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上的天才犯罪,至今都沒有破案: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

2020-12-11 騰訊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電話亭的可樂

1977年1月4日凌晨,16歲的高中生檜垣明君與五名同伴在東京品川站下車。當他們路過了一個並不起眼的電話亭時,其中一人偶然發現電話亭中擺放著一瓶可口可樂,在可樂的旁邊還有一枚10元日幣。

六人認為是有人打電話後遺忘在這裡的,大清晨就遇到這種「好事」,大家認為這是一瓶「幸運可樂」,於是將可樂和10元日幣帶回宿舍中。大約在6點30分左右,檜垣明君打開那瓶「幸運可樂」仰頭喝下,但剛喝了一口,檜垣明君就感覺到可樂有問題,此時他認為可樂已經變質,於是告訴同伴不要喝,並且在清醒的狀態下告訴其中一個同伴自己的咽喉有強烈的灼燒感。

他迅速用清水漱口,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數分鐘後,檜垣明君開始神志不清,而後倒在地上渾身抽搐並且口吐白沫。同伴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報警並撥打救援電話。

很不幸,雖然只是喝了一口,而且救護車及時趕到,將其送入最近的北品川綜合醫院進行了氣管切開術與洗胃等緊急救護措施,但是仍沒有保住檜垣明君的生命。醫生宣布檜垣明君在早上7點30分的宣布死亡。

從喝下可樂到死亡不到一小時,檜垣明君就不幸遇難,很顯然可樂中含有劇毒成分。很快,鑑定出來,證明檜垣明君在電話亭撿到的可樂中含有氰化鈉。因為死者只有16歲,東京警視廳認為必須儘快破案,還死者一個公道,因此迅速成立專案組,力圖短時間內偵破此案。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切不過是「毒可樂事件」的序幕罷了,整個偵破過程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被害人不止一個

就在檜垣明君因搶救無效過世後的45分鐘,僅僅距離他撿到致命可樂約600公尺遠的人行道上,有市民發現一個身穿灰色制服的男子躺在地上。市民趕緊撥打電話報警,當救護人員趕到時發現這個男子已經氣絕。警方檢查了死者遺留的物品,其中包括:25元日本、一個單肩背包以及一條毛巾。另外警方還在離死者大約100尺的地方發現了一瓶已經打開的可樂,令警方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死者的身體內和那瓶可樂之中竟然再次檢驗出氰化鈉!

當地警視廳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既然有兩人被毒可樂害死,也許兇手放置了更多摻了氰化鈉的可樂在附近。於是警視廳迅速組成200人的機動隊,在周邊進行地毯式搜索。不出所料,機動隊在附近一個電話亭內,發現一瓶可疑的可樂。並且在警方發現這瓶可樂之前,有個國三生看到這瓶可樂,還好他沒有喝,要不然將會成為第三個受害者。

警方通過對三個潛在受害者的調查,初步判斷這是無差別殺人事件,因而很難從受害者的人際關係網中找尋嫌犯。更可惡的是,在可樂瓶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嫌疑人的指紋,也就是說嫌疑人很機警,在作案前早已將指紋擦去。

警方於是將調查目標轉移到氰化鈉上,首當其中的是要查清有哪些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氰化鈉這種劇毒品。因為氰化鈉有嚴格規定限制,普通人很難得到。警方將目光對準了當地的鍍金工廠,雖然氰化鈉有劇毒,但在鍍金工廠會被頻繁使用。經過一番調查後,警方並沒有找到任何嫌疑人。

就是東京毒可樂事件過去一個月後,大阪一名39歲的運輸司機,在出勤途中利用自動販賣機購買香菸時,發現機頂蓋上有瓶可樂。他認為是有人遺失在這裡的,於是順手拿走。有同事發現後,告訴他有關東京毒可樂的事件,勸他不要喝。但這位仁兄非要喝一口試試,結果就在喝下一口之後,很快出現噁心症狀。同事趕緊叫來救護車,因為搶救及時,這位仁兄活了下來。

經過檢驗,可樂中含有氰化鈉,作案手法跟東京一樣,警方不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性。令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非不信邪的仁兄在出院後的幾天,竟然自殺了,遺書上寫明因為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而感到恥辱,因此選擇自殺。

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與此同時,東京警方在調查毒可樂的過程當中,意外在八重洲地下街發現了一批毒巧克力,總計四十箱,上面以橡皮戳章蓋方式通過片假名寫就「這是對驕傲的醜陋日本人降下天誅」字樣。警方懷疑這些毒巧克力跟毒可樂的所有者為同一人,又或者有人刻意模仿毒可樂嫌疑人的手法準備作案。還好警方及時發現這些巧克力,要不然就會引起大事件。

但警方最終沒有找到巧克力的所有者,線索再次中斷。此後,雖然東京、大阪兩地的警方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兇手。直到此案的最終申訴期時效終止的那一刻,兇手仍舊逍遙法外。

