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成語,別把孩子帶溝裡!如何校正誤解?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之前,被篡改的成語不時出現在廣告語中,為此廣電總局發布相關規定,禁止使用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詞語,然而效果似乎並不明顯。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兒童少年的語言文化培養表示擔憂。

  偷梁換柱致成語變味

  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不知從何時開始,出現了改編成語作為廣告語或是商品名稱的現象。如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治結石病廣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空調廣告:終生無「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教師楊宏認為,改編成語這一行為有正面作用,恰當的諧音替換豐富了漢語行文的風格,增強了漢語的表達能力。然而也應該看到其負面影響,比如造成語言文字使用的混亂,對傳統文化的淡漠和遺失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認為,廣告設計者這樣做的前提是默認看到廣告的人事先知道這個成語的正確寫法和意思。如果受眾事先並不知道或不熟悉被改造前的成語,或只是聽過,卻生疏其寫法,那麼就有可能將這個改造後的「成語」當成圭臬,造成以訛傳訛。

  廣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廣告對孩子的吸引力特別強。孩子的語言習得多半來自生活中聽來看來的語言和文字,因而廣告便成了他們的老師,這些變了樣的「成語」勢必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誤導。唐正大指出,一些不容易識別的「成語」,其誤導性更大。例如「不可思異」、「咳不容緩」、「一明驚人」這種改編就比較隱蔽,容易成為一些兒童受眾對該成語的第一次接觸,從而形成錯誤印象。

  網絡用語常誤人子弟

  除了廣告語,網絡用語的普及和廣泛傳播同樣影響著孩子的成語學習。近年來,由網絡用語產生的四字詞語成了孩子們眼中的「新成語」。如「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這些「新成語」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既有趣又時髦,對熱愛新鮮事物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不少中小學生表示,自己對於傳統成語的興趣遠遠趕不上對於這些網絡「新成語」的興趣和關注。更有學生錯把這些網絡用語當成了成語,並為自己能在寫文章或交談中用了這樣的「新成語」而感到高興。

  在兒童少年的語言環境裡,網絡「新成語」的流行程度已遠遠超過了傳統成語。很多人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歸結於網絡文化信息的泛濫。其實不然,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苗笑武老師認為,傳統成語在網絡時代其實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角色,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和一張文化名片。因此,要想提高當代兒童少年對於傳統成語的重視和學習,需要從成語本身的教學著手,而不能一味地排斥網絡用語的出現並抗拒使用。

