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在韓國投資什麼

2021-01-20 網易新聞
  韓國

的蔚山港口在建設中,不少外商選擇蔚山的自由貿易區作為出口中轉站。 本報記者 張玉巖 攝

     近日,韓國外國人

投資

周在韓國首爾開幕,齊魯晚報記者從韓國外商投資周海外媒體招待會上得知,目前中國企業對韓國的投資當中,房地產佔比最高,其次是金融服務業,第三為批發和零售業。

  本報記者 張玉巖

  房地產為中國在韓投資最活躍領域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中國對韓國投資增長迅速,2013年的投資規模為5億美元,2014年為12億美元,2015年達到了19億美元。其中84%集中在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和批發零售行業排名前三,在製造業上的投資比較少。2014年,中國對韓國房地產的投資規模超8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濟州島和首爾市區。金融投資方面,去年,中國的安邦保險收購了韓國的東洋人壽。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外商投資政策組組長Park Seong-jun表示,韓國對房地產商的政策頗為優惠。投資韓國的房地產和旅遊業,規模只要超過2000萬美元,投資者就可以享受長達7年的所得稅減免優惠。同時,在買地價格上也可以獲得一定的優惠。

  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大量中國公民在韓國投資購買房產。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主要在釜山投資旅遊度假地產,250平米的房子售價大約1500萬人民幣。儘管房價很貴,但是仍然吸引了很多

中國人

前去購房,當地人購房的反而偏少。

  韓國當地居民告訴齊魯晚報記者,中國人十分喜歡在濟州島置業,而當地人很少到濟州島購置房產。「濟州島常年不見太陽,當地人不喜歡去那裡,但是那裡的房價很貴,就是因為很多中國人在那裡買房。」一位當地居民介紹。

  除了風頭最盛的房地產行業,排名第二的是金融業。2015年,安邦保險併購了韓國的東洋人壽。東洋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龐劍在韓國外商投資周的分論壇上稱,安邦保險入主後,東洋人壽的主要經營指標得到了全面的改善,該公司2016財年第二季度的保費收入為226億元人民幣,接近2015財年全部的保費收入,2016財年第二季度的當地淨利潤為9.5億元人民幣,接近2015財年的全部當期淨利潤。

  中國人買了1/5的韓國化妝品

  韓國消費零售業和文化娛樂業也越來越得到中國投資者的關注。

  在外商投資周中韓合作分論壇上,Cheil Worldwide局長Hyojin提到了與安徽衛視在文化領域上成功的合作案例。中國對韓國綜藝節目的引進、化妝品牌植入式廣告,使得化妝品品牌的知名度提升,銷量上漲。同時,Cheil Worldwide也提到了《太陽的後裔》等韓國文化產業成功打開中國市場的案例。

  在論壇上,君聯資本常務Joonsung Park表示,君聯資本已經開始布局韓國的消費和文娛產業。君聯資本屬於聯想控股旗下公司,從2014年開始,君聯資本6號基金開始進行海外投資,向針對中國市場的韓國、日本、美國企業進行跨國投資。主要投資領域包括媒體、文化內容等,目前已經完成了對6家海外企業總計1億美元的投資,對韓國的投資包括一家面膜公司和一家視覺特效公司。

  韓國Meritz證券公司分析師Yang Jihye在分論壇上提到,2015年,入境韓國的中國人為598萬,人均購物支出為1687.7美元(約合11277元人民幣)。預計2016年入境中國人的數量將達712萬,人均購物規模將達1772.1美元(約合11841元人民幣);預計2017年入境中國人將達822萬,人均購物規模將達1825.2美元(約合12196元人民幣)。雖然目前中國人入境消費僅佔韓國市場總體購物支出的3%-4%,但在化妝品消費方面,中國遊客消費力強悍,購買規模佔到了韓國化妝品市場總體的20%。