兇手犯案動機不明,更沒有勒索,也沒有固定對象,很明顯是無差別殺人。作案現場沒有任何目擊者,物品上也沒有任何指紋,兇手顯然是個「高手」。也許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殺人」取樂,也許是為了挑戰警方,也許是為了報復社會。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答案。兇手是誰,至今是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東京至今未破解的連環殺人案,作案工具是一瓶可樂,讓多人喪命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警方破案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如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攝像頭,犯罪分子很難逃脫法網。就算是在虛擬世界,也有網警在維持正常秩序,隨時準備行動。但是在過去,科技還沒有這樣發達的時候,想要破案,難度就要大得多。今天我們來說一件發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連環殺人案,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被破獲,而犯罪分子的手法,實在稱得上是天才。
  • 日本懸案:路人喝下街邊可樂,馬上毒發身亡,兇手下落至今成謎
    1977年1月4日下午,日本東京地鐵品川站,幾名放學的日本高中生走出站臺,有說有笑地向家中走去,他們約好放下東西,再出來玩,當走到一處電話亭的時候,眼尖的檜垣明君突然發現,電話亭當中,有一名10元的硬幣掉在了地上,此外還有一瓶沒有打開的可樂。
  • 日本上世紀的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
    所謂無差別殺人,就是兇手和被害人之間無怨無仇,甚至不曾相識,是一種隨機性殺人行為,也是對社會危害最大,最難防範的一種犯罪方式。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本,就曾發生了一起利用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俗稱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也是日本歷史上始終未破的三大懸案之一。
  • 日本歷史上的「完美犯罪」,數年未能破案,最後不了了之
    我們在看小說電視時經常會看到「完美犯罪」,「不可能犯罪」這些詞,似乎這種沒有痕的犯罪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但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日本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場搶劫案,這個案子也是一場完美犯罪距今已有半個世紀依舊懸而未破。
  • 日本懸案:兇手用一瓶可樂殺數人,現場沒留下任何痕跡,至今成謎
    可樂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碳酸飲料,早在上個世紀,可樂就在全世界風靡起來。而在70年代的日本,可樂卻在這段時間裡成了人們談之色變的存在,有好幾人因為可樂而丟掉了性命,而兇手至今逍遙法外,日本人將這個事件稱為「毒可樂連環殺人案」。
  • 日本毒可樂事件:因為40年前一樁懸案,日本人至今不喜歡喝可樂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無差別殺人」 無差別殺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沒有仇怨,也互不認識,犯罪嫌疑人是隨機選擇作案的目標、在作案現場見誰殺誰的殺人案件。
  • 3名中國留學生涉嫌福岡滅門血案震驚日本社會
    目前,日本警方已通過國際刑警組織(ICPO),正式向中國公安當局請求協助破案。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白景富8月7日在回答日本記者有關該案的提問時透露,中國警方的調查正在順利地進行。8月16日,福岡縣警東署搜查本部則表示,2名中國留學生嫌疑犯已被中國公安當局扣留,而他們日前以涉嫌毆打女性嫌疑逮捕的另一名中國留學生也與此案有關聯。3名中國留學生涉嫌福岡滅門血案,震驚整個日本社會。
  • 法庭紀實第53期:一根排水管引發的血案(內附視頻)
    法庭紀實第53期:一根排水管引發的血案法庭上,王德全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面對法官訊問:將陶某擊倒在地後,有沒有再實施什麼行動?王德全表示:「當時陶某把鋤頭舉過頭頂想要打我。
  • 評論:巴黎雜誌社襲擊不是一起漫畫引發的血案
    評論:巴黎雜誌社襲擊不是一起漫畫引發的血案 2015-01-08 17:34:25  但在巴黎恐襲案中,兇手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張胆,殘忍血腥,且案發至今,沒有任何極端組織聲稱是其所為。這一切,使巴黎恐襲案難以避免地帶給西方和世界巨大震動。  有人說,這家雜誌屢次刊登取笑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因此招禍,甚至津津有味地討論究竟是哪一幅漫畫造成禍端。是的,這家雜誌的漫畫經常引發爭議與和平抗議,周刊負責人甚至因此被告上過法庭。
  • 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4人遇難,1人被救回後自殺
    有些時候,貪小便宜並不打緊,但有時候,貪小便宜卻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就比如在日本,有人就利用愛貪小便宜的心態,殺害了3人,讓日本人從此都不敢再貪小便宜,這件事就是毒可樂隨機殺人案件,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
