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吳興人 檔案春秋

有人說,紹興是周樹人的故鄉,而仙臺卻是魯迅的故鄉。1904年,23歲的魯迅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留學仙臺期間,他先後經歷了「匿名信事件」與「幻燈片事件」,這兩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棄醫從文思想的轉變。在仙臺,他曾留下了許多回憶,並據此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

仙臺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

尋訪仙臺魯迅先生故居

仙臺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臺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仙臺不大,從城東的仙臺站到城西的青葉山只有2.5公裡左右,徒步40分鐘就可以橫穿城市。1602年,大名伊達政宗依託青葉山修建了青葉城,是為仙臺之始。

這裡樹木成林,綠葉繁茂,是日本東北的重要城市。魯迅故居位於仙臺市一條並不引人注目的小馬路邊,這裡既無車馬之喧囂,又無霧霾之汙染。魯迅故居的門牌號是片:平一丁目1—10。走近一看,這是一棟日式木結構舊宅。2011年3月11日,這裡曾發生9級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大海嘯,海嘯上岸,當地損失慘重,仙臺機場大廳浪高近三米,但魯迅故居、魯迅雕塑幸而無恙,毫髮無損。

位於仙臺的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的西鄰是碧水潺潺的廣瀨川,時能聽到海鷗的鳴叫聲。由於年代久遠,這間小樓已呈黑色,與旁邊一家裝修豪華的咖啡館相比,顯得頗為寒磣。即使這樣,當地政府也不加修飾,體現了「維持原貌就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物保護理念。我聽在魯迅故居附近居住了30年左右的一位老太太嘆息說:「魯迅故居四周發生了很大變化,住宅翻新、道路修繕,但他住過的老房子還是老樣子。」在低矮的門前,立一塊小木牌,豎書「魯迅故居跡」幾個字。

故居門口栽了一棵楓樹,樹齡看上去已有數十年了,楓葉大部分由黃色轉深紅色。誠如魯迅先生寫給《魯迅選集》的譯者增田涉的一首送別的詩中云:「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可見仙臺秋天楓葉之丹紅,給魯迅印象之深,也可見魯迅望著遠遠東去的小船,不由得心潮起伏。魯迅故居門口還亮著一盞小燈,光線暗淡,但見電錶在轉動,表明裡面住著人。但門關得緊緊的,我無法入屋觀看,只好在屋簷下站立,緊貼房門,攝得照片一幀,以為紀念。

仙臺魯迅故居外景

魯迅在1901年12月從路礦學堂畢業後,懷著「救國救民」的信念到日本留學,並題詩明志,發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莊嚴誓言。1904年秋天,魯迅先生來到沒有中國留學生的仙臺醫專留學,為時一年半,頗受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他的食宿操心,開始安排魯迅到這裡的住宿。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一書中寫道:「本來在千葉和金澤地方,也都設立有醫學專門學校,但是他卻特地挑選了遠在日本東北的仙臺醫專,這也是有理由的。因為他在東京看厭了那些『富士山』們,不願意和他們為伍,只有仙臺醫專因為比千葉、金澤路遠天冷,還沒有留學生入學,這是他看中了那裡的唯一理由。」

這裡原是一家客店,離仙臺醫專不遠,是木板屋頂的兩層樓房,這處住所在一個監獄附近,魯迅住在樓上。魯迅當年的房東叫佐藤東喜志,是舊仙臺藩的下級武士。魯迅剛來時住在二樓,樓下短期租給從外地來探監的犯人的家屬,樓下一部分租給別人「包辦囚人的飯食」。不過院子卻很大,灌木叢生,楓葉如丹,還有3株高聳雲霄的櫸樹,老乾攀滿了藤蘿。魯迅對此不甚滿意,後來在仙臺醫專老師藤野先生的勸告下,「搬到別一家」去住了。

青年魯迅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嚴,排行第九,故又稱藤野九郎。他對魯迅從生活到學習給予很多的關心,還幫助魯迅用紅筆仔細修改他所抄的講義和課堂筆記。魯迅先生心存感激,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任教期間,寫下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我就讀時的中學教科書裡收集了這篇名文。這篇散文通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讚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鬥爭的戰鬥精神。

造訪仙臺醫專舊址

沿魯迅故居朝南步行幾百米,就到了仙臺醫專舊址(如今的東北大學片平校區)。走進魯迅先生當年聽課的醫專教室,這是一座階梯教室,計有10排,可坐100餘名學生,桌椅都是原樣。