  青島金王副董事長助理張駿介紹,此次到韓國來主要是想與一些化妝品品牌展開合作。該企業主營蠟燭和化妝品,目前是多個一線化妝品品牌在國內唯一的線上代理商。此次到韓國來,就是想與韓國化妝品行業公司展開股權和代理合作。

  同時,消費品的火爆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韻達快遞就在韓國仁川租用了一個大型倉庫,作為海外物流中轉站,這個海外倉一直在擴展。

  韓國建廠成中國企業走出去「跳板」

  此外,韓國還成為了中國一些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渠道。

  力諾光伏集團市場部部長蔣紅升此行目的是考察韓國能源谷的投資環境。「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發電板收取的關稅特別高,對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施加的關稅高達259%,同樣的情況在歐洲也存在。這樣高的關稅根本沒有辦法出口。」蔣紅升說。

  而從韓國出口的太陽能發電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曾經做過市場測算,如果到歐美國家當地建太陽能發電板,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太高,比從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成本要高得多,我們只能主動出擊規避貿易壁壘,曲線救國,打算在韓國投資,在當地直接建工廠,從韓國出口到歐美國家。」

  韓國東南部的港口城市蔚山,是一個以石油化工產業為主的城市,在當地的自貿產業園區內已經入駐了33家企業。該產業園區的負責人介紹,園區中的企業大多數是金屬加工、汽車製造、醫療器械等製造業企業。韓國國內企業只要出口量佔其總銷售量的30%以上就有入駐園區的資格,而這個條件對於外商來說要相對寬鬆,根據外商各自情況來定。入駐園區的企業對外出口免除關稅。不少外商選擇自由貿易區作為出口的中轉站,在自貿區中租用廠房,完成簡單的產品組裝,由韓國出口到世界各地,以獲取關稅上的優惠。

  同時,一些中國的投資商提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經常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海底撈在美國開分店,美國人無法理解為何火鍋店裡要有美甲服務,同樣不能接受多雙筷子在同一個鍋裡吃飯,所以海底撈在美國的投資幾乎可以說「打了水漂」。「韓國是個不錯的試錯市場,也是個試驗田。韓國的文化比較偏西方,同時,相對來說韓國市場的體量不是很大,試錯成本也相對較小。」