相關焦點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那些經常被用錯的成語,看看自己用錯了幾個。1、三人成虎:是指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
  • 注意,喝西北風、令人噴飯是成語嗎,別誤導了孩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各國語言,漢外語互譯也逐漸變得普遍。
  • 窩溝封閉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
    大連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張英華主任提醒家長,做免費窩溝封閉不要嫌麻煩依賴醫生進校園,家長能親自帶孩子到醫院做最好。 大連市自2012年開展了適齡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的惠民項目,不少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帶著醫療設備到學校給學生上門做窩溝封閉。但工作中發現,雖然醫生們很負責任地告訴學生牙齒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等,但有些問題需要家長監督或落實,醫生的宣教效果常大打折扣。
  • 十個容易誤解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我們漢語詞彙特別豐富,成語也特別多,大多成語也都有他的典故,但我們上學的時候,很少有老師專門去給我們講成語,所以導致我們對很多成語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卻並不了解它的來歷和典故,因此經常被誤用,甚至鬧出笑話,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十個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常用成語。一,洛陽紙貴。
  • 和您聊聊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成語
    現在小學、初中的語文課程中都會有針對成語的專項練習。如果孩子平時沒有積累或者興趣,只是因為應試需要而去學習,學習效果不一定好,重要地是也使孩子失去了對這樣美好語言形式的學習熱情。下面,作者就在這裡和您分享幾個方式,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孩子了解成語這個中國獨特的語言形式,學會欣賞它背後精彩的文化內涵,從而自然而然地學習它、運用它,喜歡它。
  • 3歲前的孩子,3個「不乖」行為是成長需要,家長別誤解
    相信一定也有不少的家長像她一樣常常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插曲感到草木皆兵,為了避免孩子因為家長的誤解而「背黑鍋」,下面就來簡短介紹一下有哪些情況家長們要避免產生誤解,以及該如何做02、3歲前,孩子的這些誤解你有嗎?
  • 原創奇幻兒童劇《漢字王國之成語秘境》 教孩子如何講話更有魅力
    一直以來,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兒童教育精彩結合,成了不少家長關心的話題,很多家長反映,雖然當下兒童劇市場紅火熱鬧,但很多是源自國外IP故事,「外國童話也很優美,但我們非常期待帶孩子進劇場觀賞我們自己的經典文化,畢竟,看多了西方人的故事,更希望在中國人的文化裡尋根」,事實上,發掘兒童漢語學習興趣、培養孩子民族文化驕傲,成了眾多家長不約而同的心聲。
  • 60個易誤用的成語,別再用錯了
    想要出口成章、妙筆生花,成語儲備不能少。以為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寫文章時想用成語,可提筆就寫錯字?是時候重溫成語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了。60個易誤用成語!轉給小夥伴,別再用錯啦!萬人空巷【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 小學語文20組成語接龍,詞彙豐富,一網打盡,孩子輕鬆記憶!
    在語文的學習中,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尤其是小學生,小學階段是孩子打好語文底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詞彙積累,如果孩子的詞彙量不夠豐富,就會影響其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
  • 別讓代購,把你「帶溝」
    近期有媒體報導,海南導遊趙某經常帶團出境旅遊,利用工作便利,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從新加坡免稅店往國內帶了202瓶高級洋酒賣給他人,且攜帶入境的時候沒有申報納稅,偷稅額達到16萬元。
  • 誇你是個「慘綠少年」千萬別翻臉!這些成語比滿分作文裡的「嚆矢...
    前一陣,#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這也是成語?▲微博截圖難猜涵義組其中,「藥店飛龍」比喻人瘦骨嶙峋,如同中藥店裡的龍骨那樣。這裡的「飛龍」即指中藥龍骨。
  • 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原標題: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牛」了,神奇的成語速記法,5分鐘牢記6年成語,孩子高分必備!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成語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成語,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板塊,也是寫作中不可缺少的法寶,在作文裡加上一兩個成語,成為點睛之筆,就能讓文章變得更富有活力和感染力。除了寫作,在語文學習中,對成語的書寫。解釋以及運用都是考查的比較多的。
  • 一張地圖串起180首古詩、1600個成語,讓孩子學語文不再犯難
    如果孩子平時不注重積累,不了解這些名句的出處、背景、含義、意境,以及作者的生平,如何寫出好的文章呢?這是一套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題目。《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中每一首詩詞都有詳細的地理位置,每一位詩人都有一張足跡圖,以李白足跡圖為例,圖中囊括了李白的代表性詩篇,每首詩篇作於何處,都有詳細的註解,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詩人作詩的創作源頭。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沿著名人足跡,帶孩子行萬裡路,讀百首詩。
  • 那些被現代網友玩壞了的成語
    例如今年高考火起來的為了孩子考個好成績,爸爸穿馬褂寓意「馬到成功」,媽媽穿旗袍寓意「旗開得勝」,要是東北學生要穿紫色內褲,寓意「紫腚能行」。 還有一些網友把成語玩出了花樣,他們已經不滿足成語原有的含義,結合了時下熱點,給成語創造各種新含義。
  •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萬人空巷▏成語解釋 ▏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錯誤用法 ▏單憑字面理解,易被誤認為形容人少冷清。▏例句說明 ▏「虎媽」「狼爸」式教育,短期內或許可以取得一些效果,但卻容易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即便有看起來還比較成功的案例,也具有較大偶然性,不足為訓。(《中國教育報》 2015年10月《「虎媽」「狼爸」們該醒醒了》)6.
  • 李玫瑾:孩子做這2種奇怪動作,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誤解
    父母帶孩子也需要給彼此一個了解的時間,只有父母摸清了孩子的性格,才能摸索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育兒經。 現在有不少寶媽抱怨自家的孩子難帶,其實小時候越淘氣的孩子,越有高智商的潛力。
  • 孩子挑食 重慶一位母親的早餐裡現「詩歌和成語」
    她用各種食材製作出詩句和成語的意境,每天早上讓7歲半的女兒在吃早餐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古詩詞的詩情畫意和學習體會成語的寓意。孩子挑食,她選擇了創意早餐「7月22日,淇媽和淇淇的早餐故事:早安,周六!淇淇在婁山關已經玩野了,媽媽特地希望淇淇稍微努力一些,這個故事要事實敲打一下她——笨鳥先飛。」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蔡娟 攝影 張必聞 通訊員 謝一帆 吳咪咪)成語是中華文化沉澱下來的語言瑰寶。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那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成語學習?怎樣才能記得住、用得好?
  • 窩溝封閉對孩子牙齒有什麼危害呢?窩溝封閉到底好不好?
    孩子做了窩溝封閉就能避免長蟲牙麼?關於窩溝封閉這些事你需知道兒童窩溝封閉,是指用專門的窩溝封閉劑將孩子牙齒上的窩溝封閉起來,防止細菌通過這個窩溝進入到牙齒裡面,讓人的牙齒形成齲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