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去仙臺學醫?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這個標題上的問號,不在「學醫」,而在「仙臺」。

  一般來說,大家都知道,魯迅是因為早年中醫庸醫沒有救下他父親的病,所以,立志學西醫,「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

  一般來說,大家也都知道,魯迅是因為在仙臺學醫時,課間看幻燈片,看到日俄戰爭中日本人殺充任俄國間諜的中國人,而被殺和圍觀的中國人卻全然麻木不仁,於是感到,「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棄醫從文,「改變他們的精神」,從事文學思想活動去了。

  這兩點,幾乎成了魯迅走上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之路的關鍵,成為人們對於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神話般人物——魯迅——的共識。

  然而,在這些共識之下,一些歷史的具體細節,往往被忽略了。比如,為什麼是到仙臺去學醫?

  實際上,魯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學的,先是在東京弘文學校學日語,兩年後的1904年9月,才正式到仙臺學醫。即使學醫,在東京就有醫學校,是第一高等學校中的醫學科。而他所以選擇到偏遠的仙臺去,是因為在東京的兩年間,他見到的「清國留學生」,令他十分失望。

  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中寫道的,那些在上野公園看櫻花,頭頂著清人的大辮子,盤起來藏在學生制帽下面,宛若「富士山」的人。還有,晩上在留學生會館裡,「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那些徹夜跳舞,令他無法讀書學習的人,以致他在同年的另一篇文章中,還寫道「現在的留學生是多多,多多了。但我總疑心他們大部分是在外國租了房子,關起門來燉牛肉吃的,而且在東京實在也看見過。那時我想,燉牛肉吃,在中國就可以,何必路遠迢迢,跑到外國來呢?」總之,對中國留學生從「頭」到「腳」到「胃口」,可以說是相當失望了。

  所以,他在弘文學校學語言時的同學沈瓞民回憶說,「魯迅決定學醫,想進一個沒有中國留學生的醫專」,當時日本第二高等學校的「醫學校」所在地,便是仙臺,魯迅便決定去仙臺。周作人在《魯迅的靑年時代》一書中,也說道「因為他在東京看厭了那些『富士山』們,不願意和他們為伍,只有仙臺醫專,因為比千葉、金澤路遠天冷,還沒有留學生入學,這是他看中了那裡的唯一理由。」

  在仙臺,魯迅開始聽課時,仍然不是很能全部聽懂的,所以,藤野先生對於這個班上唯一的中國人就多加關心了一些,問他,能否全聽懂,能否全部記下來?魯迅給老師看自己的筆記,藤野先生就為魯迅修改聽課筆記。所有脫漏的地方,包括語法錯誤等等,都紅筆添改在上面。這樣,魯迅期末考試時,成績是「同學一百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

  但即使這樣,還是引起學校日本同學的懷疑,日本人當時普遍瞧不起中國人,認為「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懷疑是藤野先生在添改筆記的時候,給魯迅漏了考試題目。於是,引起一場風波。再加上看日俄戰爭殺中國人的紀錄片等等原因,所以,造成魯迅最後終止了仙臺的學習,回到東京,進行文藝活動去了。

  魯迅所以在20多年後的1926年,寫下《藤野先生》作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是因為他一直懷念這個給他以平等的關愛和特別的鼓勵的日本老師,這在當時的日本人對待中國人中,或許是很少見的例子吧。所以魯迅說:「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對晩清中國的失望,使他到日本留學;在東京對同胞留學生的失望,又使他遠赴仙臺留學。逃避失望的魯迅,並沒能擺脫「屈辱」。正是在仙臺的經歷,使魯迅終於完成了從逃避到直面迎接的轉折,走上了「改造」國民性的道路。

  在那幾年的失望和屈辱中,唯有真誠和負責的藤野先生,是魯迅日本留學的一抹溫馨回憶。

  (摘編自《澳門日報》 文/錢婉約)