(原標題:中國人都在韓國投資什麼)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人在韓國省錢的現實方法
    由於韓國的法律跟我國的法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去刻意的、認真的學習法律,必然會面臨法律風險。每年因為在韓國遇到法律問題的中國人特別多,同時也在白白扔掉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數千萬韓元的財產。所以想省錢,必須要知道這三個方面的知識。1.
  • 去韓國買房的中國人,有多「傻」?
    美國人、歐洲人、中國人,都被這座「韓國海南島」、「東方夏威夷」充滿了興趣,不過在這場「跑馬圈地」的競賽中,中國人以雄厚的資金實力,沒用多久時間就佔據了上風。  濟州島,作為一個與韓國其他國土隔開的海島,充當了吸引外資的「經濟特區」。這裡的投資移民政策與韓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只要在政府指定的地區購買5億韓元的房產(約折合人民幣296萬),就可獲得F-2居住籤證,5年後可獲得永久居住權,也就是韓國「綠卡」。
  • 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韓國網友:中國人說話很響
    標題: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下文是Quora網友的精選評論(原文已翻譯):Jay Lee,住在韓國蔚山對中國的情緒很複雜。是的,有大量的遊客和投資,但往往他們受不公平待遇,韓國現在太糟糕了,日本比我們好得多。政(shi)治(li)上:是的,一個強者。我們需要和他們交朋友。不,我們不完全信任他們。不,我們不喜歡我們的總統在中美之間徘徊,這很危險。
  • 濟州島房價讓韓國瘋狂 中國人幹的?
    不知不覺,身邊年齡大一些的高淨值朋友都開始討論起投資海外房產的話題,當然這與愛不愛國並無關聯。與之有關聯的是兩會和房價上漲,兩者營造出來的氛圍都讓他們有些不安,正是這種不安全感刺激了他們開始關注海外房產的投資,尋求全球化的資產優化配置。
  • 神吐槽:一群中國人 幹嘛跑去韓國打架?
    昨天,中國駐濟州島總領事管回應說,其實大家雙方都是中國人,除8名自由行的南京遊客外,被打的老闆娘也是中國公民,來自東北朝鮮族,今年60多歲。  這下網友都興奮了:在國外,中國人打中國人,真是老鄉見面分外親,出國也要打成一片。  感覺全世界都特別關注中國人,別的國家人都不會打架嗎?
  • 湯唯在韓國賣地虧了 但更多中國人正在成為韓國新地主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湯唯名下地塊所處的城南市,位於韓國京畿道的中央,首爾著名富人區江南區南部,是韓國首都圈中高速發展的新城市。該區域近年來逐漸成為韓國富人和藝人們聚集的高級住宅區。在韓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階段,韓國政府力圖通過加大房地產投資移民,吸引海外富人來韓置業,來保持市場活躍度。
  • 韓國網友熱議:為什麼來韓國的中國人都很有錢?窮人來不了嗎?
    而日本、韓國、東南亞的國家都成為了我國遊客的常去地。 被韓國美食和風景所吸引到的中國遊客非常之多,但是我國遊客的消費能力實在是強,就在韓國人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而韓國的網友紛紛熱議:為什麼來韓國的中國人都很有錢?
  • 韓國「濟州島」80%購房者為中國人
    自韓國政府四年前為開發濟州島而出臺新移民政策以來,中國人赴當地投資房地產成為熱潮。目前,中國人擁有的濟州島土地面積兩年內翻了十倍,濟州島80%的購房者為中國人。2010年2月韓國政府出臺了一條新移民政策:在濟州島投資50萬美元購買房產的人,其直系親屬在5年後將能獲得永久居住權,還能享受和韓國公民同等的醫療、教育和就業權利。
  • 中國人韓國買房已從濟州島轉戰首爾高檔小區
    (原標題:韓媒:中國人韓國買房從濟州島轉戰首爾高級住宅區)韓媒稱,席捲了整個濟州島房地產市場的中國投資資本開始進軍首爾與首都圈。據韓國《朝鮮日報》10月13日報導,12日首爾市發布數據稱,中國人所持的首爾土地從2014年年末的2113塊地皮(133479㎡)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4139塊地皮(171614㎡)。
  • 來自韓國網友的疑惑:來韓國的中國人都很有錢嗎?
    而日本、韓國、東南亞的國家都成為了我國遊客的常去地。而韓國的網友紛紛熱議:為什麼來韓國的中國人都很有錢?窮人來不了嗎?,而這樣可是給韓國當地的人們內心留下了一個來韓國的中國人都非常有錢的印象。,去韓國旅遊的人們的人均經濟水平在我國也都是大多數人的平均水平,而這樣的消費水平卻是被韓國人認為都是有錢人!
  • 中國人去韓國都買什麼 面膜、天參和餐具被狂掃
    面膜專賣店從頭到腳,只要顧客需求,都能找到與之相關的面膜。在購買的顧客中,近九成為中國遊客,人均購買量達20-100張。中國遊客熱衷面膜致相關股價翻番隨著韓國新一輪旅遊旺季的到來,韓國各化妝品企業紛紛備足貨物迎接外國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前來購物。而在琳琅滿目的化妝品中,面膜的銷量最為緊俏。
