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衛星監測到雲貴川桂旱區旱情持續(組圖)
預計未來十天,雲南大部、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北部等主要氣象乾旱區仍無明顯降雨,氣象旱情仍將持續並發展。 建議上述旱區在確保人畜飲水的同時,加強水源管理和調控,根據苗情、墒情和天氣趨勢,合理確定灌溉時機和灌溉量,確保即將開始的春播工作順利進行;同時,旱區部分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偏高,應嚴加防範,禁止野外用火,確保林區安全。
-
湖北重度氣象乾旱區將迎喜雨(組圖)
8月19日全國氣象乾旱綜合監測圖20日8時-21日8時天氣預報21日8時-22日8時天氣預報 7月中旬以來,湖北全省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持續的晴熱少雨天氣導致湖北北部出現重度氣象乾旱,對人畜飲水及農田作物生長造成了一定影響。預計,20-21日,湖北北部將出現一次降雨過程,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
——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這是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能力提升的一個佐證。2017年,中央氣象臺聯合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從國家安全出發,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重新恢復了導航業務,並進行了導航業務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工作。中央氣象臺依託GRAPES全球預報系統(GRAPES-GFS)中的海洋天氣數值預報技術,同時吸納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具有多年航海經驗的資深船長,自主研發建設了氣象導航系統、氣象導航專業網站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導航App應用,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船舶氣象導航團隊(以下簡稱導航團隊),開展專業氣象服務。
-
中央氣象臺專家:本次大旱與全球變暖有關
2月5日上午10點,正在中央氣象臺值班的首席預報員楊貴名籤發了《未來兩周氣象乾旱區天氣趨勢預報》,預計未來兩周(2月5-18日),陝西南部、湖北、河南大部、安徽北部將有8-15毫米降水,旱情有所緩解;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北部和陝西北部降水量不大,只有1-5毫米,且分布不均,旱情仍將持續。
-
中央氣象臺3月22日發布:未來兩天全國天氣預報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中央氣象臺2010年3月21日18時發布未來兩天全國天氣預報:受東移冷空氣,未來兩天,新疆、內蒙古、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將先後下降6~8℃,部分地區氣溫下降10℃以上,上述地區將有4~6級風,新疆山口、風口地區的風力可達8~10級。
-
雲南山東58年來最旱 未來十天雲南多雨山東旱情持續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以來,我國山東、雲南兩省降雨量持續較常年偏少,氣溫偏高,導致氣象乾旱長期持續。國家氣候中心6月26日氣象乾旱監測顯示,山東和雲南重旱面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預計未來一周雲南將有明顯降雨,氣象乾旱將有所緩和。山東降水依然偏少,氣溫偏高,氣象乾旱還會維持甚至發展。
-
超強颱風來襲 中央氣象臺與港澳氣象部門再次「會診」
中國氣象報社全媒體記者崔國輝 簡菊芳報導 9月15日15時,在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超強颱風級)步步逼近華南沿海之時,繼13日舉行歷史首次三地聯合視頻會商之後,中央氣象臺與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再次就
-
中國北方大部降水稀少 九省市遭遇冬旱大考(圖)
[提要] 北京連續3、4個月滴雨未現,冬小麥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突出,在南方遭遇多輪雨雪侵襲時,山東、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則持續偏少,旱情迅速發展,氣象專家表示,上述地區水汽條件不足是主因,預計未來十天,華北、黃淮地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持續。
-
中央氣象臺:未來10天淮河流域多雨 南方降水減弱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於文靜 王希)據中央氣象臺消息,8日,南方地區的降水將進一步減弱,強降水的區域呈片狀分布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黃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未來十天,主雨帶將位於淮河流域,9日至13日淮河流域將出現持續性降雨。
-
察風雲變幻 護船舶安瀾——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本月已服務航次96,上月累計服務航次109;當前服務中的船舶為75艘,在航61艘,在港14艘……」11月27日,在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崗位的電腦屏幕上,一系列數據清晰可見。這是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能力提升的一個佐證。2017年,中央氣象臺聯合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從國家安全出發,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重新恢復了導航業務,並進行了導航業務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工作。
-