相關焦點

  • 魯迅在日本學醫成績優異,為何棄醫從文?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在當時極大影響了人們的思想。魯迅甚至被譽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是魯迅先生一開始並不是從事作家的職業,而是在日本留學學醫。成績優異的魯迅為何不再學醫,而是棄醫從文呢?他到底在日本經歷了什麼呢?
  • 在仙臺,遇見魯迅
    因何要學醫,何以去仙臺1915年,魯迅曾經就讀的仙臺醫專升格為舊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2004年魯迅到仙臺留學100周年之際,東北大學決定永久保存魯迅當年讀書時的一間階梯教室,每周二、周四下午對外開放供人參觀,但是要提前預約。
  • 因為別人一句話,魯迅放棄學醫,最終成為文學家
    大家好,今天來說說魯迅。魯迅的祖父通過了進士考試,成為京城的一名官員,他父親也考上了秀才。可以說魯迅是一個書香門第。但是當魯迅13歲的時候,他的家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此就垮掉了。因此,魯迅當時錯誤地認為: 「中醫只是騙人的。」從那以後,他立志學習西醫,所以他去日本學習醫學。在仙臺學習的第二年,魯迅遇到了一件改變他學醫志向的事情。在細菌學課上,需要用幻燈片來展示細菌的形狀和活動。老師講完後,在下課前,他放了幾張時事幻燈片,展示了剛剛結束的日俄戰爭的故事。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原創 吳興人 檔案春秋有人說,紹興是周樹人的故鄉,而仙臺卻是魯迅的故鄉。1904年,23歲的魯迅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留學仙臺期間,他先後經歷了「匿名信事件」與「幻燈片事件」,這兩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棄醫從文思想的轉變。
  • 中國青年媒體工作者訪日團為仙臺魯迅紀念碑獻花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夫人1998年訪問仙臺時所栽的紅梅。官志雄 攝 中新網仙臺7月5日電(記者 官志雄) 中國青年媒體工作者代表團一行4日參觀作為友好象徵的仙臺魯迅紀念碑並獻花。
  • 100年前,魯迅先生留學日本仙臺,今天這座城市怎麼樣了?
    在中學時代,我們都讀過魯迅先生的《在仙臺》這篇文章。仙臺本是日本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乃宮城縣的首府。只因魯迅先生1904年至1906年這三年時間曾在這裡學醫,後又棄醫從文而在中國有名起來。百年匆匆而過,魯迅先生曾經求學過的仙臺,今天又是一番什麼樣子呢?仙臺地處日本本州島,面積在786平方公裡,人口一百多萬,是日本本州島東北地區的經濟、旅遊和文化中心。魯迅先生當年在仙臺學醫的專門學校今天已改為東北大學醫學部。
  • 魯迅曾經就讀的仙臺醫專現在還在嗎?改名東北大學了
    大家都學過魯迅寫的《藤野先生》,那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的經歷,當時求學的學校是仙臺醫學專門學校,聽起來像個專科學校。魯迅是1902年去的日本,1904年進入仙臺醫專學醫,那麼這所學校現在還在嗎?魯迅先生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開始叫東北帝國大學,現在叫東北大學。看來東北大學這個名字很火,中美日三國都有。
  • 當年魯迅先生學醫的日本城市,被觀音「俯視」,估計沒人敢做壞事
    當年魯迅先生學醫的日本城市,被觀音「俯視」,估計沒人敢做壞事這座城市就是日本的仙臺市,我們對於這個地方應該比較熟悉,畢竟當年魯迅先生就曾經在這座城市學醫,後來才決定棄醫從文的。仙臺是日本境內比較漂亮的一座城市,雖然這座城市的面積非常的小,但是卻有很多優美的景點,比如秋保大瀑布以及觀瀾亭等等。
  • 因花樣滑冰冠軍羽生結弦爆紅的仙臺,竟然跟魯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小到大學過無數魯迅先生的文章,從《朝花夕拾》、《狂人日記》、《阿Q正傳》再到《吶喊自序》,小時候每一篇看不懂的文章,長大以後才發現每一句他的經典名言都直擊內心深處。對仙臺印象深刻是因為仙臺可以說是魯迅先生人生的轉折點。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我國的大文豪,可是在學文以前魯迅先生是一個醫學院的學生。並且就是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讀的醫科。
  • 魯迅的仙臺
    仙臺只是個有著百萬人口的小城鎮,也許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仙臺這座小城因為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中國人的眼中平添了幾分文化氣質,多了一分親切。  魯迅先生初到仙臺時住的旅館也成了中國人瞻仰的地方,那是一個古舊的日式小樓,現在店主人的家人還繼續住在這裡,不同的是如今小樓外立了一個木碑,上書:魯迅先生初泊地(1904―1906)。主人早就習慣了中國人的來訪,他很認真地說,當年魯迅住在二層的房間裡,而屋前的庭院還保持原先的樣子。仙臺人也深知魯迅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仙臺博物館裡就有一尊魯迅先生紀念碑。