  • 知識科普:轉載-中國人如何在韓國開公司?
    近年來,韓國經濟發展態勢總體較好,產業發展水平較高,研發創新能力較強。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地吸引著海外投資企業的關注!同時,韓國政府為了鼓勵外商投資,也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外商投資的政策與措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成立韓國公司會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供大家參考!
  • 中國人為什麼總是喜歡的去韓國旅遊
    也因此,不少的人會選擇到韓國去旅行,去感受一下韓劇中的韓國到底是什麼模樣,在那裡的風景看看風景,吃吃小吃,感受一下那裡的文化。但由於中國和韓國之間因為有著矛盾,讓很多我們國家的人開始對韓國這個國家表示反感,紛紛不願意再購買韓國國家的產品,並且有各大旅行的線上平臺都取消了去韓國旅行的線路,除此之外包括一些韓國的電視劇、電影等也很難在一些平臺上看到及時更新。
  • 中國人在韓國吃自助餐就只吃一種食物,難道中國人都是土豪?
    中國人在韓國吃自助餐就只吃一種食物,難道中國人都是土豪?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生活的周圍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而且現在的美食餐廳也是越開越多了,吃貨們基本上一出門就能吃到美食了。而這種自助餐在世界上也是嗯流行的,不管是中國、美國還是韓國都是有很多自助餐的。像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喜歡去韓國旅遊,也是少不了去當地吃自助餐的。
  • 韓國網友炫耀夥食,吐槽中國人吃不起,網友:這都是我們吃剩下的
    韓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泡菜國度,但是其實韓國除了泡菜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美食在韓國人的眼裡,韓國的食物是非常豐富的,這些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有韓國網友在網絡平臺上面分享了自己的夥食,其實在中國人看來也就是那樣,就是一些泡菜年糕之類的食物,並沒有什麼很突出的地方,但是這些韓國人非常的自信,並且還直言這些食物應該是中國人都吃不起的,這就讓很多的中國網友感到不滿。
  • 中國人去韓國旅遊為了購物,那韓國人來中國是為了什麼?吃肉!
    原因無非是這幾點,首先出國遊的價格比境內遊高不了多少,很多時候去泰國玩的費用比國內著名景點去一次還要低;其次出國遊可以感受不一樣的異域風情,能夠更加開闊自己的視野;最後就是每個國家的特色,比如中國人去韓國是為了購物,去泰國為了欣賞風土人情。那大家知道韓國人來中國旅遊是為了什麼嗎?
  • 美媒評中國人投資移民美國:超富豪更愛旅遊籤證
    業者憂衝擊中國人赴美國買房熱情   「之前不是傳出有人在曼哈頓給自己尚且兩歲的孩子買房的新聞嗎,我這兒的客戶更誇張,孩子還沒出生呢就張羅著要買房了!」安居地產總裁潘琳13日感慨,前五至十年還都是很有錢、或者很有資源的人移民,這兩年因為投資移民項目的推出,但凡能拿出50萬美元買房的人都想通過這種方式拿綠卡。
  • 韓國某超市貼出標語,語句疑似diss中國人,網友:這是什麼意思?
    韓國某超市貼出標語,語句疑似diss中國人,網友:這是什麼意思?出國旅行工作和學習現在已經成為了很多中國人的熱潮,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出國上幾年的學好像就是給自己鍍金了。這樣的學生也是自封自己為海龜,中國人最喜歡去的幾個國家應該是和中國的很多文化非常相似的韓國和日本。
  • 中國人熱購首爾江南高檔公寓 多用於居住非投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聯社8月29日報導,韓國國土交通部29日向國會國土交通委員會提交的資料顯示,2014-2016年,中國人在首爾江南區和瑞草區共購買17套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0萬元)以上的高檔公寓。這17套公寓的平均價格為16.6億韓元,最高價格為32億韓元,最低價格為9.2億韓元。
  • 韓國景點到處都是中文標語,針對中國人,網友:再也不去韓國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多提高,很多人都喜歡出境旅遊,因為現在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遊不僅可以舒緩身心,而且可以飽覽異國的風土人情,所以很多人在長假期間喜歡出國旅遊。但是僅僅是中國的景點,還不能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