中央氣象臺:晴好為主 氣象條件總體利於2018春運出行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十天除西南地區東部、東北等地有階段性降雪外,其餘全國大部地區以晴好天氣為主,氣象條件整體利於春運出行,不過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仍然較低,需做好保暖措施。其中今天到4日,隨著冷空氣南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4~5級偏北風,陣風可達6~7級,氣溫也將下降4~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8℃。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馬學款:雖然說氣溫的降幅並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前期的氣溫比常年同期要明顯偏低,所以這股冷空氣也會導致中東部地區的氣溫進一步的走低,比常年平均的狀態要明顯偏低大概4到5℃。
-
中央氣象臺海洋氣象導航系統:御風越海 走向深藍
對此,中央氣象臺果斷建議,改變航線至風力小的南緯20度至30度之間,避開西風帶。根據建議,「pioneer號」順利到港。類似的故事還很多。「pioneer號」調整航線的背後,是一款「私人訂製」版導航——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
-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南方仍將持續強降雨
6月13日以來,強降雨再次瘋狂席捲我國南方多省(區),預計未來一周,南方大範圍暴雨天氣仍將持續。長時間的持續性暴雨將加大區域性暴雨洪澇、嚴重地質災害出現的可能性,防汛減災形勢十分嚴峻。 據悉,17日9時30分,中國氣象局將氣象災害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應急響應,浙江、福建、湖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氣象局也先後啟動了氣象災害Ⅲ級應急響應。
-
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聯合會商冷空氣與颱風影響 香港澳門已...
莊白羽攝影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莊白羽 李根報導近日,我國冷空氣活動頻繁,颱風「北冕」進入南海海域,並帶來持續大風天氣。12月4日,中央氣象臺、廣州中心氣象臺、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進行聯合視頻會商,集眾智研判冷空氣與颱風「北冕」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大風及降溫天氣影響。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參加會商。
-
巨輪浮波承使命 國產氣導再起航——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業務建設邁...
船長提到的「定海神針」,就是中央氣象臺於2019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發布,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船舶信息服務與監控系統並舉、船端與岸端導航業務系統一體化的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船舶氣象導航服務被公認為是減少事故、保障航行安全、省時節能、提高營運效益的有效手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遠洋船舶多使用國外氣象導航公司的服務。1984年,中央氣象臺專業預報科開始研究氣象導航技術;1992年,創建北京環球氣象導航中心,正式開展導航業務。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業務布局調整以及市場萎縮等原因,我國船舶氣象導航業務量逐年下降。
-
中央氣象臺推進全球天氣監測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曹勇報導 1月31日,記者從中央氣象臺獲悉,影響北美地區的強寒潮將東移至加拿大中東部、美國中東部等地,預計2月1日至3日,強冷空氣將繼續影響北美洲,大風降溫雨雪天氣齊登場。
-
中央氣象臺:冬至寒潮爆發 南方聖誕節有望雪中過
明天(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從這一天起我國大部地區都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數九寒天。為了配合節氣的到來,明日開始將有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地區將出現明顯的大風降溫天氣。
-
中央氣象臺:南海熱帶低壓或加強為颱風 8月或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目前,南海熱帶低壓正在發展,中央氣象臺預計,該低壓中心逐漸向海南靠近,有可能發展為今年第3號颱風,將於今天(8月1日)下午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受其影響,華南一帶將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
-
剛剛,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舉行聯合會商!聚焦7號颱風
8月18日20時55分,從中央氣象臺會商大廳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廣東省氣象臺、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技術人員正在做會商前的最後調試!此刻,相隔千裡,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近海強度、路徑等變化,牽動人心!
-
中央氣象臺與安徽浙江上海舉行晚間加密天氣會商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奕宏報導 7月7日晚,針對2020年高考期間長江中下遊強降雨影響,中央氣象臺聯合安徽、浙江、上海等地舉行加密會商,分析研判天氣形勢,為做好高考氣象保障服務和防汛工作提供預報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