魯迅當年聽課的階梯教室

黑板是可以升降的,當年的黑板刷還放在一邊,階梯教室還可以放幻燈。教室前方掛著一張藤野先生的照片,30歲出頭,面容黑瘦,八字須,穿西服,戴領結和眼鏡。我仿佛看見藤野先生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走進課堂,用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講授骨學,青年魯迅坐在課堂裡聽課的情景。

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

魯迅先生後來決定不學醫了。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臺。他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其實我並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悽然,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為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於生物學也沒有什麼大幫助。』他嘆息說。藤野先生很難過。」藤野先生送給魯迅一張照片,後面寫著兩個字:「惜別」。

藤野先生贈送給魯迅的照片

魯迅先生十分珍視這張照片,回到中國後,將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北京寓所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朝夕相視。每當夜間疲倦,正想歇一歇時,魯迅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魯迅先生又增加了作文的勁頭。

青年魯迅(右二)與仙臺醫專同學合影

仙臺醫專後來成為東北大學的醫學部。自1970年起,這間教室不再使用。1975年,東北大學改建,將它平移數十米搬到這裡,作為重要文物保護起來。魯迅先生聽過課的教室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我們來訪的那天,已近黃昏,學校破例為我們一行開放教室,並派專人來作介紹。魯迅先生的座位在第三排。我們同行五人,都分別到魯迅先生坐過的座位上端坐幾分鐘,默念一番,希望沾一點魯迅先生的骨氣和文氣,並照了相。

從這間教室步行不到5分鐘,在幾棵大紅松下面,坐落著魯迅先生的紀念雕像。雕像為石質底座的銅質頭像,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曹崇恩先生於1992年製作的。其形象是人們熟悉的:直挺而堅硬的頭髮,濃密的八字鬍須,稜角分明的面部,還有那深邃而又略帶倔強的眼神。雕像背面是日語書寫的文字介紹:「中國文豪魯迅,於1904年到1906年留學於此,但因念拯救民族之魂更為迫切,故棄醫從文。今作此雕像,紀念這一轉機之地。」在雕像左側四五步遠的地方,是仙臺醫專的遺蹟碑,其背面記載著該校的起始日期:明治三十四年—三十五年(即1901—1902)。

仙臺東北大學校園內的魯迅雕像

東北大學有一所專門為紀念魯迅而建的紀念館。這是一間約20平方米的木房,內飾為教室模樣,牆上掛有魯迅的照片和成績單,還有魯迅上課時所作的筆記和藤野先生用紅筆作的修改。東北大學每隔幾年會對該館進行保護、修繕。10月19日是魯迅辭世的日子,仙臺人每年都會在魯迅紀念碑前舉行「碑前祭」,以懷念魯迅。東北大學設立了專門給中國留學生的「魯迅紀念獎」,每年頒發給4名品學兼優的在校中國留學生。另設立「魯迅獎」,獎勵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作出貢獻的中國人。

此外,在仙臺市博物館的院子裡也矗立著魯迅之碑。這一紀念碑1960年12月建成,碑的上部刻有魯迅像。碑身用宮城縣稻井出產的玄昌石築成,高4.5米、寬2米、重10噸,由前東北大學工學部教授飯田須賀斯負責設計,仿漢碑樣式,上端中尖,下有碑座,全形如短劍指天。碑石上部為直徑1米的圓形浮雕,仙臺本地的雕刻家翁朝盛雕像,下方是第一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題字:「魯迅之碑」,下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內田道夫撰寫的碑文,由稻井名工白銀茂雕字。浮雕採用1936年10月魯迅逝世前11天照的側面半身像,魯迅面容清瘦,手指夾著香菸,從容笑談。1961年4月,魯迅夫人許廣平專程到日本參加了魯迅之碑揭幕式,並在碑前栽種一棵松樹。為此,仙臺市博物館又在松樹旁邊建立一座許廣平女士揭幕紀念碑。

仙臺市博物館內的魯迅之碑

《藤野先生》之後的藤野先生

這裡,還要介紹一些《藤野先生》之後的藤野先生情況。1915年仙臺市決定成立東北醫科大學,校方藉口其學歷不合要求,把他由教授降為講師,後指令他辭職。藤野因生活所迫,到東京三井公司的一家慈善醫院就業,做全科醫生。1919年回故鄉開診所。

仙臺醫專舊照

魯迅先生自離開仙臺後,沒有和藤野先生見過面。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我離開仙臺之後,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從他那一面看起來,是一去之後,杳無消息了。」