  • 福田孝行,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至今仍在服刑
    福田孝行,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至今仍在服刑。案件背景:1999年4月14日,日本的山口縣光市發生一件殘忍的兇殺案,一對母女被殘忍殺害。4月18日,日本警方逮捕了兇手福田孝行。根據福田孝行的供述,他於4月14日當天下午兩點左右,喬裝成排水管檢查的工人,按門鈴順利進入被害人家中。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強姦被害人。案件經過:1999年4月14日,福田孝行喬裝成水管工人,進入被害人本村彌生的家中,意圖強姦。
  • 日本專家分析秋葉原血案:"日本進入利己時代"
    日本專家分析秋葉原血案:"日本進入利己時代" 2008年06月10日 0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家認為,疑犯的行兇動機可能跟日本人際關係緊張和失敗者標籤有關。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8日早上8時許,加藤從靜岡縣裾野市駕駛租來的兩噸貨車到東京行兇,凌晨5時許在手機留言板上出現「我要在秋葉原殺人」的留言,其後「抵達神奈川休息」、「澀谷嚴重塞車」、「抵達秋葉原」和「今日是行人專用區的日子吧?」的留言相繼出現。加藤展開殺人前20分鐘更出現「時間到了」的留言。
  • KTV小費引發血案 衝動少年被判入獄兩年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高高興興去KTV唱歌,卻因小費問題引發血案,衝動少年鋃鐺入獄。  黃勇(化名)是貴州人,1994年出生,幾年前到寧波打工,他認識了在鄞州五鄉鎮一家KTV工作的小葉(化名),兩人戀愛了。  去年10月23日晚上,黃勇接到小葉的電話:「我陪客人唱歌,他們居然不給我小費!」
  •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喝可口可樂?細思極恐的案件,犯人至今仍未歸案
    可口可樂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飲料之一,1977年,日本的可口可樂突然銷量暴跌,所有人機會都不喝可口可樂,這究竟是為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人們之所以不喝可樂是應該當時有人利用可樂進行投毒,毒死了三人。雖然在案件結束之後,可樂的銷量有了迴轉,但是經歷過那次事件的人以及上了年紀的人,在購買飲料的時候通常都會拒絕帶有可口可樂字樣的飲料。事件是這樣的1977年的一個冬天,一個高中生跟自己的幾個好友玩到了很晚,正在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們在街邊的一個電話亭旁邊發現了一瓶沒有開封的可口可樂。他們幾個人見狀就跑了過去,湊近過去之後,他們發現不僅有可口可樂,還有一枚硬幣。
  • 43年前,日本的「可樂連環殺人案」,案子破了沒?兇手洞悉人心
    有一個案子非常的匪夷所思,就是日本著名的「可樂連環殺人案「,作為可樂愛好者的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案件介紹後,有一段時間都沒有敢再喝可樂。硬幣旁邊還有一瓶可樂。東京警方懷疑這是一個人所謂,在採集可樂上的指紋後發現有同一個人的指紋,正當警方以為找到兇手的時候,比對結果讓人吃驚,指紋所有者早已去世。找不見兇手,警方只能到處巡邏,以避免再次出現受害者,果然不久在巡邏中就發現一個小男孩撿到了一瓶可樂,就在小男孩正準備喝的時候,警方趕去制止,小男孩才躲過一劫。
  • 可樂驚魂!13歲少女因為一瓶可樂,差點……
    佛山的小杏是個13歲的初中小女生, 平時最喜歡喝碳酸飲料, 累了渴了高興了都愛來一瓶可樂。 小杏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天氣很熱,她與舍友們一陣瘋玩後,決定喝一瓶冰鎮可樂爽一下。
  • 破案靠兄弟|懸疑遊戲還能這樣玩?這款遊戲不能錯過
    肖燁,講述了他們發展兄弟情並順便破案解密的故事(誤)。這種1V3甚至還帶點兄弟情深的設定讓小編在遊戲一開始就有些熱血沸騰,興奮不已(XD)。總體來說,遊戲劇情畫風俱佳,非常值得一玩。作為一款懸疑向遊戲,《畢卡索的貓》一開始就拋出了一樁犯罪血案吊足了玩家的胃口。「黃昏似血,太陽已經從天邊落了下去,最後的日光把天邊染成紅霞···」 BGM響起,躺在地上的男主醒來,手上滿是鮮血,還帶著些許溫度,懷裡抱著的,是死去的好友。
  • 日本秋葉原殺手網上「直播」血案全過程(圖)
    新華/路透加藤智大在中學作業本上畫的漫畫  日本警方昨天說,前一天在東京著名電器街秋葉原持刀殺死7人、殺傷10人的嫌疑人加藤智大作案前在網際網路上「預告」血案,留下重要線索。  當日11時45分左右,留言板上出現作案者對當時現場情況的描述:「今天是步行街吧」。中午12時10分左右的留言為「到時間了」。發生兇案的中央街在星期日是步行街。  當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加藤智大駕駛卡車撞入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開始血腥殺戮。警方說,他已供認在網際網路上留言「預告」犯罪。
  • 日秋葉原兇手網上「預告」血案
    日本警方9日說,前一天在東京著名電器街秋葉原持刀殺死7人、殺傷10人的嫌疑人加藤智大作案前在網際網路上「預告」血案,留下重要線索。同一日,日本政府表示,將研究加強對刀具的限制。         6月8日,警察和醫務人員在日本東京秋葉原電車站附近檢查。
  • 【中央電視臺】:拆遷引發的血案
    CCTV新聞調查演播室:關於拆遷所引發的各種惡性事件我們已經聽得夠多了,但是一個月前《新聞調查》收到的一封觀眾來信仍然讓我們震驚。信中說在福建泉州,因為拆遷,開發商殺死了拆遷戶。寫這封信來的是死者的父親蔡慶玉,他在信中說,在命案發生的當晚,他們全家都受到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