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吃,大家肯定都吃過,而且現在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別的地區的特色小吃也都流傳到了各個地區,其實小吃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們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而現在的小吃其實不只是能讓人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有時是一種情懷,也有的是離鄉在外的人對家鄉的一種思念。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色小吃,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開封小吃吧。
開封地區作為豫菜的發祥地,飲食文化十分深厚,其實開封菜也是獨具特色的豫菜的代表菜系之一,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開封的著名餐飲老字號「開封第一樓」吧,開封第一樓的小籠包是著名的傳統名吃,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習慣叫做小籠饅頭,小籠包是常州、無錫、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嘉興、蕪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而第一樓的小籠包子造型優美,其形之「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
開封第一樓的小籠包子之所以那麼出名,那是因為它在選料方面十分講究,採用的是豬後腿的精瘦肉作為陷的主要材料,包子皮是用精粉製作而成,經過爆火的蒸製而成。開封第一樓小籠包子的特點就是: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十分受到當地人的喜愛,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賈慶林等同志都曾品嘗過第一樓小籠包子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開封第一樓可以說是吃貨者的天堂了,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去品嘗一下。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以外一個關於包子的小吃,它和開封第一樓的小籠包有所不同,因為它是蒸煎出來的,他就是水煎包子,水煎包子大家平時都叫水煎包,也是中國的特色傳統的小吃,屬於豫菜菜系,最初起源於開封地區,不過它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現在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水煎包的身影,尤其是在華北和中原地區,是人們早餐不可缺少的一樣美食,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
水煎包在有些地區被人叫做「鍋貼」,不過它們的鍋貼和水煎包好像還有些不太一樣,要比水煎包要小一些,一般兩口就可以吃飯,而水煎包的個頭要比鍋貼要大一些,這可以也是根據地區的不同差異而創新出的新品種吧,今天主要以利津水煎包菏澤水煎包最為著名。利津縣街道上分布著很多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裡飄香,讓人口水直流。菏澤水煎包列為中國十大包子。同時水煎包的餡料也分為很多種,有葷有素,自由搭配。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開封還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如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當地品嘗一下,聽說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哈哈!
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