而後,魯迅先生曾多方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包括向《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打聽,但均無結果。過了一年,魯迅懷著未能探望恩師的歉疚與世長辭。

其實,藤野還健在。1935年6月,日譯本《魯迅選集》在日本出版發行,《藤野先生》這篇散文第一次和日本讀者見面。藤野先生的長子藤野恆彌在福井初級中學教漢語的教師菅好春那裡,看到了日譯本《魯迅選集》,並聽菅先生說起,《藤野先生》一文寫的可能是他父親的事。於是,藤野先生才知道這位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就是他當年用紅筆幫助修改過講義、筆記的中國留學生周樹人,他把當年在仙臺留學的事情寫進了散文裡。當時菅先生還登門拜訪了藤野先生,聽他談過魯迅在仙臺學習時的情況。可惜菅先生很快去世,這次拜訪的情況沒有公開發表。

藤野先生在仙臺醫專時

魯迅先生一直到去世,也不知道藤野先生還活著。魯迅在1936年去世後,藤野先生萬分痛惜。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恆三郎說,多年前,也就是魯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位記者拿來了一張魯迅逝世時的照片給我叔父嚴九郎看。這時,我叔父才知道魯迅逝世的消息,當時,嚴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張照片舉過頭頂,然後提筆寫了「謹憶周樹人君」。

藤野還在日本的《文學嚮導》雜誌上發表了懷念魯迅的文章。文中寫道:「他大概曾到我家來辭過別,最後的會面是什麼時候,卻忘記了,一直到死,還把我的照片掛在房裡,真是讓人欣慰的事。」藤野先生還寫道:「我少年的時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過漢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國的先賢,同時總存著應該看重中國人的心情,這在周君就以為是特別親切和難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說裡和友人之間把我當作恩師談著,我要是早讀到該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還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該多麼喜歡啊!」

藤野先生為魯迅批改的血管解剖圖筆記

藤野先生的晚景悽涼。45歲喪妻,續弦後生恆彌兄弟,可是,他倆先後當了太平洋侵略戰爭的炮灰。藤野夫婦生活過得十分困苦。1945年8月11日他患腦溢血在福井逝世,享年72歲。

1976年10月19日,為紀念魯迅逝世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魯迅展覽會」首先在仙臺開幕,魯迅兒子周海嬰作為代表團顧問抵日,藤野侄兒恆三郎與之會晤交談。前代終生未竟的遺願,40年後由他們後代來實現。

藤野先生銅像

藤野先生臨終前,叮囑他的妻子請許廣平為他題寫「惜別」兩字作墓碑。2007年9月25日上午,藤野先生的後人將藤野先生的銅像運到中國,被安放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裡,作為一種永恆的紀念。

