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各國語言,漢外語互譯也逐漸變得普遍。很多家長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做外語的啟蒙教育,在外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外國語言通常無法翻譯漢語的成語,家長在孩子的成語學習方面通常要下大功夫。
草長鶯飛、春寒料峭、妖嬈旖旎、水波粼粼 、白雪皚皚……漢語的成語總是那麼優美,讀起來讓人不禁心曠神怡。在家長教給孩子成語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成語,喝西北風、令人噴飯、破馬張飛、油漬麻花,這些聽起來不是那么正經的詞兒,竟然也是正兒八經的漢語成語。
到底誰才是沒有文化的那個呢?千萬別誤導了孩子,這些看起來不像成語的成語,他們真的是成語。
令人噴飯,聽起來就是很口語的詞語,然而卻是漢語成語,拼音是lìng rén pēn fàn,意思是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宋代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寫道,「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喝西北風,這應該是大家都會掛在嘴邊的一個詞,也是漢語成語,拼音是hē xī běi fēng,意思是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後來詞意延伸,指沒有東西吃,空著肚子過日子。出自《莊子·逍遙遊》
慘綠少年,儘管聽起來怪怪的,其實也是正兒八經的漢語成語,拼音是cǎn lv shào nián,意思是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引申為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出自《幽閒鼓吹》。
一龍一豬,儘管不像可它真是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lóng yī zhū,意思是 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出自《符讀書城南》。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漲知識啦,當孩子說出這些詞語的時候,千萬不要急於更正孩子,因為很有可能就是帶著歷史典故的成語呀。同時,在幫助孩子學習的時候,要幫助他們分清粗俗語言與成語之間的區別,跟孩子一起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