  • 仙臺打卡記:拜謁魯迅先生
    為什麼要去仙臺?為什麼要打卡?為什麼要尋找魯迅先生?呃,這是因為「如果去仙臺,籤證就免費。」——日本3.11地震之後為了救助「東北三省」的經濟,出臺措施鼓勵遊客前往觀光。所以凡是前往巖手、宮城、福島三地的遊客,三年多次的旅遊籤證通通免費!
  • 身份大轉變,魯迅肄業母校仙臺醫科,從中專成2020年日本第一高校
    魯迅,大名鼎鼎,相信咱中國人都知道魯迅先生,而且中小學課本上魯迅先生的文章是特別的多,比如小學課本:《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孔乙己》、《論雷峰塔的倒掉》、《藤野先生》等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時候有三怕「
  • 踏訪魯迅在仙臺的蹤跡
    提起仙臺,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因為它是與魯迅先生的英名緊緊相連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民在苦難中煎熬。為了學習新醫學以解救「被誤的病人的疾苦」,1904年秋至1906年春,魯迅先生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在那裡,他受到藤野先生的關愛。從那時起,魯迅先生意識到,真正好的醫生,應醫治當時苦難中國民眾之心靈。於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和這個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 官微帶你去旅行 | 第二站仙臺,邂逅魯迅,感受日...
    本文原標題:《官微帶你去旅行 | 第二站仙臺,邂逅魯迅,感受日本垃圾分類》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 日本仙臺NPO劇團《遠火——魯迅在仙臺》在紹興大劇院公演
    「魯迅」與仙臺的友人在一起。  浙江在線9月22日訊 魯迅先生在日本仙臺留學時發生了哪些故事?仙臺市民眼中的魯迅有著怎樣的形象?昨晚,日本仙臺NPO劇團《遠火——魯迅在仙臺》首次來紹興大劇院公演,從日本人的視角講述魯迅故事,令我市觀眾耳目一新。
  • 魯迅棄醫從文,純愛國還是功課太差?公知拿59.3分成績單大做文章
    開始,他進水師學堂學軍,繼而入礦路學堂學工,1902年到日本,開始也是去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學軍事的,只是1904年畢業時,按規則本該進東京帝國大學學礦冶的,只是看到了東京中國同學那麼無聊,不大願意為伍,才去了那時還沒有留學生的鄉下小鎮仙臺,開始了學醫職業,但也堅持不到兩年,就主動放棄了。
  • 《魯迅草木譜》:那個鐘愛花草樹木的魯迅先生
    2020年6月,學者薛林榮的隨筆散文集《魯迅草木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魯迅草木譜》以花草樹木為切入點洞悉魯迅的內心世界,力求發現一個有血肉、有溫度、有人情的魯迅。我想去學生物學在東京弘文書院補習日文兩年多時間後,魯迅1904年9月離開東京,到較遠也較為僻靜的一個城市仙臺,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在這裡,他遇到了藤野先生。魯迅認為:「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以至於後來的日本漢學圈,執著地追認魯迅為「中日之子」。是的,1902年起,那時還是「周樹人」的魯迅,就通過官派留學方式跑到日本東京弘文學院學習,前後長居了八年之久。  還在仙臺學醫時,他就給友人蔣抑卮寫過信,說日本人並不見得比我中國人出色,唯一就是社交比較在行而已。魯迅對日本沒有多少好感,可能是跟他在日本時,呆得並不開心有關。他在那時,頻頻受到日本同學的排擠,乃至輕視。不少無聊的日本學生明裡暗裡捉弄他、嘲諷他,讓他非常憤怒。
  • 環遊日本:仙臺之旅,尋找魯迅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神震驚啊將和你們分享我的仙臺之旅。其實,每當我翻開魯迅的《藤野先生》時,總是朦朦朧朧地覺得,這仙臺似乎是一個寒冷、荒涼和破舊的小城。因為魯迅年輕時,曾在這裡經歷過弱國子民的痛楚,曾在這裡追求過理想的儒生,曾在這裡思考過自己民族的覺醒,所以儘管我從未到過這裡,它卻早已在我心裡成為一個親切的名字及成為一個縹緲和美麗的夢。我竟夢見過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仙臺的夜幕中踽踽獨行,尋找著魯迅的足跡。他是從這裡走向世界,走向人們心裡的,我多麼想在這兒隱隱地聽到他跛涉的腳步聲。我正是懷著這樣的衷情,從東京前往仙臺的。
  • 尋訪魯迅在日足跡:仙臺高校保留他的座位(圖)
    1903年,魯迅在東京「剪辮明志」。   魯迅到日本去的時候,日本的國力正逐漸強盛,獨霸東亞的野心也日漸膨脹,又剛剛在甲午海戰中殲滅了中國的北洋水師。因此,魯迅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種種歧視。他走在東京的大街上,常遭受少年的辱罵。   魯迅後來說過一句透徹的話:一個人乏到了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難保別人不來打你的嘴巴。