雜誌編輯:李 紅

新媒體編輯:王良鐳

排版:周曉瑛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原標題:《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更別說,魯迅的親弟弟周作人,那是奉日本為精神故鄉的。這些人,對於日本的印象和感情,委實與始終對日本保持沉默的魯迅,形成異常鮮明的對照。從魯迅文字中可知,他對日本及日本人唯一的好感,似乎是來自仙臺醫專時期的解剖學老師——日本人藤野嚴九郎。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大家在學生時代,應該都學過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講述了他於20世紀初期在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校求學時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對他的教誨。藤野嚴九郎在戰後被認為是為中日友好做出貢獻的人物。1961年,福井市為其設立紀念碑;1983年,魯迅的故鄉紹興市和藤野先生故鄉蘆原市結為友好城市;1984年,他的故居被改造成紀念館,他生前任教的日本東北大學還為其設立了「藤野先生獎」。更為重要的是,《藤野先生》作為中日兩國語文課中的課文,他的名字被廣為人知。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奧,那個中等生
    魯迅的這一生,懟天懟地懟各種軍閥和名人,但是偏偏對這個藤野老師特別的尊敬,雖然說因為戰爭的原因,魯迅並不喜歡日本人,但是對這個藤野先生真的是與眾不同。二,日本留學遇到永志難忘之師這個老師就是當年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專學習時期遇上的解剖學老師,名叫藤野嚴九郎。魯迅在這個學校學習了兩年,這兩年是他和藤野先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時光。
  • 在日本尋訪魯迅印跡:求學座位保留至今
    與仙臺博物館院內的紀念碑浮雕和雕像嚴肅深沉的表情不同,這尊胸像的魯迅面露微笑。雕像背面題詞與紀念碑相似:他在這裡悟到拯救民族靈魂為急務,此為永久之紀念。  關於魯迅棄醫從文的契機,國人都耳熟能詳。如「筆記本事件」,日本學生質疑藤野先生給魯迅漏題,查檢魯迅的講義筆記。又如「幻燈片事件」,日俄戰爭題材的幻燈片裡給俄國做偵探的中國人被砍頭,其他圍觀中國人高呼「萬歲」。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結局如何?被學校解僱,卻因魯迅而被日本紀念
    藤野先生名叫藤野嚴九郎,1896年22歲的藤野嚴九郎畢業於日本愛知醫學校,畢業後留校擔任解剖學教師助手,1901年受聘於仙臺醫學校擔任講師。這裡有必要插一句,藤野先生非常的節儉,並不是一個沒有錢就忍著不花,有了錢就胡亂花的人,而是具有一種勤儉的品德,這說明藤野先生的人生態度十分嚴肅,就在魯迅前往日本留學前兩個月,藤野先生晉升為教授。
  • 尋訪魯迅在日足跡:仙臺高校保留他的座位(圖)
    直到今天,仙臺東北大學還保存著魯迅聽過課的階梯教室。據東北大學校方介紹,1998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的時候,還在魯迅先生常坐的座位上坐過,感慨良多。今年是魯迅誕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記者找尋魯迅在日本留下的足跡,感受到在今天的日本,魯迅的魅力依然不小。   初到東京剪掉辮子明志   1902年4月魯迅作為大清國的留學生,先在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日語。魯迅在這裡的普通速成科學習了兩年,主學日語和基礎科目。同時,在東京積極參與浙江同鄉會的革命救國活動。
  • 在仙臺,遇見魯迅
    《藤野先生》《故鄉》也被選入了日本的語文課本,和魯迅有關的內容還被改編為四格漫畫。讓我們循著《藤野先生》,尋訪魯迅在仙臺的故跡,重溫他的留學時光。「此地頗冷,晌午尚溫。其風景尚佳」。1904年9月,清國留學生周樹人入讀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10月份在給友人蔣抑卮的信中談到對仙臺的初步印象。
  • 魯迅為何去仙臺學醫?
    而他所以選擇到偏遠的仙臺去,是因為在東京的兩年間,他見到的「清國留學生」,令他十分失望。  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中寫道的,那些在上野公園看櫻花,頭頂著清人的大辮子,盤起來藏在學生制帽下面,宛若「富士山」的人。
  • 藤野先生所批註的魯迅「仙臺醫專講義」有新發現 時隔四十年研究員...
    《藤野先生》中曾經提到,他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時所記的「醫學筆記」,曾被授課老師藤野先生收去批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9年9月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頁《藤野先生》課文注釋顯示:「那本《解剖學筆記》後在1951年從魯迅家藏三箱書中找到,現藏於魯迅紀念館(源自1980年原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葉淑穗發表的短文補白)。」  7月22日,魯迅研究學者谷興雲教授發表了《魯迅「醫學筆記」是「失而復得」嗎——對仙臺講義問題的考辨》。
  • 魯迅的仙臺
    仙臺只是個有著百萬人口的小城鎮,也許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仙臺這座小城因為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中國人的眼中平添了幾分文化氣質,多了一分親切。  魯迅先生初到仙臺時住的旅館也成了中國人瞻仰的地方,那是一個古舊的日式小樓,現在店主人的家人還繼續住在這裡,不同的是如今小樓外立了一個木碑,上書:魯迅先生初泊地(1904―1906)。主人早就習慣了中國人的來訪,他很認真地說,當年魯迅住在二層的房間裡,而屋前的庭院還保持原先的樣子。仙臺人也深知魯迅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仙臺博物館裡就有一尊魯迅先生紀念碑。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被自卑隔閡的友誼
