溫幅度達18℃以上,有時暴雪達30毫米,有時暴雨110毫米,氣溫每天起伏很大
  • 1035百帕,今春第2場較強冷空氣又來,北方超10省雪,南方13省雨
    1035百帕,今春第2場較強冷空氣又來,北方超10省雪,南方13省雨天氣不消停,即使到了3月步入春季更是如此。儘管春分剛過,但是從月初到目前來說,冷空氣和雨雪天氣一直在3月裡肆意「躁動」著,表明這剛走出冬天,剛步入春季而已,餘威還在。
  • 夏季風爆發 江南將迎今年來最強降雨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天(31日)夜間到明天,江南地區將出現今年來最強一次降雨過程,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和大暴雨,中央氣象臺已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此輪降雨過後,6月4日起,南方將再現較強降雨。
  • 太平洋水汽來了,北方大範圍中雨大雨,旱情將徹底緩解!
    之所以華北多地空氣突然變得溼潤,是因為水汽輸送增強了,隨著我國北方地區環流形勢變化,今天上午從我國黃淮地區到華北地區都吹起了偏南風,將南方太平洋水汽的一部分向北輸送到燕山腳下,因此京津冀多地相對溼度迅速增加,空氣變得尤其溼潤。
  • 專家:水汽條件和冷空氣配合不好
    由於前幾天南方地區和東部地區氣溫還處於回升的狀態,所以這次寒潮導致的降溫的幅度特別大。降雪的強度也在我們預期之內。我們考慮這一輪寒潮天氣帶來的雨雪天氣不會太強,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基本上冷空氣逐步南下以後,雨雪也逐漸自北向南趨於消散。這一輪寒潮期間,水汽條件和冷空氣配合得不好,導致這次寒潮主要的體現就是大幅度的降溫和大範圍的大風天氣,雨雪相對比較弱。
  • 因為冷空氣和「印度颱風」,五一天氣很不錯!
    在北方,內蒙古草原和燕山山區出現大到暴雪,華北平原中到大雨,都是4月少見;在南方,浙江、福建和廣西的北部遭遇狂風暴雨和冰雹,今天(4月25日)下午福州更是出現了幾千次閃電;另外,廣東閩南四川等地早早出現了高溫高溼的桑拿酷熱天氣,海口、成都、廈門等地以多種形勢打破了高溫紀錄。4月25日福建連江遭遇冰雹襲擊,其中有冰雹直徑接近4釐米。
  • 1/6中國泡在水裡 南方四省降雨量為59年來最高
    華北將迎來大範圍降水綜合中新社、中國氣象網報導,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來,南方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降雨,其中5萬平方公裡出現累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降雨。
  • 我國南方將成全球陸地暴雨中心?超級計算機:降雨或趕超熱帶雨林
    對於我國南方地區來說,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活動越來越活躍,下雨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多。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大量的雨水已經灑向我國南方的廣西、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廣東等省份。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在過去30天裡,我國南方很多地方的降雨量普遍超過了300毫米,局地更是達到了50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在數天內就下完了北京一年的雨。然而,或許是受到了厄爾尼諾的持續影響,今年西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以及亞洲地區的季風水汽活動都不太正常,我國南方地區接下來下雨的時間很可能仍然會非常多。
  • 中央氣象臺:10月4日天氣預報,強冷空氣來襲,降雨又降溫
    目前冷空氣活躍,假期剛剛開始北方就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昨天新的一股冷空氣再度來襲,從內蒙古啟程,未來幾天它會逐漸南下,會給中東部大部帶來大風降溫天氣,今明兩天,東北南部一直到華南大部以及重慶,貴州等地氣溫將會陸續下降4到6度,其中在貴州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等地降溫的幅度還將會達到12度,甚至會更多一些
  •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什麼意思、有多少天 為什麼降雨多
    今年南方強降水範圍廣、持續時間長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說,6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了暴雨天氣。從6月2日開始,南方強降雨帶一直持續。
  • 2020年國慶全國天氣預報:北方多冷空氣南方有明顯降雨
    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適宜,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後期或將有一個颱風影響南海海域。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看看你要去的地方天氣怎麼樣?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1~3℃。
  • 南方強降雨與北方強對流齊「登臺」
    從端午節開始,北方部分地區頻繁出現冰雹、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在南方,從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事實上,南北方近來出現的高影響天氣都與東北冷渦有一定關係。所謂「天時」,指的是當前所處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可以「大打出手」;「地利」則是周邊有冷空氣補充,譬如,6月12日東北冷渦開始減弱向東北方向移動,但西邊有新的冷空氣加入,其勢力增強又旋轉到華北地區。  不同於7月和8月的雷雨天氣,受南邊暖溼氣流影響,6月的雷雨在東北冷渦影響下,局地性降雨十分明顯,且通常會伴有雷電、大風、冰雹等天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