    他先在三味書屋讀古文,然後在江南水師學堂學水務,然後在南京礦務鐵路學堂學礦務和德語,然後在東京弘文學院學日語、地質和化學,然後在仙臺醫專學西醫……然後退學。魯迅說「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狀況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牆上(給他良心和勇氣),承諾的照片卻沒有寄,信也沒有寫,就這樣歉疚地記在心裡。
  • 藤野.魯迅.曲院風荷
    ,我總會發會兒楞,那是藤野先生題寫的「讀白居易之詩,懷魯迅君: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藤野嚴九郎」。日本的藤野,題中國的古詩,贈給中國紹興的魯迅,碑卻立在杭州的公園。日本人題的毛筆漢字,字寫得中規中矩,可見藤野先生漢學的功底很是不錯。(後來才知碑文並非藤野先生親筆書寫,而是由福井市著名漢學家青園謙三郎先生根據藤野先生的手稿仿寫的。)細細一想,杭州出現日本友人的墨跡,是有它的道理。昨天你以恩師為榮,今天老師以你為榮,明天學校以知名校友為榮。
  • 踏訪魯迅在仙臺的蹤跡
    提起仙臺,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因為它是與魯迅先生的英名緊緊相連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民在苦難中煎熬。為了學習新醫學以解救「被誤的病人的疾苦」,1904年秋至1906年春,魯迅先生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在那裡,他受到藤野先生的關愛。從那時起,魯迅先生意識到,真正好的醫生,應醫治當時苦難中國民眾之心靈。於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和這個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 師恩難忘——從教育學角度看魯迅與他的老師藤野先生
    在文章中,藤野先生認真批改魯迅的作業,真切表揚魯迅對課程學習的認真,當魯迅決定棄醫從文時,又表達了深深的惋惜,而且還贈給魯迅一張照片,並題下「惜別」二字。應該講,凡是讀過魯迅這篇文章的,無不為這師生二人真切的情誼所感染、感動,同時也為藤野先生當年對魯迅的關懷、照顧而心懷感激——後來的魯迅成為中國的一代大文豪,藤野先生功不可沒!然而,叫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魯迅老師的藤野先生,事實上對於當年的魯迅並沒有多深的印象,也並不是那麼器重。
  • 仙臺打卡記:拜謁魯迅先生
    但「宮城縣」的省會是「仙臺市」,是魯迅先生當年上學的地方。這裡航班相對多,票價低廉,最中國遊客最有吸引力。這個「觀光促進」措施現在已經擴散到青森、秋田和三形,再加上原本就有的「衝繩」縣,所以已經是「如果去七縣,籤證就免費」了。要是擴散到日本全境,我覺得也挺好。
  • 尋訪文豪的足跡 在仙臺邂逅和課本裡不一樣的魯迅
    魯迅先生紀念展示室位於日本東北大學史料館二樓主展區。魯迅的散文著作《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記錄了他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醫專的學習經歷和棄醫從文的經過。除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的高尚品格,魯迅在文中還說「大概是物以稀為貴,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看得出,當時他在仙臺醫專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在日本,在宮城縣,很多人都知道魯迅先生曾在仙臺留學。」宮城縣日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東北大學名譽教授、理學博士江幡武先生說。
  • 忘不了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給魯迅勇氣和希望的教師。魯迅公費留學去日本,想學些真本事回國報效國人,看不慣大多數留學生在東京,白天賞櫻花,晚上去跳舞的行為,於是他申請去仙臺學醫。那時的仙臺,他是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處處都有日本人歧視的目光,在這種孤獨無助的情況下,他遇到了藤野先生,先生對他熱情、真誠、平等、關愛、鼓勵,讓他感到溫暖,也對學業充滿了信心。
  • 【日本旅遊攻略】尋訪魯迅筆下藤野先生的故裡--宮城縣
    提及宮城縣,大多數國人還有點陌生,但提起仙臺,絕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最先浮現出來的應該是我們上中學時讀過的課文《藤野先生》,魯迅這篇回憶散文將故事的發生地仙臺以及主人公藤野先生早早地介紹給了我國無數的中學生,「藤野先生」或許可以算得上在中國最為被人知曉的日本人了。
  • 日本仙臺NPO劇團《遠火——魯迅在仙臺》在紹興大劇院公演
    「魯迅」與仙臺的友人在一起。  浙江在線9月22日訊 魯迅先生在日本仙臺留學時發生了哪些故事?仙臺市民眼中的魯迅有著怎樣的形象?展示仙臺魯迅研究的最新成果  該劇講述了魯迅在仙臺與藤野老師相識、相知的故事,由日本仙臺NPO劇團的石垣政裕理事長創作。2006年該劇在仙臺首演後,曾應邀到北京魯迅博物館訪問演出。
  • 魯迅回憶日本留學往事,與恩師藤野說法不一致,到底誰在撒謊?
    藤野先生是一名醫生,1901年被聘為仙臺醫專作講師。魯迅當年在仙臺求學時的授業恩師就是藤野先生,在文中還多次記載藤野先生對魯迅的照顧。仙臺醫專升為醫科大學,藤野先生也因為自己的學歷問題,不再具備擔任講師的資格,所以回到家鄉開了一家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